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倍 速 2.不同点:(1)顶点不同:分别是(0,c),(0,0). 课 (2)最值不同:分别是c和0. 时 3.联系: y=ax²+c(a≠0) 的图象可以看成y=ax² 的图象沿y轴整体平移 学 |c|个单位得到的.(当c>0时向上平移;当c<0时,向下平移). 练
习题
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先想一想,如果需
二次函数y=-3x2-1的图象 是什么形状?它与二次函数 y=-3x2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对称 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二次函数y=3x2+1的 图象形状与y=3x2 一样,仍是抛物线. 顶点不同,分别是 原点(0,0)和(0,-1).
y 3x 2
y 3x 2 1
二次函数y=3x2+1的 图象形状与y=3x2 一样,仍是抛物线. 顶点不同,分别是 原点(0,0)和(0,-1).
y 3x 2 1
y 3x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位置不同; 最大值不同 分别是1和0
二次项系数为正数3,开口 向上;开口大小相同;对称 轴都是y轴;增减性与也相同.
想一想,在同一坐标系中作二次函数y=-3x2-1和 y=-3x2的图象,会是什么样?
…
18
8
2
0
2
8
18
…
(2)分别作出y=x2和y=2x2的图象.
(3)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 是什么形状?它与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对称 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二次函数y=2x2的 图象形状与y=x2 一样,仍是抛物线.
y x2
y 2x2
只是开口 大小不同.
的性质
(中考数学复习)第17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 课件 解析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4.(2013·苏州)已知二次函数y=x2-3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
交点为(1,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两
实数根是
( B )
A.x1=1,x2=-1 B.x1=1,x2=2 C.x1=1,x2=0 D.x1=1,x2=3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第17课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
浙派名师中考
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y=ax2图象的关系.
2.当满足___b_2-__4_a_c_>_0___时,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 有两个交点;当满足__b_2_-__4_a_c_=__0___时,抛物线y=ax2+bx +c(a≠0)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当满足___b_2-__4_a_c_<_0__时,抛 物线y=ax2+bx+c(a≠0)与x轴没有交点.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1.(2013·宁波)如图17-1所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图象经过(3,0),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一项是
( D )
C.a-b+c<0
D.4ac-b2<0
浙派名师中考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3)设点M在y轴上,∠OMB+∠OAB=∠ACB,求AM的长. 解:由A(0,-4)、C(4,0)得:OA=OC= 4,且△O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17-10所示,在OA上取ON=OB=2, 则∠ONB=∠ACB=45°; ∴∠ONB=∠NBA+∠OAB=∠ACB= ∠OMB+∠OAB,即∠NBA=∠OMB. 在△ABN、△AM1B中,∠BAN=∠M1AB, 图17-10 ∠ABN=∠AM1B,
2024 河北数学中考备考重难专题: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讲义)

2024河北数学中考备考重难专题: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讲义)考情分析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设问形式探究问题202223解答题10(1)抛物线对称轴、最值、图象上点的坐标;(2)函数图象平移特点:点坐标的平移、两点间最短距离定抛物线性质探究:(1)求抛物线对称轴,最值,另一点横坐标;(2)求平移的最短距离点移动最小距离20212510(1)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与直线y=a的交点问题;(2)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形状,最大值决定a<0,顶点式中k的值,顶点式求抛物线解析式;(3)抛物线与动线段交点问题定抛物线性质探究:(1)求点横坐标,画y轴,指出点所落的台阶(2)求抛物线解析式,求对称轴(3)求横坐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点横坐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0192612(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点坐标的关系;(2)直线下方的图象的函数值小于直线对应的函数值,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大值;(3)平均数→中点,函数图象上点的性质;(4)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个数问题含参抛物线(y=-x2+bx)性质探究:(1)求直线、对称轴、交点坐标(2)求点与直线距离最大值(3)求两点间距离(4)求“美点”的个数美点的个数20162612(1)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2)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对称轴;(3)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值,分类讨论思想;(4)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抛物线交点问题含参抛物线(y=-12(x-t)(x-t+4))性质探究:(1)求反比例函数k的值(2)求两点间距离,两直线间距离(3)求最高点坐标(4)求参数取值范围抛物线与双曲线交点问题20152511(1)求抛物线解析式、对称轴、顶点坐标;(2)抛物线与y轴交点坐标,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值,二次函数增减性;(3)抛物线与线段交点问题(x轴),分类讨论思想含参抛物线(y=-(x-h)2+1)性质探究:(1)求抛物线解析式、对称轴、顶点坐标(2)求点纵坐标最大值,比较两点纵坐标大小(3)求参数h值抛物线与线段交点问题典例精讲例(2022河北定制卷改编)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x+2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y轴上,点B的横坐标是4,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交AB于点C,设点P的横坐标为m.例题图(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出线段PC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若将原抛物线沿x轴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x+n)2+b(x+n)+c,要使新抛物线与线段AB 恰好有一个交点,求n的取值范围.