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最终版
楼盖设计计算(1~20号)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编制人:班级:学号:编制日期: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基础设计资料(1)工业仓库楼盖,外围墙体为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370mm, 横墙厚度240mm,平面轴线尺寸如下图所示:(2)内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 c=11.9N/mm2 , f t=1.27N/mm2 , f tk=1.78N/mm2;板筋、主次梁箍筋为HPB300级(f y=270N/mm2);梁纵筋HRB335级(f y=300N/mm2,ξb=0.55)(4)荷载标准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4.0kN/m2;水磨石楼面自重标准值0.65KN/m2;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5kN/m3 ;顶棚水泥砂浆抹灰20mm厚,自重标准值17kN/m32 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主次梁、板、柱的布置如上图,6000/2200>2,为单向板(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①板厚hh>=l/40=2200/40=55mm,并应不小于民用建筑楼面最小厚度70mm,取h=80mm。
②次梁截面b×h次梁截面高h按(l/18~l/12)初估,h在333~500mm之间,选h=450mm,截面宽b=(1/2~1/3)h,选b=200mm。
(2)板荷载计算楼面面层(水磨石) 0.65kN/m2板自重 0.08×25=2.00kN/m2板底抹灰 0.02×17=0.34kN/m2恒荷载g 1.2×2.99=3.588kN/m2活荷载q 1.3×4.0=5.2kN/m2g+q=3.588+5.2=8.788kN/m2q/g=5.2/3.588=1.45﹤3(3)计算简图取板宽b=1000mm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9跨,可按5跨计算),如下图示。
其中中间跨的计算跨度l o=l n=2200-100*2=2000mm;边跨的计算跨度l o=l n+h/2=1980+80/2=2020mm。
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320/kN m 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 厚纸筋灰粉底(316/kN m γ=)。
(2)楼面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6.0KN/m 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强度为HPB235和HRB335。
2.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跨为2.4m 。
按跨高比条件,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60006000/18/12333.35001812h l l mm 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72007200/15/104807201510h l l mm mm =-=-=-。
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
3. 板的设计 (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水泥砂浆面层 20.02200.4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2kN m ⨯= 12mm 混合纸筋灰粉底 20.012160.192kN m ⨯= 小计 22.592kN m(1)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26.0/kN 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活荷载标准值大于24.0kN 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 22.592 1.23.11g kN m =⨯= 活荷载设计值 26.0 1.37.8/q kN m =⨯=荷载总设计值 210.91/g q kN m +=,近似取为210.9g q kN m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 mm ⨯,板伸入墙内120mm 。
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010200802400120222022402222n a hl l mm l mm =+=--+=+= 所以,012220l mm =中间跨: 0224002002200n l l 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院系: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106姓名:凌子健学号:109044525指导老师:于峰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水磨石面层,20㎜水泥砂浆打底,80㎜钢筋混凝土板,15㎜顶棚抹灰。
(2)材料:混凝土选用C25;梁、板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板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A —B 、B —C 、C —D 之间均为6900。
根据所给资料选用300㎜×650㎜的截面,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
板的跨度为:6900/3=2300,ll 0102=6/2.3=2.61,可按单向板设计,适当增加长跨方向分布钢筋。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300/40=57.5,对工业建筑楼板盖,h≥70㎜,取板厚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8l ~12l =6600/18~6600/12=366.67—550㎜。
取h=500㎜。
截面宽度取为b=200㎜。
柱子截面:400㎜×400㎜.楼盖结构平面布置见A2图纸。
3.板的设计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为中间区格单向板。
(1)荷载计算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及水泥砂浆打底合计 0.65 kN/㎡80㎜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 =2kN/㎡15㎜厚顶棚抹灰 0.015×17 =0.225 kN/㎡ 小记 2.905 k 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 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所以取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3。
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05 ×1.2=3.486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6×1.3=7.8 kN/㎡荷载总设计值 g +q=11.286kN/㎡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500㎜,据所给资料,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 l 0=l n +h/2=(2300-120-100)+80/2=2120㎜<l n +a/2=2140㎜ 取l 0=2120㎜ 中间跨 l 0=2300-200=2100㎜。
