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汽化潜热值表
Mpa℃蒸汽放热后变为Mpa℃水的放热量计算

0.1M p a,180℃蒸汽放热后变为0.1M p a,40℃水的放热量计算
0.1Mpa,180℃蒸汽焓值:2835.7kJ/kg;
0.1Mpa,100℃蒸汽焓值:2676.3kJ/kg;
0.1Mpa,100℃水焓值:419.54kJ/kg;
0.1Mpa,40℃水焓值:168.06kJ/kg;
100℃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值:2258.4kJ/kg;
水的近似比热容4.2kJ/kg℃
水蒸气的近似比热容1.85kJ/kg℃
一、焓值算法
180℃蒸汽变成40℃水,放热量为焓值差:2835.7-168.06=2667.64kJ/kg
二、热容算法
180℃蒸汽变成100℃蒸汽,放热为:1.851180-100=148kJ/kg
100℃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值:2258.4kJ/kg100℃蒸汽变为100℃水焓变为:2676.3-419.54=2256.76kJ/kg比汽化潜热值少1.64kJ/kg
100℃水变成40℃水,放热为:4.21100-40=252kJ/kg
一共放热量为:148+2258.4+252=2658.4kJ/kg
三、分步组合算法
180℃蒸汽变成100℃蒸汽,放热量焓值差:2835.7-2676.3=159.4kJ/kg对比热容算法多1.4kJ/kg
100℃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值:2258.4kJ/kg
100℃水变成40℃水,放热量焓值差:419.54-168.06=251.48kJ/kg对比热容算法少0.52kJ/kg
一共放热量为:159.4+2258.4+251.48=2669.28kJ/kg。
关于蒸汽的潜热

关于蒸汽的潜热关于蒸汽的潜热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饱和蒸汽压力越高,其潜热越小,比如2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而5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1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2005KJ/KG,2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1892KJ/KG,请问各位海友,为什么蒸汽的压力越高,饱和蒸汽的潜热越小呢,最好能用理论解释,谢谢~应该从分子状态考虑,将水分子看作是实际气体,因为压强变大时体积减小,根据分子碰撞理论。
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加剧,从而增加了分子的活跃度,使水分子较压强较小时更加容易逃逸,换句话说就是吸收的热量较少即汽化潜热变小。
随着压力的升高,蒸汽的饱和温度升高,蒸汽(水)分子的动能相应增加,从外界获得较少的热量,就可以使蒸汽分子具有脱离相邻分子间引力的能量,所以随着压力的升高,汽化潜热减少。
1kg饱和液体定压汽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过程的压力越高,汽化潜热的数值越小。
一般把汽化潜热中转变为内能的部分称为内汽化潜热,把用于对外做功的部分称为外汽化潜热。
饱和的状态很重要~压力越高,液体达到饱和需要的热量是越多的,但是在饱和的基础上,压力高的饱和液体更容易汽化,需要的潜热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在热力学中要引入"焓"的概念的原因之一.建议用焓的概念分别描述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再描述潜**较容易理解~“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
”这句话对吗,同种物质在温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潜热,其量值必相等过热水与水蒸汽同为水,在温度相同时由液变汽或汽变液,吸放的热量应该相等,即潜热相等楼主的意思是相同温度的过热水蒸汽与饱和水蒸气潜热比较吗,如果是这样“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
”这句话就对了。
因为过热水汽先放热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才会释放潜热,而此饱和温度对应潜热必大于原过热温度下水汽潜热值。
仔细分析,条件不确定。
常识:常压下水的比热与相变潜热大约相差500倍。
关于蒸汽的潜热

