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重点(1)
大一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一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在医学领域,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
作为医学生,掌握一定的医用物理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医用物理的基本概念、物理仪器应用、辐射防护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医用物理基本概念1.1 医用物理的定义:医用物理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改善人类健康及医疗技术的学科。
1.2 物理测量与仪器:医用物理主要涉及到测量与仪器的应用,如电子设备、超声波技术、核磁共振等。
1.3 光学应用:医学中常用的光学应用有显微镜、光导纤维、激光等,用于研究细胞、组织和病变的诊断。
二、物理仪器应用2.1 X射线:X射线是最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用于骨折检查、肺部影像等。
了解X射线的生成原理及安全操作十分重要。
2.2 CT扫描:CT扫描利用X射线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切片图像,用于检查非常精细的结构,如脑部、心脏等。
2.3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常用于观察软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如脑部、关节等。
2.4 超声波:超声波成像技术使用声波的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可用于监测胎儿发育、检查脏器、肿瘤等。
2.5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对肿瘤治疗起到重要作用,但也要注意辐射防护。
三、辐射防护3.1 辐射的危害:长期接触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致癌、细胞变异等。
因此,在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辐射防护。
3.2 防护措施: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医生和患者应佩戴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等,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3.3 辐射监测与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总结:医用物理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医用物理知识,了解物理仪器的应用及安全性,并熟悉辐射防护的措施。
通过学习和应用医用物理知识,可以提升医学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是研究放射线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辐射损伤的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效应、辐射生物剂量效应关系、放射生物学特异性和防护治疗等。
在医学领域,放射生物学对于理解放射诊断和治疗对人体的影响和监测其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不必要辐射损害的一系列措施。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辐射防护的知识点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辐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辐射监测和控制措施等。
在医学领域,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各种放射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学成像领域主要负责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工作。
医学成像的知识点包括X射线成像、核医学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等。
在医学成像中,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设备的调试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安全。
四、医用放射治疗医用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或减少其生长的治疗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放射治疗中负责计划和监测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医用放射治疗的知识点包括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辐射剂量测量、治疗计划验算和治疗过程监测等。
医用物理学家必须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流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医用核医学医用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负责同位素的制备和使用工作,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辐射剂量监测。
医用核医学的知识点包括同位素的选择和应用、辐射治疗的监测和计划等。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要确保同位素的使用安全和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总之,医用物理是医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放射生物学、辐射防护、医学成像、医用放射治疗和医用核医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从而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医学成像和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医用物理学是指将物理学原理与医学相结合,研究并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医学成像技术、辐射治疗、生物物理学等。
本文将对医用物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二、医学成像技术1. X线成像X线成像是最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
通过将人体暴露于X射线下,利用人体内部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来获得影像信息。
常见的应用包括X线摄影、CT扫描等。
2.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通过测量不同组织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生成影像。
由于其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分辨率,常用于脑部、骨骼等部位的检查。
3.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通过检测声波在人体内部的反射与散射来产生图像。
它具有实时性、无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等领域。
三、辐射治疗1.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是利用高能辐射杀灭癌细胞或控制其生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放射疗法包括传统的外照射和内照射。
