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合集下载

大鹏新区知识点

大鹏新区知识点

大鹏新区知识点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的一个新兴开发区,近年来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的关注。

作为该地区的一位居民,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介绍一些大鹏新区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大鹏新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毗邻香港。

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紧靠深圳湾,与香港隔海相望,地处“一国两制”的交汇点。

这个位置不仅便利了区域的交通,也为大鹏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二、产业布局大鹏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鹏新区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大鹏新区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三、创新创业环境大鹏新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高端人才的关注。

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场地设施,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大鹏新区还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四、城市建设大鹏新区注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在交通方面,大鹏新区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建设,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大鹏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

五、教育资源大鹏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

这些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同时,大鹏新区还注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六、文化活动大鹏新区积极推动文化活动,举办各种艺术展览、音乐节等文化盛事。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七、旅游景点大鹏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

著名的梧桐山、大鹏湾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这些景点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为大鹏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

总之,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的一个新兴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它注重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北部湾和深圳,都是我国在不同时期重点开发的区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

以下是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的十大对比:一、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它紧邻香港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能够迅速接收国际经济信息和资源。

北部湾则位于中国西南沿海,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优势。

但其周边经济相对欠发达,与国际经济中心的联系相对较弱。

二、开发起点与基础条件深圳开发之初,只是一个边陲小镇,基础设施简陋,产业基础薄弱。

但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支持力度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北部湾开发的起点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也有政策支持,但在吸引投资和人才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享受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如特殊的经济政策、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为深圳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北部湾开发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在政策的力度和灵活性上,与深圳早期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四、产业结构与发展重点深圳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加工业起步,逐渐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北部湾则以海洋产业、临港工业、石化产业等为重点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

五、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深圳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经济总量巨大,发展速度迅猛。

北部湾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也较快,但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与深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六、科技创新能力深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北部湾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薄弱,科技投入和创新人才相对不足。

七、对外开放程度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水平高,国际化程度深。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

2. 深圳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深圳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地理位置使得深圳成为了国际贸易和商业交流的重要枢纽。

此外,深圳还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发达的港口,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深圳的制造业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其制造业著称。

深圳以其低成本劳动力和灵活的制造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

目前,深圳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家电和纺织等领域。

深圳的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一定的份额。

4. 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型。

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的新兴产业之一。

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政府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为深圳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深圳的金融服务业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深圳的金融服务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

深圳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证券公司和券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6.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深圳逐渐兴起。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设计、艺术、影视制作等领域。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并对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 深圳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未来,深圳的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深圳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深圳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优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是中国开放的窗口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本报告旨在对深圳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二、信息技术产业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电子制造、通信技术和软件开发为主导的产业链。

深圳拥有一大批知名的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同时,深圳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和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之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动力和竞争优势。

三、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在深圳,涌现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如腾讯、大疆等。

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制造业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制造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电子、玩具、服装等。

深圳的制造业以快速、灵活、高效为特点,具有较强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

深圳质量上乘的制造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金融产业深圳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拥有许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金融服务业的相对完善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尤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平台。

六、服务业七、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转型:深圳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2.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落地深圳。

3.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深圳将继续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来深圳发展。

4.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水平:深圳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力度。

5.绿色发展:深圳将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一、深圳20+8产业集群是什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二、深圳产业结构?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新兴产业+高科技为主,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

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三、深圳的主要经济类型?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四大支柱产业强而有力的发展助力深圳经济增长,同时新兴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中。

据统计数据显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增长趋势。

其中,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7847.72亿元,涨幅达102.4%。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北部湾和深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速度。

本文将对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进行比较,并列举十个不同之处。

以下是这两个地区在开发方面的主要差异:1. 地理位置:北部湾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海滨环境,这使其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和度假胜地。

而深圳则坐落于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香港,是中国开放政策实施的前沿城市。

2. 经济发展:深圳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深圳的经济以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为主导,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级人才。

北部湾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旅游、渔业和农业,但在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发展制造业和跨境贸易。

3. 城市规模:深圳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人口密度也非常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圳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与之相比,北部湾的城市规模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但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和度假者。

4. 建设速度:深圳以其快速的城市建设速度而闻名,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都市。

高楼林立、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是深圳发展的显著标志。

北部湾的建设速度相对较慢,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推动,其建设也在逐渐加快。

5. 产业结构:深圳的产业结构以高科技、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为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和竞争优势。

北部湾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传统,主要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但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投资的引入,北部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在发展壮大。

6. 政策支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享受到了许多政策的优惠和支持。

政府为深圳提供了优厚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使得深圳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吸引投资。

相比之下,北部湾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北部湾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7. 教育资源:深圳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拥有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中国深圳经济领域的闪耀成就

