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制剂的研究现
丹参片剂实验报告

丹参片剂实验报告《丹参片剂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丹参片剂的药效和安全性。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我们发现丹参片剂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抗炎和保护心脏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安全无毒。
这些结果表明丹参片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引言:丹参片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素。
丹参素具有活血化瘀、抗血栓、抗炎和保护心脏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然而,其药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验证。
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究丹参片剂的药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动物和志愿者,分别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在动物实验中,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片剂组,观察其血栓形成、炎症水平和心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在临床试验中,招募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片剂组和安慰剂组,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丹参片剂组的实验动物血栓形成减少、炎症水平下降、心脏功能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丹参片剂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片剂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抗炎和保护心脏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安全无毒。
这些结果为丹参片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丹参片剂的具体药效机制和最佳剂量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结论:丹参片剂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药效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丹参片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临床常用丹参制剂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丹 参 (a i i o hz ug ) S l am l  ̄ i B n e 为唇 形科 植物 , 药 部位 而且 目前 尚无产 生耐药性 的报道 。孙 敦等0 6 v i f a 用 将 0例心绞痛病 人 以就诊顺序按 21 :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口服复方丹参滴 丸 ,
治热病烦躁神 昏及心悸失眠。 现代 医药 学根 据丹 参的功效 , 并 结合 以前 的方剂 与其 他药配伍 ,制成 多种复方制剂并 用于临 床 。我 院临床 常用 的丹 参制剂有复方丹参 滴丸 , 七片 , 丹 丹红 注射液 等被 用于心脑 血管的治疗 。本 文要根据近年来对 上述 三种丹参制剂 的药理 作用研究 , 结合临床应用 , 并 探讨并 总结 以防止血栓发生。 它们 的药理作用 , 并做一综述 。 1 . 2复方丹参滴丸 的药理作 用研究 1资 料 复方丹参滴 丸治疗冠心病 的药 理学基础是通过改善微循 1 . 1复方丹参滴丸 的临床应用 环 , 响外 周血循 环 内皮 素 的释放 , 影 舒张冠状动 脉 , 改善心肌 复方丹参滴 丸主要 由丹参 、 三七 、 冰片组成 。其 中丹参主 缺血 , 增强左心室功 能。阻滞钙通道和通道 , 拮抗心律失常来 要提取 以丹参素 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有效 成分 ,三七 提取的 实现 的。 其抗血栓的药理学基础是改善微循环 , 降低心脑细胞 有效成分 为三七 总皂苷 ,然后加人其 他有效成分及 适当辅料 的耗 氧量 , 加清除 自由基 的酶体 系活性 ,使大脑神经细胞 增 经特殊工艺制成 的一 种高分散状态 的固体 分散物 。该 复方有 R A活性增高 。抑制血小板聚集 , N 促进 全血 黏度下降。 效成分 纯度高 , 散均匀 , 出速度 快 , 分 溶 可直接 经黏膜快 速吸 1 . 3复方 丹参滴 丸的临床药理作 用总结 收入血 , 肝脏首过 效应 , 大提高生 物利用 度 , 无 大 克服 了复方 通过 以上复方丹参 滴丸 的药理作 用及机理探讨 ,得 出复 丹参片经 口服时药效低 ,对 胃黏膜刺 激引发的 胃部 不适 等弊 方丹参滴 丸被 广泛用于冠心病 、 心绞痛 、 心肌缺血 。其新 的I 艋 病[ 1 】 。我院医生将其广泛用 于冠 心病 及心绞痛 治疗 , 得 了良 床应用是 在治疗 高脂血症和 动脉粥样 硬化上取得 了良好的效 取 好 的效果。 其疗效不仅优于传统 的抗心绞痛药 , 如消心痛等翻 果 。 , 秦培森等 究发现 , 研 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丹参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处 方 为丹参 、 七 、 片 。药典 制 法 为 丹参 提 取 3次 , 1 三 冰 第
次 加 乙 醇 回 流 15h 滤 过 , 液 回 收 乙 醇 , 缩 至 相 对 密 度 为 . , 滤 浓 13 (5 ~6 .0 5 ℃ 0℃ ) 第 2次 加 5 乙 醇 回 流 1 5h 滤 过 ; 3 ; 0% . , 第 次 加 水 回 流 2h 滤 过 ; 并 第 2 3次 滤 液 , 收 乙 醇 , 缩 至 相 , 合 、 回 浓 对 密 度 为 1 4 ( 5 ~ 6 ℃ ) 与 第 1次 的 浓 缩 液 合 并 , 匀 , .0 5 ℃ 0 , 混 制 成 相 对 密 度 为 1 3 ~ 13 ( 5 ) 清 膏 。 将 三 七 粉 碎 成 细 . 5 .9 5 ℃ 的 粉 , 丹 参 清 膏 拌 匀 , 燥 , 成 颗 粒 。 将 冰 片 研 细 , 上 述 颗 与 干 制 与
Vo . 2 No. 11 3
Se . 2 0 p 0 2
丹 参 及 其 制 剂 的 研 究 进 展
朱利峰
( 山西 医科 大 学第三 医院 , 山西 太 原
00 5 ) 303
2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7 —02 (0 20 —0 2 — 2 6 1 1620 )3 0 9 0
2 不 良反 应
的半仿 生提取 法 , 将 有利 于进 一 步提 高药 效 , 少 毒副 作用 。 这 减
3 3 质 量 标 准 . 根 据 丹参 水 溶性 成 分 在 23n 波 长 处 有 最 大 吸 收 的 特 8 m 点 ,用 转 篮 法 测 定 5个 厂 家 的 复 方 丹 参 片 的 溶 出 度 , 方 差 分
维普资讯
第1 2卷 第 3期 20 o 2年 9月
丹参注射液研究报告-中国丹参注射液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丹参注射液行业在国际市场 上具有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国际 市场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 间。
行业挑战和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激烈