2. 重离子治疗重离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放射疗法,其利用重离子束的强穿透能力治疗肿瘤。
与传统的光子疗法相比,重离子治疗具有更好的空间剂量分布,能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四、生物物理学1. 生物电物理学生物电物理学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电信号产生和传导,包括神经电信号、心电信号等。
它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重要应用,如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
2. 生物热物理学生物热物理学研究生物体内的热传导、热平衡等现象。
它在热疗、组织冷冻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五、其他知识点1. 辐射剂量测量辐射剂量测量是评估人体暴露于辐射的程度,用于保护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个人剂量计、环境剂量监测等。
2.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领域。
包括核素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
六、总结医用物理学作为物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一医用物理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医用物理学必背知识点医用物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
作为大一医学生,了解和掌握医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大一医用物理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医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医用物理学的定义:医用物理学是研究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医学设备和技术的物理原理的学科。
2. X射线的生成和基本特性:X射线是通过高速电子的冲击撞击金属靶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具有穿透性和吸收性。
3. 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体温测量、照明等。
4. 激光的原理和应用:激光是一种高强度、单色、相干的光,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手术等领域。
二、医用物理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1. X射线摄影的基本原理:介绍X射线摄影的原理、设备和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 CT扫描的原理和应用:介绍CT扫描的原理、设备和临床应用。
3. 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和应用:介绍MRI的原理、设备和常见的临床应用。
4. 超声波成像的原理和应用:介绍超声波成像的原理、设备和在妇产科、心脏病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医用物理学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1.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介绍放射治疗的原理、设备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 激光治疗的原理和应用:介绍激光在皮肤病治疗、眼科手术等领域的应用。
3. 超声波治疗的原理和应用:介绍超声波在肌肉骨骼疾病治疗、体育损伤康复等领域的应用。
四、医用物理学在医学工程中的应用1. 医用电子学的基本原理:介绍医用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在医学设备中的应用。
2. 医用光学的原理和应用:介绍医用光学在眼科手术、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3. 医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介绍图像处理和分析在医学图像学中的应用。
五、医用物理学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介绍辐射防护的概念、原则和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 医学设备的质量控制:介绍医学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医用物理学复习提要(药学药分卫检)-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提要第1章 物体的弹性1. 掌握物体弹性的基本概念:形变、应变、应力、模量线应变:0l l ∆=ε 正应力:S F =σ 杨氏模量:εσ=Y 切应变:d x ∆=γ 切应力:S F=τ 切变模量:γτ=G2. 理解应力与应变的关系1)了解低碳钢拉伸形变的阶段:弹性、屈服、硬化、紧缩 2)熟悉弯曲、扭转形变的应力分布特点 ☆人体骨骼的常见受力载荷?☆请从弯曲和扭转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人的四肢长骨是中空的?☆低碳钢材料,其正应力与线应变关系曲线的各段代表的物理意义。
延展性好是何含义?第2章 流体的运动1.熟悉理想流体、稳定流体、流线、流管概念 2.掌握并熟练应用流体连续性方程2211v S v S Q ==该方程反映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遵守流量守恒,即流管不同截面的流量相等3.掌握并熟练应用伯努利方程222212112121gh v P gh v P ρ+ρ+=ρ+ρ+即单位体积中压强、动能、势能之和恒定 熟悉应用,掌握计算方法 4. 阐释体位对血压的影响5.熟悉层流、湍流、牛顿流体、流阻概念6.掌握牛顿粘滞定律的涵义dx dv s F η=7.掌握泊肃叶公式的涵义L PR Q η∆π=84流阻 48R LR f πη=8.了解雷诺数,粘滞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及斯托克斯公式 9.了解血压在血管中分布情况大气压: Pa P 510013.1⨯= 水的密度: 3kg/m 1000=ρ☆若两只船平行前进时靠的很近,则容易发生碰撞,试用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解释原因。
☆利用伯努利方程简单说一说:人体从平躺到站立情况下的血压变化。
☆如果躯体中血液流经一段血管的流动作层流,血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大致是怎样的?☆简述黏性流体的两种流动形式有什么区别,并说明在圆管中决定流体流动形式的因素。
☆用落球法测量黏度,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黏度差别大的液体,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如果用如图所示金属丝框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结果会怎样?为什么?第5章5.5节 液体的表面现象1. 表面张力 表面能 表面活性物质2. 附加压强3. 润湿与不润湿 接触角 毛细现象 重要公式1. 表面张力 S∆α=α=W LT2. 附加压强 )(4)(2双液面、液膜单液面Rp Rp α=∆α=∆ 3. 毛细现象 gr cos h ρθα=2注意的问题1. 表面张力产生原因2. 气体栓塞3. 连通器两端大、小泡的变化4. 水对玻璃完全润湿,接触角为零☆位于表面层和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有何不同?简述表面张力系数α的单位“N.m -1”和“J.m -2”分别代表的物理意义。
医用物理学01章力学基本定律

例:证明重力和弹性力均是保守力.
y a mg θ mg
r dr
b L0 O 重力场的功 x O xb xa x
弹性力场的功
为了描述保守力做功只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路 径 的 选 取 无 关 这 种 性 质 , 引 入 势 能 (potential energy)的概念.
