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名著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知识点汇集

高中语文名著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知识点汇集

高中语文名著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知识点汇集一、基本知识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期末复习高一语文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梳理+考点汇总+强化练习

期末复习高一语文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梳理+考点汇总+强化练习

期末复习高一语文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梳理+考点汇总+强化练习高一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梳理+考点汇总+强化练习一、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胡适先生考证,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二、创作背景《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

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

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

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

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三、别名和版本1.别名《红楼梦》有4个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衩》。

2.版本《红楼梦》有两个版本系统:脂砚斋评点本( 80回)和程伟元活字印本( 120回),程本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和其他人补写。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整理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整理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点整理
一、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有两条故事主线: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爰情婚姻悲剧。

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二、海棠诗社与
1.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社长),
重要别号:
怡红公子一一贾宝玉;潇湘妃子一一林黛玉;衡heng芜君一一薛宝钗;
稻香老农一一李纨;蕉下客一一探春;
2、后桃花诗社社长为林黛玉。

三、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四、重要情节及对应人物
葬花一一林黛玉
撕扇子一一晴雯
进大观园游览一一刘姥姥
省亲一一贾元春
五、重要人物对应
绛珠仙草一一林黛玉,神瑛侍者一一贾宝玉金玉良缘——贾宝玉、薛宝钗
木石前盟一一贾宝玉、林黛玉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晴雯
六、名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阅读资料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阅读资料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阅读资料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字梦树,号雪芹,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

原籍鄞县(今浙江宁波),后迁居北京。

曹雪芹身世显赫,是江南贵族出身,家庭地位较高,但由于家族的衰败,他的一生并不富裕,多次经历家族变故。

曹雪芹精通诗文、书法,且博学多才,是当时文坛的大家。

他的作品有《红楼梦》、《鹦鹉赋》、《石头记》等,其中《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奇书”。

二、小说概述《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曹雪芹的代表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贾府衰落历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诞和黑暗,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情感纠葛,揭示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腐败、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端。

小说以贾府的兴衰为主线,将贾府衰落的缘由归结为"家族之福祸离合皆造于红楼梦也"。

小说的结尾,贾府终于破产,宝玉、黛玉离世,预示着贾府的彻底没落。

三、主要人物《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有:1. 贾宝玉:贾府的少爷,聪明机智,有才华,但是性情多疑。

他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之一,也是小说中最感人的部分之一。

2.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聪明伶俐,却又情绪多变、柔弱敏感。

她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

3. 薛宝钗:贾宝玉的表妹,性格沉稳理智,是书中的“大观园之主”、“贾府之主”之称。

4. 贾母:贾府的家长,是家族的精神支柱,她性情豪爽,行事稳重,对家族的兴衰历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 贾政:贾母的儿子,是贾府的家主,他有着政治抱负,但是不够果断,也不够智慧。

6. 贾琏:贾府的二公子,贪图享乐,不负责任,导致家族不断衰落。

7. 史湘云:贾府的大小姐,风流倜傥,具有磁性魅力,个性张扬。

8. 王熙凤:贾府的家丁,聪明强干,对家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完整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

(完整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

附2:《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2018.1)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

备赛时请将《红楼梦》120回的文本阅读分配在寒假及2017—2018学年度下半学期。

以大赛为契机,激励学生阅读名著。

1.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那个人物?( C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秦可卿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B )A.探春迎春 B.宝钗黛玉 C.元春黛玉 D.宝钗惜春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A )A.宝玉B.贾琏C.贾蓉D.贾环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晴雯撕扇 B.黛玉葬花 C.宝钗扑蝶 D.元春远嫁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 C )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 C )A.哥哥B.姐姐C.弟弟D.妹妹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B )A.姑母姨母舅母B.舅母姑母姨母C.姨母舅母姑母D.舅母姨母姑母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C )A.元春B.探春C.凤姐D.袭人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 C )A.贾探春史湘云B.贾探春贾惜春C.史湘云贾探春D.贾迎春贾探春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必备知识点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必备知识点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必备知识点1 基本知识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

附2:《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2018.1)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

备赛时请将《红楼梦》120回的文本阅读分配在寒假及2017—2018学年度下半学期。

以大赛为契机,激励学生阅读名著。

1.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那个人物?( C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秦可卿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B )A.探春迎春 B.宝钗黛玉 C.元春黛玉 D.宝钗惜春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A )A.宝玉B.贾琏C.贾蓉D.贾环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晴雯撕扇 B.黛玉葬花 C.宝钗扑蝶 D.元春远嫁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 C )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 C )A.哥哥B.姐姐C.弟弟D.妹妹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B )A.姑母姨母舅母B.舅母姑母姨母C.姨母舅母姑母D.舅母姨母姑母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C )A.元春B.探春C.凤姐D.袭人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 C )A.贾探春史湘云B.贾探春贾惜春C.史湘云贾探春D.贾迎春贾探春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整本书阅读复习之《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复习之《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复习之《红楼梦》学案一:知识梳理一、《红楼梦》人物(一)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贾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王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家)(二)贾府人物关系图(三)金陵十二钗及其判词解读1.林黛玉、薛宝钗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读:第一句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第三句倒过来是指“林黛玉”。