01
丹参注射液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营销
策略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
02
丹参等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造成
产品质量
优质的丹参注射液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采用先进的 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安全性分析
丹参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仍需 注意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前应详细询 问患者过敏史,并进行皮试等预防措施。
产品研发和创新趋势
研发动态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丹参注射液的 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研究人员正在 探索新的提取工艺、优化配方以及开发新的 适应症等。
丹参注射液研究报告-中国 丹参注射液行业市场分析及 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汇报人:XX 2024-01-17
目 录
• 引言 • 中国丹参注射液行业市场分析 • 丹参注射液产品分析 • 丹参注射液生产工艺及技术分析 • 丹参注射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目的和背景
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
市场结构
中国丹参注射液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少数几家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 额。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壁垒。
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丹参注射液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 、销售渠道等方面。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分析
丹参片剂实验报告

丹参片剂实验报告丹参片剂实验报告一、引言丹参片剂是一种中草药制剂,由丹参根及其提取物制成。
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片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制剂形式,具有方便服用、剂量准确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评估丹参片剂的药效和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丹参片剂、实验动物(小鼠)、实验设备(天平、注射器、离心机等)。
2. 实验方法:a.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 实验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片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c. 观察实验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如血压、心率等。
d. 采集实验组小鼠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如血脂、血糖等。
e.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1. 生理指标变化观察:a. 实验组小鼠在给予丹参片剂后,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有所减慢。
b. 对照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较为平稳,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
2. 生化指标检测:a. 实验组小鼠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尤其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b. 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丹参片剂具有降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和心率。
2. 丹参片剂对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丹参片剂通过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丹参片剂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丹参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对于血糖的影响较小。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丹参片剂具有降血压、调节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而,对于血糖的调节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丹参片剂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制剂,具有一定的药效和安全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剂量、疗程和副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丹参片剂作为一种中草药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丹参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丹参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丹参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针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丹参注射液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素。
丹参素具有抗凝、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因此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为了探究丹参注射液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
首先,我们从实验动物中随机选择了一百只雄性大鼠,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五十只。
实验组接受丹参注射液干预,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干预。
然后,我们使用经静脉注射破裂机械损伤血管内皮的方法,诱导大鼠形成深静脉血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并且通过B超、CT和病理学等多种手段对血栓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有较少数量的大鼠形成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中的大鼠几乎都形成了血栓。