EpG = mgh 1 2 弹性力势能: EpE = 2 kx
其中 vx,vy,vz 分别表示速度矢量在三个坐标轴 上的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的大小为
v=
2 vx
2 + vy
2 + vz
四.加速度
设质点在 t 和 t+∆t 时刻的速度分别 r r 为 v(t), v(t + ∆t), 速度改变量为 r r r ∆v = v(t + ∆t) − v(t) 则定义质点的 平均加速度为 r r ∆v a= ∆t z
r F
O
α
r r
r
a
b
做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必须使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 上发生移动.
a
r r
O
r r′
三. 功率(power)
力在单位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即 dA r r P= = F ⋅v dt 描述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瓦特(W), 量纲为ML2T−3.
kb pb ka kb ka pb
pa pa
)
八.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和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momentum):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速 度的乘积,即 r r p = mv 冲量(impulse ):力在确定时间内的积累,即
r t2 r I = ∫ Fdt
t1
动量定理: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 物体动量的改变量,即
大一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医用物理学(Medical Physics)是一门关于医学中的物理学原理和技术应用的学科,旨在提供物理学知识和技术支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保障医疗安全。
以下是大一医用物理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医学成像技术1. X射线成像:X射线通过身体组织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现象,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2.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对身体进行旋转扫描,通过计算机重构技术将多个切面图像组合成三维图像,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
3. MRI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信号,得到横断面或纵断面的图像。
4. 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特性,通过声波在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生成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二、医学放射学1.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用于癌症的治疗。
2. 核医学: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标记和应用,如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闪烁探测器等,常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的诊断和治疗。
三、生物医学光子学1.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光束对人体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应用于眼科、皮肤科等领域。
2. 光谱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或细胞对光的吸收、散射或荧光的特性,实现对组织或细胞成分、状态等的检测和分析。
四、放射防护1. 辐射剂量学:研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的计量和评估。
2. 辐射防护:对医学人员和患者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减少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三、医学超声学1. 超声诊断: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检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2. 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等特性,对病灶进行治疗。
四、医学电子学1. 医学电子学: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电子技术应用,包括生物仪器、医学影像设备、医学电子治疗设备等。
2. 医学信号处理:对医学信号进行采集、滤波、放大、分析等处理,提取和识别有用信息。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归纳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归纳篇一: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体的物理现象和力学问题,涉及到许多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用物理学知识点归纳:1. 医用物理学基础物理学知识: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振动和噪声:振动和噪声是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
例如,长期接触噪声会增加听力损伤的风险,而振动可能会引起腰间盘突出等疾病。
3. 光学:医用光学主要研究光线在人体内的成像和传播。
例如,医用 X 射线摄影技术就是基于光线在人体内的成像原理。
4. 电学:医用电学主要研究人体中的电生理现象和电疗技术。
例如,心电图监测是人体电学的一个重要应用,而电疗技术则常用于治疗疼痛和疾病。
