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服装零售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儿童服装零售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儿童服装零售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分析在当今社会,儿童服装零售市场正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机。

随着家长对孩子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对儿童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销售人员,了解消费者心理对于成功销售儿童服装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儿童服装零售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销售策略。

一、消费者心理分析1.1 安全与舒适感对于儿童服装消费者来说,安全与舒适感是首要考虑因素。

家长们希望为孩子们购买具有良好质量和适合孩子们年龄的服装,以确保孩子们的舒适度和健康。

销售人员应该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并向消费者提供舒适、透气、无刺激的面料和设计。

1.2 个性化和时尚如今的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和时尚感。

他们希望为孩子们购买独特的服装,以展示孩子们的个性和品味。

因此,销售人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款式、图案和颜色选择,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求。

此外,及时了解流行趋势,推出符合时尚潮流的儿童服装也是重要的销售策略。

1.3 品牌认知品牌认知在儿童服装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家长会选择知名品牌,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品牌的质量和信誉。

销售人员应该了解各个品牌的特点,并向消费者解释不同品牌的优势。

此外,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提供品牌故事、品牌形象和口碑等方式增强品牌认知。

1.4 价格敏感度尽管家长们希望为孩子们购买高质量的服装,但价格仍然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销售人员应该提供不同价格段的产品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促销活动、打折优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二、销售策略2.1 提供专业建议作为专业销售人员,了解儿童服装的特点和市场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销售人员应该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儿童服装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向消费者提供专业建议。

例如,根据季节、场合和孩子的年龄等因素,推荐适合的服装款式和面料选择。

2.2 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一、婴幼儿的社会心理特征婴儿与幼儿的社会心理特征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相似的特征来:1. 生存的信赖性从降生到入学,婴幼儿要经历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要经历一次重要的转折。

第一个时期是哺乳期。

第二个时期是独立行走期。

第三个时期是独立活动期。

2.生存需要占主导地位3、以自我为中心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自我主义”。

4.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5. 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二、婴幼儿群体的消费特征婴幼儿的消费具有以下特点:1.消费品选择的被动性2. 消费动机的生物性3. 感觉的快感度是影响婴幼儿消费的重要因素4. 食物和玩具消费占主导地位第二节学龄儿童的消费特征一、学龄儿童的社会心理特征1. 自我意识增强2. 社会情感日益丰富3. 思维趋向成熟4. 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有限的法律责任二、学龄儿童群体的消费特征与成人消费品市场相比较,学龄儿童的消费具有以下特征:1. 消费对象的差异小2. 儿童越来越具有购买选择权3. 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4.广告的促销作用强5. 好奇心是促进儿童消费的重要因素6. 儿童消费开始于模仿性消费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尤其善于模仿,最易被同龄人和那些生动迷人的推销宣传所左右。

入学前儿童的生活圈子较小,婴幼儿时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购买自主性低,其消费受家庭影响较大。

入学后,随着与社会接触的时间、空间的增加,一大群同辈群体相互影响着,同伴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由于心理与生理的相似性,学龄儿童更乐于接受学校、同学、朋友、教师、书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别的儿童有一支玩具手枪,自己也要买一支。

第三节青年的消费特征青年消费者是指年龄范围在16~40岁之间的消费者群体。

一、青年初期的消费特征(一)青年初期的社会心理特征1. 精力过分旺盛和无精打采之间交替2. 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3. 自尊和卑谦之间并存4. 自私与利他之间摇摆。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完整版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完整版

