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算机辅助设计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报告

XXXXXXXXXX题目: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报告指导教师: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计算机辅助技术及应用报告一、设计思路本次的零件是轴和齿轮,在设计时主要运用了旋转、拉伸等命令。
对于轴类零件,先在草图中按照尺寸要求画出轴的轮廓画出一半就可以了,然后围绕轴的中心线旋转一圈,整体模型就绘制完成了。
再进行各种细节处理,比如倒斜角,倒圆角。
对于轴上的键槽,按照要求在轴表面创建一个平面,然后在该平面上通过拉伸并求差制作键槽。
最后在轴的两端按照要求钻孔,螺纹孔,本题的轴就建模完成了。
对于齿轮的设计过程,先用齿轮工具按照要求生成一个齿轮,然后对做好的齿轮运用拉伸工具,把齿轮中间凸出来的部分拉伸出来,再在中心通过拉伸求差绘制孔和键槽,齿轮端面凹进去的部分通过旋转求差完成该部分的绘制。
然后再在通过拉伸制作出几个圆孔,阵列特征完成模型大体制作,最后再进行细节处理,如倒斜角,倒圆角等,完成链盘的整体绘制。
二、设计过程轴:1.打开UG10.0,用圆柱命令完成一个圆柱的设计,如下图所示:2.再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全部圆柱的外形设计。
如下图所示:3.在有键槽的部位表面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平面:4.在创建的平面上通过拉伸,绘制出键的截面,如下图所示:5.然后选择完成草绘,输入拉伸长度,求差,完成键槽的制作,如下图所示:6.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其他的键槽,半径相同的圆柱可以用偏置命令,如下图所示:7.按照图纸要求,在轴规定的一端运用孔工具,制作螺纹孔M24,长度62.如下图所示:8.并再一次用孔工具,做直径25的孔,拉伸深度为10.3mm,然后倒斜角。
结果如下图所示:9.运用同样的方法,在轴的另外一端制作螺纹孔。
结果如下图所示:10.然后用孔工具,做直径80mm的圆,孔深15mm,倒斜角60度。
结果如下图所示:11.按照图纸要求,在轴相应端面制作直径130mm、与X轴成45度为中心点钻螺纹孔,并按照环形阵列4个。
如下图所示:12.在直径130的圆与Z轴线的交点为孔心做直径12的孔50的深。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

数字化设计实验报告学院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年级、专 业、班 姓名 数字化建筑设计Ⅰ (实验一)—— AutoCAD 概述:二维图形的创建 学号一、实验目的(1) (2) (3) (4) (5) (6) (7) (8) 掌握AutoCAD的主要功能和工作界面介绍。
掌握AutoCAD2008的图形文件管理和帮助系统。
初步掌握命令的调用和坐标系。
初步认识建立和使用图层管理。
学习了解直线(line)命令绘制图形,圆(circle)和圆弧(arc)命令绘制图形。
学习了解构造线(pline)命令,椭圆(ellipes)命令,样条曲线(spline)命令。
学习利用矩形(rectang)命令、正多边形(polygon)命令绘制图形。
学会使用填充(bhatch)命令为图形填充所需要的颜色。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要求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并装有 AutoCAD2008。
三、实验内容1.完成二维图形基本绘制和编辑训练。
设计一副卡通画,内容:房屋,树木,道路, 动物等,以一小片居住区或小村庄为主题。
2.学习二维图形基本绘制训练,完成课本 P43 中 1、2 题。
3.用上面卡通画设计步骤、内容为主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一)实验步骤1、 图形界限设置以 A4 图纸大小(420×297)为标准。
命令: '_limits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 指定左下角点或 [开(ON)/关(OFF)] <0.0000,0.0000>: 指定右上角点 <420.0000,297.0000>: 命令: z ZOOM 指定窗口的角点,输入比例因子 (nX 或 nXP),或者[全部(A)/中心(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对象(O)] <实时>: a 正在重生成模型。
2、 设置图层——根据需要的颜色和内容设置图层。
电脑辅助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次实习,我选择了电脑辅助设计作为实习方向,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掌握CAD软件的使用技巧,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使用了AutoCAD这款经典的CAD软件。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首先学习了CAD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的熟悉、图形的绘制、编辑和标注等。
随后,我逐渐掌握了CAD在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了多个设计项目。
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学会了如何使用CAD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掌握了建筑图纸的标准规范。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利用CAD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以及通过模型进行渲染和动画制作,使建筑设计更加直观生动。
