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把一件事写具体
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写作是一门艺术,能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一件事情要求很高的技能。
正确的写作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加深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和要点,下面就将讨论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首先,在开始写作之前,要弄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在脑海中先把思路明确,考虑常见的观点,把好的素材收集起来,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表达材料,加深文章内容的内涵。
另外,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后,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给出具体的想法,这样可以减少重复,让写作更有条理性。
其次,文章要有逻辑性。
把所表达的意思做好链接,每句话都要有主谓宾,把文章每一部分连贯起来,让文章具有完整性。
同时,表达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变成客观事实,让读者在看文章时失去兴趣和信任。
此外,文章的句式也要清晰,不要过多的修饰,以保持文章的简洁性,节省文字,加快文章的表达。
最后,文章要写的具体而生动,把文章写的充实多彩,可以引用一些旁征博引的例子,可以把一件事情讲出很多不同的角度,能够让读者知道这件事情是怎样发展的,以及怎样才能解决这件事情。
最重要的是,文章要写得有感染力,让读者看起来有个满足感,对文章之中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几点思考。
正确的写作方法可
以让文章更有文采,更有力度,更容易让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和要点,这也是有效地表达思想的技术。
正确的写作方法可以让文章有更深入和生动的层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进行写作时,要认真准备,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加思考,写出乐趣感、兴趣感更强的文章。
如何把事件写具体

如何把事件写得具体详细,清楚明白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般包含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
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要体现出这六个要素,否则我们的文章就说不明白。
六要素之中如何把事件写具体又是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写具体呢?1.注意事件发生的顺序。
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明白,必须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来写,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有的人认为这还不简单么?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简单,有顺序的记述首先是建立在很好的观察的基础上的,还与学生对时间的了解程度有关系。
比如,打扫教室卫生这件事,记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上凳子、扫地、下凳子、拉齐桌椅这样的顺序来写。
如果先扫地再上凳子就不行了,事件的顺序就乱了。
2.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文章就写具体了。
举例:一个学生写自己在教室中拣到五角钱这件事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教室里冷冷清清的,外面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是同学们游戏的声音。
我挺了挺身子,想走出去。
突然之间,我看到了那五角钱,于是又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向四周望了望,只有三五个人趴在地上拍纸片,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
我看看那五角钱,心里不住地想:如果这是我的该多好啊,我可以买三大张拍片。
想着想着,我就禁不起诱惑了。
我还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直打颤得手将那五角钱迅速拾起来,塞进了衣兜,边塞便装着如无其事的样子四处张望,确信的确没有人知道我做了什么,才哼着歌走出教室。
这一段描写具体生动,作者主要是抓住自己的动作和心理两方面来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活动只能写自己的,不能替别人想。
孩子们的作文中总出现替别人思考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再看一个同学们经常写的活动的例子——《拔河比赛》“嘟——”随着一声短促的哨声,比赛开始了。
“三一班加油!”“三五班加油!”双方啦啦堆都在使劲为自己的班级加油。
你看三一班的那个小胖子,脸都喊得通红,恨不得自己冲上去祝队员们一臂之力。
四年级把事情写清楚的四种方法

四年级把事情写清楚的四种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在叙述一件事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让读者
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例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写作。
2.把事情写具体:在描述事情时,需要尽可能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事件的细节,让