关于蒸汽的潜热关于蒸汽的潜热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饱和蒸汽压力越高,其潜热越小,比如2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而5公斤饱和蒸汽的潜热是KG,1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2005KJ/KG,20公斤饱和蒸汽的是1892KJ/KG,请问各位海友,为什么蒸汽的压力越高,饱和蒸汽的潜热越小呢,最好能用理论解释,谢谢~应该从分子状态考虑,将水分子看作是实际气体,因为压强变大时体积减小,根据分子碰撞理论。
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加剧,从而增加了分子的活跃度,使水分子较压强较小时更加容易逃逸,换句话说就是吸收的热量较少即汽化潜热变小。
随着压力的升高,蒸汽的饱和温度升高,蒸汽(水)分子的动能相应增加,从外界获得较少的热量,就可以使蒸汽分子具有脱离相邻分子间引力的能量,所以随着压力的升高,汽化潜热减少。
1kg饱和液体定压汽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过程的压力越高,汽化潜热的数值越小。
一般把汽化潜热中转变为内能的部分称为内汽化潜热,把用于对外做功的部分称为外汽化潜热。
饱和的状态很重要~压力越高,液体达到饱和需要的热量是越多的,但是在饱和的基础上,压力高的饱和液体更容易汽化,需要的潜热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在热力学中要引入"焓"的概念的原因之一.建议用焓的概念分别描述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再描述潜**较容易理解~“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
”这句话对吗,同种物质在温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潜热,其量值必相等过热水与水蒸汽同为水,在温度相同时由液变汽或汽变液,吸放的热量应该相等,即潜热相等楼主的意思是相同温度的过热水蒸汽与饱和水蒸气潜热比较吗,如果是这样“在相同温度下,过热水的潜热远大于蒸汽的潜热。
”这句话就对了。
因为过热水汽先放热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才会释放潜热,而此饱和温度对应潜热必大于原过热温度下水汽潜热值。
仔细分析,条件不确定。
常识:常压下水的比热与相变潜热大约相差500倍。
饱和蒸汽热焓值表

附表18(续)
附表18(续)
附表16(续)
/
本表引自严家、余晓福编著《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液体中分子的平均距离比气体中小得多。
汽化时分子平均距离加大、体积急剧增大,需克服分子间引力并反抗大气压力作功。
因此,汽化要吸热。
单位质量液体转变为同温度蒸气时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简称汽化热。
汽化热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液体分子具有较大动能,液相与气相差别减小。
在临界温度下,物质处于临界态,气相与液相差别消失,汽化热为零。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焓是汽体的一个重要状态参数。
焓的物理意义为:在某一状态下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它等于内能和压力势能之和。
焓用符号i表示。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导出参数。
熵的微小变化起着有无传热的标志作用。
熵的引入可以方便地反映出热力过程热量的转换及循环的热效率。
在一个微小的热力过程中,如加入热量为△q,加热时的温度为T,则这个过程的熵值△s1 =△q/T1。
在一个完整的热力过程中的熵值△s=∑△si。
把热力过程部分得越微小(此时可认为T是一常数)所计算出的熵s值△s越准确。
用积分方法:△s=∫dq/T能算出精确结果。
水蒸气的熵值o点定为三相点(273.16开),则任意状态下的熵值便可以计算出来。
2016新编饱和水蒸汽压力与温度密度蒸汽焓汽化热的关系对照表

2016新编饱和水蒸汽压力与温度密度蒸汽焓汽化热的关系对照表饱和水蒸汽压力与温度、密度、蒸汽焓、气化热的关系对照表压力温度密度蒸汽焓气化热? Mpa Kg/m3 kj/kg kj/kg0.5 151.1 2.614 2751.98 2115.170.6 158.1 3.104 2760.36 2092.980.7 164 3.591 2767.06 2073.30.8 169.6 4.075 2772.92 2055.30.9 174.5 4.556 2777.52 2038.131.0 179 5.037 2781.71 2022.641.1 183.2 5.616 2785.06 2007.571.2 187.1 5.996 2788 1992.861.3 190.7 6.474 2790.92 1979.521.4 194.1 6.952 2792.6 1966.541.5 197.4 7.431 2794.27 1953.981.6 200.4 7.909 2795.95 1941.84一.什么是水和水蒸气的焓?水或水蒸气的焓h,是指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的1千克水或1千克水蒸气内部所含有的能量,即水或水蒸气的内能u与压力势能pv之和(h=u+pv)。
水或水蒸气的焓,可以认为等于把1千克绝对压力为0.1兆帕温度为0?的水,加热到该水或水蒸气的压力和温度下所吸收的热量。
焓的单位为“焦/千克”。
(1)非饱和水焓:将1千克绝对压力为0.1兆帕温度为0?的水,加热到该非饱和水的压力和温度下所吸收的热量。
(2)饱和水焓:将1千克绝对压力为0.1兆帕温度为0?的水,加热到该饱和水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
饱和温度随压力增大而升高,因此饱和水焓也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例如:绝对压力为3.92兆帕时,饱和水焓为1081.9 x 103焦/千克;在绝对压力为9.81兆帕时,饱和水焓则为1399.3 x 103焦/千克。
蒸汽温度与压力,比热容和汽化潜热