在机械设计方面,我学会了使用CAD进行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绘制,掌握了机械图纸的标准规范。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利用CAD进行机械模型的建立,以及通过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使机械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
除了建筑设计和企业设计,我还尝试使用CAD进行其他领域的设计,如电子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拓宽了设计的视野。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还学会了如何将CAD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CAD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优势。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在操作CAD软件时,有时会因为不熟悉功能而浪费较多时间。
此外,我在设计过程中,有时也会因为缺乏创新思维而使设计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实习总结总体来说,这次电脑辅助设计实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编号:24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一、三维造型:1)、按照下图给定的尺寸对物体三维造型;2)以下图为开放题目进行关联设计;3)选择合适视口显示模型并截取图形放置于三维造型及设计处。
三维造型及设计:
二、1.首先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根据图示尺寸绘制下图并标注尺寸,然后将背景色改为白色后截取图形粘贴在【AutoCAD绘制图形】处。
AutoCAD绘制图:
2. 根据视图尺寸在UG软件环境中进行三维造型,选择适当的视点显示三维立体,恰当调整立体表面色泽,便于打印输出。
3. 在UG软件环境中将以上实体模型生成工程图,选择适当的视图及表达方法显示,并添加T.F.L轴测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功能,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工具栏;
2. 学习绘制基本图形、编辑、修剪、偏移、阵列等命令的操作方法;
3. 绘制简单模型并进行三维旋转、剖面等操作。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绘图文件;
2. 根据要求,绘制一个矩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通过编辑、修剪、偏移、阵列等命令将其进行优化;
3. 根据自己的设计,绘制一个简单三维模型,并进行三维旋转、剖面等操作;
4. 完成所绘制的图形和模型并保存。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已经成功的掌握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能够熟练绘制基本图形、进行编辑、修剪、偏移、阵列
等操作,同时也学会了三维旋转、剖面等功能的使用。
通过反复
实践,我对CAD软件的熟练应用也更加自信。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掌握对于现
代工业领域的重要性。
我也懂得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是
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而本次实验则为我今后
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
实验报告《计算机辅助设计I》

实验结果:(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数据文件化过程的程序:
建立程序,定义并 初始化数据
连接相关数据生 成一个记录
printf("*****************************************\n ");
}
} printf("************THE END***************\n\n\n\n"); fclose(fp); }
(2) 将实验一中“标准三角胶带型号及断面尺寸数表 输出文件程序: #include<stdlib.h> #include<conio.h>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机械 11-5 班 实验项目
实验二 数据文件化实验
课程名称
计算机辅助设计 I
课程代码
0100151
实验时间 批改意见
实验地点 成绩
CAD 中心
教师签字: 实验目的:
1、学习 C 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 2、初步掌握顺序数据文件和随机数据文件的建立、读取方法。 实验内容:
(1)将实验一中“平键剖面尺寸与轴径关系数表”进行文件化处理,编写顺序文件的建立与读取程序。
平键
键宽(b) 键高(h)
2
2
3
3
4
4
5
5
6
6
8
7
10
8
12
8
14
9