(4)若原抛物线沿y轴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恰好落在直线AB上,且交另一点为F,求平移的距离,点F的坐标.选题依据:此题考查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顶点坐标,平移,抛物线与直线交点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总结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取值范围、图象开口、增减性、对称轴、顶点坐标、平移后的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方法:对称轴:①解析式已知,直接代入x=-2;②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直接代入x=x+y2顶点坐标:①一般式:代入顶点坐标公式;②顶点式:直接得到顶点坐标;③交点式:化为顶点式求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距离,先求得点坐标或直线解析式,通过横坐标或纵坐标间距离求得1.平移的特点:①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不改变开口大小(形状);②实质是图象上点的平移,可根据图象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即可确定平移方式,通常通过顶点来确定;2.抛物线中交点问题通常有:判断交点个数,通过交点个数求参数,抛物线与线段交点问题等,通常都是联立函数关系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得以解决,在此类问题中通常会融合“整点”问题,选择满足“整点”的点即可;3.判断点是否在抛物线内问题:主要是利用极限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选择取值范围的两端点的x值分别代入求解即可.练习(2022河北预测卷)如图,抛物线y=-12x2+kx+4(k为常数)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B.练习题图(1)当k=-1时.①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②当-2≤x≤1时,求抛物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直线L:y=6交y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M,N(M在N的左侧).当x≤12k时,抛物线的最高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2,请直接写出此时k的值.练习1(2022河北原创卷)如图所示为从游乐场的过山车抽象出来的函数图象,线段AB是一段平行于x轴的水平滑道,OA=3,滑道B-C-D可以看作一段抛物线,最低点为C(4,2),且D(6,3).滑道D-E-F是与滑道B-C-D的形状完全相同,开口方向相反的一段抛物线,其最高点为E,点F在x轴上,FO=12.练习题图(1)求抛物线B-C-D的解析式及线段AB的长;(2)求抛物线D-E-F的解析式,当小车(看成点)沿滑道从A运动到F的过程中,小车距离x 轴的垂直距离为2.5时,它到出发点A的水平距离是多少?(3)现在需要对滑道E-F部分进行加固,过E作支架EK⊥x轴于点K,然后建造如图所示的水平支架PS和竖直支架PM.求所有支架(虚线部分)长度之和L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练习2(2022河北逆袭诊断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12x+2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l2∶y=x2-2mx+m2-2交于C,D,过抛物线的顶点P向x轴作垂线,交直线l1于点Q.(1)当m=1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P的坐标;(2)若点Q的横、纵坐标都不小于0,当线段PQ取得最小值时,求△PCD的面积;(3)当抛物线与线段AB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练习2题图答案典例精讲例解:(1)∵直线y=x+2经过点A,且点A在y轴上,∴点A横坐标为0,将x=0代入解析式y=x+2中,解得y=2,∴点A的坐标为(0,2),∵直线y=x+2经过点B,点B的横坐标是4,∴将x=4代入解析式y=x+2中,得y=6,∴点B的坐标为(4,6).∴将点A(0,2),点B(4,6)代入抛物线y=x2+bx+c中,得=2,16+4+=6,得=-3,=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2;(2)由(1)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2,∴点P坐标为(m,m2-3m+2),∵PC⊥x轴交AB于点C,∴点C的坐标为(m,m+2),∴PC=m+2-(m2-3m+2)=-m2+4m=-(m-2)2+4,∵-1<0,0<m<4,∴当m=2时,PC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此时点P坐标为(2,0);(3)由(1)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x+2=(x-32)2-14,∵将抛物线沿x轴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x+n)2+b(x+n)+c,∴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x+n)2-3(x+n)+2=(x-32+n)2-14,通过图象可知,①当抛物线经过点A时,与线段AB恰有一个交点,将点A(0,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32+n)2-14=2,解得n1=3,n2=0(舍去),∴n的取值范围为0<n≤3;②当抛物线恰好经过点B时,与线段AB恰有一个交点,将B (4,6)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52+n )2-14=6,解得n 1=-5,n 2=0(舍去),∴n 的取值范围为-5≤n <0.∴n 的取值范围为-5≤n <0或0<n ≤3.(4)由(1)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3x +2=(x -32)2-14∵顶点坐标为(32,-14),32代入直线解析式y =32+2=72,顶点坐标为(32,72),∴平移距离=14+72=154,∴平移后抛物线y =(x -32)2+72,联立=(-32)2+72=+2,解得x =52x =32当=32时,交点为平移后抛物线顶点坐标(32,72)当=52时,交点F 坐标为(32,92).课堂练兵解:(1)①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坐标为(-1,92);【解法提示】∵k =-1,∴y =-12x 2-x +4=-12(x +1)2+92x =-1,顶点坐标为(-1,92).②由①得,抛物线y =-12x 2-x +4的对称轴为直线x =-1,12<0,∴当-2≤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1<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抛物线有最大值为92,∵-1-(-2)=1,1-(-1)=2,∴当x =1时,抛物线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2,∴当-2≤x ≤1时,抛物线的最大值为92,最小值为52,9-5=2;(2)k的值为-22或436.【解法提示】设直线x=12k交抛物线于点P,抛物线的顶点为R,∵y=-12x2+kx+4=-12(x-k)2+12k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k,顶点R的坐标为(k,12k2+4),当x=12k时,y=-12×(12k)2+k×12k+4=38k2+4,∴P(12k,38k2+4).