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 厚纸筋灰粉底(320/kN m γ=)。
316/kN m γ=(2)楼面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6.0KN/m 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强度为HPB235和HRB335。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跨为2.4m 。
按跨高比条件,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60006000/18/12333.35001812h l l mm mm =-=-=: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72007200/15/104807201510h l l mm mm =-=-=-b=300mm 。
3.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20.02200.4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2kN m ⨯= 12mm 混合纸筋灰粉底 20.012160.192kN m ⨯=小计22.592kN m (1)板的活荷载标准值:26.0/kN 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24.0kN m 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 22.592 1.2 3.11g kN m =⨯=活荷载设计值 26.0 1.37.8/q kN m =⨯=荷载总设计值 ,近似取为210.91/g q kN m +=210.9g q kN m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板伸入墙内120mm 。
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200400mm mm ⨯边跨:010200802400120222022402222n a h l l mm l mm =+=--+=+= 所以,012220l mm=中间跨: 0224002002200n l l 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

取
m
h= ## m
第1页
截 面
主
梁 截 面
m ## m
m ## m
)m ## ~ ## m
取
m
h= ## m
3.板的设计 (1
) 板
的 m
20 m m
80 m m
20 m 小
计 板
的
恒
,
KN 0.4 /m2
KN 2 /m2
KN 0.34 /m2
KN 2.74 /m2
KN 4.0 /m2
于
载 恒 载 活 载 恒 载
511.33
φ14@60 As=513
m因 ## m, hw/
28
截
0/
1.4 < 4, 面
Vm 172800 > ax=
75.93 kN
第5页
计 算
采 用
s= 调 幅 s= 0. 验 算弯 矩 ρ sv=
m 260.8 m
m ## m,
0.0019 >
0.0016 ,
m ## m
,实 0.0016 际 满 足
(2
1活
1是 KN
g= 2.74× 1 = 3.29 /m2 KN
q= 4.00× 1 = 5.60 /m2
g+
KN
q=
8.89 /m2
)次
m m现
梁
## m× ## m, 浇
m按
承边 跨
## l01
m
=ln m
内 21 00
1.0 1920mm < 25l
中
1920 m l02
间
=ln
因
1900mm
ξ 计算配筋(mm2) As=ξbhoα1fc/fy
楼盖计算书

l l
0
=2.1-0.12-
0.2 0.08 + =1.92m 2 2
0
=2.1-0.20=1.9m
跨度差 (1.92-1.9)/1.9=1%<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 1m 宽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b)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 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中 中间跨跨中 中间支座
l l
0
n
平均跨度 跨度差
l
6.03 6.0 6.02 m (计算支座弯矩用) 2 6.03 6.0 0.5 %<10%,则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6 .0
0
由于主梁的线刚度较柱的线刚度大得多 ( i梁 i柱 5.8 4 ) , 故主梁可视为铰支 柱顶上的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主梁计算简图)
设计者: 邓宇
土木 08-2 班
混凝土楼盖计算书
共 20 页 第 8 页
Q=85.8KN
G=62.23 KN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 跨中和支 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
M=KG l +KQ l V=KG+KQ
【注】 边跨取 l =6.03m 中间跨取 l =6.00m 支座取 l =6.02m 具体计算结果及最不利内力组合见下表: 主梁弯矩计算(KN·M) 序 荷载简图及弯矩图 号 边跨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α m
1 11
-
1 11
1 16
设计者: 邓宇
-
1 14
土木 08-2 班
混凝土楼盖计算书
共 20 页 第 5 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一、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96.4,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0.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尺寸为:梁高h =(1/12~1/18)o l =(1/12~1/18)×4960=413mm ~276mm ,取h =400mm ;梁宽b =(1/2~1/3)h =(1/2~1/3)×400=200mm ~133mm,取b =200mm 。
4、主梁尺寸为:梁高h =(1/10~1/15)o l =(1/10~1/15)×6000=600mm ~400mm ,取h =600mm ;梁宽b =(1/2~1/3)h =(1/2~1/3)×600=300mm ~200mm,取b =250mm 。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00kN/m 2 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0.08=2.000kN/m 2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0.015=0.225kN/m 2 恒载:k g =2.655 kN/m 2活载标准值:k p =7.000 kN/m 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经试算,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35×2.655+1.0×1.3×7.000=12.684 kN/m2、板的计算简图:板的几何尺寸简图取板带宽b =1m 为单元计算,次梁截面为m 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

设计条件1、该建筑为4层办公楼,框架结构体系,层高均为3.6m 。
2、建筑二层平面图的尺寸如图所示。