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简介
少年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社会背景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分析 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总结
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简介
我们将0~14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称为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
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基本情况 0~3岁 婴幼儿
段年 龄 分
3~6岁 儿童
6~14岁 少年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的社会背景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的分析
第五小组 成员:王 睿 王 辉 禹 婷 李晓萍
前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婴幼儿以及中小学生的消费档次正在 趋向名牌化、高档化、潮流化,家长 对于孩子们的这种要求,在多数家长 的心里只要能达到,一定是有求必应; 这个时候孩子们当然是乐此不疲。小 到奶粉、铅笔、橡皮。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消费心 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 这样的消费群体。
少年儿童消费心理分析
0 ~3 岁 婴幼儿 3~6岁 儿童
具有依赖性
具有依赖性、模 糊性、好奇性
6~14岁 少年
具有模糊性、直 观性、可塑性、 攀比性、盲目性、 从众性
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总结
(1).婴幼儿期消费主 要是生理需要,并纯粹 由父母帮助完成; (2). 童年期的儿童可 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 消费活动,从模仿型的 消费之间发展为带有个 性特点的消费; (3).儿童期的消费者 通常没有自己的主见, 购买行为容易受到他人 的影响; (4).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的消费情绪从不稳 定发展到比较稳定,逐 渐开始自主选择。
谢谢观看!

儿童、少年用品市场心理

儿童、少年用品市场心理

儿童、少年用品市场心理这里所讲的儿童、少年消费者,主要是指学龄前期到学龄中期的消费者的需求与购买心理。

心理学中,习惯把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分成:乳儿期(0-1 岁)、婴儿期(1-3 岁)、幼儿期(即学龄前期,3-6 、7 岁)、童年期(即学龄初期,6 、7-11、12岁)、少年期(即学龄中期,11、12-13 、14岁)和青年初期(即学龄晚期,14、15-17 、18岁)。

世界各国人口结构中,少儿人口占的比重比较大。

年轻人口型国家儿童与少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约40%左右,老年人口型国家所占比重较少,约在30% 左右。

我国从建国以来少儿所占的比例一直在38%-40% 之间变动。

因此可见,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一、儿童心理发展及消费心理特征(一)儿童心理变化过程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呈现一定阶段性的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如幼儿期向童年期转变,童年期向少年期转变。

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按着一定的顺序,表现为各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并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观世界,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意识倾向、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

在思维活动方面,虽然主要还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但也开始向逻辑思维发展,能在感知的水平上解决简单的问题。

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况,对研究儿童用品营销活动,满足儿童对消费品的心理需求有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消费心理特征儿童的消费心理是随着对消费品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儿童的消费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儿童在乳婴时期对消费品的需要基本上是生理性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消费欲求开始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如所需购买的消费品中逐渐增加个人的意识,尤其在花色、样式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消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所接触的消费品,特别是同群儿童的消费品的评价意识,初步形成了为自己选择消费品确立目标,并逐渐具有列举出一定理由的能力。

不同年龄消费者分析

不同年龄消费者分析

一.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少年儿童群体是指年龄0~14周岁的人群。

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的0~14周岁少年儿童总数达2.6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20.3%。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了2.6%,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然而,这一群体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却不降反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开支负担。

0~14周岁的少年儿童,根据年龄特征又分为儿童消费者(0~11岁)和少年消费者(11~14岁)两类。

1.儿童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从出生婴儿到11岁的儿童,正处于快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缺乏稳定的消费倾向和认识,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幅度大。

这个阶段,他们开始了学习过程,逐渐有了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心理品质,学会了思维,行为上逐渐从被动达到主动。

儿童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例如记忆力、模仿能力强,思想活跃,追求自然、自信、时尚等。

但是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

他们手中有可观的零用钱,懂得如何支配,但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多数家长往往指定品牌购买,但部分家长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总之,儿童消费心理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性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父母的购买趋向。

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1)认识的直观性(2)从模仿型消费发展为个性消费(3)消费情绪性(4)选择商品的模糊性(5)求新奇、好玩、好胜的消费心理2.少年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少年时期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中间阶段,在生理上呈现出第二个发育高峰,心理上也有较大变化。

