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控管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品控部品质管控指导书

品控部品质管控指导书

品控部品质管控指导书品控管理作业指导书前言为规范、指导、保证工厂有效的开展质量品控工作,提高质量管控能力,并能提供准确有效的质量管控信息,切实有效的控制操作的规范性,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贯彻落实“客户至上品质为本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方针,重点提高规范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管控与异物管控能力。

实现“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的目标,全面维护提升产品品牌形象。

品控是一种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确定控制对象,规定控制标准,应达到质量的要求,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设备、工艺技术、实践操作等。

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品控不仅控制生产制造过程的结果,而且应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尤其要控制关键因素,明确控制方法,把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变、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作业技术活动及资源需求等。

注重于过程及参数的控制,积累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中的经验数据,并将其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予以执行,形成标准化。

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原因,研究制订纠正措施。

贯彻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及要求。

现场管理、6S运行,各种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不断改进提升品控能力。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糕点生产工厂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

本管理方案主要包括质量管控机制、品控管理职责、品控管理监控计划、品控管理关键控制点、品控管理信息传递流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六部分内容;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该规范指导实际生产。

本作业指导书中内容将在贯彻执行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不断的修订,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1章质量管控机制5第2章第二章质量管控职责5第3章第三章品控管理的监控计划9第4章第四章品控管理控制点11第5章第五章品控管理信息传递流程15第六章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161、危害分析判断树162、因果分析法17第七章附件18 附件一:常见质量问题及食品卫生的管控191、常见产品质量问题的管控192、主要食品卫生监控点20 附件二:清洗、消毒液的配制规范22 附件三:重要监控点231、关键工艺、设备监控点232、关键控制点的监控24 附件五:各岗位员工须掌握的基本技能251、配料组人员基本技能:252、面包组人员基本技能:283、烘烤组人员基本技能:294、西饼组人员基本技能:305、蛋糕组人员基本技能:316、月饼组人员基本技能:357、成品包装车间员工基本技能:36 附件六、品控管理相关文件第一章质量管控机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将质量问题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生产过程、原辅料供应商的管控、原辅料的采购、贮存、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的贮存、冷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品控管理体系,并建立质量管控组织机构,从而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

饮料企业生产品控作业指导书

饮料企业生产品控作业指导书

饮料企业生产品控作业指导书前言本手册规定工厂各品控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生产活动过程中各种物料进行识别,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同时对生产中所采用的消毒剂、洗涤剂的使用进行规范。

第一章品控员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定工厂各品控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

2 适用范围原材料检验员、袋、瓶装水品控员、微生物检验员等。

3 岗位3.1原材料检验员3.1.1职责3.1.1.1负责所有原辅材料的检验工作。

3.1.1.2按公司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判断所检原辅材料是否合格。

3.1.1.3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处理。

3.1.1.4原辅材料品质情况统计、分析、上报。

3.1.1.5协助部门负责人进行供应商的辅导工作。

3.1.1.6保证原辅材料检验的及时性、准确性。

3.1.1.7标准样板的确认、保管和使用。

3.1.2权限3.1.2.1对所有到厂的原辅材料的抽检权。

3.1.2.2对品质异常情况的报告及处理情况跟踪。

3.1.3工作流程3.1.3.1原辅材料到厂后,按所到原辅材料相应的验收称准上所规定抽样量进行抽检。

3.1.3.2对抽检的原辅材料按验收标准要求检验的各项目及数量进行抽检。

3.1.3.3将检验结果准确地记录在原始数据记录单上。

3.1.3.4根据检验情况按《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验收标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1.3.5随时跟踪原辅材料的试机情况及生产过程的使用情况,及时将异常情况反馈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通知供货商。

3.1.3.6每日对原辅材料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每旬提交旬报,每月提交月报。

3.1.3.7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按《品质异常处理手册》处理并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

如有私自处理或发现异常情况隐瞒不报者,一律给予开除处理。

3.1.3.8抽检过程必须认真负责,如在使用中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在抽检过程中未发现或漏检率>10%者,一律给予50元/次罚款并扣相应考核,一月三次以上予以停职处理。

3.1.3.9除经部门负责人安排,一律不得私自到供应商厂家指导工作,一经发现,予以停职处理。

品控管理制度方案范文

品控管理制度方案范文

品控管理制度方案范文品控管理制度方案一、引言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获得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品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品控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并详细阐述品控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品控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品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各项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并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原则(1)全员参与:品控管理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时刻关注产品质量,主动参与品控管理工作。

