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标准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943-2014)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质量监督局发布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943-20GG、八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GG 所规定的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萍、毛小惠、冯缠利、贾亚平、马孝义、高旭艳、聂卫波、龙正未、刘永刚、鱼晓利、杨建宏、王栋、孙琦、王光社、甘学涛、李宏革、薛亚丽。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用水定额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定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省域内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工作。
本标准中未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其用水定额可参照相近行业、相近产品的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CJ42 工业用水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SL13 灌溉试验规范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新水量 quantitPoffirstusedwater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用水定额 waterconsumpionquota指每计量单位需要的新水量标准。
注:计量单位指人、床、次、 d、t、m2、m 3、100m 、kg 、台、辆、头等。
3.3工业用水定额 industrPwaterquota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综合用水量。
工业用水定额根据项目性质分为定额 A 和定额B。
注:定额 A 代表先进用水定额,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再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定额 B 代表通用用水定额,主要用于已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T ***-2017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
2017 年 月 日发布
2017 年 月 日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 Nhomakorabea度较快,且老年人 口大幅度增加。预计 2020 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 2.43 亿,占人口总 数的 18%。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 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 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 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 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如:医疗卫生、健康档案、健康管理、 生活服务、生活照料、精神关爱、文体活动、法律援助、慈善救助等 需求叠加趋势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社区智 慧养老服务机构需求日益强劲。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我省培 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部分 之一,也是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因此为了能够实现 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 动我省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化升级,提升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 构质量效率水平,逐步满足老年人专业化、多样化的社区智慧养老服 务机构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 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规范社区智 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7.4 人员素质....................................................................................................................21 7.5 投诉处理流程............................................................................................................22 8 保障措施................................................................................................................................ 25 8.1 建立科学系统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数据库....................................... 25 8.2 整合提升现有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 25 9 质量改进................................................................................................................................ 26 10 考核机制.............................................................................................................................26 评估情况........................................................................................................................... 34 附:社区养老需求情况调研表(一)...................................................................................35 本人及家庭情况....................................................................................................................... 35 社区养老服务内容需求调研表(二)...................................................................................39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调研表.......................................................................................................42
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规定

修订条件:标准内容不适应实际需要、标准存在缺陷或错误、标准实施中出现新情况或新问题等
废止条件:标准内容已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标准已不适应实际需要、标准存在重大缺陷或错误等
修订程序:提出修订建议、组织专家论证、报请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等
废止程序:提出废止建议、组织专家论证、报请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等
实施标准的措施: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宣传培训等
实施标准的方式和措施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时间表和责任人
监督检查: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地方标准要求
建立奖惩机制: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惩罚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认知和意识
本规定的生效时间和实施要求
修订和废止:本规定需要适时进行修订或废止时,应当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报经省政府批准
解释权:本规定的解释权归省卫生行政部门
生效时间: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实施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本规定,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和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加强协作配合: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
实施标准的监督和检查
监督机构:陕西省政府设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
检查方式: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
检查内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是否符合地方标准
监督和检查的措施: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并督促整改落实
04
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修订和废止
违反标准的法律责任认定
违反标准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认定程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认定,包括调查取证、专家评审等环节
现行标准及陕西省地方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19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JGJ24-86〗
2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
2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2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2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67
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86-92〗
6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69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JGJ88-92〗
70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
〖JGJ91-93〗
7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92-2004〗
7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8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GJ108-96〗
87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JGJ109-96〗
8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110-2008〗
89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氾
〖JGJ/T111-98〗
90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9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6-2008〗
13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2008〗
1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5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SDBXM6-2018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求Design Requirements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in the Urban UndergroundSpace of Shaanxi Province(送审稿)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发布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等编制了本要求。
本要求共分八章,其主要技术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建筑设计;5 结构设计;6 通风设计;7 给排水设计;8 电气设计。
本要求由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管理,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工程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33号,邮政编码:71006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参编单位:陕西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主要起草人:崔喜英李靖周世英康建军姜永磊罗伟平王青芳曲燕吴普学高玲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6)3基本规定 (7)4建筑设计 (8)4.1 一般规定 (8)4.2 主体 (9)4.3 出入口 (11)4.4 孔口 (14)4.5 辅助房间 (14)4.6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 (15)5结构设计 (19)5.1一般规定 (19)5.2材料 (19)5.3结构等效静荷载 (20)5.4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 (26)5.5构造规定 (28)6 通风设计 (33)6.1一般规定 (33)6.2 防护通风 (33)6.3平站结合及平战功能转换 (34)7 给排水设计 (36)7.1一般规定 (36)7.2给水 (36)7.3排水 (36)7.4洗消 (37)8 电气设计 (38)8.1一般规定 (38)8.2电源 (38)8.3配电 (38)8.4线路敷设 (39)8.5照明 (39)8.6 接地 (40)8.7弱电系统 (40)附录A 兼顾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工作量概况表 (43)1. 总则1.0.1 为确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符合战时及平时的功能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及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制定本要求。
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编制工作情况说明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三个陕西”建设,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步伐,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为我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由大荔县质监局牵头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已经有序开展,目前编制完成了标准草案,现就有关工作情况说明如下:一、标准编制的原则执行已有国家,结合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点和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要求,以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为目标,本着“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有效指导”的原则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目的是构建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化、指导规范化。
二、编制依据1、GB/T 32000-2015《美丽乡村建设指南》2、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3、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安徽省美好乡村艰涩标准(试行)》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5、2013年9月陕西省财政厅制定《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6、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编制的《陕西省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8、《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2005年12月3日)9、《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陕交发[2005]143号)三、标准编制过程该项目于今年列入我省2015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地方标准由陕西省大荔县人民政府提出,大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协同咸阳市质监局、安康市质监局起草。
根据我省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及地方标准编制规范要求,我们首先收集整理了相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经过对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着重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和福建省地方标准、《咸阳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DB61/T****-2015《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构架。
兰炭--陕西地方标准