这表明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为了探究丹参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我们对实验组的大鼠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
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不仅能够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还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
此外,丹参注射液还能够减轻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时的组织损伤,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稳定血栓形成的斑块。
虽然本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能,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我们也需要探究丹参注射液对其他血栓疾病的预防作用,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最佳用药方案和剂量。
总之,丹参注射液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力。
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丹参注射液的抗血栓机制和拓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然而,我们强调本实验的实验动物为大鼠,在将来的研究中还需考虑更多终点结果和动物模型,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栓形成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发现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丹参注射液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的疗效 , 本文就其近年来药效学 研究情 况综 述 如下 。 1 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丹 参 能人 心肝二 经 ,具有 清
峰 研究发现预先给予丹参注射 2 J
液显示 了不 同程 度的 阻抗去 甲肾 上 腺素 的作用 ,但与对 照组 比较 P> .5 00 ,与 去 甲 肾 上腺 素 比较
可能与抗 ̄-板聚集 ,降低血粘 - ' b
度,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 胞膜有关。该研究提示丹参可作 为一 良好的外源性氧自由基清除
剂。
热除湿 、 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 医学研 究 和动 物实验 证 明 ,能改
善心肌 收缩 力 ,减慢 心率 ,抑制
P> .5 00 ,无统计学差别。但研 究发现预先注射丹参制剂可 以强 力阻抗 去 甲 肾上 腺 素 增 加 C2 a A P酶活性 (5 ;减低 去 T 5 %) 甲肾上 腺素损 害 c2 a 一A P酶 T
维普资讯
均年龄性别均成正 比,原衰竭发 生率相仿条件下 , 丹参可显著降
低 M I患者 住 院期 病死率 但  ̄ I 丹参注射液显 著 降低 A I M 患者 住 院病 死率 的获益 者主要 是男 性 ,丹参治疗 组病死率 1.%, 62
影响 :据 田鹤郎报告 给大鼠腹 1
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 . l 02 / m 10)1mn后 阻断基 底动脉 和 0g 5 i 两侧颈 总动脉 6 n 0 ,随后恢 复
血 液供 应 连续 观察 6rn 0 i,结 果 a
活性 (0 ) 5 % ;抑 制 氧 自由 基 损
害 (7 5%)及 S D 活 性 降 低 O (0 。另外 ,姜兆顺等研究 复 7 %) 方丹参能有效对抗 Ⅱ型糖屎病 的 脂 质 过 氧化 损 伤 ,升 高 S D活 O 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 的形 成 ,对糖 尿 病并 发 症 有 防治作 用。另据幸志强报告 应用丹参 对 2 例冠 心病患 者治疗 ,观察 4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 物 ( P )和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Lo (O S D)含 量 的 变 化 ,并 与健 康 人作对照 ,结果显示 :冠心病患 者血清 中 O明显高于健康 人 ( 00 ) P( .1 ,冠心病患 者血清 中 SD 明 显 低 于 健 康 人 ( ( O P 00 ) .1 ,采 用 丹 参 治疗 后 ,患 者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摘要】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具有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损害,镇静,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和开发必将促进现代化药业的发展。
【关键词】丹参;中药功效;药理作用;副作用2010年药典载明,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心绞痛等症。
丹参的活性成分可分为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I等,水溶性成分有丹参素、丹酚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等。
丹参酮ⅡA,药典规定其含量不得少于0.20%。
1.中药功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由丹参和降香组成。
丹参性苦,微寒,入心、肝经。
功能: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丹参作为活血祛(化)瘀药,可用于多种瘀血证,它的实际应用很广泛,丹参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故也可把它作为活血止痛药,其实很多瘀血疼痛证,包括痛经、行经腹痛、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瘀血性头痛、血管性头痛)、跌打损伤等,实际上用就是止痛作用。
另外丹参有消作用,《本经》“破消瘕”,治疗腹内的瘕积聚,比如说肝脾肿大、肝硬化、子宫肌瘤、子宫外孕或者一些腹腔的肿瘤,所以认为是活血消药也可以。
在骨伤科,发现丹参能够促进骨折以后骨痂的形成,而且能够增强骨痂的抗折能力,也是比较理想的活血疗伤药。
所以应用很广泛,可以活血止痛、调经、消、疗伤多方面的效果。
再加上这个药是偏寒的,不温燥,比较有优势,丹参在活血化瘀药中不伤营血,而且有利于营血的新生,尤其适用于瘀热(炎症)互结的病证。
近代以来,丹参在妇科中的应用居于次要地位,当代的丹参,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很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以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大量使用丹参,能够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效果,它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有效血流量,对心脏还有其它广泛的药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的化学、药理及制剂的研究现状摘 要:总结丹参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相应的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归纳分析丹参制剂品种和制剂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丹参及复方制剂的新思路。