(2)预防为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采取措施降低不合格品率,避免瑕疵品流入市场。

(3)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通过持续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4)科学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确保品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5)客户导向:以客户需求和期望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品控管理的各个环节1. 设计阶段的品控管理(1)明确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要明确产品的性能指标、外观要求、安全要求等,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客户要求和可行性要求。

(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为若干个模块,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并便于质量控制和追溯。

(3)试制样品评审:在试制阶段,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试制样品进行评审,确保试制样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原材料采购的品控管理(1)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估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

(2)原材料抽样检验:对进货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要求。

(3)问题原材料处理:发现问题原材料,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要求供应商采取措施纠正问题,避免问题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

样品管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样品管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样品管理控制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样品管理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创造、质量控制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样品管理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文将详细介绍样品管理的目的、原则、流程以及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目的样品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科学研究、生产创造和质量控制的需求。

三、原则1. 样品采集原则:样品的采集应符合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样品保存原则: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损坏和变质,保证样品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

3. 样品标识原则:样品应进行准确、清晰的标识,包括样品编号、采集日期、采集人员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4. 样品处理原则:样品处理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误差和样品污染。

四、流程1. 样品采集a. 根据采样计划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数量。

b. 使用合适的采样工具采集样品,避免污染和损坏。

c. 记录样品的采集日期、采集人员、采集点位等信息。

d. 将样品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识。

2. 样品运输a.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暴露在极端温度、湿度等环境下,以防样品变质。

b. 样品应妥善包装,防止破损和泄漏。

c.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记录运输日期、运输人员等信息。

3. 样品接收与登记a. 样品接收时应进行验收,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样品信息。

b. 登记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接收日期、接收人员等。

c. 对于特殊要求的样品,如易挥发性物质,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样品保存与管理a. 样品应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存放,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b. 对于有毒、有害、易变质的样品,应按照像关标准进行分类、封存和管理。

c. 对于长期保存的样品,应制定合理的保存期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5. 样品分析与检测a. 根据实验需求,制定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b.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

品控员使用设备作业指导书

品控员使用设备作业指导书

品控员使用设备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各类设备、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操作,提高设备稳定性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技部品控中心品控员。

3.自动卷边投影仪3.1用途用于测量罐体二重卷边(罐体卷封)。

检测:卷封长度、罐身钩长度、罐盖钩长度、搭接长度、搭接率、罐身钩搭接率、罐盖钩搭接率、卷封间隙、卷边厚度。

3.2操作说明3.2.1 罐的定位将切割好的样品罐放在测量平台,使卷封切口始终紧贴镜头,稍微调整罐的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和转动),使卷封成像清晰(一定要使卷封结构界限清晰),再左右移动,调整卷封图像在屏幕上面的垂直位置,然后点击按钮栏“图像锁定”或直接开始对卷封边缘进行顺序点击测量。

点击第一点时,图像自动锁定。

3.2.2 选点测量一般选用“设置”中“测量模式”的“8 点”模式。

选点结束时自动生成计算结果。

点击“文件”中“导出图纸”,将当前画面用屏幕截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保存在专门的文件夹内,编号保存。

文件夹要注明线别、品种、厂家。

解锁或重新测量后,进行下一个剖面的测量。

需要重新选点的点击“重新测量”,重新选点操作。

3.3注意事项3.3.1 开机检查屏幕有无异常光亮斑点,先用洗耳球吹净镜头,再用擦镜纸擦拭镜头的灰尘铁屑。

3.3.2 图像至最清晰时方可选点测量,图像明暗通过亮度调整旋钮调节光源强度。

3.3.3 罐的切割面光滑平整,对光线会造成镜面反射,影像一片光斑,不能分清金属部分和空隙部分。

可以将罐稍微旋转一定的角度,直到屏幕看到间隙分明的图像。

3.3.4 定期用校正模块“2 点模式”检测数据准确性。

3.3.5 设备故障找专业维修人员,不得自行拆卸检修。

4.静音卷封锯4.1用途用于切割 200#、206#罐,采用静音设计,高速切割,获得清晰的切口断面,配合 VSM卷边投影仪检测卷封效果。

4.2操作说明4.2.1 接通电源后,按一下绿色开关按钮,开机。

4.2.2 将罐放在杯洞中。

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品质控制管理办法(QCSG217008-2014)