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追求浪漫时尚,积极追求自我,对同辈有很高的认同感,喜欢做年轻人做的事;他们已有了成人意识,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审视社会,模仿成人独立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少年时期是依赖与独立、成熟与幼稚、自觉性和被动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时期。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讲解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讲解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一、婴幼儿的社会心理特征婴儿与幼儿的社会心理特征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相似的特征来:1. 生存的信赖性从降生到入学,婴幼儿要经历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要经历一次重要的转折。

第一个时期是哺乳期。

第二个时期是独立行走期。

第三个时期是独立活动期。

2.生存需要占主导地位3、以自我为中心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自我主义”。

4.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5. 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二、婴幼儿群体的消费特征婴幼儿的消费具有以下特点:1.消费品选择的被动性2. 消费动机的生物性3. 感觉的快感度是影响婴幼儿消费的重要因素4. 食物和玩具消费占主导地位第二节学龄儿童的消费特征一、学龄儿童的社会心理特征1. 自我意识增强2. 社会情感日益丰富3. 思维趋向成熟4. 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有限的法律责任二、学龄儿童群体的消费特征与成人消费品市场相比较,学龄儿童的消费具有以下特征:1. 消费对象的差异小2. 儿童越来越具有购买选择权3. 形式产品重于实质产品4.广告的促销作用强5. 好奇心是促进儿童消费的重要因素6. 儿童消费开始于模仿性消费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尤其善于模仿,最易被同龄人和那些生动迷人的推销宣传所左右。

入学前儿童的生活圈子较小,婴幼儿时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购买自主性低,其消费受家庭影响较大。

入学后,随着与社会接触的时间、空间的增加,一大群同辈群体相互影响着,同伴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由于心理与生理的相似性,学龄儿童更乐于接受学校、同学、朋友、教师、书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别的儿童有一支玩具手枪,自己也要买一支。

第三节青年的消费特征青年消费者是指年龄范围在16~40岁之间的消费者群体。

一、青年初期的消费特征(一青年初期的社会心理特征1. 精力过分旺盛和无精打采之间交替2. 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3. 自尊和卑谦之间并存4. 自私与利他之间摇摆。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特点

1.儿童(0-12岁)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因为他们经济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依赖于父母或监护人的支持。

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玩具、游戏、衣物和食品等方面。

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具有强烈的兴趣,常常受到广告和媒体的影响。

2.青少年(13-19岁)青少年是自主消费的开始阶段,他们通过零花钱、打工和家长的资助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他们会购买时尚的衣物、鞋子、化妆品和电子产品等,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融入社交圈。

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消费需求,比如电影、音乐、游戏等。

3.大学生(20-24岁)大学生通常处于学习阶段,因此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教材、课程费用、学生公寓和食品等方面。

由于大学生经济压力相对较大,在购买奢侈品和昂贵的娱乐项目上可能会节制一些。

然而,他们也是数字消费的积极群体,经常使用互联网购物、订餐和在线学习等服务。

4.白领阶层(25-34岁)5.中年人(35-54岁)中年人通常在家庭和事业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屋、汽车、家庭装修和子女教育等方面。

此外,他们还会购买保健品、健身器材、度假或休闲活动等,以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6.老年人(5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养老、医疗、家庭用品和旅游等方面。

他们可能更关注生活质量和舒适,选择购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老年人也会购买健身器材、保健品和参加社交活动等,以保持身体和社交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对不同年龄段消费特点的一般描述,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转型,消费特点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消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需要保持持续关注和更新。

各年龄段的消费心理

各年龄段的消费心理

一、少年儿童消费心理1.购买目标明确,购买迅速。

少年儿童购买商品多由父母是前确定,决策的自主权十分有限,因此,购买目标一般比较明确。

加上少年儿童缺少商品意识与购买经验,识别、挑选商品的能力不强,所以,对营业员推荐的商品较少异议,购买比较迅速。

2.少年儿童更容易参照群体的影响。

学龄前与学龄初期的儿童的购买需要往往是感觉型、感情性的,非常容易被诱导。

在群体活动中,儿童产生相互的比较,如“谁的玩具更好玩”、“谁有什么款式的运动鞋”等,并由此产生购买需要,要求家长为其购买同类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商品。

