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在番茄上的新用途

合集下载

赤霉素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赤霉素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赤霉素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在黄瓜、茄子、菜豆等蔬菜上巧妙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黄瓜:⑴棚室黄瓜因温度不足或结瓜太多等原因出现“花打顶”现象时,用2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喷洒,能促使杆株恢复生长。

⑵棚室黄瓜发生灰霉病,尚未浸染瓜部时,摘除花冠,用赤霉素(50毫克/公斤)与速克灵(500毫克/公斤)的混合溶液涂抹伤口可以防止烂瓜,并使瓜条细长美观。

⑶当瓜条长至10厘米时,用25-3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瓜,能促进瓜条生长,增产25-50%。

番茄:⑴用30-35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花或幼果,能促进早熟,增产20%。

⑵用2,4-D或番茄灵保花保果时,加入赤霉素(10毫克/公斤),能使番茄果实增大,美观,商品性好。

茄子:⑴用10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茄种发芽率明显提高。

⑵用20-25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幼果时,可以促进果实生长,产量增加15%。

菜豆:用10-2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处理矮生菜豆4-5次,可以使菜豆提前开花结实,增加早期产量。

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在菜豆后期处理,单荚重明显增加,产量提高20-30%。

芹菜:⑴夏季用100-20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芹菜种子24小时,打破休眠,有利于发芽。

⑵株高20厘米时,喷洒30-5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芹菜高度增加,叶数增多,产量提高20-30%。

韭菜:收获前10-15天,用2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能促进叶片生长,增加产量20-40%。

抽薹期用7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则出薹整齐,薹细嫩。

大蒜:⑴大蒜收获前10天,用20-3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可以使蒜苗脆嫩,产量增加。

⑵大蒜抽薹前3-5天,喷洒4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可以使出薹整齐,长度增加,品质改善,增产20%以上。

⑶用冷库贮存蒜薹,入库前将蒜薹用4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10分钟,可以使蒜薹在10-15℃条件下贮存4个月不变质。

产地在拔蒜薹后立即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处理,然后用塑料袋包装,入库贮存效果更好。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920‎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赤霉素(也称赤霉酸G‎A3 920)是一种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种子、块根、块茎、鳞球茎等器官‎提早结束休眠‎,提高发芽率,起到低温春化‎和长日照作用‎,促进、诱导长日照蔬‎菜作物能当年‎开花,促进其果实生‎长发育。

赤霉素对植物‎有促进发芽和‎枝叶生长以及‎提早开花结果‎等作用。

赤霉素缩短马‎铃薯休眠期并‎使叶绿素减少‎。

赤霉素对于棉‎花、水稻、花生、蚕豆、葡萄等有显著‎增产作用,同时对小麦、甘蔗、苗圃、菇类栽培、育豆芽、果树类亦有良‎好作用。

一、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期莴笋:莴笋种子在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中,以30—38℃高温浸种24‎小时,可顺利打破休‎眠,提早发芽。

马铃薯:马铃薯切块用‎0.5~2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1‎0~15分钟,或用5~15 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薯30分钟,可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提早萌芽,并催出侧芽,幼芽生长加快‎,提早发生匍匐‎枝,延长块茎的膨‎大期,可增产15%~30%。

休眠期短的品‎种使用浓度低‎些,而休眠期长的‎则浓度高些。

乌榄:用50~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处理乌‎榄种子4小时‎.对于破除乌榄‎浅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可缩短发芽‎天数,提高发芽率,使发芽整齐一‎致,试验证明经处‎理的乌榄种子‎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未造成不‎良影响。

苹果:早春时喷洒2‎000~40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可打破苹果芽‎的休眠,作用显著。

金莲花:种子在室温下‎用1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3‎~4 天,可促进萌发。

草莓:可打破草莓植‎株休眠,在草莓大棚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中‎,盖棚保温3天‎后,即花蕾出现3‎0%以上时进行,每株喷5~1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5mL‎,重点喷心叶,能使顶花序提‎前开花,促进生长,提早成熟。

牡丹:牡丹进入温室‎20天左右仍‎不萌动、发芽时,说明其未能自‎然解除休眠,这时可以用赤‎霉素处理,促其萌动、发芽,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切忌在牡丹刚‎进入温室时对‎所有植株用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主要治什么 赤霉素的作用

赤霉素主要治什么 赤霉素的作用

赤霉素主要治什么赤霉素的作用赤霉素(G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叶片伸展、茎和根的伸长、花和果实的发育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作物的日常管理中使用相当广泛。

那么,赤霉素主要治什么?赤霉素的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赤霉素的作用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赤霉素对植物最突出的作用是刺激茎的伸长,使植株高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对花茎的伸长效果显著。