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等来实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在写一篇文章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所有的内容都应
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展开。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描述事情时,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让
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小学语文怎样写具体一件事

小学语文怎样写具体一件事小学语文怎样写具体一件事一、怎样写事1、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2、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
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3、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小学语文怎么写难忘的一件事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写。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聊起自己熟悉的事情,我们会滔滔不绝,讲个没完,但谈起陌生的事情来,恐怕就难说上几句了。
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
所谓熟悉的事,就是指亲身经历的、认真观察过的、感兴趣的、有感受的事情。
比如一位同学在龙潭湖冰面上玩耍,一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正在这危急时刻,同来的另一位同学奋不顾身冲了过去,把他从冰窟窿里拉了上来,这种生死与共的友情,惊心动魄的场面使小作者终生难忘。
能选择这种事写,作文内容就不会空洞。
当然,作文内容还应力求清新,使人读后赏心悦目,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怎么描述一件事 叙事作文的写作诀窍

怎么描述一件事叙事作文的写作诀窍一、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二、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怎样把事情写得具体

怎样把事情写得清楚、具体、生动一、清楚。
任何一件事或行动,都是离不开六要素。
要把一件事叙述的清楚完整,就必须把这六要素交待清楚,也可在自然环境或人物言语中间接的交待。
二、具体。
1、分解法。
就是把一件事分解成几个阶段(步骤),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几个动作,然后对每个阶段、部分、动作都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最后把各个阶段、部分、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缀成文。
例文一:(把一件事分解成几个阶段)见课文。
例文二:(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见课文。
例文三:(把一个动作分解成几个动作)见课文。
例文示范分析:1、他带着球,飞速跑到对方篮板下,跳起来将球扣入蓝中。
(点评:太笼统,不具体)2、使用分解法:接到传来的球——球绕过后背——对手拦截——飞起前冲——晃过对手拦截到篮板下——纵身跳跃——扣篮进球。
3、加上具体的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缀成文。
他在后场扬起右手熟练地勾住同伴传过来的球,猛地将球从拦截过来的对手头顶绕过自己的后背,同时迈开双脚,闪电般地越过对手,冲过中场,运着球,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两名后卫的阻击,飞速冲到篮板下,纵身一跃,同时右手扣篮。
2、扩展法。
就是多问一些“怎样”。
但要注意,对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地方要详写,用扩展法,反之需要略写的地方还要用慨括写为宜。
例文分析: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同桌走过了,耐心地讲解给我听,最后,我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
(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乏过程,没能让人有如闻如见之感。
)使用扩展法多问几个“怎样”或“为什么”,并唤起生活情景的回忆。
起因:为什么我做不下去?同桌为什么会发现我遇到难题?经过:一道怎样的难题?在那个环节上做不下去?面对难题我的表现怎么样?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结果:解决难题后,我的表现是什么?同桌的表现是什么?范文: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很久,不知道该怎样做。
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

学习目标1.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事情的重点部分进行具体叙述2.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事情写具体重点及难点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
指导一、写一件事需要注意什么?要把一件事叙述清楚说完整,必须要把六要素都交代清楚,可见记叙文六要素在叙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把一件事叙述完整的必备因素。
记事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写清了“六要素”,人们对这件事才会清楚、明白。
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头等重要的,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具体。