3、荷载:(1)永久荷载:楼面采用 30 mm 厚水磨石地面,自重为 22kN/m3,板底、梁底、梁侧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抹灰,自重为20kN/m3,钢筋混凝土自为25kN/m3。
(2)可变荷载:活荷载查规范。
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不低于C30,梁、柱的主筋采用HRB400级,其余钢筋均采用HPB300级。
5、内、外墙分别采用2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自重为18kN/m3。
设计资料:混凝土C30,mm N f c /3.14=²,mm N f t /43.1=²;HRB400钢筋mm N f f y y /360'==²;HPB300钢筋mm N f f y y /270'==²一、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跨度为6600mm ,次梁跨度为4500mm ,主梁毎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00mm 。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图1 楼板平面布置图由《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9.1.59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跨厚比不大于30,则板厚h ≥2200/30=73.3mm ,对民用建筑楼板办的最小厚度要求h>6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8~1/12)L=4500/18~4500/12=(250~375)mm 。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1.1知办公楼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 ²。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不是太大,取h=320mm ,截面宽度为18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b=260mm 。
二、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①荷载计算30mm 厚水磨石地面:0.03×22=0.66kn/m ²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kn/m ²20mm 厚板底混合砂浆抹灰:0.02×20=0.40kn/m ²恒载标准值:k g =0.66+2.0+0.40=3.06kn/m ²活载标准值:k p =2.0kn/m ²荷载设计值应比较以下两种组合,并取最大值: 恒载分项系数区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则: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1.2×3.06+1.4×2=6.472kn/m ²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1.35×3.06+1.4×0.7×2=6.091kn/m ²因此近似取q=6.48kn/m ² ②计算简图图2 板的计算简图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由表2.2梁板的计算长度可知,当板两端与支撑构建整浇时:边跨计算长度:n o l l =2200-180=2020mm中间跨计算长度:n o l l ==2200-180=2020mm③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矩计算如下表表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主梁:跨度13 = 6000mm ,截面高度h ?二怯15L 怯10即h ? =400L 600mm , 取 h^ 600 mm 。
截面宽度 b 3 = h 3 3L h 3 2 即 b 3 = 200] 300mm ,取 d = 300 mm 。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1) .荷载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地面 0.02 20 =0.40kN m 2 20mm 厚混合砂浆抹底 0.0乞1=7 0!<34吊 80mm 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08 25 2k. 100吊则板的恒荷载标准值g ki =0.40 0.34 2.00=2.74 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标准值q ki =7kNm 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 。
rLPnilTbl 1=r l 厂I L一 二 二- ■一 -- 二!0QQO QG o0 © © ©则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 i =2.74 1.2=3.29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设计值q i =7 1.3=9.1kNm 2荷载总设计值g i 71 =12.39kN m 2,近似取为12.4kN m 2(2)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尺寸为200mm 400mm,板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 印=120mm ,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边跨:l 01 =l n h 2 =2000 -100 -130 40=1810mm :: l n y 2 = 1835mm 中间跨:|01 =|n=2000 -200 = 1800mm因跨度相差(1810-1800) 1800=0.5%<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 力,计算简图如下:(3) .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后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取板的有 效厚度 h 01=80 -20 =60mm ,板宽 b^ 1000mm (板带宽)。
C25 混凝土, f c -11.9 N mm 2,=1.0。
板内钢筋采用 HRB335级,贝U f^300N mm 2。
承载力及配筋计算列入下表中:注: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其跨内截面2、3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都可以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
即145.18 0.8=116.14,164.22 0.8=131.38。
由计算知,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
配筋率A(00)=166/(1000 80) = 0.21 %>0.2% >0.45 f, f y =0.45 1.27/300 719%, 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4. 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1).荷载计算板传来的恒荷载:2.74 2.0=5.48 kN : m次梁自重:25 0.2 (0.40-0.08)=1.6 kN m 次梁粉刷:17 0.02 (0.40-0.08)2=0.22 kNm次梁的恒荷载标准值g k2 =5.48 1.6 0.22 =7.30kN m 活荷载标准值q k2 =7 2=14kN m则次梁的恒荷载设计值g2 =7.30 1.2 = 8.76kNm活荷载设计值q2=14 1.3=18.2kN m总荷载值g2 q^26.96kN m(2) .计算简图主梁截面尺寸为3O0nm 60m m 次梁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a 2= 2 4 m m 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边跨:a 2 2 =6000 -130 -300 2 240 2 = 5840mm < 1.025l^ 5863mm 故取 l 02 二 5840 mm 。