当k<0时,如解图①,当x≤12k时,最高点为R(k,12k2+4),∵抛物线的最高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2,12k2+4-6=2,解得k=-22或k=22(舍去);当k≥0时,如解图②,当x≤12k时,抛物线的最高点为P(12k,38k2+4),∵抛物线的最高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2,38k2+4-6=2,解得k=436或k=-436(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k的值为-22或436.解图②解图①课堂小练练习1解:(1)∵抛物线B-C-D的顶点为C(4,2),∴设抛物线B-C-D的解析式为y=a(x-4)2+2(a≠0),代入点D(6,3)得3=a(6-4)2+2,解得a=14,∴抛物线B-C-D的解析式为y=14(x-4)2+2.∵AB∥x轴,且OA=3,∴点B的纵坐标为3,令1(x-4)2+2=3,解得x1=2,x2=6,∵点D(6,3),∴点B的坐标为(2,3),∵点A在y轴上,∴AB=2;(2)∵抛物线D-E-F与抛物线B-C-D的形状完全相同,由(1)得抛物线B-C-D的解析式为y=14(x-4)2+2,∴设抛物线D-E-F的解析式为y=-14(x-h)2+k,∵FO=12,∴F(12,0),-14(6-ℎ)2+=3ℎ=8=4.将点D(6,3),F(12,0)代入,可得-14(12-ℎ)2+=0,解得∴抛物线D-E-F的解析式为y=-14(x-8)2+4.当小车距离x轴的垂直距离是2.5时,则2.5=14(x-4)2+2,解得x=4±2,或2.5=-14(x-8)2+4,解得x1=8+6,x2=8-6(不合题意,舍去),∴小车到出发点A的水平距离为4+2或4-2或8+6;(3)由抛物线y=-14(x-8)2+4,可得E(8,4),∴EK=4,K(8,0),设M(d,0)(8<d<12),∴点P(d,-14(d-8)2+4),则S P=d-8,PM=-14(d-8)2+4,∴所有支架的长度和L=d-8+[-14(d-8)2+4]+4,化简得L=-14(d-10)2+9,∵8<d<1214<0,∴当d=10时,L有最大值,最大值为9.此时点M的坐标为(10,0)练习2解:(1)∵m=1,y=x2-2mx+m2-2,∴将m=1代入y=x2-2mx+m2-2,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x-1)2-2,∵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的坐标为(1,-2);(2)∵抛物线y=x2-2mx+m2-2=(x-m)2-2,∴顶点P在直线y=-2上,∵点Q 的横、纵坐标都不小于0,∴点Q 在线段AB 上,如解图,当点Q 与点B 重合时,线段PQ 的值最小,过点C ,D 分别作PQ 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点B 的坐标为(4,0),∴x =--2m 2=m =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8x +14,=x 2-8x +14=-12x +2,可得x 2-8x +14=-12x +2,解得x 1=15+334,x 2=15-334,∴CE +DF =x 1-x 2=332,∴S △PCD =S △PBC +S △PBD=12PB ·CE +12PB ·DF =12PB ·(CE +DF )=12×2×332=332;解图(3)m 的取值范围为-2≤m <2或4-2<m ≤4+2.【解法提示】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抛物线过点A时,可得m2-2=2,解得m=2或m=-2,当m=2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2,=x2-4x+2=-12x+2,可得x2-4x+2=-12x+2,解得x1=0或x2=72,∵x2=72<4,∴两交点都在线段AB上,∴-2≤m<2;②当抛物线过点B时,可得(4-m)2-2=0,解得m=4+2或m=4-2,∴4-2<m≤4+ 2.。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执教者学情分析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有自己的个人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留给他们动手实践、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猜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二、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初步积累了函数知识和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经验.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学生具有也一定的数学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课中,应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更好的体会到二次函数的特征.效果分析这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探究性重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经历、体验、内化知识的做法是成功的。
通过充分的过程探究,学生容易得出也是最早得出了图象的性质,借助直观图象的性质而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真正的形成往往来源于真实的自主探究。
只有放手探究,学生的潜力与智慧才会充分表现,学生也才会表现真实的思维和真实的自我。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真实的知识和真正的知识。
首先,要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素材。
教材对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从增减来描述的,我们认为这种对性质的表述是教条化的,对这种学术、文本状态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接受。
当然教材强调所呈现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是合理的。
但是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才是最好的。
如果牵强的引出来,不一定是好事。
其次,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知识的过程。
探究教学是追求教学过程的探究和探究过程的自然和本真。
只有这样探究才是有价值的,真知才会有生长性。
要表现过程的真实与自然,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就是要尊重学生各自的经验与思维方式、习惯。
结论是一致的,但过程可以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恰倒好处地优化提炼学生的结论。
中考一轮复习--第12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a<0,对称轴-1<x<0,图象与y轴的交点c>0,
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b-2a>0,b<0;Δ=b2-4ac>0;abc>0;当
x=1时,y<0,即a+b+c<0;当x=-1时,y>0,即a-b+c>0;∴(a+b+c)(ab+c)<0,即(a+c)2<b2;∴只有④是正确的.故选A.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二次函数的图象
例1(2018·山东青岛)已知一次函数y= x+c的图象如图,则二次函
数y=ax2+bx+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答案:A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解析: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0,c>0,∴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
2
对称轴 x=- >0,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正半轴.故选 A.