关键词:丹参 脂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 心脑血管药理 临床疗效 新药开发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iza Bge.根及根茎[1]。
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
现代药理、药化的研究,使人们对丹参药效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为开发研制丹参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2,3,4]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还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它成分。
1.1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丹参的脂溶性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
主要有以下物质: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B 、丹参酮Ⅴ、丹参酮Ⅵ、隐丹参酮(Cryptotanshione )、羟基丹参酮(Hydroxytanshinone )、丹参酸甲酯(Methyltanshinonate )、次甲基丹参醌(Methylinitanshingwinone )、紫丹参甲素(Przewalanshinguinone A )、紫丹参乙素、戊素、丹参新酮、1,2二氢丹参醌(1,2-dihydroanhsinguinone )、丹参醇Ⅰ(Tanshinol Ⅰ)、丹参醇Ⅱ、丹参醇Ⅲ、3α羟基丹参酮ⅡA 、降丹参酮(Moranshinone )、1,2,15,16四氢丹参醌(1,2,15,16-Tetrahydrotanshiguinone )、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丹参醌A(TanshipuinoneA)、丹参醌B 、丹参醌C 、丹参醌D 、二氢次丹参醌(Dihydromiltirone)、二萜萘嵌苯酮(Saloilenone)、丹参螺旋缩酮内酯(Isocryptotanshinone)。
部分成分的结构式如下:OOO R 1R 2丹参醌ⅡA R 1=CH 3 R 2=H丹参醌ⅡB R 1=CH 2OH R 2=H羟基丹参醌ⅡA R 1=CH 3 R 2=OH丹参酸甲酯 R 1=COOCH 3 R 2=H O O O H R丹参新醌甲:R=CH CH 3CH 2OH 丹参新醌乙:R=CH CH 3CH 3 丹参新醌丙:R=CH 31.2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物质有:丹参酸甲(Salianic acid A )也称丹参素:D(+)-β-(3,4二羟基苯)乳酸、丹参酸乙、丹参酸丙、琥泊酸、丹参酚酸A (Salvianolic acidA )、丹酚酸B 、丹酚酸C 、丹酚酸D 、丹酚酸E 、丹酚酸G 、β-谷甾醇、熊果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等。
部分成分的结构式如下:O OO 隐丹参醌OO O 二氢丹参醌ⅠO O C H 2 次甲基丹参醌O O O 丹参酮ⅠC O O H O H O H 原儿茶酸C HO O H O H 原儿茶醛HOHO C H 2C H O HC O O H 丹参素C O O HHOO HO HCH C O O HC H 2O 迷迭香酸(Ros A )2.丹参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5,6] 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制剂成功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中,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有比较明确的药理活性,系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活性的物质基础,即丹参的两类有效部位。
2.1 脂溶性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2.1.1丹参的钙拮抗剂作用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与Ca 2+大量进入细胞质有重要关系,阻滞Ca 2+通道,减少Ca 2+内流,病症得以控制,这类药物称为钙拮抗剂。
丹参酮ⅡA 磺酸钠可以抑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而对0相上升速率影响较小,可降低慢反应电位除极速率,减慢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这均提示丹参酮ⅡA 磺酸钠可影响钙离子向细胞内流。
由于丹参酮ⅡA 磺酸钠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减慢心率及降低负性肌力等作用,具有钙拮抗剂的共同作用特征,因此,普遍认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是一种钙拮抗剂,其作用效果优于异博定。
2.1.2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麻醉犬在结扎左前降枝冠脉后,在冠状动脉内注射丹参酮ⅡA 磺酸钠,发现有缩小犬的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但对心外膜心电图的改变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家兔及狗的实验性心肌梗死模型,以丹参素10mg/kg ,丹参酮ⅡA 磺酸钠210mg/kg 静注,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及程度。
丹参酮ⅡA 磺酸钠亦有抗自由基作用,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HO HO CH 2C COOH H O C O O HO HO O C O C CH 2COOH H OH OH丹酚酸B (Sal B )HOHO O C O O C H C O O H C H 2O H O H丹酚酸 C (Sal C )C OO CCOOHH CH 2OHOH 丹酚酸A(Sal A )的具有保护作用。
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静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结果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
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
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
说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7]。
2.1.3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丹参中的三种提取物均有抗凝作用,其中丹参酮最强,原儿茶醛次之,丹参素最弱。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犬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