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品质控制管理办法(QCSG217008-2014)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制度Q/CSG 217008 -20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品质控制管理办法目次1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职责 (3)5管理内容与方法 (5)5.1品控计划管理 (6)5.2物资品控费用专项管理 (6)5.3品控技术管理 (7)5.4品控执行管理 (7)5.5品控信息管理 (10)5.6质量检测/设备监造机构管理 (11)5.7品控工作培训、检查与评价 (11)6附则 (1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品质控制管理办法1总则1.1 为确保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效管控入网设备材料的质量,规范物资品质控制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以追求入网物资“零缺陷”为目标,对即将进入电网的设备、材料的质量,依据国家、行业、公司标准或技术协议而进行的验证、质量过程监督和把关工作。

公司开展的物资品质控制工作旨在督促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不替代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最终责任。

1.3 物资品控工作全方位纳入编码管理,公司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开展品控工作时,应统一向公司物资部申领编码。

1.4 本办法适用于针对公司采购的物资所开展的品质控制管理工作。

各分子公司物资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品质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主席令7届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主席令7届第11号)《设备监造管理暂行办法》(国质检质联[2001] 174号)《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2828.4-2008)《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3.1 品质控制采用送样检测、设备监造、到货抽检、专项抽检和物资缺陷处理等方式,对即将进入电网的设备、设备材料的质量,依据既定的国家、行业、公司标准或技术协议而进行的验证、质量过程监督和把关工作,以下简称“品控”。

品控部管理手册

品控部管理手册

品质部管理手册发布日期:2011年月日实施日期:2011年月日文件编号:PK-A/0受控:非受控成都市新都区星好食品厂审核:批准:目录第一节品质部组织结构第二节品质部岗位职责第三节品质部内部管理制度第四节质量控制流程第五节进货验证规程第六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第七节质量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2品质部管理手册文件编码 PZ —A/0品质部经理品控主管化验主管现场品控 化验员第一节 品质部组织结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整个品质部初步拟定设置具体如下:第二节 品质部岗位职责一、品质部工作职责:规范产品品质标准,督导标准化执行,协助种植及生产过程品质改善,预防重大质量事件的发生,建立并完善品质保证体系。

品质部对公司产品质量有一票否决权。

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制订、修订、完善、推广及有效运行;(2)、负责制定各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及产成品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并下达各相关部门执行,按生产的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对生产车间卫生、工艺纪律进行稽核检查,对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组织原因分析、评审,制定处理方案,并负责各责任部门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3)、建立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机制,负责对采购物质、原辅料及包材等质量验收并统计分析进货品质状况及改善效果;(4)、负责监督和指导公司各部门按照质量体系及工艺标准的要求执行;(5)、负责对种植、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及测量,分析生产过程中品质不良分析回馈并追踪改善效果;(6)、负责生产过程中和其它验收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及跟踪处置;(7)、负责生产现场工艺文件的制定、修订及产品工艺质量的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的确定;(8)、负责组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内部检查和管理评审;(9)、负责原料备案及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10) 、负责质量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和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的官方验证、审核及认证工作;(11)、负责组织客户投诉的回复及对客诉、退货品评审,并协助处理重大品质事件;(12)、负责公司产品质量信息的传递,编制质量日志,组织产品的溯源管理及不合格产品的撤回工作。

品控部管理手册2)

品控部管理手册2)

品控部管理手册发布(本版)2012年月日实施(本版)2012年月日文件编号:受控:非受控:审核: 批准:目录第一节品控部组织结构第二节品控部总体职责及各岗位工作职责第三节品控部内部管理制度第四节质量控制流程第五节进货验证规程第六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第七节质量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1第一节品控部组织结构一、部门组织架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整个品控部初步拟定设置品管主管一名,化验员一名,现场品控员两名。

具体如下:二、品控部人员定编定岗:第二节品控部总体职责及各岗位工作职责一、品控部工作职责:规范产品品质标准,督导标准化执行,协助生产过程中品质改善,预防重大质量事件的发生,建立并完善品质保证体系。