二、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文:原文:“——,寒光照铁衣”。
看到这个填空题,我傻眼了,因为“朔气传金柝”的“柝”字不会写,我就偷偷地翻开书抄了下“柝”字。
修改:“——,寒光照铁衣”。
看到这个填空题,我傻眼了,因为“朔气传金柝”的“柝”字我怎么也想不起来。
唉,只怪平时读书不认真。
我偷偷地看了眼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在埋头鞋子。
不如——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抄书吧,就一个字而已,如果我连这样最基本的题目都做不出来,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肯定会说“怎么回事?一个好学生连生字都没有过关!”。
我瞭了同桌一眼,还好,她正专心答题。
我悄悄地打开抽屉里的语文书,速速翻到《木兰诗》一课,飞快地扫描到“柝”字,疾速地在试卷上写上,又轻轻地把书合上。
这一切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我再一次扫视周围的同学,他们仍旧在认真答题。
我送了一口气,继续做后面的题。
小结记叙文中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叙。
记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叫描写。
描写要求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我学会了什么(学习把内容写具体) 作文21篇_优秀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学习把内容写具体)作文21篇小作家朱亦崔:第一次骑自行车:我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了我一辆自行车,于是我便学起了自行车。
刚开始爸爸扶着我的自行车后座,防止我摔倒,但龙头好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听我的话,东倒西歪,怎么也扶不正。
但是我不放弃,不气馁,努力坚持着,终于有一天,我试骑的时候竟然成功骑起来了。
我心想:哈哈,我终于把你制服了,这几天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我成功了。
爸爸妈妈也在一旁鼓掌,我高兴地笑了。
小作家宋燚: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件红的自行车我非常喜爱他,我把它拿回家开始练习自行车了,我先又想真地用力推车子就像飞一样的出去了,但是没过多久几辆车,很快就失去了平衡,我开始左歪右歪左边玩我就把方向盘往右边打从左边玩,我就把方向盘往右边的没过几天我就掌握了骑自行车。
于是,我正打算到人多的地方去练习,我在我们的广场那里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有的人打扑克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跑步,一开始我好不容易躲过了,打扑克牌的人差点撞上走路的人接着我停下来星星看来只有会了,还不行呢,于是我开始见不着,能不一个暮春又一个木桩,接着我来到了马路做实验,我很灵巧地度过的行人这次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发现了,真是学无止境。
小作家王浩阳:我第一次学自行车在今天下午我爸爸和我到了达活泉公园,还把我的那个两轮自行车拿上了。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我先是骑上了自行车爸爸在后边推我这样我就随着爸爸的节奏往前进后来爸爸松开了首我就自己骑了起来。
结果我一没把握住方向给摔落下来。
但是我心想就一个骑自行车怎么能难倒我呢?我仍是不灰心的骑着骑着,到后来我掌握了技巧,爸爸又放开了手,我。
按照我的技巧,骑着骑着,自然就摔倒,真是太庆幸了。
我终于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
我感到,我为我自己感到自豪,话不多说我还要继续去练自行车呢。
小作家乐炜强:我学会了做剪贴画看到别人做的剪贴画好漂亮啊!很想自己也会做,今天我终于学会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我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哦,应该不会难吧!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纸材料,按着画、剪、贴的顺序做起了我的第一张剪贴画——森林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把一件事写具体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记叙现实生活中人物、事件的一种文体。
记叙能力是写作的基本功。
写一篇记叙文,要回答: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一件事情,还要回答什么原因?经过怎样?结果如何?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说清楚,文章的内容就不完整,眉目就不清楚,就会影响表达效果。
所以,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掌握这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
所以,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掌握这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理地叙述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
请看下面一篇作文。
《“79”和“97”》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学校放寒假了,同学们说说笑笑拥出校门,有的在溜光的马路上滑着雪,有的在追逐着扔雪球。
我手里紧攥着揉成团团的数学考卷,低着头慢慢地走着。
唉,这次数学考试只得了79分,回家去怎么向爸爸说呢?爸爸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那个调皮的小弟弟也会刮着鼻子喊:“羞,羞,羞,”多丢人啊!冷不防我摔了一跤。
在滑溜溜的雪路上,怎么也站不起来。
这时,后边有人一把将我拉起来。
我抬头一看,是我的好朋友宋虹。