5. 热学:热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红外线辐射可以用于加热身体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6.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医用物理学提供了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7. 空间物理学:医用空间物理学主要研究人体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例如,MRI(磁共振成像) 技术就是基于人体中磁场和无线电波的相互作用来生成图像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用物理学知识点归纳。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用物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展。
篇二:标题:医用物理学知识点归纳正文:医用物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许多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
以下是一些医用物理学的知识点归纳:1. 光速和光的特性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可以通过量子力学来解释。
2. 波动力学和经典力学波动力学是描述流体力学中波的形成和传播的物理学分支。
经典力学是研究质点运动和力的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体的弹性★1. σ=FS,把垂直作用在物体某截面上的内力F 与该截面面积S 的比值,定义为物体在此截面处所受的正应力,用σ表示正应力。
(P5)★2.ε=∆ℓ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长度所发生的改变量,即比值Δℓ/ ℓ,称为正应变。
(P5)★3.杨氏模量:E =σε=F ∙ ℓS ∙ ∆ℓ,E 表示弹性模量。
(P8)★4.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可以随意收缩,称为随意肌。
(P14)第二章流体的运动★1.流体具有三大特性:流动性、粘滞性、可压缩性。
(P22)★2. 只考虑流体的运动性而忽略流体的可压缩性和粘滞性,引入一个理想模型,称为理想流体。
(P23) ★3.流体粒子通过空间各点的流速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这种流动称为稳定流动。
(P23)★4.为了形象地描述流体的运动情况,在流体通过的空间中画一些假想的曲线,称为流线。
(P23) ★5.在流体中取一截面S ,则通过截面周边上各点的流线围城的管状区域称为流管。
(P23)★6.S 1v 1=S 2v 2积小处流速大。
(P24)★7.伯努利方程:12ρν²+ρgh +p =恒量,12ρν²是单位体积流体的动能、ρgh 是单位体积的重力势能。
(P26) ★8.血液是非牛顿粘滞性流体,而血清是牛顿粘滞性流体。
(P34)★例题:水以压强为4x105Pa ,流速为4m/s 从内径为20mm 的管子流到比它高5m 的细管子中,细管的内径为10mm ,求细管的流速和高处压强。
(P26)解:由连续方程S 1v 1=S 2v 2得:ν₂=S₁S₂ν₁=d₁²d₂²ν₁已知d 1=2.0x10-2m ,d 2=1.0x10-2m ,v 1=4m/s ,则ν₁=(2.0×10−2)2(1.0×10−2)2×4=16m/s在伯努利方程12ρν₁²+ρgh₁+p₁=12ρν₂²+ρgh₂+p₂中∵P 1=4×105Pa ,h 1-h 2=5m∴P 2=4×105+12×103×42﹣12×103×162-103×10×5=2.3×105Pa第三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1.f=αL ,张力f 作用在表面任意分界线的两侧,其方向沿着液体表面,并且与分界线垂直;其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L 成正比.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因为液膜具有上下两个表面,所以F=2αL.(P42)★2.f1= Σ∆f₁ = Σα∆ℓsinφ = 2πrαsinφ,其中sinφ=r/R,f1=2πr²αR ,Ps=f₁πr²=2αR,所以弯曲的液面的附加压强与张力表面系数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P45)★3.在一水平干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水滴不但不缩成球形,反而在玻璃板上展延成薄层,这种现象称为润湿现象或浸润现象。
将一滴水银放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它将缩成球形,且可以在板上任意滚动,而不附着在板上,这种现象称为不润湿现象或不浸润现象。
(P46)★4.当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聚力)小于液体与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附着力)时,合力指向固体内部,表现为液体润湿固体;当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其合力指向液体内部,而表现成液体不润湿固体现象。
(P47)★5.对于溶液,其表面张力系数通常都与纯溶剂的表面张力系数有差别,有的溶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减小,有的溶质则使其增大,前者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后者称为表面非活性物质。
(P49)★6.当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出现气泡,由于产生了附加压强液体的流动就会受到比没有气泡存在时更大的阻碍。
气泡多了就可能堵塞管子,使液体不能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气体栓塞。
(P51)第四章振动波动超声波★1.x=Acos(ωt+φ),称为简谐振动的表达式或运动方程式。
也称位移公式。
(P55)★2.ν=1T =ω2π或ω=2πν(P56)★3.若相位差φ₁−φ₂=2kπ,k=0,±1,±2,…,则cos(φ₁−φ₂)=1,合成振幅最大A max=A1+A2. 若相位差φ₁−φ₂=(2k+1)π,k=0,±1,±2,…,则cos(φ₁−φ₂)=-1,合成振幅最小A min=|A1−A2|。
(P59)★4.波长、波速、周期和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λ=cT=cν。
(P61)★5.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y=Acos2π(νt−xλ)。
(P62)★6.各种超声波:(P74)(1)A型超声波诊断仪:A型超声波诊断仪是将回声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为幅度调制型。
它以纵坐标代表回波的强弱,横坐标代表回波传播的时间(距离)。
回波强,则幅度高;回波弱,则幅度低。
原理:A型超声波诊断仪通过测量回声脉冲之间的距离可以算出组织界面的深度和不同组织界面的距离,从回波的振幅可以了解媒介的性质。
它只能用于定为,不能显示体内被探查物体的具体形状。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型超声波诊断仪是将回波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为辉度调制型。
