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变化,探究其功能及作用。
实验器材:1.显微镜2.草履虫标本3.盖片4.称量勺5.蒸馏水6.试管7.盐溶液实验步骤:1.将草履虫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调节倍率使其能够清楚观察。
2.使用蒸馏水将标本润湿,确保观察过程中显微镜下的画面清晰。
3.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在不同时间间隔下记录观察结果。
4.在观察过程中,用称量勺将适量的盐溶液滴在标本旁边,观察草履虫对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草履虫的伸缩泡发生了以下变化:1.草履虫伸长泡:在观察开始的时候,我发现草履虫伸长泡与胞浆相连,呈现出伸长的形态。
伸长泡的长度约为胞体的1/3,并且扩张舒展。
2.草履虫缩短泡: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我观察到草履虫缩短泡逐渐显现。
草履虫缩短泡位于细胞末端,形态较为小巧。
当草履虫感知到外部刺激时,缩短泡会迅速缩小。
在实验过程中,当我通过添加盐溶液的方式刺激草履虫时,我观察到以下现象:1.盐溶液的浓度越高,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越强烈。
这表明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敏感性,并且会根据刺激的强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2.草履虫在接触盐溶液后,会迅速收缩伸缩泡,并且收缩泡会变得较小。
这可能是草履虫为了减少与刺激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讨论与结论:通过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变化及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草履虫的伸缩泡具有显著的形态变化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或伸长。
2.伸缩泡在细胞运动和质量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细胞内外部环境的平衡。
3.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高,能够根据刺激的强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4.草履虫会通过收缩伸缩泡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刺激的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草履虫的伸缩泡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在自然环境中,草履虫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其伸缩泡的长度和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总结起来,草履虫的伸缩泡在细胞运动和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眼虫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方式等特征。
2. 探究眼虫和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3. 了解眼虫和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眼虫、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温度计、PH计、光照培养箱、培养皿、实验记录本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1)取一定量的培养液,用滴管滴在载玻片上。
(2)用镊子夹取眼虫和草履虫,分别放置在培养液滴中。
(3)在显微镜下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 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运动方式(1)在载玻片上滴加培养液,将眼虫和草履虫分别放置在培养液滴中。
(2)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摄食方式(1)在载玻片上滴加培养液,将眼虫和草履虫分别放置在培养液滴中。
(2)滴加少量食物颗粒,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摄食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 探究眼虫和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1)将眼虫和草履虫分别放置在不同PH值、温度、光照条件下的培养液中。
(2)观察眼虫和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眼虫和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眼虫和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眼虫和草履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眼虫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眼虫呈卵圆形,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内部含有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草履虫呈椭圆形,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内部含有细胞核、食物泡、鞭毛等结构。
2. 眼虫和草履虫的运动方式眼虫通过细胞质流动进行运动,速度较快。
草履虫通过鞭毛进行运动,速度较慢。
3. 眼虫和草履虫的摄食方式眼虫通过细胞质流动将食物颗粒包裹在细胞质中,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
草履虫通过胞吞作用摄取食物颗粒,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
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

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摘要:草履⾍是⼀种原⽣动物,仅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完成各种⽣命活动,其中,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多余⽔分及部分代谢废物。
为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我们将草履⾍分别放⼊蒸馏⽔、原液、0.10%、0.30%、0.50%、0.70%、0.90%的NaCl溶液中,通过计数草履⾍两个伸缩泡每分钟内伸缩次数得到结论:随盐溶液浓度增⼤,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逐渐减⼩。
关键字: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溶液浓度1·引⾔草履⾍属于原⽣动物门纤⽑纲, 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体呈倒置的草鞋状,全⾝长满纤⽑,⽣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池塘或湖泊中, 尤喜欢⽣活于细菌丰富的⽔中。
淡⽔原⽣动物体内的渗透压⾼于外界环境,因此必须排出渗⼊细胞的⽔份, ⽽伸缩泡的功能正是调节体内⽔平衡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那么当草履⾍⽣活的液体环境发⽣变化即⽣活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时,为调节体内⽔平衡,伸缩泡的伸缩次数会发⽣改变吗?改变的程度⼜和外界浓度有关吗?2·正⽂2·1材料与⽅法材料:蒸馏⽔、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草履⾍培养液⽅法:先分别将配置好的蒸馏⽔、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滴于载玻⽚上,由于草履⾍喜好在边缘处活动,最好⽤⽛签粗端沾取培养刚边的草履⾍培养液或枯叶杆边的草履⾍溶液,再涮在载玻⽚上的液滴中。
如果液滴的浓度较低,可以将棉花纤维放在液滴上,限制草履⾍的运动便于观察者计数。
将盖玻⽚以四⼗五度⾓轻轻盖下,避免留有⽓泡影响观察。
如果溶液渗出⽤吸⽔纸吸去部分⽔分。
最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选取同⼀浓度下不同草履⾍进⾏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计数,由于⼤多草履⾍有两个伸缩泡且收缩时常交替进⾏,即⼀个收缩时, 另⼀个舒张。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实验报告摘要草履虫属于纤毛虫纲,在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本实验研究的即是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生理盐水下伸缩泡的伸缩频率。
原液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2次,蒸馏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5次,0.1%,0.3%,0.5%,0.7%,0.9%生理盐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依次为12次,5次,2次,0.5次,0次本实验运用了梯度溶液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由于渗透压的变化,草履虫伸缩泡在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频率越低,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伸缩。
关键词伸缩泡,收缩频率,草履虫正文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原生动物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镜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实验方法及过程:(1)临时玻片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
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
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