第12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考点一 二次函数概念及表达式
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 (a,b,c为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
次函数.
(1)一般形式:y = ax 2 + bx + c
;
(2)顶点式:y = a(x-h)2 + k(a ≠ 0),其中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h,k)
顶点
坐标
对称轴
b 4ac-b2
2015年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归类探究+回归教材):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考点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与对称点的坐标 将抛物线 y=ax2+bx+c(a≠0)用配方法化成 y=a(x-h)2 +k(a≠0)的形式,而任意抛物线 y=a(x-h)2+k 均可由抛物 线 y=ax2 平移得到,具体平移方法如图 14-1 所示.
探究三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a,b,c之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 1.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与坐标轴的交点情况与a,b,c的关系; 2.图象上的特殊点与a,b,c的关系.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例 3 [2014· 资阳] 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 图 14-2 所示,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b2<0;②4a+c<2b; ③3b+2c<0; ④m(am+b)+b<a(m≠-1). 其中正确结论有( B )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函数 y=2x2+4x-3 的图象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 度, 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 y=2(x-2)2+4(x -2)-3-1,即 y=2(x-1)2-6,顶点坐标是(1,-6).
解
析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
方法点析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主要从开口方向,与x轴有无交点, 与y轴交点及对称轴的位置,确定a,b,c及b2-4ac的符号 ,有时也可把x的值代入,根据图象确定y的符号.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一轮复习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2(课件)

解方程,得 m1=-2,m2=3(不符合题意,舍去) ∴m=-2
典型例题——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9. (2021•泸州)直线 l 过点(0,4)且与 y 轴垂直,若二次函数 y=(x﹣a)2+(x﹣2a)2+
(x﹣3a)2﹣2a2+a(其中 x 是自变量)的图象与直线 l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其对称轴
解方程,得 m1= 41-1 ,m2= - 41+1 (不符合题意,舍去)
4
4
∴m= 41-1 , 4
1 - m>3,即 m<-3,当 x=3 时,y=6.∴9来自6m+2m2-m=6,
解方程,得 m1=-1,m2= - 3 (均不符合题意,舍去). 2
综上所述,m=-2 或 m=
41-1
.