品控部对公司产品质量负很大责任。

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制订、修订、完善、推广及有效运行。

(2)、负责制定各原辅材料验收质量标准及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并下达各相关部门执行,按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环境(包括生产用水微生物指标、车间空气微生物指标、员工手部微生物指标)及产品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对生产车间卫生、工艺纪律进行稽核检查;对于产生的不合格产品,与生产领导,研发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评审,制定处理方案,并和生产部一起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建立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机制,负责对采购的原辅料、包材等进行质量验收并统计分析来货品质状况及改善效果;(4)、负责监督和指导公司各部门按照质量体系及工艺标准的要求执行;(5)、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监督,对生产过程中产生不良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回馈并追踪改善效果;(7)、负责生产现场工艺文件的制定、修订及产品工艺质量的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的确定;(8)、负责组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内部检查和管理评审;(9)、负责生产中的原料备案及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10)、负责质量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和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的官方验证、审核及认证工作;(11)、负责组织客户投诉的回复及对客诉、退货的评审,并协助处理重大品质事件;(12)、负责公司产品质量信息的传递,编制质量月报,组织产品的追溯管理及不合格产品的撤回工作.二、品控部各岗位职责:1、品控主管岗位职责(1)、全面负责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对公司产品质量负责,严把产品质量关,负责组织、建立、修订和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良好运行,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2)、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全面提高本部门人员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等能力;同时配合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公司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质量培训;指导、督促、检查部门员工的工作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为强化人员质量意识,规范品控人员的监控范围,建立预防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起到质量监督的作用,使产品质量能有一个上升趋势,特制度此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奶线、水线品控管理。

3 参考文件:《质量管理规程》及相关作业指导书、下发通知。

4 职责:4.1 负责现场卫生、标识、防鼠的监督管理。

4.2 负责质量食品安全方面检查。

4.3 负责生产现场工艺参数的检查,是否按文件规定执行。

4.4 负责库房产品摆放、装车及辅料质量的检查。

4.5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5 工作程序5.1 收奶工序5.1.1奶车没来之前不允许卸下U形管,防止异物进入,以免污染管口.5.1.2参数冰水压力(≥0.3MPa)冰水温度(0-4℃,最好是2℃)冷却器进口奶温(10℃以下)(奶车温度≤8℃)冷却器出口奶温(0-4℃)5.1.3在收奶中每天抽检双联过滤器及脱气罐下面的过滤器,查看原奶质量,验证检验员是否对奶车的清洗效果进行验证。

5.1.4清洗液浓度,酸液(1.0%-1.5%)碱液(1.0%-1.5%)5.1.5原奶罐内原奶温度应在0-4℃,储存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5.1.6单罐牛奶储存量达到8吨,原奶罐搅拌器应是打开的。

5.2巴氏5.2.1参数:巴氏出口TC64(3-5℃)杀菌温度TE45(84-85℃)TT44(84-85℃)5.2.2清洗液浓度,酸液(1.5-2.5%)碱液(1.5-2.5%),验证记录。

5.2.3巴氏排渣时,查看排渣物,来判断原奶质量。

5.2.4 检查设备管路的活节阀门是否有滴、漏现象。

5.2.5在生产过程中如冰水供应突然中断,必须立即停机,以保证巴氏奶的温度及质量。

5.2.6 在开机过程中,如冷却水突然中断,则需要将整机全部停下,以保证各冷却点的温度不致过高而操作设备。

5.2.7在机器运转时,如压缩空气及蒸汽突然中断,为保证巴氏奶的质量,必须立即停机,否则将造成巴氏奶不能杀菌的后果5.3.1花生核桃奶(1)每次炒花生浸泡之前,需进行不少于10分钟的冲洗,泡花生水使用纯水,磨浆前冲洗花生一要达到冲洗水澄清(或水PH≤7.6)(2)花生应选颗粒中等、无霉变、无生芽、无杂质的当年产花生为原料。

炒花生应呈均匀的黄色,无糊粒,中间无夹生。

杜绝炒熟后超过5天的花生入厂和使用,不得有变质的味道。

(3)花生的采购数量要求在800公斤以下,使用时间超过两天时放臵在冷库中,炒好的花生严禁存放于供应商处,避免花生口味变质。

浸泡后不及时使用时每小时用清水冲洗一遍。

(4)花生的浸泡磨浆配料工根据生产量将花生在热水(夏天50度;冬天60度)中浸泡4小时.(5)生产花生核桃奶的牛奶严禁使用巴氏后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的牛奶(包括水顶奶);奶粉严禁使用微生物不合格的奶粉。