中国深圳经济领域的闪耀成就

中国深圳经济领域的闪耀成就
深圳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其经济领域的闪耀成就举世瞩目。

以下是一些深圳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1. 高速经济增长:深圳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迅速崛起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2. 创新驱动发展:深圳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众多的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这里涌现,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深圳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

3. 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圳的产业结构非常现代化,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

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深圳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 优质的营商环境:深圳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

深圳的政府服务效率高、市场规则透明,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 国际化城市:深圳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机场和通信网络。

深圳与全球各地的经贸往来频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6. 人才聚集地:深圳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包括科研人员、企业家、金融家等。

这些人才的到来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深圳在经济领域取得的闪耀成就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深圳的特色

深圳的特色

深圳的特色
深圳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区和移民文化而独具特色。

以下是一些深圳的特色:
1.经济特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济特区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和企业,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2.移民文化: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

深圳的多元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中国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3.高科技产业: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如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都在此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使其成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心之一。

4.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非常迅速,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交通网络,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之一。

5.旅游资源:深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公园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6.美食天堂:深圳汇聚了各地美食,从传统粤菜到四川火锅,从日本料理到欧式糕点,应有尽有,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7.购物天堂:深圳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众多,如华强北商业街、东门老街等,是购物的热门场所。

8.移民家庭:由于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许多家庭也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家庭成员组成,这种多元的家庭结构也成为了深圳的一种特色。

9.创意文化:深圳的创意文化十分活跃,有许多独立设计师、艺术家和文化创意工作者在此创作和展示他们的作品,为城市注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10.运动活力:深圳的市民热爱运动,市内有许多公园和运动场所供市民和游客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和健身活动。

同时,深圳也是中国重要的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之一。

以上只是简要列举了深圳的一些特色,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方和体验的文化活动等待您去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钟表、服装、家具、珠宝、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竞相漂洋过海,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雄踞全球前列,成为世界首席生产基地。

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18.6%;印刷包装业180.6亿元,增长16.2%;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产值198.6亿元,增长15.6%。

在优势传统行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尤为明显,深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44个产品中,有33个出自优势传统产业。

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首饰是提升改造的重点领域。

深圳市共有11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总产值90亿元。

其中,共有18个工业行业出现企业外迁情况,其中机械、玩具、仪器仪表、塑胶四个行业外迁企业数量较多,合计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迁往地点省内集中在东莞、惠州、中山、河源等地,省外则多往湖南、江西、江苏等地迁徙。

今年6月,最新的调研显示,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和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在仪器仪表行业素有“世界数字万用电表王国”和“中国南方仪表仪器生产及研发基地”的美誉。

深圳市贸工局资料显示,深圳仪器仪表经营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208亿元,进出口总额13.5亿元。

据统计,深圳年生产数字万用电表840万台,行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数字万用电表产品数量的80%,出口率高达70%.预计今年深圳万用电表产值可突破30亿元,比去年增长50%左右。

手掌大小的数字万用电表,在深圳,做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

在已经整体搬迁的仪器仪表企业中,世界上两家最大的万用表生产企业深圳华谊仪表有限公司和优利德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整体搬迁至东莞。

中国仪器仪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深圳华谊一家就差不多占30%多,公认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

优利德也差不多。

”叫顺口了,杜如彬还是叫“深圳华谊”。

在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

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6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深圳工业发展有一条明显的曲线。

1980年―1985年,是深圳“铺摊子”起步阶段,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

1985年―1990年,是深圳工业蓄势阶段,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

1990年―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995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6亿元。

从1995年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5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65亿元。

,目前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正牵头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在特区内建设行业总部基地的建议,总部名称都想好了,名为“深圳仪器仪表大厦”或“深圳仪器仪表总部大厦”,简称“深仪大厦”。

“我们要求不高,不像别的行业,动辄就要几十万平方米,我们总部大厦只要1万平方米就可以,工业园20万平方米就差不多了。

”根据杜的设想,深仪大厦一旦建立,将能集中40―50家优势企业,形成集团效应,从整体上提升深圳仪器仪表行业的实力和对外形象。

初步估算,届时行业总部基地每年产值将达到30亿―40亿元,能给深圳财政带来3亿―5亿元的税收。

深圳数字仪器仪表经过20年的艰苦发展,现在正是向高科技发展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和优利德最大两家公司都搬到东莞来了。

深圳不能把孩子养大了,供她上了大学,就嫁给人家了啊!杜如彬认为,深圳是南方仪器仪表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领军行业,在全国也是最活跃、最有前途的一个产业。

深圳仪器仪表产值一年360亿元,“比例占深圳全盘的工业比重不大,但附加值高,高产值,高效率,没有污染。

”在他看来,深圳高层只要稍加重视,是可以解决仪器仪表企业大举东迁的问题。

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深圳“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提升内源式发展动力。