2.1.4对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腹腔注射200 mg/kg,可显著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耗氧速度较对照组稍慢,小鼠死亡时存余氧含量较对照组低,小鼠缺氧达到氧含量的6%,心脏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给丹参酮ⅡA磺酸钠0.5h后再进行缺氧实验,组织中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改善缺氧后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使离体兔左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电刺激收缩幅度下降一般所需时间明显延长,表明其可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
2.2水溶性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2.2.1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丹参注射液有舒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在心肌缺血时,丹参能开放冠脉间桥式侧支吻合支,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2.2.2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丹参水提物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缩小心梗范围,加快心梗后ST段的恢复。
这种保护作用除了与丹参舒张冠脉,增加缺血心肌的血供有关外,还与丹参素DS—182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和改善缺血后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心肌细胞间有相互连接的闰盘,闰盘中的桥粒和连络膜分别与心肌细胞收缩张力的外传、细胞轮廓的维持和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有关,丹参能减轻缺血心肌的闰盘损伤,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心肌组织的正常功能。
冠脉再灌注时,心肌组织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它可以引起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钙离子内流,造成心肌再灌〃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作用并对大鼠缺血和再灌注注损伤和心律失常。
丹参素具有清除O2损伤的心肌线粒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心肌膜的损伤,阻止钙离子内流,这是丹参保护再灌注心肌、减少异常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基础。
2.2.3对心脏舒张和收缩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可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即心室在同样的充盈压时,可受纳更多的血液,通过starling定律,从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
2.2.4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等作用。
丹参素还可抑制血小板TXA的合成与前列腺素类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家兔实验证实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2成、抗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及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作用。
这些作用在家兔一次静注20mg/kg后30min达高峰,维持1h左右逐步恢复。
至注射后4.5h,除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外,其余均恢复正常。
2.2.5对微循环的作用丹参可解除微血管痉挛,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的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素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结膜和肠系膜微循环交点数,有利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及侧枝循环建立。
对静注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微循环障碍或局部静注去甲肾上腺素(NA)造成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给予丹参素后可明显增加兔眼球结膜毛细血管数并降低兔血浆乳酸含量。
丹参素能扩张收缩状态的肠系膜微动脉,加快血液流速;因而消除肠系膜的血液瘀滞[8]。
2.2.6对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丹参素300mg/kg和450mg/kg腹腔注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的存活时间,丹参酮ⅡA磺酸钠450mg/kg腹腔注射,也有延长作用,但较丹参素为短。
3.丹参对脑血管系统的作用3.1对脑循环和脑缺血的影响用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作用,结果表明丹参可使血流速度增快,流态改善,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解聚。
丹参对缺血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缺血后脑组织及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减轻,丹参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有温和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丹参对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防治作用,在恢复脑血流、抗脂质过氧化物方面优于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丹参注射液,在大鼠局部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治疗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治疗组还是预防组,梗死面积明显缩小,个别仅有轻度缺血改变,未发展成为梗死灶,显示出丹参对急性脑缺血有肯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丹参可明显减轻阻断大脑中动脉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对脑缺血修复带来良好效果。
3.2对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以生物发光法测定结果,丹参注射液225~450mg(生药)/kg 只腹腔注射,可使脑中ATP含量增加,有利于能量代谢和氧效应的调节。
4.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的报道丹参制剂在该领域的应用很多,临床疗效确切,下面仅列举几例:4.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刘小冬,宋亚辉[9]对复方丹参滴丸单用或合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比较进行了报道,对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SAP疗效可靠、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