4
2 1<- m≤3,即-3≤m<-1,当 x=-m 时,y=6. ∴m2-m=6
bx+c=0有 两个不相等的 实数根;
②如果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 只有一个 交点,则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0有两个 相等 的实数根;
③如果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没有交点,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0 没有 实数根.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
A(1,0),B(m,0)(-2<m<-1),下列结论①2b+c>0;②2a+c<0;
③a(m+1)-b+c>0;④若方程a(x-m)(x-1)-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A 则4ac-b2<4a;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典型例题——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同象和性质【基础知识回顾】一、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 一般地如果y=(a 、b 、c 是常数a≠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名师提醒:二次函数y=kx 2+bx+c(a≠0)的结构特征是:1、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按一次排列 2、强调二次项系数a0】二、二次函数的同象和性质:1、二次函数y=kx 2+bx+c(a≠0)的同象是一条,其定点坐标为对称轴式2、在抛物y=kx 2+bx+c(a≠0)中:1、当a>0时,y 口向,当x<-2ba时,y 随x 的增大而,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a<0时,开口向当x<-2ba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名师提醒:注意几个特殊形式的抛物线的特点 1、y=ax 2 ,对称轴定点坐标2、y= ax 2 +k ,对称轴定点坐标3、y=a(x-h) 2对称轴定点坐标4、y=a(x-h) 2 +k 对称轴定点坐标】 三、二次函数同象的平移【名师提醒:二次函数的平移本质可看作是定点问题的平移,固然要掌握整抛物线的平移,只要关键的顶点平移即可】四、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同象与字母系数之间的关系: a:开口方向向上则a0,向下则a0 |a |越大,开口越 b:对称轴位置,与a 联系一起,用判断b=0时,对称轴是c:与y 轴的交点:交点在y 轴正半轴上,则c0负半轴上则c0,当c=0时,抛物点过点【名师提醒:在抛物线y = ax 2+bx+c 中,当x=1时,y=当x=-1时y= ,经常根据对应的函数值判考a+b+c 和a-b+c 的符号】 【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例1 (2012•常州)已知二次函数y=a (x-2)2+c (a >0),当自变量x 分别取2、3、0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y 1,y 2,y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y 3<y 2<y 1B .y 1<y 2<y 3C .y 2<y 1<y 3D .y 3<y 1<y 2 解:∵二次函数y=a (x-2)2+c (a >0), ∴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且对称轴是x=2.∴抛物线上的点离对称轴越远,对应的函数值就越大,∵x 取0时所对应的点离对称轴最远,x 取2时所对应的点离对称轴最近, ∴y 3>y 2>y 1. 故选B .对应训练1.(2012•衢州)已知二次函数y=12x 2-7x+152,若自变量x 分别取x 1,x 2,x 3,且0<x 1<x 2<x 3,则对应的函数值y1,y2,y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y1>y2>y3B.y1<y2<y3C.y2>y3>y1D.y2<y3<y1 2.A2.解:∵二次函数y=12-x2-7x+152,∴此函数的对称轴为:x=2ba-=7712()2--=-⨯-,∵0<x1<x2<x3,三点都在对称轴右侧,a<0,∴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y1>y2>y3.故选:A.考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2 (2012•咸宁)对于二次函数y=x2-2mx-3,有下列说法:①它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②如果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1;③如果将它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原点,则m=-1;④如果当x=4时的函数值与x=2008时的函数值相等,则当x=2012时的函数值为-3.其中正确的说法是.(把你认为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填上)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①∵△=4m2-4×(-3)=4m2+12>0,∴它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故本选项正确;②∵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的对称轴x=-22m--≥1在直线x=1的右侧(包括与直线x=1重合),则22m--≥1,即m≥1,故本选项错误;③将m=-1代入解析式,得y=x2+2x-3,当y=0时,得x2+2x-3=0,即(x-1)(x+3)=0,解得,x1=1,x2=-3,将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不过原点,故本选项错误;④∵当x=4时的函数值与x=2008时的函数值相等,∴对称轴为x=420082+=1006,则22m--=1006,m=1006,原函数可化为y=x2-2012x-3,当x=2012时,y=20122-2012×2012-3=-3,故本选项正确.故答案为①④(多填、少填或错填均不给分).对应训练2.(2012•河北)如图,抛物线y1=a(x+2)2-3与y2=12(x-3)2+1交于点A(1,3),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B,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的值总是正数;②a=1;③当x=0时,y2-y1=4;④2AB=3AC;其中正确结论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解:①∵抛物线y2=12(x-3)2+1开口向上,顶点坐标在x轴的上方,∴无论x取何值,y2的值总是正数,故本小题正确;②把A(1,3)代入,抛物线y1=a(x+2)2-3得,3=a(1+2)2-3,解得a=23,故本小题错误;③由两函数图象可知,抛物线y1=a(x+2)2-3过原点,当x=0时,y2=12(0-3)2+1=112,故y2-y1=112,故本小题错误;④∵物线y 1=a (x+2)2-3与y 2=12(x-3)2+1交于点A (1,3), ∴y 1的对称轴为x=-2,y 2的对称轴为x=3,∴B (-5,3),C (5,3) ∴AB=6,AC=4,∴2AB=3AC ,故本小题正确.故选D .