三、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重点(一)机械行业。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柔性制造系统技术应用为重点,以采用数控技术、网络技术改造现有机械制造业为突破口,优化机械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提高制造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和专业化水平;采用激光加工、先进热处理、清洁生产等先进制造技术,使耗能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二)服装行业。

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PAC可编程序控制,数字式喷射印花技术,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支持导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利用生产信息管理、工艺信息管理、产品开发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新面料及功能性服装,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钟表行业。

推动协作开发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以及行业内设计软件的标准化,实现集中服务;鼓励企业加大石英表(钟)机芯,以及电波钟表等新型钟表的研发;加强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半导体发光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开发;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开发与应用微型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充分利用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新型电池材料技术、IPG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四)家具行业。

鼓励企业开发和研制家具新型基材、饰材和环保替代材料,支持推广以速生材、小径材、农作物加工剩余物等为原材料的绿色、环保新材料的应用;鼓励家具原辅材料及配件供应基地及物流中心的建设;支持以竹家具为代表的绿色环保家具,以及具有文化内涵的高附加值现代民族特色家具的研发,开发多功能、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标准化、模块化、柔性化生产,支持以清洁生产为目标的技术改造,鼓励推广应用ERP管理软件和CAD/CAM系统,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管理。

(五)印刷包装行业。

推广采用国际先进的CTP电脑直接制版、CMS颜色管理、JDF流程标准化和IP网络传播等技术,推动行业向多色、高速、数码化和个性化印刷方向发展;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刷技术和工艺,加大清洁、环保印刷包装材料的替代和应用,增强节能降耗能力,提升高档精细印刷包装品设计水平,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参与世界印刷市场竞争的能力。

(六)黄金珠宝首饰行业。

培育自主开发设计和起版制作能力;支持铸粉、光蜡、压模胶、合金补口等加工耗材及银首饰表面镀层技术的开发;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研发无氰电镀技术、新颖贵金属材料首饰,改进珠宝首饰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及加工技术,推动激光加工及表面处理等先进技术和污染集中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CAD/CAM系统、电脑数控技术、首饰制链的激光加工技术、宝玉石琢型的切割和雕刻技术等,实现设计与模板制作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深圳市政府建立了服装、模具、家具等7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例如,机械行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涌现,开发出微电机、空调机、压缩机、数字万用表等一系列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而高、精、尖的模具业更是成为“深圳名片”;纺织服装业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计,呈现出高新技术化、成份多元化的特点;飞亚达、依波等钟表企业也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

优势传统产业的集聚首先来自于现实需求。

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深圳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度日益增高。

如家具行业65%的企业分布在龙岗区、25%的企业分布在宝安区;机械行业4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宝安区。

而服装、黄金珠宝等对研发及生产配套条件要求较高的产业,则主要分布在特区内,服装企业中的近70%分布于福田的泰然工业区以及罗湖的水贝工业区,黄金珠宝企业有40%分布在罗湖的水贝。

深圳数千家珠宝企业目前,深圳珠宝已占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深圳服装生产量占广东省的40%,出口量占广东省的28.7%,女装占据6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家具出口额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额的20%,是我国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

机械行业中,中集集团集装箱产销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注塑机、压铸机产值占全国27%,模具产值占广东省的40%、占全国的20%;印刷行业的高档书刊印刷品占全国的60%以上;黄金珠宝行业的黄金、铂金加工量均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90%。

作为中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深圳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第四大旅游城市。

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市政府在国内率先运用“绿色GDP”指数来评价城市发展的整体运行质量。

目前,深圳的经济发展呈现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局面。

深圳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全市专利申请量近年来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数、“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数均为全国第一。

深圳是中国的设计重镇和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实力较强的设计企业6000多家,专业设计师6万余人。

2008年11月19日,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获得“设计之都”称号。

■旅游产业深圳是中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重要的旅游创汇基地,被誉为“中国主题公园和旅游创新之都”。

深圳具有浓郁的现代滨海城市特色,是中国南方有名的旅游胜地,被中国政府评为“优秀旅游城市”。

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深圳景区名闻遐迩,自然生态和滨海休闲景区也各具特色,别有情趣,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各类旅游景点(区)117处,包括人造主题公园、自然生态、滨海度假、都市风情、购物美食、人文历史等不同类。

其中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是中国首批最高等级的AAAAA级旅游景区。

深圳有“主题公园之都”的美誉。

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欢乐谷、明思克航空母舰等主题公园,都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大运会开幕时间大运会开幕时间确定为2011年8月12日。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这座青春之城,将于2011年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深圳是该运动会史上最年轻的举办城市。

深圳2011大运会是近年来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又一个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

体育运动将为这座青春之城增添新的魅力。

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