兰炭-陕西省地方标准刖言本标准与DB61/362-2005《兰炭》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保留了原标准中兰炭作为燃料使用的部分,修改了部分技术指标;——增加了兰炭作为原料使用时的技术要求,所规定技术要求是在考虑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增加产品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
本标准的检测方法引用部分煤炭及焦炭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神木县三江煤化工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国庆、张军民、赵西成、薛晓宏、郝发潮、宋永辉、甘建平、尚文志。
本标准委托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2005年首次发布,2008年xx月第一次修订。
附录A兰炭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兰炭的质量要求、采样、制样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以及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铁合金、电石、化肥及高炉喷吹、气化、烧结等行业和生产领域作为原料使用的兰炭。
适用于作为锅炉燃料及民用燃料使用的兰炭。
A.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20 煤对二氧化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T 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 1574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GB/T 9977 焦化产品术语YB/T 035 焦炭电阻率的测定方法A.3术语A.3.1 兰炭(Lantan)兰炭是低变质程度的烟煤进行低温干馏以后所得到的固体产物。
兰炭 陕西省地方标准

兰炭--陕西省地方标准前言本标准与DB61/362-2005《兰炭》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保留了原标准中兰炭作为燃料使用的部分,修改了部分技术指标;——增加了兰炭作为原料使用时的技术要求,所规定技术要求是在考虑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增加产品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
本标准的检测方法引用部分煤炭及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神木县三江煤化工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国庆、张军民、赵西成、薛晓宏、郝发潮、宋永辉、甘建平、尚文志。
本标准委托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2005年首次发布,2008年xx月第一次修订。
附录A兰炭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兰炭的质量要求、采样、制样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以及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铁合金、电石、化肥及喷吹、气化、烧结等行业和生产领域作为原料使用的兰炭。
适用于作为锅炉燃料及民用燃料使用的兰炭。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220 煤对二氧化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T 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 1574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GB/T 9977 焦化产品术语YB/T 035 焦炭电阻率的测定方法术语兰炭(Lantan)兰炭是低变质程度的进行低温干馏以后所得到的固体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地方标准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是2017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的标准项目。
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得到陕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智慧社区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丽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现状是标准制定的现实需求。
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
预计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2.43亿,占人口总数的18%。
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独自承担老年人的照顾问题越来越不现实。
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
因此,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
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实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要求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该标准也将成为规范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三)以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为目的。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
是我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我省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化升级,提升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效率水平,逐步满足老年人专业化、多样化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三、标准的主要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是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定义、服务内容、工作原则、服务对象、服务实体、服务流程、服务改进、保障措施以及检查考核等要求。
适用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域内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康养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养老服务组织(机构)。
第二部分是文件依据。
文件依据作为规范性一般要素,故逐一说明。
第三部分是术语和定义。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社区智慧养老机构的管理机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实体”、“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等词语始终贯穿本标准故在此说明。
第四部分是基本服务要求与内容总则。
分别阐述基本要求及基本服务内容。
基本内容从介入式照护服务、家政服务、配餐服务、健康体检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讲座服务、中医调理服务、助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老年人保险服务、老年人理财服务、基本医疗保健及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其他服务等方面逐一阐述。
第五部分是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分区及服务细则。
将前台接待及个人建档区、身体生理指标检测区、健康管理区、理疗保健区、远程问诊区、精神慰藉区、在线“人证合一”认证区、便民服务区、服务签约区、缴费区、以及呼叫中心等各功能区服务细则逐一阐述。
第六部分是管理要求。
主要从人员管理、运行管理、设施管理、数据管理四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七部分是服务实体具备条件。
主要从社区养老机构要求、工作原则、社区智慧养老机构设施基本要求、人员素质、投诉处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八部分是保障措施。
主要从建立科学系统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数据库;整合提升现有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对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实体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四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九部分是质量改进。
本部分逐一列举质量改进措施方法。
第十部分是考核机制。
本部分内容以考核表的形式体现。
四、本标准与国家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参考文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计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国家标准委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等292项国家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4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63号》;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6〕78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陕西省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条例(草案)》;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6〕32号,2016年4月20日)等。
GB/T 15624.1-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总则GB/T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T17242-1998 投诉处理指南
GB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