她是我的同桌,又是邻居。
她关心地问我摔疼了没有,扶着我一块走。
忽地,我害怕似地离开了她。
哎呀,糟了!如果小虹把我的考分告诉了爸爸,可怎么办呢?让她给我保密?或者就说不知道?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一个少先队员怎么能说谎呢?我正七上八下地想心事,小虹问:“你怎么了?好像有什么心事。
”我半天才喃喃地说:“哎,都怨我没。
79分要是能变成97分该多好啊!”第二天一早,小虹就来我家做作业。
爸爸开口就问:“小虹,你这次又考了一个双百分吧?”小虹很腼腆地点头笑了笑。
“小荔考得怎么样啊?”我一听可慌了神,忙伸出手冲小虹摇晃,还不住地翻手掌。
小虹怔了一下,我又连忙向她使眼色,意思是可别说出那个倒霉的79分。
这下她明白了,她低下头,含含糊糊地说:“也不错,她数学不就差三分吗?”爸爸可没注意到这些,说:“嗯,还可以,今后可得努力呀。
”说完就上班走了。
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小虹可真机灵,帮我过了这一关。
我用感激的目光向她致谢,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屋子里就剩下我们俩。
小虹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我伏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
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地响着,好像在说“谎话谎话”。
我的心里像钻进了毛毛虫,不知是啥滋味。
说实话吧,要挨骂丢人,说了谎话过了关,觉得脸上发烧,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同时,还让小虹帮助自己说谎,这不是错上加错吗?我怀着内疚的心情偷眼看看小虹。
她满脸不高兴,我的心里更难受了。
让她埋怨、批评我吧,就是骂我几句我也不吭。
好一阵的沉默。
“当、当……”时钟如实地敲了九下。
小虹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扶着我的肩头说:“你做得不对,我也有错误。
”“不,不,这都是我的不对。
下次再不说谎了。
”我赶紧接上去说。
“下次?那这一次呢?”小红像早已想好了似的,随口问我。
“这一次……”我迟疑了。
小虹站起来,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拿出钢笔,伏在桌子上写起来。
我赶紧凑过去一看,她写的是:“张伯伯,我错了。
小荔数学考得不好,我帮助她不够,请批评我吧。
”她写完了,向我笑笑,像是征求我的意见似的,我只觉得满脸发烧,心怦怦直跳,不知说什么好。
她又撕下一张纸,铺在桌子上,把笔递给我,鼓励地说:“来,你也写两句话。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伏在桌子上,拿笔的手不住地颤抖,费了好大的劲。
才写道:“爸爸,我不该把79分说成97分。
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小虹笑了,我好像卸下了一个大包袱,拿起两张纸条,轻快地跑到爸爸的卧室里,端端正正地放在书桌上。
《“79”和“97”》这篇文章写的是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时间是从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到第二天一早;地点是路上和家;人物有“我”、宋虹、爸爸;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我”数学考了79分,怕爸爸责怪;事情的经过是“我”让宋虹帮忙,一起瞒骗爸爸,把79分说成97分;事情的结果是宋虹和“我”都认识到瞒骗爸爸是不对的,决心说明真相,做诚实的孩子。
全篇文章时间、地点的转移交代得很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也写得明明白白,出现的人物都与事件有关,使读者能顺着的写作思路,体会到“我”的感情起伏和思想变化,收到应有的阅读效果。
记事的文章,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几件事。
这“事”就是文章的材料。
作文课上,有的同学常常皱着眉头对老师说:“我没有材料,我没的可写。
”同学们的生活像烂漫山花,像七色彩霞,你们勤奋学习,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课余生活丰富多采,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接触了很多新人新事,这些都是作文的材料。
可是,为什么有些同学作文时仍然感到“没有材料”、“没的可写”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同学不善于从生活里汲取作文的材料,二是不懂得怎样把自己掌握的材料应用在作文里。
所以,要做到提起笔来有事可记,把事情写具体,就要把握“选择材料”这一关。
那么,怎样选择作文的材料呢?首先,要写熟悉的。
我们知道,自己不了解的人,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一定写不出,也一定写不好。
如果你没有坐过火车,你就一定写不出《在列车上》的作文;你没有参加过毕业典礼,你就一定写不出典礼的动人情景。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最美的题材摆在你们面前,那就是你们最熟悉的人物。
”初学写作文,应该选择最熟悉的人或事来写,只有对这个人这件事十分熟悉,印象深刻,才容易写好。
在许多老师当中,一定有你熟悉的印象深刻的老师;在一个班里,一定有你要好的、有性格特点的同学;在平时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当中,一定有使你最受感动、难以忘怀的事情……那么,这些印象深刻的、有特点的、最受感动的人和事,就是你写作文最好的题材。
请看台湾小朋友翁小培是怎样描写“尴尬”的一件事的。
人总有值得回忆的往事,我也不例外。
记得一年前,也就是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我还不能忘怀。
那天,太阳高悬,炎热异常,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却一个也不愿出去活受罪。
沉闷的空气笼罩了整间教室。
好动的我,想打破这死寂的气氛,于是高喊道:“咱们到走廊玩捉迷藏去。
”一阵叫喊声,女同学几乎全部到齐,来到了走廊,我自称英雄,自愿先捉,别的同学用手帕把我的眼睛蒙住,眼前一片昏暗,不得不乱跑乱捉一场。