赤霉素并不会改变节间数目,而是具有刺激植物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等作用。

就像长颈鹿的脖子很长,但是它的颈椎骨数量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有七块,只是每一块颈椎骨都特别长而已。

促进叶片生长赤霉素不但能促进茎的伸长,也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和扩大,甚至改变叶片形状。

赤霉素对叶片结构的复杂性起负调节,如上调赤霉素水平使得番茄只能长出有光滑边缘的单叶;而烟叶打顶期喷施赤霉素,对其后期顶叶开片有较大的影响。

能促进顶部烟叶舒展、平滑,减少褶皱,且能增大顶部烟叶的宽度,促进对产量得提高。

提升抗逆能力赤霉素还参与植物耐受诸多非生物胁迫的过程。

如在低温、高盐、干旱和高渗等环境胁迫下,植物可通过赤霉素减少的方式使生长减缓从而适应外界环境;与此相反,植物也会通过赤霉素的增加产生逃离机制,从而摆脱水淹等环境胁迫。

促进发芽,打破休眠莴苣、烟草和秋海棠的种子,需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芽,被称为需光种子。

用赤霉素处理这类需光种子,则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发芽。

相反,对那些在黑暗条件下发芽的种子,施用赤霉素后在有光条件下反而容易发芽,如人参以20ppm赤霉素浸种15分钟,可提早2天出苗,发芽率也明显增加。

赤霉素对解除休眠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机制从细胞机构来看是由于赤霉素能阻碍细胞间休眠解除信号传导的胞间连丝胼胝质降解,从而使该信号物质运输到顶端分生组织,从而解除休眠。

而从生物学角度看,经赤霉素处理后能提早激活氧化还原代谢酶、能量代谢等,提早解除休眠。

赤霉素对解除休眠最明显的例子是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赤霉素(GA)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种子萌发、下胚轴和茎秆伸长、根的生长及开花等。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促进种子萌发、茎秆伸长、果实发育以及提高植物耐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现GA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1926年,日本病理学家黑泽英一研究水稻“恶苗病”致病原因时,发现感染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疯长现象。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但也会出现类似“恶苗病”的过度生长症状。

1935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其命名为赤霉素。

1956年,C。

A。

韦斯特和B。

O。

菲尼分别证明了高等植物中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萜类化合物。

迄今,已从不同维管植物、细菌及真菌中先后鉴定出了136种结构明确的GAs,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它们命名为GA1-GA136.但是,只有部分GAs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生理效应,例如:GA1、GA3、GA4和GA7等。

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尽管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GA3,但是在许多植物中GA1和GA4是主要的活性GAs。

此外,在拟南芥和水稻中,GA4的活性成分强于GA1.自20世纪60年代起,“绿色革命”中半矮化育种的大规模推广极大幅度地提高了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

水稻和小麦的“绿色革命”都与赤霉素密切相关。

水稻“绿色革命”基因sd1(semi-dwarf1)编码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GA20ox2;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1(Reducedheight1)编码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调控元件DELLA蛋白。

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关赤霉素信号转导以及GA-DELLA与其它激素和环境因子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赤霉素(也称赤霉酸GA3 920)是一种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种子、块根、块茎、鳞球茎等器官提早结束休眠,提高发芽率,起到低温春化和长日照作用,促进、诱导长日照蔬菜作物能当年开花,促进其果实生长发育。

赤霉素对植物有促进发芽和枝叶生长以及提早开花结果等作用。

赤霉素缩短马铃薯休眠期并使叶绿素减少。

赤霉素对于棉花、水稻、花生、蚕豆、葡萄等有显著增产作用,同时对小麦、甘蔗、苗圃、菇类栽培、育豆芽、果树类亦有良好作用。

一、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期莴第:莴笋种子在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中,以30—38℃高温浸种24小时,可顺利打破休眠,提早发芽。

马铃薯:马铃薯切块用0.5 ~2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10 ~ 15分钟,或用5~15 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薯30分钟,可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提早萌芽,并催出侧芽,幼芽生长加快,提早发生匍匐枝,延长块茎的膨大期,可增产15%~30%。

休眠期短的品种使用浓度低些,而休眠期长的则浓度高些。

乌榄:用50〜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处理乌榄种子4小时.对于破除乌榄浅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可缩短发芽天数,提高发芽率,使发芽整齐一致,试验证明经处理的乌榄种子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未造成不良影响。

苹果:早春时喷洒2000〜4000mg /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可打破苹果芽的休眠,作用显著。

金莲花:种子在室温下用1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3〜4天,可促进明发。

草莓:可打破草莓植株休眠,在草莓大棚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中,盖棚保温3 天后,即花蕾出现30%以上时进行,每株喷5〜1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5mL,重点喷心叶,能使顶花序提前开花,促进生长,提早成熟。