(6)配料后花生核桃奶在巴氏罐储存时间严禁超过12小时,从花生磨浆开始到配完本批次料,全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7)花生生产管线清洗的彻底性,尤其是打浆机和磨浆机(8)花生磨浆时磨浆机的间隙应调节为0.05mm5.3.2 奶昔、爽酸及发酵果蔬汁乳饮料(1)菌种在温度10℃以下冷热缸中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2)三角瓶中的菌种存放时间为2-3天,不可使用当天的菌种,也不可延期使用.(3)发酵温度42-44℃(4)化粉机处酸奶酸度80-100T°(5)调酸型奶昔加酸温度≤35℃,调酸时要求先将酸配成1:10的溶液,然后以1200l/h的速度流加。

(6)果汁解冻温后温度应该尽量保持在10度5.3.3 巴氏罐储存温度为:0~6℃,配料后纯奶储存温度为: 6℃以下,从储存到生产之间结束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配料后花生核桃奶储存温度为:8℃以下,从储存到生产之间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配料后奶昔储存温度为: 10℃以下,从储存到生产之间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尽量避免单机生产。

5.3.4回收罐中牛奶的储存温度≤4℃,且存放时间≤24小时,使用前须进行检测酸度≥9°T 脂肪≥2.0 % 蛋白≥2.0%。

5.3.5 不配料时,配料间不允许放臵奶粉;未用完的辅料应及时把口扎紧,防止进入异物,配料中严禁使用不合格和过期的辅料。

5.3.6 所有产品的配料在计算完添加量后必须经配料审核确认后才能投料。

5.3.7 配料员在配料过程中应保持配料间的卫生清洁,及时、准确做好配料记录,结束后应迅速将配料间的卫生打扫干净,以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孳生。

5.3.8 配料后产品如因设备故障或生产延误导致不能及时生产或配料后4小时不能生产督促检验员每小时监控一次,主要监控酒精试验及酸度的变化,生产前做一次全项检测。

5.4超高温杀菌(1)生产前清洗并检查产品泵的过滤网;检查均质机缓冲管的洁净度并予以放气(2)生产过程参数的标准范围:1.进口温度:8-18℃。

2.出口温度:20-30℃。

3.P1温度:15-20℃。

4.P6温度:78-88℃。

5.UHT温度:139-141℃。

6.热点温度:146-153℃。

7.进口压力:6-9bar。

8.均质压力:150-250bar。

9.出口压力:6.5-8.5bar。

每班记录一次。

(3)对于非正常突然停电、停蒸气、停压缩空气、停软化水,均会使程序降到最初状态。

需做最终清洗。

(4)在生中若出现热点温度持续升高,杀菌温度持续下降,产品褐变或产品有焦糊味的情况下必须进行AIC清洗。

热点温度变化大或回流量大时,及时通知检验员进行相应监控,品控人员根据情况做出处理意见。

(5)生产过程中如灌装机不能满负荷生产时,应该将流量调整到满足生产现状的参数,避免回流量大造成牛奶褐变。

(6)最终清洗时,应拆洗缓冲管,清洗产品过滤网,并抽检超高温管壁是否清洗干净。

(7)清洗液浓度,酸液(1.5%-2.5%)碱液(1.5%-2.5%)验证化验员是否检验,操作工每日是否及时对清洗液进行送检。

5.4.2利乐超高温(1)生产前检查均质机缓冲管,打开后让新鲜空气进入管中,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无损。

打开CS5过滤器,用清水冲洗滤网。

(2)生产中的各项参数:TI01温度8-22℃,TC44杀菌温度设定值为138℃(酸饮为122℃),TSL42保温管之后的温度设定值133℃(酸饮为117℃),TC26灌装温度<27℃,TI08主加热温度137-140℃(酸饮为121-124℃),PI07灌装回流压力在0.7-1.1bar之间,均质机压力为200-250bar,并观察V74、V78两阀有无泄漏情况。

(3)生产中若出现杀菌温度突然降低的情况,需对UHT做最终清洗。

(4)在生产中,发现V74或V78阀有漏奶的情况,这时应马上停止生产,因为这两阀是处在无菌段,如果泄漏,便会影响牛奶质量,在停机后,应尽快对阀门进行修理,拆下后,将阀膜重新装好,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洗,安装好后,应对UHT做CIP最终清洗.(5)在生产中,TIO8的探头温度与生产初相比较是否高出 2.5℃以上,同时观察牛奶是否有褐变现象,闻一闻有没有焦糊味,如果上述条件满足应马上对UHT做中间清洗(6)在生产中如果发生突然停电现象,此时UHT将处于停机状态,待电力恢复正常后应立即执行冲洗程序,将管道内的牛奶冲出后,再做CIP最终清洗。