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第四句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2.贾元春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解读: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

第二句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

元春一死,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3.贾探春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读:首句指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第二句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2:《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基础知识(2018.1)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

备赛时请将《红楼梦》120回的文本阅读分配在寒假及2017—2018学年度下半学期。

以大赛为契机,激励学生阅读名著。

1.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那个人物?( C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秦可卿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B )A.探春迎春 B.宝钗黛玉 C.元春黛玉 D.宝钗惜春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A )A.宝玉B.贾琏C.贾蓉D.贾环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晴雯撕扇 B.黛玉葬花 C.宝钗扑蝶 D.元春远嫁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 C )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 C )A.哥哥B.姐姐C.弟弟D.妹妹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B )A.姑母姨母舅母B.舅母姑母姨母C.姨母舅母姑母D.舅母姨母姑母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C )A.元春B.探春C.凤姐D.袭人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 C )A.贾探春史湘云B.贾探春贾惜春C.史湘云贾探春D.贾迎春贾探春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___________。

( A )A.秦可卿B. 袭人C.晴雯D. 王熙凤11.下列人物中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是:( B )A.薛宝钗B.薛宝琴 C.贾巧姐 D.史湘云12.“金陵十二钗”中最先病逝的是( B )A.林黛玉 B.秦可卿 C.妙玉 D.李纨13.“莫向东风怨别离”诗句是大观园中何人所作?( C )A.宝钗B.黛玉C.探春D.湘云14.黛玉作《秋窗风雨夕词》是仿古代何人所作格调?( A )A.张若虚B.温庭筠C.陈后主D.隋炀帝15.贾政把“花气袭人知昼(骤)暖”视为“浓词艳赋”,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C )A.宝玉B.苏轼C.陆游D.林黛玉16.宝玉填《寄生草》曲是什么场合看戏之后仿作的?( C )A.元妃省亲B.清虚观打醮C.宝钗生日D.元宵夜宴17.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林黛玉吟什么花的诗?( C )A.桂花B.荷花C.菊花D.梅花18.黛玉喜欢“留得残(枯)荷听雨声”,这句诗为何人所作?( C )A.杜牧B.李贺C.李商隐D.王维19.第七十九回写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得到林黛玉的夸奖,并认为这篇诔文可与什么相并? ( A )A.曹娥碑B.秦观的《淮海集》C.王维的《西施咏》D.《后汉书·曹娥传》20.芦雪庵即景联句诗,是谁说的第一句诗? ( A )A.王熙凤B.林黛玉C.贾宝玉D.史湘云21.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中,有人抽的花签为梅花,题辞是“霜晓寒姿”,附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