3.选购商品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虽然已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但仍以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商品的注意与兴趣一般是由商品的外观刺激引起的。

因此,在选购商品时,有时不是以是否需要为出发点,而是取决于商品是否具有新奇、独特的吸引力。

4.购买商品具有依赖性。

由于少年儿童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与购买能力,几乎由父母包办他们的购买行为,所以,在购买商品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父母不但代替少年儿童进行购买行为,而且经常地将个人的偏好投入购买决策中,忽略儿童本身的好恶。

二、青年人消费心理1、追求时尚与新颖青年人的特点是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上,就是追求时尚与新颖,喜欢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

在他们的带领下,消费时尚也就会逐渐形成。

2、表观自我与表达个性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日益加强,强烈地追求独立自主,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力图表现出自我个性。

这一心理特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喜欢购买一些具有特色的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最好是能表达自己的个性特征,对那些一般化、不能表现自我个性的商品,他们一般都不屑一顾。

3、容易冲动,注重情感由于人生阅历并不丰富,青年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还不完全稳定,因此在处理事情时,往往容易感情用事,甚至产生冲动行为三、中老年人消费心理1、富于理智,很少感情冲动中老年消费者由于生活经验丰富,因而情绪反应一般比较平稳,很少感情用事,大多会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
一、认识商品的直观性
一般而言,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主要由直观刺激引起,对商品的注意和兴趣主要于商品的外观因素的影响,如商品的图案、色彩、造型、声响等这个特点在低龄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他们最容易被结构简单、色彩明快鲜艳、能活动、带响声的玩具所吸引。

另外,由于低龄儿童的商品知识及消费经验较少,生活范围局限很大,他们不了解市场商品的营销情况,很难辨别商品的好坏,也不在乎商品使用的社会效应。

这就使得儿童对商品的认识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直观、表面的特点。

二、使用商品的模仿性
一般而言,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认识与调节能力都处于低级水平。

他们对自己、他人以及外界事物的认识往往以别人的行为、思想作为指导,本身缺乏独立的判断分析能力,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模仿性、从众性。

在消费活动中,儿童购买欲望的产生或对商品好坏的认识,受别人的消费行为及评价的影响很大,而大都对周围其它人的模仿,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大。

特别是学龄前期,别的小朋友拥有某件玩具或用品,常常会诱使儿童产生消费欲望,并以此作为其向父母要求购买的理由。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模仿性消费逐渐被有个性特点的消费所代替,购买行为也开始有一定的动机、目标和意向。

三、消费情绪的不稳定性
儿童的情绪不太稳定,在对消费品的喜爱上也表现出很大的情绪波动。

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消费情绪是极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在消费情绪容易变动,受周围环境、其它人的评价与情绪影响很大,缺乏主见,表现出对商品时而喜欢,时而不喜欢,容易向对立的方向转变。

对别人喜欢的东西,自己也易喜欢,而对别人不喜欢的东西,自己也会厌弃。

此外,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较差,缺乏对感情、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情绪容易冲动,喜好带有随意性,同时对商品喜欢与否的情绪也坦率地流露于外表。

总之,儿童在消费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对商品的喜好不稳定、兴趣易变的特点。

四、选择商品的模糊性
儿童在购物活动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捉摸不定、犹豫不决、左顾右盼的心理他们之所以在购买中表现出这样的心理现象。

主要是因为他们年幼,生活知识缺乏,对购物活动生疏,缺乏商品知识和消费经验,不会挑选加之他们往往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在公共场合有些胆怯,于是在选择商品时常常显得犹豫不决、无所适从。

五、求新、求奇、求知、好玩、好胜的感情动机较强儿童在婴幼儿期的需要,主要是生理性需要。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心理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儿童的消费心理也逐步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其购买行为受求新、求奇、求知、好玩、好胜等感情动机的支配相当明显,而生理性消费动机的支配作用大大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