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复习总结doc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__;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六不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个可能改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量的意义: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________(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观意义:表示各物质的微粒________(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点燃 2H2O为例,①表示_____________在点燃条件下生成________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点燃 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涉及的相关实验:1、铁和硫酸铜反应(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磷燃烧(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因为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所以反应应在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锥形瓶底部要放置少量__________,防止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底炸裂,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玻璃管上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镁条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尊重客观事实2、遵守________________(标准:两边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总结.doc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总结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总结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总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不变的有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和原子的质量(微观)。
(宏观不变的有:物质总质量、元素质量、元素种类)4.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例如C+O2点燃CO2宏观上: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通常的读法)微观上: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上: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6、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等号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③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特殊状态气态↑或固态即沉淀↓)7、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①注意:(1)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a.化学式写正确b.方程式要配平c.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2)已知量、未知量单位要统一(3)所带入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②步骤:(1)解、设(2)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比例(5)解(6)答扩展阅读: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202*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梳理【知识网络】【知识归纳】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文档

【知识归纳】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响的,所恩赐物质不用然都参加反响,假设反响物有节余,节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响。
所以必定重申“参加化学反响〞,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讲解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响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响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响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响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讲解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响的反响物和生成物;②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讲解质量守恒原因讲解“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响的实质去解析,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头组合成分子,分子齐聚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响中,无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响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响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依照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讲解化学反响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 判断化学反响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响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6、考据明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响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响必定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考据质量守恒定律。
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答:为了吸取红磷燃燃烧放出的热量,以防范锥形瓶炸裂。
②红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最,系上小气球,可以防范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
③红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答: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难点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不参加反应的质的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不要遗忘空气中的物质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③原子的种类;④原子的数目;⑤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以下是配平的口诀记忆:左反应、右生成化合价、化学式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生成物中气体、沉淀要用“”、“”来注明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各原子数目分别相等,从而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方法:①观察法:查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②最小公倍数法:找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个数变化较大地原子的个数的最的小公倍数。
③奇数配偶数法:a.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c.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知识点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解题思路、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1)解题思路:审题分析——找关系——列比例——解出未知——写出答案在第一遍审题时,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第二遍审题时,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第三遍审题时,确定数据带入化学方程式中,列出比例式(2)基本解题步骤:“设、写、找、列、解、答”①“设”:设未知数②“写”: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③“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有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并标在各物质化学式的下面,然后把题意中的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上下对齐④“列”:列出已知量与待求量对应项的比列式⑤“解”:接触待求的未知量⑥“答”知识点四: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类型(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物质或反应物的质量(2)有关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物质的纯度=不纯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该元素的理论质量分数*100%。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5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分子破裂成为原子,而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最终宏观上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若化学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则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二、量守恒定律的外延:(6个不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三、涉及的相关实验:1、铁和硫酸铜反应(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原理:Fe+CuSO==FeS(4+Cu注意事项:反应前要先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反应现象:铁定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天平仍然平衡2、白磷燃烧(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反应原理:4P+5O 2P2Q注意事项:因为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所以反应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防止反映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底炸裂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玻璃管上气球的作用是:调节装置内压强,防止瓶塞崩开现象:白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放出,气球先膨胀后缩小,联想:如该反应中不消耗瓶中气体,还有气体生成,则不应使用气球,因为气球体积增大后会产生较大的浮力,使向下合力减小,天平测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会使实验误差较大。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反应原理:Na2CO+2HCI==2NaCI+HO+C创注意事项:反应要在试验台上进行现象:固体溶解,烧杯中有气泡生成,天平指针向右偏4、镁条燃烧点魅反应原理:2Mg+O 2MgO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注意事项:该反应会发出耀眼白光,有可能伤害试验者的眼睛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白色固体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2、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五至六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10、CO2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
1.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2.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石墨制成铅笔芯C.石墨燃烧D.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③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
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但化学性质却相同:
①常温下的稳定性。用途:书写绘画等
②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充分燃烧:C+O2 CO2(氧气充足);用于取暖等
不充分燃烧:C+O2 2CO(氧气不充足);
③高温时还原性:夺取含氧化合物里面的氧的性质。
9、实验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取CO2: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原理:2HCl+CaCO3==CaCl2+H2O+CO2↑
制取装置: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炼铁原理:3CO+Fe2O3 2Fe+3CO2
8、除杂问题:
①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方程式:CO2+Ca(OH)2=== 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讲”,是水到渠成的阶段,也是知识点梳理、交代规律的环节。学生在读、议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感知,如果能得到老师点拨,将会实现新的飞跃。
“练”,是知识实验阶段,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练,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命题落点
1.利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这一关系,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已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4.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有关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计算,
5.依据实验数据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6.依据图形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九年级化学口诀必背大全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黑银灰,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平时学习时,好似基础不错,一旦考试答题,就漏洞百出,拿不了高分。这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5单元总复习知识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原因:这是因为,从微观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
而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质量守恒。
(3)应用①求某个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注意的问题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③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练习: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 在化学反应中,A+B=C+D,已知12克A和18克B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8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A. 3克B. 4克C. 1克D. 6克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2x+3O2======2CO2+4H2O中x的化学式为()A. CH4B. C2H5OH D. C2H4 D. CH3OH4. A、B在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若C的化学式为A2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A2+B2=2CB. 2AB+B2=2CC. 2AB+A2=2CD. 2A2B+B=2C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S + O2 SO2↑B. 4Al +3O2 2Al2O3C. P + O2PO2D. Mg + O2 MgO2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 CO2↑+H2O B.2HgO2Hg+O2↑C.2H2O22H2O+O2↑ D.Mg+CuO Cu+MgO7.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是()A. H2和N2的混合气体B. O2和N2的混合气体C. H2和O2、N2的混合气体D. 2克N28、加热31.6克KMnO4,当得到3克O2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A. K2MnO4和MnO2B. KMnO4和MnO2C. KMnO4和K2MnO4D. KMnO4、K2MnO4和MnO29、将24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则生成水18克,混合气体中氢气可能为()A. 2克B. 4克C. 6克D. 8克10、将24.5克氯酸钾和4.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充分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A. 19.4克B. 20克C. 14.9克D. 4.5克2、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复习总结
doc初中化学
基础回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在化学反应的过程确实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重新组合而生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没有增减,也不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分子的数目。
另外元素的、都不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那么
一是以为基础,二是遵守
2、化学方程式的的读法
以其为例其读法为:
(1)质的方面
宏观:在点燃的条件下,。
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
〔2〕量的方面:
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的运算
与化学式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运算
例、运载火箭的要紧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那么偏二甲肼化学式是〔〕
• A C2H8N2 B N2H4 C CH4 D C6H7N2
例.在反应A+3B=2C+3D中,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那么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6 B.23 C.92 D.96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能制取多少克氧气?
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运算。
例用含杂质20%的石灰石100t高温煅烧制取多少吨的生石灰?
高温
CaCO3==CaO+CO2
与溶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运算
例实验室常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现有108g 过氧化氢溶液能制取氧气多少克?
练习
1、分不把4克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
2
是。
⑵在表中填写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生成的SO2的质量。
⑶上述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
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
依照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 D.H3SbO4
3.在反应A+3B=2C+3D中,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20gA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那么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
A.4:19
B.3:5
C.1:3
D.2:17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反应类型是反应,x= 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
〔2〕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9.6克氧气,运算需要1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
6.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取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现有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975g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