蒸汽温度与压力,比热容和汽化潜热我在计算一个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但是分别用比热容和汽化潜热计算出来的答案不一样,差10倍。
例题:要求把1000KG/h丙酮从62?冷却到35?,比热容为2.27KJ/KG.K,汽化潜热为523KJ/KG,假设传热系数K=250。
计算出平均温差为12.74?(1)Q=1000×2.27(62-35)=59000KJ/h=16.4KJ/WS=16.4×1000/12.74*250=5m2 (2)Q=1000×523=523000KJ/h=145.2KJ/WS=145.2×1000/12.74*250=45.6m2 这两中计算哪中有问题啊,最佳答案主要是你概念没有弄清楚。
热比容是指温度没升高一度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且气态和液态的比热容是不一样的。
汽化潜热是指工质由水液态变成气态所吸收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他的值也等于液化潜热,就是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所放出的热量。
所以你再计算的时候首先应该判断丙酮由62冷到35,有没有发生相变,如果发生了加计算汽化潜热进去,如果没有相变,就不需要考虑汽化潜热。
因为丙酮的沸点是56.48?,所以过程中肯定有相变的。
所以计算应该是:1000×(气态丙酮比热容×(62-56.48)+523+液态丙酮比热容×(56.23-35))除以250*12.74由于你给的比热容不知道为气态还是液态比热容,所以题目本身存在缺陷,如果认为是一样的,那你待进去就是答案了饱和水蒸汽汽化潜热压力 /Mpa 温度/? 汽化潜热 kJ/kg 汽化潜热 kcal/kg0.10 99.634 2257.6 539.32 0.12 104.81 2243.9 536.05 0.14 109.318 2231.8 533.16 0.16 113.326 2220.9 530.55 0.18 116.941 2210.9 528.17 0.20 120.24 2201.7 525.97 0.25 127.444 2181.4 521.12 0.30 133.556 2163.7 516.89 0.35 138.891 2147.9 513.12 0.40 143.642 2133.6 509.70 0.50151.867 2108.2 503.63 0.60 158.863 2086 498.33 0.70 164.983 2066 493.55 0.80 170.444 2047.7 489.18 0.90 175.389 2030.7 485.12 1.00 179.916 2014.8 481.32 1.10 184.1 1999.9 477.76 1.20 187.995 1985.7 474.37 1.30 191.644 1972.1 471.12 1.40 195.078 1959.1 468.01 1.50 198.327 1946.6 465.03 1.60 201.41 1934.6 462.16 1.70 204.346 1923 459.39 1.80 207.151 1911.7 456.69 1.90 209.838 1900.7 454.06 2.00 212.417 1890 451.51 2.20 217.289 1869.4 446.58 2.40 221.829 1849.8 441.90---------------------------------------------------------------范文最新推荐------------------------------------------------------ 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饱和蒸汽热焓值表.docx

附表18 (续)
附表18 (续)
附表16(续)
本表引自严家巧、余晓福编著《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液体中分子的平均距离比气体中小得多。
汽化时分子平均距离加大、体积急剧增大,需克
服分子间引力并反抗大气压力作功。
因此,汽化要吸热。
单位质量液体转变为同温度蒸气时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简称汽化热。
汽化热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液体分子具有较大动能,液相与气相差别减小。
在临界温度下,物质处于临界态,气相与液相差别消失,汽化热为零。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焓是汽体的一个重要状态参数。
焓的物理意义为:在某一状态下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它等于内能和压力势能之
和。
焓用符号i表示。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导岀参数。
熵的微小变化起着有无传热的标志作用。
熵的引入可以方便地反映岀热力过程
热量的转换及循环的热效率。
在一个微小的热力过程中,如加入热量q,加热时的温度为T,则这个过程的熵值△ si = △ q/T1。
在一个完整的热力过程中的熵值△ s=E^ si。
把热力过程部分得越微小(此时可认为T是一常数)所计算出的熵s值厶s越准确。
用积分方法:△ s=/dq/T能算出精确结果。
水蒸气的熵值o点定为三相点
(273 .16开),则任意状态下的熵值便可以计算出来。
水的汽化热公式为