牡丹:牡丹进入温室20天左右仍不萌动、发芽时,说明其未能自然解除休眠,这时可以用赤霉素处理,促其萌动、发芽,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切忌在牡丹刚进入温室时对所有植株用赤霉素处理)。

番茄设施栽培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主要作用

番茄设施栽培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主要作用

番茄设施栽培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主要作用1.乙烯利抑制生长。

育苗期间由于高温、高湿及移栽或定植不及时引起幼苗徒长,在三叶一心时,用0.03%的乙烯利氺溶液喷叶,可控制徒长,使幼苗健壮,叶片增厚,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抗逆性增强,增加早期产量。

催熟。

涂花梗:果实白熟时,将0.03%的乙烯利氺溶液涂在花序的倒二节梗上,3—5天可红熟。

涂果:将0.04%的乙烯利水溶液涂在白熟果实花的萼片及其附近果面上,可提早6—8天红熟。

浸果:将转色期果实采收后放在0.02%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分钟,再捞出放在25℃的地方催熟,4—6天后即可转红,但催熟的果实颜色不如植株上自然成熟的鲜艳。

大田喷果:在番茄生长后期,若外界条件不合适其生长,或因加工要一次性采收时,用0.1%的乙烯利水溶液在采收前喷果即可。

2.赤霉素促进坐果。

开花期用0.001%--0.005%赤霉素液喷花或蘸花1次,可保花、保果,促进果实生长,防止空洞果。

3.多效唑防止徒长,番茄苗期徒长时喷施0.015%的多效唑液,能控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利于开花结果,使收获期提前,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早疫病和病毒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也会明显下降。

无限生长型番茄用多效唑处理后,受抑制期短,定植后不久就可恢复生长,有利于茎杆变粗壮,抗病性增强。

4.矮壮素防止徒长。

在番茄育苗过程中,有时由于外界气温过高,肥水过多,密度过大和生长过快等原因造成秧苗徒长,除进行分苗假植、控制浇水、加强通风外,可于3—4叶至定植前7天,用0.025%--0.05%矮壮素进行土壤浇施,以防止徒长。

秧苗较小,徒长程度轻微的可喷雾,以秧苗的叶和茎杆表面均匀的布满细密的雾滴而不流淌为度;秧苗较大,徒长程度重的,可喷施或浇施。

一般在18—25℃时,选择早、晚或阴天进行,施药后禁止通风,大棚必须扣上小棚或关闭门窗,提高温度,促进药液吸收。

施药后1天内不可浇水,以免降低药效,中午不可用药。

喷后10天开始见效,效力可持续20—30天。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

赤霉素920在各个农作物上的具体用量赤霉素(也称赤霉酸GA3 920)是一种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种子、块根、块茎、鳞球茎等器官提早结束休眠,提高发芽率,起到低温春化和长日照作用,促进、诱导长日照蔬菜作物能当年开花,促进其果实生长发育。

赤霉素对植物有促进发芽和枝叶生长以及提早开花结果等作用。

赤霉素缩短马铃薯休眠期并使叶绿素减少。

赤霉素对于棉花、水稻、花生、蚕豆、葡萄等有显著增产作用,同时对小麦、甘蔗、苗圃、菇类栽培、育豆芽、果树类亦有良好作用。

一、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期莴笋:莴笋种子在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中,以30—38℃高温浸种24小时,可顺利打破休眠,提早发芽。

马铃薯:马铃薯切块用0.5~2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10~15分钟,或用5~15 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薯30分钟,可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提早萌芽,并催出侧芽,幼芽生长加快,提早发生匍匐枝,延长块茎的膨大期,可增产15%~30%。

休眠期短的品种使用浓度低些,而休眠期长的则浓度高些。

乌榄:用50~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处理乌榄种子4小时.对于破除乌榄浅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可缩短发芽天数,提高发芽率,使发芽整齐一致,试验证明经处理的乌榄种子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未造成不良影响。

苹果:早春时喷洒2000~40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可打破苹果芽的休眠,作用显著。

金莲花:种子在室温下用1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3~4 天,可促进萌发。

草莓:可打破草莓植株休眠,在草莓大棚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中,盖棚保温3天后,即花蕾出现30%以上时进行,每株喷5~1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5mL,重点喷心叶,能使顶花序提前开花,促进生长,提早成熟。

牡丹:牡丹进入温室20天左右仍不萌动、发芽时,说明其未能自然解除休眠,这时可以用赤霉素处理,促其萌动、发芽,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切忌在牡丹刚进入温室时对所有植株用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用处大,茎叶蔬菜、瓜果蔬菜喷点它,促进生长、保花保果