其基本原理与A型超声波诊断仪大致相同,只是将探头制成直线移动形式,每一回波在示波器上产生一个光点,光点的位置与产生回波的反射界面的位置相对应。
原理:回波信号对应于显示屏上自上而下分布的光点群,信号愈强,光点愈亮。
光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各个界面的距离。
当探头沿被探查体表面移动时,可通过电子学的方法使得这条竖直光点群与探头同步移动,这样就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应部位的截面的二维超声波图像,且具有连续显示运动脏器的功能。
(3)M型超声波诊断仪:M型超声波诊断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反射界面的运动情况转换成脉冲回声光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它既有A超的特点,即探头固定不动,又有B超的特点,即辉度显示回波,为辉度调制型。
因M超所显示的图像适用于观察心脏的运动情况,故常称为超声心动图。
(4)D型超声波诊断仪:D型超声波诊断法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获得血细胞等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息,通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处理,计算出血流的速度,或显示血流的多普勒频谱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是一种多功能诊断仪,可以完成B超、M超等仪器所进行的各种检查。
★例题:已知波的表达式为y=0.05cosπ(0.2x-100t)m,求振幅、周期、波长和波速。
(P63)解:将已知波的表达式改写为y=0.05cos2(50t-x10)将其与波动表达式的一般形式y=Acos2π(νt−xλ)进行比较得:振幅A=0.05m,周期T=1ν=150=0.02s,波长λ=10m,波速c=λν=10×50=500m/s第五章静电场与生物电现象★1.电场强度简称场强,E=Fq ,E=k qr²e。
(P80)★2.电荷q0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只取决于运动电荷的始末位置,而与路径无关。
静电场的这一特性叫静电场的保守性。
(P82)★3.设场源点电荷到空间任意一场点a的距离为r,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V a=k qr。
(P83)★4.心肌兴奋时,由于存在心电向量,因此人体表面的各点均具有一定的电位。
并且随着心电向量的变化而变化。
(P93)第六章直流电★1.直流电对机体的作用:人体内许多元素以离子态存在于水中形成电解质溶液(即人体的体液),使人体能够导电。
人体组织的导电性与水的含量有关,含水量多导电性强,反之则差。
导电性有因人而异的个体差别,即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年龄、季节、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下,也会有不同。
总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导体。
(P112)2.穴位离子导入:穴位离子导入法,全程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
它是采用药物离子导入仪,通过直流电的作用,将某种药物的离子导入人体的穴位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穴位离子导入疗法与一般口服药物及针剂注射等方法相比较,优点如下:①通过直流电使药物直接导入浅表治疗部位,并在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这种做法疗效高;②导入的药物只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离子,能充分发挥药理作用;③药物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积,并逐渐进入深部,所以在体内作用的时间长;④离子透入疗法不会损伤皮肤,不会引起疼痛,不刺激胃肠道,易于被病人接受;⑤离子透入疗法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
(P113)3.人体皮肤及学位的电现象:人体皮肤的电现象就是指皮肤各点的阻抗和电位的不同。
常用来研究经络与穴位之间的关系。
人体皮肤可以导电,但皮肤对电流有阻抗,因为人体各部分的点阻系数各不相同,而且心理上的反应会引起皮肤瞬间性电位变动和阻抗变化。
在对人体的经络、穴位导电情况的研究中发现确实有阻抗低而导电量较高的点存在。
通过测定认为经穴导电量高,非经穴导电量低;气血壮者导电量高,气血弱者导电量低。
(P115)第七章电磁现象★1.电磁感应强度B,B=Fqv。
(P120)★2.当运动电荷的速度V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夹角为θ时,F=Bqvsinθ,两者夹角为90度时,F=Bqv。
(P121)3.磁场对生物的影响:①地磁场对生物的影响②恒定磁场对生物的影响③极弱磁场对生物的影响④交变磁场对生物的影响。
(P131)★4.磁疗:磁场作用到人体后,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血液循环,可以把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氧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又可以把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
可以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降低血脂、缓解疼痛、消肿消炎、改善睡眠等,磁场对糖尿病和结石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P133)第九章 几何光学与医用光学仪器★1.n₁u +n₂ν=n₁-n₂R。
(P155)★2.f 1=n₁n₂-n₁R ,f 2=n₂n₂-n₁R 。
(P156)3.折射:n₁f₁=n₂f₂=n₂-n₁R=Φ★4.两种核磁共振:扫场法、扫频法。
★例题:设空气(n 1=1.0)与玻璃(n 2=1.5)的分界面为一半径为4.0cm 的凸球面,物体放在球面顶点前10cm 处的主光轴上。
求:(P156)(1)凸球面的两个焦距; (2)像距; (3)折射面的焦度。
解:(1)根据公式f 1=n₁n₂-n₁R 得:第一焦距为f 1=1.0×4.01.5-1.0=8.0cm根据公式f 2=n₂n₂-n₁R 得:第二焦距为f 2=1.5×4.01.5-1.0=12cm(2)根据公式n₁u+n₂ν=n₁-n₂R得:像距为v =n 2uR n 2u -n 1u -n 1R=1.5×10×4.01.5×10-1.0×1.0-1.0×4.0=60cm(3)根据公式n₂-n₁R=Φ得:折射面的焦度为 Φ=n₂-n₁R=1.5-1.01.5-4.0×10−2=1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