水的汽化热公式为:Q=CM△T+△Q*C为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蒸气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摄氏度,如果在蒸汽状态下温度升高,则吸热量下降为一半], M为质量,△T温度改变量,△Q水的汽化比潜热。
水的汽化热公式中求Q值,只有M为未知量。
这里汽化潜热是水在蒸发点温度,即由液态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
从下面的表里面可以看出(气柜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水柱压力=0.11MPa)表里面没有,可以从0.10-0.1数值变化中找到一个近似值(汽化温度102.2,汽化潜热2250.7)。
半水煤气一般要经过用水洗涤除尘降温,理论上煤气中的水含量可按洗涤后的煤气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和煤气的压力按道尔顿分压定律来计算,煤气中的水蒸汽是饱和的。
现在知道了气柜的压力和温度,水按照饱和算,查得50°C,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33×104Pa气柜的压力0.11Mpa,由分压定律得:1.233×104/0.11×1.01×105=0.11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已知压力:0.11×1.01×105,体积:2000M3,温度:273+50,R:R=8.31J/(mol·K)得n=8267,假设一氧化碳30%,氧气0.3%,二氧化碳7.8%,氢气40%,氮气21.5%,剩余为水汽0.4%(假设),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9.5,则水汽的质量M为:0.111*8267*19.5=17894(克)。
带入水的汽化热公式:Q=CM△T+△Q*,假如你认为气柜中的水汽始终是汽态的则△Q*可认为是零。
你自己算下吧。
另外看这个数值的真实性是否和你估算值接近。
气柜的压力实际上含量比计算值还要稍高,因为煤气在洗涤过程中会产生水雾夹带半水煤气中的水分。
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按压力排列)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按压力排列)压力/MPa 温度/℃汽化潜热kJ/kg0.001 6.9491 2484.10.002 17.5403 2459.10.003 24.1142 2443.60.004 28.9533 2432.20.005 32.8793 2422.80.006 36.1663 24150.007 38.9967 2408.30.008 41.5075 2402.30.009 43.7901 2396.80.01 45.7988 23920.015 53.9705 2372.30.02 60.065 2357.50.025 64.9726 2345.50.03 69.1041 2335.3 0.04 75.872 2318.5 0.05 81.3388 2304.8 0.06 85.9496 2293.1 0.07 89.9556 2282.8 0.08 93.5107 2273.6 0.09 96.7121 2265.3 0.1 99.634 2257.6 0.12 104.81 2243.9 0.14 109.318 2231.8 0.16 113.326 2220.9 0.18 116.941 2210.9 0.2 120.24 2201.7 0.25 127.444 2181.4 0.3 133.556 2163.7 0.35 138.891 2147.9 0.4 143.642 2133.6 0.5 151.867 2108.2 0.6 158.863 2086 0.7 164.983 2066 0.8 170.444 2047.7 0.9 175.389 2030.71 179.916 2014.8 1.1 184.1 999.9 1.2 187.995 985.7 1.3 191.644 972.1 1.4 195.078 959.1 1.5 198.327 946.6 1.6 201.41 934.6 1.7 204.346 923 1.8 207.151 911.71.9 209.838 900.72 212.417 8902.2 217.289 1869.4 2.4 221.829 1849.8 2.6 226.085 1830.82.8 230.096 1812.63 233.893 1794.93.5 242.597 1752.94 250.394 1713.45 263.98 1639.56 275.625 1570.57 285.869 1504.88 295.048 1441.29 303.385 1378.910 311.037 1317.211 318.118 1255.712 324.715 1193.813 330.894 113114 336.707 1066.715 342.196 1000.216 347.396 930.817 352.334 857.118 357.034 777.419 361.514 688.920 365.789 585.921 369.868 452.422 373.752 71 22.064 373.9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