考点三:抛物线的特征与a 、b 、c 的关系例3 (2012•玉林)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x=1,有如下结论: ①c <1;②2a+b=0;③b 2<4ac ;④若方程ax 2+bx+c=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2, 则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得到:c >1,选项①错误;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ba-=1,∴2a+b=0,选项②正确; 由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得到b 2-4ac >0,即b2>4ac ,选项③错误; 令抛物线解析式中y=0,得到ax 2+bx+c=0,∵方程的两根为x 1,x 2,且2b a-=1,及ba -=2,∴x 1+x 2=ba-=2,选项④正确,综上,正确的结论有②④.故选C 对应训练3.(2012•重庆)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x=1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c >0B .a+b=0C .2b+c >0D .4a+c <2b3.D3.解:A 、∵开口向上,∴a >0,∵与y 轴交与负半轴,∴c <0,∵对称轴在y 轴左侧,∴2ba -<0,∴b >0,∴abc <0,故本选项错误; B 、∵对称轴:x=2b a-=12-,∴a=b ,故本选项错误;C 、当x=1时,a+b+c=2b+c <0,故本选项错误;D、∵对称轴为x=12,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取值范围为x1>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取值范围为x2<-2,∴当x=-2时,4a-2b+c<0,即4a+c<2b,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四:抛物线的平移例4 (2012•桂林)如图,把抛物线y=x2沿直线y=x平移2个单位后,其顶点在直线上的A处,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A.y=(x+1)2-1 B.y=(x+1)2+1 C.y=(x-1)2+1 D.y=(x-1)2-1解:∵A在直线y=x上,∴设A(m,m),∵OA= 2,∴m2+m2=(2)2,解得:m=±1(m=-1舍去),m=1,∴A(1,1),∴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1,故选:C.对应训练4.(2012•南京)已知下列函数①y=x2;②y=-x2;③y=(x-1)2+2.其中,图象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函数y=x2+2x-3的图象的有(填写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4.解:原式可化为:y=(x+1)2-4,由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可知,将函数y=x2的图象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y=(x+1)2-4,的图象,故①正确;函数y=(x+1)2-4的图象开口向上,函数y=-x2;的图象开口向下,故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②错误;将y=(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y=(x+1)2-4的图象,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聚焦中考】1.(2012•泰安)二次函数y=a(x+m)2+n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1.解:∵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m>0,n<0,∴m<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故选C.2.(2012•济南)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1),(1,1)两点,则下列关于此二次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y的最大值小于0 B.当x=0时,y的值大于1C.当x=-1时,y的值大于1 D.当x=-3时,y的值小于0解:A 、由图象知,点(1,1)在图象的对称轴的左边,所以y 的最大值大于1,不小于0;故本选项错误; B 、由图象知,当x=0时,y 的值就是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而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1,1)点的左边,故y <1;故本选项错误;C 、对称轴在(1,1)的右边,在对称轴的左边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1,∴x=-1时,y 的值小于x=-1时,y 的值1,即当x=-1时,y 的值小于1;故本选项错误;D 、当x=-3时,函数图象上的点在点(-2,-1)的左边,所以y 的值小于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 3.(2012•菏泽)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bx+c 和反比例函数ay 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解:∵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a <0, ∵对称轴x=2ba-<0,∴b <0, ∵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坐标原点,∴c=0,∴一次函数y=bx+c 过第二四象限且经过原点,反比例函数ay x=位于第二四象限, 纵观各选项,只有C 选项符合. 4.(2012•泰安)设A (-2,y 1),B (1,y 2),C (2,y 3)是抛物线y=-(x+1)2+a 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1>y 2>y 3B .y 1>y 3>y 2C .y 3>y 2>y 1D .y 3>y 1>y 2 4.解:∵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a ,如右图, ∴对称轴是x=-1,∴点A 关于对称轴的点A′是(0,y 1),那么点A′、B 、C 都在对称轴的右边,而对称轴右边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于是y 1>y 2>y 3.故选A . 5.(2012•烟台)已知二次函数y=2(x-3)2+1.下列说法:①其图象的开口向下;②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③其图象顶点坐标为(3,-1);④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 C .3个D .4个5.解:①∵2>0,∴图象的开口向上,故本小题错误;②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故本小题错误; ③其图象顶点坐标为(3,1),故本小题错误;④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6.(2012•日照)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b 2-4ac >0;②2a+b <0;③4a-2b+c=0;④a :b :c=-1:2:3.