(2)将“带轮包角α和带轮包角系数 Kα之间的关系”数表(见表 2)程序化。并应用线性插值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SolidWorks上机学号:02009227 姓名:王行洲实验一鼠标壳模具设计设计流程⒈新建一个零件文件;⒉选择上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绘制一个160×100的矩形并建立对称关系,如下图:⒊推出草图一,选择“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选择“样条曲线”,绘制草图二,并建立曲线与草图一“穿透”关系,如下图:四点坐标分别为(-62,13)、(-30,30),(0,38)、(55,22)⒋退出草图二,选择“右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选择“三点圆弧”,绘制草图三,约束圆弧过(0,38),并建立与草图一的“穿透”关系,如下图:草图2和草图3作为约束曲线。
如下图:⒍草图4的绘制:选择【上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环境。
使用中心线、3点圆弧和样条曲线工具以中心线为对称轴绘制草图。
坐标分别为(-50,38)、(-5,35)、(39,39)、(62,30)、(75,0),圆弧圆心(45,0)单选框,然后选择草图4作为裁剪工具,选择曲面填充1的中间部分作为要保留的部分。
⒏拉伸凸台/基体:选择草图4,单击拉伸凸台/基体特征按钮,在【拉伸】属性管理器中指定终止条件为【成型到一面】,然后在图形区域选择曲面-裁剪1作为指定到的面,完成拉伸1特征。
再隐藏设计树中的【曲面-裁剪】。
⒐抽壳:选择特征工具栏的“抽壳”,选中底面,进行抽壳。
⒑开孔并倒圆角:⒒拔模分析,比例缩放(1.05)。
⒓分型线创建:方向为拔模方向,闭合曲线选下底面边线。
⒔关闭曲面,⒕分型面创建:垂直于拔模方向,向外距离80mm。
⒖在分型面上创建草图:矩形尺寸(220mmX160mm),切削分割。
⒗移动型芯型腔:插入》特征》移动/复制实体。
⒘建模完毕。
实验二渐开线齿轮设计⒈绘制草图一:⒉绘制渐开线圆弧。
⒊形成渐开线齿轮轮廓:镜像渐开线圆弧,并选中两条圆弧,做圆周 草图排列与复制,中心(0,0),数量Z=20,总角度为36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分析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分析报告一、专业设置(一)、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和依据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各种传统行业,使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已成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
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制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
现代机械行业急需大量既懂传统机械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辅助加工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
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
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
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智能型高级技工。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调研情况还表明,传统的机械行业中的某些传统的工作方式正逐渐被新的工作方式所代替。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化的机械行业对精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不少的高等院校的高等职校同样也开办类似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但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实际上完全相同的专业人数并不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两个简单的实验,学习使用park变换模块和三相序分量分析仪,并会简单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实验要求】:对下面两个实验进行仿真并得到正确的仿真结果。
【实验内容】:坐标变换仿真与三相序分量分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一
(1)参考下面电路图模型,选择需要模块搭建电路图
(2)设置个模块参数
三相电流源参数设置:
三相分布参数等值电路元件参数设置:
(3)在电路图菜单选项中,选择Simulation菜单,激活仿真参数命令,即可弹出仿对话框,然后设置仿真时间为真单数对话框,然后设置仿真时间0.2秒,仿真类型:Variable step;求解方程:e15s(stiff/DNF)。
设置完毕后,进行仿真。
将仿真结构记录下来。
【仿真结果】
坐标变换仿真与三项序分量分析实验仿真图如下所示:
:
实验二
(1)参考下面电路图,选择各个模块搭建电路图模型。
(2)设置各个模块参数
三相序电源参数模块及三相分布参数等值电路元件参数设置参考实验一三相序分量分析元件参数设置如下:
三相短路元件的参数设置如下:
(3)设置仿真时间为0.3秒,仿真类型同实验一,求解方程选择ode23tb.设置完毕后,进行仿真,并记录仿真结果。
然后任选一相短路,进行仿真,记录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
实验三
(1)下图电路中,已知电阻R=1KΩ, 电容C=2μF, 电感L=2.5H,电压源电vs=5sin (100πt+π/6)。
试建立电路,并观察电路中电流。
【仿真结果】
(2)建立一个SIMULINK得模型文件,用学号命名,并建立一个模型,实现在一个示波器内同时观察正弦波信号和方波信号。
设计实验电路图如下:
【仿真结果】
(3)用SIMULINK建模并仿真下式:TF=(9/5)TC+32。
设计电路图如下:
【仿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