中间跨:102 =6000 - 300 = 5700mm因跨度相差(5840 —5700)/5700= 2.5%: 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内力,计算简图如下:g 2 +q = 26.96 kN/m次梁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设计值计算,列入下表中:次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截面 边跨中 离端第一支座 中跨中 中间支座弯矩系数a 1/11-1/111/16-1/14弯矩M kN m2M =□© +q 」0i83.71-83.7154.83-62.66次梁的剪力设计值计算截面 边跨中 离端第一支座 中跨中 中间支座剪力系数a v 0.450.600.550.55剪力V kN2V =%© +q1)l°169.5092.3484.6584.65(4) .承载力计算r s \C rcq「r A ,58^0z 5700~7.5700~7.5700匚z584021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边跨:b f =1。
2 3 = 5840 3= 1947mmb f = b S n = 200 1990 = 2190mm取较小值b f = 1947mm中间跨:b'f = l023 二5700 3 二1900mmb f二b s n= 200 1800 = 2000mm取较小值b f= 1900mm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25mm,取梁的有效厚度h°2 =400 - 35 = 365mm,梁宽①=200mm。
C25 混凝土,f c -1 1 . 9N m m, -1.0。
板内钢筋采用HRB400级,则f^360N mm2。
T 型截面类型验算::1f c b'f h'f(h0^h'f2) =1.0 11.9 1947 80 (375-80 2)= 620. 9k札m 8 3. K7N1 m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见下表:由计算知,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原则。
配筋率A s.(b2h2)=461/(200 400)=0.58 %>0.2%,且大于0.45f t / f y = 0.16%,(2) 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a3 = 370 mm ,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混凝土柱上,各跨计算跨度为:边跨:|n3=13 -250 -200 =5550mm,因0.025l n3=138.75 ::: a3 2 =185mm,取l03 =1.025l n3 400 / 2 = 5889 mm中间跨:1。
3 =6000mm因跨度相差(6000 —5889)/6000 =1.9% ::: 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60005889主梁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1).弯矩计算M = k g 0 扌k2 q31边跨:g3l03=62.4 5.889 =367.47kN m,q3l03 = 109.2 5.889=643.08 kN m 中间跨:g3l03=62.4 6.0 = 374.4kN m ,q3l03 =109.2 6.0=655.2 kN m 主梁弯矩计算见下表:注:区段叠加法计算得出。
如恒荷载作用下,皿2二g3l03/3 • 2M B / 3 =58.15kN m。
2).剪力计算① .第一跨V A,max( 1、3 跨布置活荷载):V A,max = 0.733滅62.4 + 0.866 氷109.2 = 140.31kN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40.31 -62.4 -109.2二「31.29kN 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31.29 -62.4 -109.2 =202.89kNV Bi,maX1、2 跨布置活荷载):V Bi,max=-1.267X62.4-1.31M109.2 = -222.22kN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222.22 62.4 • 109.2 - -50.62kN 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50.62 62.4 •109.2 =120.98kN② .第二跨V Br,max(1、2 跨布置活荷载):V B^X = 1.000 62.4 1.222 109.2 = 195.84kN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95.84 -62.4 -109.2 =24.24kN当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第二跨时:V Br=1.000 62.4 1.000 109.2 =171.6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71.6-62.4-109.2 = 0kNffic 主耀的内力包絡图(«> (b>曹力乜培图(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确定翼缘宽度主梁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边跨:b f =1。
‘3=5889 3 =1963mm,b f =b s^300 5400=5700mm,取较小值b f= 1963mm;中跨:b'f= l03 =6000 3 二2000mm, bf = b s^ 300 5400=5700mm,取较小值b f= 1963mm。
支座截面仍按矩形截面计算2) .判断界面类型梁内钢筋在B支座处排放两层,其余截面放一层,按规范规定,当钢筋排放一层时,截面有效高度取h°3 = 540mm,当钢筋排放两层式,截面有效高度取h03 = 520 mm。
:J c b f h(爲- h2)= 1.0 11.9 2000 80 (520 £0 2KN91B. 92 kN 281.27 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B 支座的弯矩设计值M B =MB,min —V°b/2 = —304.34+171.6X0.400/2=-270.02kN m。
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处为2牌,其余为1排。
计算过程见下表: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配筋率丫册二A s/b3h3 = 402/(300 汇600) =0.22% =0.2% >0.45 f t/ f y =0.14%,满足要求。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尺寸验算:h w=h03-h f =520-80=440mm,因h w / b3= 440 / 300 :: 4,属于薄腹梁,按下列公式进行截面尺寸验算,验算如下:0.25-c f c b3h0^ 0.25 1 11.9 300 520 =464.1kN V max = 222.22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