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解:由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选项①正确; 又对称轴为直线x=1,即2ba-=1,可得2a+b=0(i ),选项②错误; ∵-2对应的函数值为负数,∴当x=-2时,y=4a-2b+c <0,选项③错误; ∵-1对应的函数值为0,∴当x=-1时,y=a-b+c=0(ii ), 联立(i )(ii )可得:b=-2a ,c=-3a ,∴a :b :c=a :(-2a ):(-3a )=-1:2:3,选项④正确, 则正确的选项有:①④. 7.(2012•泰安)将抛物线y=3x 2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y=3(x+2)2+3B .y=3(x-2)2+3C .y=3(x+2)2-3D .y=3(x-2)2-3 7.A 8.(2012•潍坊)许多家庭以燃气作为烧水做饭的燃料,节约用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现实的问题.某款燃气灶旋转位置从0度到90度(如图),燃气关闭时,燃气灶旋转的位置为0度,旋转角度越大,燃气流量越大,燃气开到最大时,旋转角度为90度.为测试燃气灶旋转在不同位置上的燃气用量,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燃气灶旋钮的5个不同位置上分别烧开一壶水(当旋钮角度太小时,其火力不能够将水烧开,故选择旋钮角度x 度的范围是18≤x≤90),记录相关数据得到下表:旋钮角度(度) 20 50 70 80 90 所用燃气量(升)73678397115(1)请你从所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中确定哪种函数能表示所用燃气量y 升与旋钮角度x 度的变化规律?说明确定是这种函数而不是其它函数的理由,并求出它的解析式; (2)当旋钮角度为多少时,烧开一壶水所用燃气量最少?最少是多少?(3)某家庭使用此款燃气灶,以前习惯把燃气开到最大,现采用最节省燃气的旋钮角度,每月平均能节约燃气10立方米,求该家庭以前每月的平均燃气量.8.解:(1)若设y=kx+b (k≠0),由7320 6750k b k b =+⎧⎨=+⎩,解得1577k b ⎧=-⎪⎨⎪=⎩,所以y=15-x+77,把x=70代入得y=65≠83,所以不符合;若设k y x =(k≠0),由73=20k,解得k=1460,所以y=1460x,把x=50代入得y=29.2≠67,所以不符合;若设y=ax 2+bx+c ,则由73400206725005083490070a b ca b ca b c=++⎧⎪=++⎨⎪=++⎩,解得1508597abc⎧=⎪⎪⎪=-⎨⎪=⎪⎪⎩,所以y=150x2-85x+97(18≤x≤90),把x=80代入得y=97,把x=90代入得y=115,符合题意.所以二次函数能表示所用燃气量y升与旋钮角度x度的变化规律;(2)由(1)得:y=150x2-85x+97=150(x-40)2+65,所以当x=40时,y取得最小值65.即当旋钮角度为40°时,烧开一壶水所用燃气量最少,最少为65升;(3)由(2)及表格知,采用最节省燃气的旋钮角度40度比把燃气开到最大时烧开一壶水节约用气115-65=50 设该家庭以前每月平均用气量为a立方米,则由题意得:50115a=10,解得a=23(立方米),即该家庭以前每月平均用气量为23立方米.【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2•白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值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3 C.-1<x<3 D.x <-1或x>3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1.C2.(2012•兰州)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ax2+bx+c|=k(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 B.k>-3 C.k<3 D.k>3选D.3.(2012•德阳)设二次函数y=x2+bx+c,当x≤1时,总有y≥0,当1≤x≤3时,总有y≤0,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A.c=3 B.c≥3 C.1≤c≤3 D.c≤33.解:∵当x≤1时,总有y≥0,当1≤x≤3时,总有y≤0,∴函数图象过(1,0)点,即1+b+c=0①,∵当1≤x≤3时,总有y≤0,∴当x=3时,y=9+3b+c≤0②,①②联立解得:c≥3,故选B.4.(2012•北海)已知二次函数y=x2-4x+5的顶点坐标为()A.(-2,-1)B.(2,1)C.(2,-1)D.(-2,1)4.B5.(2012•广元)若二次函数y=ax2+bx+a2-2(a、b为常数)的图象如图,则a的值为()A.1 B.2C.-2D.-25图 1图5.C1.(2012•西宁)如同,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过(﹣1,1)、(2,﹣1)两点,下列关于这个二次函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x=0时,y 的值大于1 B . 当x=3时,y 的值小于0 C . 当x=1时,y 的值大于1 D . y 的最大值小于0 选B 6.(2012•巴中)对于二次函数y=2(x+1)(x-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象的开口向下B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 6.C6.解:二次函数y=2(x+1)(x-3)可化为y=2(x-1)2-8的形式, A 、∵此二次函数中a=2>0,∴抛物线开口向上,故本选项错误;B 、∵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知,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C 、∵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知,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D 、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x=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7.(2012•天门)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①b-2a=0;②abc <0;③a-2b+4c <0;④8a+c >0.其中正确的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7.B7.解:根据图象可得:a >0,c <0,对称轴:2bx a=->0, ①∵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称轴是x=1,∴2ba-=1,∴b+2a=0,故①错误; ②∵a >0,∴b <0,∵c <0,∴abc >0,故②错误;③∵a-b+c=0,∴c=b-a ,∴a-2b+4c=a-2b+4(b-a )=2b-3a ,又由①得b=-2a ,∴a-2b+4c=-7a <0,故正确; ④根据图示知,当x=4时,y >0,∴16a+4b+c >0,由①知,b=-2a ,∴8a+c >0;故④正确;故选:B . 8.(2012•乐山)二次函数y=ax 2+bx+1(a≠0)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1,0).设t=a+b+1,则t 值的变化范围是( )A .0<t <1B .0<t <2C .1<t <2D .-1<t <18.解:∵二次函数y=ax2+bx+1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经过点(-1,0),∴易得:a-b+1=0,a<0,b>0,由a=b-1<0得到b<1,结合上面b>0,所以0<b<1①,由b=a+1>0得到a>-1,结合上面a<0,所以-1<a<0②,∴由①②得:-1<a+b<1,且c=1,得到0<a+b+1<2,∴0<t<2.