(7)清洗完停机后,应将过滤器(CS5)再次拆下检查,看里面是否有杂质,应对其进行冲洗。

(8)清洗液浓度,酸液(1.5%-2.5%)碱液(1.5%-2.5%)(9)利乐砖、枕在两次生产间隔24小时以上的时候,在本次生产前应做最终清洗并消毒。

(10)纯奶的生产时间不能连续超过10小时,酸奶生产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调味奶生产时间不能连续超过8小时。

(11)依莱产品,在纯奶生产结束后根据超高温生产时间及热点温度进行中间清洗,再生产其它产品。

(12)在生产计划中如同时有调味奶及中性乳饮料产品时,在产品生产转换时必须进行中间清洗,且(13)调味奶及中性乳饮料生产结束后,进行中间清洗后才可以生产其它产品。

(14)酸饮产品生产结束后,必须进行最终清洗后,才可以生产其它产品。

(15)连续生产24小时,须做1次最终清洗,期间只可做2次中间清洗(16)无菌乳输送管路不能有密封不严的现象。

(17)对生产过程中拆包牛奶回收的办法:A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包和下线不合格的纯奶的破包奶,经检测合格的可从平衡缸缓慢加入,对其加入速度进行监控;指标不合格的纯奶回收至回收罐B 回收时间15分钟否则-50C 回收奶所用器具应清洗干净,无异味,所用纱布在夏天时应常用碱液浸泡.5.5 灌装5.5.1开机前(1)检查灌装间环境卫生和操做工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撑袋器灌注头及计量缸的清洁状况(3) 紫外灯是否全部正常开启,若有不亮的须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4) 检查膜路是否清洗干净(5)双氧水槽液位是否正常(浓度为30-50%),槽内是否有白色漂浮物。

百利双氧水温度控制在≥38℃(与无菌温度接近),正常情况下120小时必须进行更换。

(6)查看操作工是否按要求对包装膜柜、双氧水柜、紫光灯柜,密封柜包装膜喷洒双氧水,进行消毒。

(7)检查竖封是否垂直,横封、竖封、四氟布胶条以及内表面是否有异物5.5.2 生产过程中(1)日期打印的位臵、内容应准确、清晰,各品种产品批号按以下规定打印:爽酸乳系列产品批号打印不得超过7天;调味乳系列产品批号打印不得超过7天;农夫杂粮奶系列产品批号打印不得超过7天;天山农夫纯奶系列产品批号打印不得超过7天;奶昔益酸乳系列产品批号打印不得超过15天;瓶(桶)装水打印当天批号。

有特殊批号的有领导签字可同意超打,否则不允许超打。

(2)包材印刷套色准确,无肉眼可辩的色差,划痕;(3)折角粘合良好,包装平整,无折痕和破损;(4)横、纵封均合格(利乐产品检查横封及纵封的PP条粘合情况),横、纵封温度参数如下:依莱罐装机竖封温度:160-180℃横封温度:175-210℃。

利乐砖罐装机纵封温度:380-420℃。

百利灌装机横封温度:电位器在2.0-8.0。

纵封温度:电位器在3.0-8.0。

(5)产品的单包净含量是否达到要求。

产品单包重是否达到如下要求(具体要以理化检测净含量为主,不能出现负偏差):软包装产品单包重≥208g利乐砖单包重≥270g(6)双氧水残留≤0.5mg/l 纯奶杂质度≤0.75mg/l(7)观察产品色泽、口味是否正常,特别是在热点温度升到152℃是应随时注意产品色泽、口味、杂质度、酸度、PH值和理化指标的变化。

若有褐变现象,或牛奶有焦糊味,或热点温度达到154℃时应作中间清洗。

(8)生产中无菌室应保持正压,无菌室门应是关闭的,不能开启。

否则只能作最终清洗。

(9)操作工应做好包装膜的防护工作,用干净的塑料布包好,不能长期裸露。

(10)生产中若灌装机不能满负荷生产时,超高温人员应及时对流量进行调整,依莱罐装机可三头生产,不可单机生产;利乐枕单机生产不可超过4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