赤霉素用处大,茎叶蔬菜、瓜果蔬菜喷点它,促进生长、保花保果

赤霉素用处大,茎叶蔬菜、瓜果蔬菜喷点它,促进生长、保花保果一、赤霉素是啥谈到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不少人对其谈虎色变,认为它们可能引起果蔬质量问题。

其实,完全没必要过于担心,像赤霉素这类的生长调节剂,大多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有害之处轻微,毕竟植物生长激素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物质,既可以通过作物自身产生来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喷洒然后作物吸收。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使之提早成熟;还能快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快速发芽;也能减少花、果脱落,提高果实结果率。

总而言之,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发芽、植株生长、保花保果、缓解早衰等作用。

因此,适当喷洒赤霉素,有助于农作物高产提质。

二、正确使用方法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瓜果蔬菜,赤霉素使用时间、用量和浓度有一定差异,只有适时适量才能起到正向作用,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1、茎叶类蔬菜。

比如菠菜、芹菜、莴苣、茼蒿、白菜等。

在茎叶类蔬菜成熟期间,通过喷洒赤霉素溶液,可促进嫩茎和叶片肥厚提质。

具体来说:在菠菜成熟收获前20-25天,使用4%赤霉素乳油,兑水配成2500-3500倍液,喷洒菠菜茎叶3-4次,每次间隔5-7天,可以促进菠菜茎叶肥厚,提高其品质;在芹菜成熟收获前15-20天,使用4%赤霉素乳油,兑水配成500-800倍液,喷洒2-3次,每次间隔5-7天,可以促进芹菜茎秆增高变粗、茎叶增多;在莴苣10-15叶期间,使用4%赤霉素乳油,兑水配成1500-1600倍液,喷洒1-2次,每次间隔5-7天,有助于快速增加叶片数量;一般来说,当喷洒赤霉素溶液后,建议及时进行追肥、浇水,这样茎叶类蔬菜增产提质效果会更加明显。

2、瓜果类蔬菜。

一般来说,瓜果类蔬菜的食用部位多为果实,比如黄瓜、茄子、番茄等。

因此,栽培重点就要围绕在如何保花保果,进而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在黄瓜1叶期,使用4%赤霉素乳油,兑水配成400-800倍液,朝着茎叶正反面均匀喷洒1次,以促进茎叶生长;在开花初期喷洒1-2次,以促进授粉坐果;在采收前15-20天朝着果实喷洒300-400倍液,有助于延长黄瓜采收后的贮藏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霉素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茎秆伸长,缓解多效唑药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促进开花坐果,提早果实上市等多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这里,我们再来谈谈赤霉素的用途,当然,我们要谈的不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用途,而是它在番茄上的新用途。

一、预防番茄裂果
番茄裂果是近年来秋茬番茄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令菜农非常头疼。

但在防治番茄裂果问题上,除去利用科学水肥管理,合理调控棚室环境等综合措施来减少其发生外,难以找到一种简便易行预防裂果的产品。

裂果成了影响番茄生产的绊脚石。

在经过大量试验后,刘瑞强发现巧妙喷用20-30PPM的赤霉素可有效地预防裂果的发生。

2006年,他的秋茬番茄没有发生裂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顶穗果(即第七穗果)坐住且有豆粒大小时,喷用为宜,不宜在花期喷施,以防止果实坐果不良或植株徒长。

此时底穗番茄正处转色期,中间穗位的果实正处果实膨大期,喷用赤霉素可起到拉伸果皮细胞,促进果皮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裂果的目的。

喷用赤霉素的浓度要严格掌握,喷用浓度过大则容易形成空洞果,同样会降低番茄效益。

一般情况下,棚内温度超过25℃时,喷用浓度为20PPM即可;若温度低于25℃,则喷用浓度应稍加大,可喷用25-30PPM
但要注意,品种不同,喷用浓度也有差异,在喷用前最好先做小面积试验,后再喷用。

二、避免番茄萼片卷缩、干边
近年来,番茄萼片保鲜度成为货主收购番茄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时萼片平展、不干边的番茄要比萼片卷缩、干边的番茄每斤高出0.3元,可见萼片质量直接影响番茄的价格。

那么,怎样就能使番茄萼片保鲜度高,不卷缩、不干边呢?刘瑞强说:“在
点花药中兑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充分利用赤霉素的生理机理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常用的点花药主要是2,4-D和防落素,在点花药中加入20-40PPM的赤霉素就能实现萼片伸展不卷缩、鲜亮不干边。

或许有人会说,他在点花药中加了赤霉素,但效果不明显或者番茄出现畸形果。

这我估计主要是因为赤霉素浓度的问题。

”“正确的使用浓度应是:当棚温高于25℃时,赤霉素的浓度应为20-30PPM;低于25℃时,应用30-40PP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