随选取2~3个样本,每个样本至少计数3个时间周期(以1分钟为一周期)。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便操作),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皿中。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正文一、实验材料准备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1.分组安排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初中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域中。
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来移动,通过口沟摄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基本生活习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棉花纤维、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烧杯、酒精灯、酒精、蒸馏水、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在野外采集水样,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草履虫是否存在。
2. 纯化草履虫:将含有草履虫的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然后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
再次从培养液中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3.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a. 形态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细胞形态、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b. 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伸缩泡伸缩等。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草履虫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细胞质均匀,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草履虫的运动;口沟位于细胞前端,用于摄取食物;伸缩泡位于细胞后端,用于排出废物。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在载玻片上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后退,然后再次前进,直至成功绕过障碍物。
六、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
2.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应激性、趋利避害等,并探索草履虫在环境适应和生存策略方面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草履虫培养液2、显微镜3、镊子4、计时器5、实验玻璃板6、糖、盐、牛肉膏等营养成分7、温度计8、无菌水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玻璃板:将实验玻璃板擦拭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2、取草履虫培养液:使用无菌技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草履虫培养液,放置在实验玻璃板上。
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可以看到草履虫呈圆饼状,周身透明,具有一个明显的细胞核和一个伸缩泡。
4、进行应激性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糖溶液,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溶液。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记录其移动方向和速度。
5、进行趋利避害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牛肉膏,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随后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6、测量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玻璃板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测量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活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草履虫的移动方向、速度、反应时间等。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草履虫的应激性、趋利避害等行为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策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激性实验结果:在加入糖溶液和盐溶液后,草履虫分别向两侧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
其中,向糖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多,说明草履虫对糖溶液表现出趋利性。
而向盐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少,说明草履虫对盐溶液表现出避害性。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2、趋利避害实验结果:在加入牛肉膏后,大部分草履虫开始向培养液中移动,避免接触牛肉膏。
当加入无菌水后,草履虫逐渐恢复活动,开始在培养液中自由移动。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感知并避开有害物质,寻找适合的生长环境。
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
正文
一、实验材料准备
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分组安排
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2.实验操作
(1)临时玻片制作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②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中。
③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
*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o角盖盖玻片)。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
当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2)观察临时玻片
①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转动光圈调亮视野,将物镜转换到4×,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视野清晰,将草履虫聚集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
②转换到10×的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可观察到草履虫大致形态,寻找运动不剧烈的草履虫(以困在棉纤维中的草履虫为宜)作为样本,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换至40×的物镜,转动光圈将视野稍稍调暗(便于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转动细准焦螺
旋至视野清晰,将样本移至视野中央,寻找伸缩泡。
(3)计数
寻找到伸缩泡后,观察一次伸缩泡的收缩运动,从一次收缩结束之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时
时间为三个单位时间(即三分钟),到时间后记录三个单位时间内样本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计时结束后,不满一次收缩运动的不计入次数中。
(4)重复实验操作
将物镜转换至10×,调亮光圈,再寻找四个样本,重复②、③步实验操作并规范计数。
(5)数据处理
将每个样本的数据记录好,求出每个样本在单位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将每个样本在单位
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记录好,取平均值,作为本次实验草履虫在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浓度
下的伸缩泡收缩次数平均值。
3.实验结果
以下为本组实验数据(均为原始实验数据,仍是三个单位时间内的计数数据):
4.分析讨Array论实验结
果
(1)相关
原理
伸缩
泡是草履
虫体内水
分调节细
胞器,是
一种规律
性伸缩的
液泡。
在
草履虫的
内质与外
质之间有
2个伸缩
泡,一前
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
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
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
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2)实验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
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
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
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这大致可以看出受渗透压影响,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
伸缩泡不再收缩。
(3)实验误差分析
①实验中草履虫不断运动、翻转,给计数带来了困难,可能有漏记现象存在。
②部分草履虫被棉纤维困住,代谢程度降低,伸缩泡收缩运动缓慢。
③在浓度较大的生理盐水(如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死亡率高,故实验时计数必须十分
迅速,在浓度为%的生理盐水的一组草履虫中基本无法观察到伸缩泡的收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