这人是谁? ( A )A.李纨B.妙玉C.惜春D.巧姐22.“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描写的是大观园中何处建筑?( B )A.稻香村B.芦雪庵C.潇湘馆D.蘅芜院23.“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 A )A.小红B.司棋C.晴雯D.金钏24.《柳絮词》中是谁作了唐多令? ( C )A.薛宝琴B.史湘云C.林黛玉D.薛宝钗25.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D )A.芹溪B.芹圃C.雪芹D.梦阮26.《红楼梦》最初的书名是( B )A.《金陵十二钗》B.《石头记》C.《风月宝鉴》D.《情僧录》27.下列都是咏海棠的诗,哪句是林黛玉写的?( C )A.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B.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C.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D.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28.妙玉出家修行的地方是( D )A.水月庵B.馒头庵C.芦雪庵D.栊翠庵29.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C )A.妙玉B.巧姐C.薛宝琴D.史湘云30.“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不属于“五美” 的人物是( D )A.虞姬B.绿珠C.红拂D.貂婵31.秦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B )A.贾珍B.王熙凤C.贾琏D. 贾政32.在大观园里,李纨的住处名叫( A )A.稻香村B.秋爽斋C.蘅芜苑D.紫菱洲33.林黛玉的老家在( C )A.苏州B.杭州C.扬州D.金陵34.史湘云喝醉了后在石凳上酣眠,什么花瓣飞了她一身?( C )A.蔷薇花B.芙蓉花C.芍药花D.玫瑰花35.迎春的贴身丫鬟是( A )A.司棋B.入画C.彩云D.小红36.“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的“薄命女”是谁?( D )A.尤二姐B.迎春C.史湘云D.香菱37.凤姐故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什么蛋?( B )A.鹌鹑蛋B.鸽子蛋C.鸡蛋D.鸭蛋38.“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物?( A )A.探春迎春B.探春薛宝钗C.史湘云迎春D.史湘云薛宝钗39.“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是谁说的?( C )A.林黛玉B.贾宝玉C.妙玉D.史湘云40.尤二姐是以什么方式自尽的?( D )A.投水B.服毒C.上吊D.吞金41.“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此话是谁说的?( D )A.贾政B.贾琏C.王熙凤D.探春42.“抄检大观园”领头的下人是谁?( B )A.周瑞家的B.王善保家的C.来旺家的D.郑华家的43.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A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44.贾环和贾兰是宝玉的( B )A.侄儿弟弟B.弟弟侄儿C.侄儿侄儿D.弟弟弟弟45.“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物是谁?( C )A.五儿B.小红C.晴雯D.小燕46.袭人姓什么?( D )A.金B.李C.刘D.花47.说话咬舌头,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的人是谁?( B )A.薛宝琴B.史湘云C.邢岫烟D.探春48.“凹晶馆联诗”的是哪两个人物?( D )A.薛宝钗林黛玉B.林黛玉探春C.史湘云薛宝琴D.林黛玉史湘云49.宝玉、黛玉共读《会真记》的地点在( A )A.沁芳桥B.凹碧堂C.柳叶渚D.蜂腰桥50.林黛玉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B )A.宝玉,宝玉……B.宝玉,宝玉,你好……C.你好,宝玉,宝玉……D.宝玉,宝玉,你好吗?51.下列诗句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人物?( C )①世外仙姝寂寞林②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③山中高士晶莹雪④英豪阔大宽宏量A.黛玉宝钗史湘云妙玉B.黛玉薛宝琴妙玉史湘云C.黛玉妙玉宝钗史湘云D.黛玉探春妙玉宝钗52.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生分别是( A )A.神瑛侍者绛珠仙草B.神瑛使者绛珠仙草C.神英使者绛珠仙草D.神英侍者绛珠仙草53.命途多舛,经历坎坷,从小被人拐子拐卖的人物是( D )A.鸳鸯B.晴雯C.袭人D.香菱54.“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是鲁迅先生对哪个人物的评论?( B )A.林黛玉B.贾宝玉C.贾元春D.薛宝钗55.“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写的是( D )A.薛蟠B.贾珍C.贾琏D.贾宝玉56.宝玉深深同情的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人物是( A )A.平儿B.尤二姐C.秋桐D.迎春57.“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是谁说的?( B )A.柳湘莲B.贾宝玉C.林黛玉D.史湘云58.“只有门前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是谁对贾府的评价( D )A.晴雯B.尤三姐C.焦大D.柳湘莲59.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关系是( A )A.姑侄关系B.婶侄关系C.姑表关系D.姨侄关系60.“尴尬人难免尴尬事”中的“尴尬人”是谁?( A )A.邢夫人B.平儿C.鸳鸯 D .袭人61.晴雯病中连夜为宝玉补好了( D )A.紫貂裘B.红狐裘C.孔雀裘D.金雀裘62.“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是谁说的酒令?( B )A.王熙凤B.史湘云C.薛宝钗D.老太君63.“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的“俏丫鬟”“美优伶”分别是谁?( D )A.晴雯蕊官B.五儿芳官C.金钏藕官D.晴雯芳官64.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叫什么社?谁是社主?( B )A.菊花社林黛玉B.桃花社林黛玉C.桃花社薛宝钗D.荷花社贾宝玉65.“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贾家要复兴,靠的是哪个人物?( D )A.贾宝玉B.贾蓉C.贾琏D.贾兰66.聪明能干,远嫁他乡的人物是( C )A.迎春B.薛宝琴C.探春D.史湘云67.温顺软弱、逆来顺受,被丈夫虐待致死的人物是( C )A.探春B.香菱C.迎春D.秦可卿68.“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C)A.焦大B.薛蟠C.凤姐D.鸳鸯69.“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D)A.凤姐B.贾母C.探春D.黛玉70.“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A)A.小红B.黛玉C.探春D.晴雯71.“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B)A.探春B.秦可卿C.小红D.妙玉72.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A.入塾B.抓周C.挨打D.魇魔法73.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D)A.怡红院B.蘅芜院C.缀锦阁D.潇湘馆74.“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B)A.追究五儿连累芳官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C.维护柳妈得罪司棋D.查办彩云带出贾环75.《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D)A.除夕B.中秋C.端午D.元宵76.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回家时,平儿给了她一件什么她昨儿曾经要过的东西。

(B)A.茧绸B.青纱C.妆缎D.西洋布77.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