正当我感到疲乏时,哈!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捉到了一个。
她乖乖地站在那儿不动。
我首先摸摸她的腰,好啊!肥胖胖的,一定是淑美,准没错。
主意拿定,我喊了一声:“淑美!”只听一阵笑声,我以为自己猜对了,还洋洋自得,顺手把手帕扯下来一看,啊?!我不看还好,一看差点没晕倒。
“唉呀!”我惊叫了一声,原来我捉到的是教导主任,而不是淑美(幸好当时我还没打她的屁股)。
当时我连蹦带跳地一口气冲回教室,留下的同学幸灾乐祸地笑我,我真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真是尴尬得无法形容。
至今想来,还怪难为情的。
写课外活动,多数同学都选取“欢乐”的事情来写,的却别出心裁,偏偏要写“最尴尬的一件事”,选材别致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因为这件事是小熟悉的、难以忘怀的。
玩捉迷藏的时候,误把教导主任当作同学,事情很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真实,开始以为猜对了,便“洋洋自得”,继而发现错了,“一看差点没晕倒”(这一句绝妙),于是“连蹦带跳地一口气冲回教室”,“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点出“尴尬”两字。
结尾写道:“至今想来,还怪难为情的”,说明这件事给小留下难忘的印象。
越是小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写具体。
其次,要写有意义的。
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写熟悉的,那太容易了,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见到什么就写什么。
”我们说要写熟悉的,是因为熟悉的事情最容易写得具体。
但并不是说只要是熟悉的事就都值得写。
比如说,你看到两个人在大街上打架,如果你原原本本地把打架的情景写出来,不加任何评价,即使你把他们怎样骂人、怎样打架写得绘声绘色,也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有的同学为了故意突出“有意义”,就使劲“编造”或“拔高”,也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比如,有个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叫《上学路上》,现在把它抄在下面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
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
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了过来,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轱辘底下。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雷锋、张志新等无数先烈的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拉到马路边。
“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听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这篇作文要表现助人为乐的主题,这是好的。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编造出来的不真实的故事。
第一,既然“飘着鹅毛大雪”,夭空怎么可能是“蔚蓝色”的呢?显然这是小有意烘托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而编的。
第二,文章里的“我”和小孩素不相识,怎么知道在后面追赶的人就是小孩的妈妈呢?第三,当汽车就要撞到小孩的一刹那,“我”怎么还有时间想到那么多的英雄?第四,且不说马路上的行人“异口同声”地夸奖是否可能,单说“我”听了夸奖以后就“脸红”的情节也是不真实的,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脸。
有的同学也许会说,作家可以编故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编呢?我认为,作家虚构人物和故事,也是要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的。
俄国有个著名画家叫列宾。
有一次,列宾想给他的女邻居画张像。
列宾的女邻居是个十分蛮横的人,人称“泼妇”,谁也不敢得罪她。
列宾对女邻居说:“我一定要把你画成天使。
”那女人听了,高兴极了。
一会儿,列宾把画好的像送给女邻居,画面上竟是一个凶狠、狡猾的小市民的形象,那女人带着哭腔对列宾说:“我的天啊,你怎么把我画成这副狗模样,我难道是这样的人吗?”列宾耸耸肩膀,非常认真地说:“真对不起,我的画笔要忠实于生活啊!”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
只有忠实于生活,你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使读者觉得像真的一样。
更何况同学们学作文和作家搞创作不一样,不应该编造故事,而要老老实实地练习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只有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写出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具体,才能写得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妈妈》我的妈妈是个农民,是个文盲。
我4岁就跟随爸爸来到城市,离开了妈妈,离开了故乡。
虽然我回去了几次,但我总觉得了解妈妈太少、太少了。
记得我第一次回故乡时,已经上二年级了。
妈妈竟没认出我,以为我是人家的孩子,只是点了点头。
经爸爸一说,妈妈顾不得打量我,就兴奋地抓住我的肩膀,眼睛含着泪花,嘴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她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抱着我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吃过饭后,妈妈拉过我来,左一眼,右一眼,几乎把我看傻了,她越看,眼里越流露出怀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