故选:B.9.(2012•扬州)将抛物线y=x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A.y=(x+2)2+2 B.y=(x+2)2-2 C.y=(x-2)2+2 D.y=(x-2)2-29.B10.(2012•宿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抛物线y=2x2-4x+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经过这两次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A.(-2,3)B.(-1,4)C.(1,4)D.(4,3)10.D11.(2012•陕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x-6向上(下)或向左(右)平移m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恰好经过原点,则|m|的最小值为()A.1 B.2 C.3 D.611.解:当x=0时,y=-6,故函数与y轴交于C(0,-6),当y=0时,x2-x-6=0,即(x+2)(x-3)=0,解得x=-2或x=3,即A(-2,0),B(3,0);由图可知,函数图象至少向右平移2个单位恰好过原点,故|m|的最小值为2.故选B.二、填空题12.(2012•玉林)二次函数y=-(x-2)2+94的图象与x轴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个(提示:必要时可利用下面的备用图画出图象来分析).12.解:∵二次项系数为-1,∴函数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94),当y=0时,-(x-2)2+94=0,解得x1=12,得x2=72.可画出草图为:(右图)图象与x轴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7个,为(2,0),(2,1),(2,2),(1,0),(1,1),(3,0),(3,1).13.(2012•长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抛物线y=a(x-3)2+k与y轴的交点,点B是这条抛物线上的另一点,且AB∥x轴,则以AB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3.解:∵抛物线y=a (x-3)2+k 的对称轴为x=3,且AB ∥x 轴,∴AB=2×3=6,∴等边△ABC 的周长=3×6=18. 14.(2012•孝感)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0)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其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对于下列说法:①abc <0;②a-b+c <0;③3a+c <0;④当-1<x <3时,y >0. 其中正确的是(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4.根据图象可得:a <0,c >0,对称轴:x=2b a=1,2b a=-1,b=-2a ,∵a <0,∴b >0,∴abc <0,把x=-1代入函数关系式y=ax 2+bx+c 中得:y=a-b+c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x=-1时,y <0,∴a-b+c <0,∵b=-2a ,∴a-(-2a )+c <0,即:3a+c <0,故③正确;由图形可以直接看出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15.(2012•苏州)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在二次函数y=(x-1)2+1的图象上,若x 1>x 2>1,则(填“>”、“<”或“=”).15.解:由二次函数y=(x-1)2+1可,其对称轴为x=1,∵x1>x2>1,∴两点均在对称轴的右侧, ∵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x1>x2>1,∴y1>y2.故答案为:>. 16.(2012•成都)有七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3,-2,-1,0,l ,2,3的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a ,则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a-1)x+a (a-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x 2-(a 2+1)x-a+2的图象不经过点(1,0)的概率是.16.解:∵x 2-2(a-1)x+a (a-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 ∴[-2(a-1)]2-4a (a-3)>0,∴a >-1,将(1,0)代入y=x 2-(a 2+1)x-a+2得,a 2+a-2=0,解得(a-1)(a+2)=0,a 1=1,a 2=-2. 可见,符合要求的点为0,2,3.∴P=3 7 .故答案为37. 17.(2012•上海)将抛物线y=x 2+x 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17.y=x 2+x-2 18.(2012•宁波)把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18.解:二次函数y=(x-1)2+2顶点坐标为(1,2),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所以,旋转后的新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y=-(x+1)2-2.故答案为:y=-(x+1)2-2.2.(2012•贵港)若直线y=m (m 为常数)与函数y=的图象恒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则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0<m <2.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 考点聚焦
c
b2-4ac
特殊 关系
经过原点 与y轴正半轴相交 与y轴负半轴相交 与x轴有唯一交点 2 b -4ac=0 (顶点) 与x轴有两个不 b2-4ac>0 同交点 b2-4ac<0 与x轴没有交点 当x=1时,y=a+b+c 当x=-1时,y=a-b+c 当a+b+c>0,即x=1时,y>0 当a-b+c>0,即x=-1时,y>0 c=0 c>0 c<0
图 15-3
第15讲┃ 归类示例
解:(1)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说明b2-4ac=0,∴m=2. (2)∵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2x+1, ∴A(0,1),B(1,0),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AC∥OB, ∴∠BAC=∠OBA=45°,A、C是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AB=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可知E(-1,0),F(0,-3),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kx+b,将(-1,0)、(0,-3)代入,
第15讲┃ 归类示例
[解析] 把(1,0)代入 y=x2-4x+m 中,得 m=3,所以, 原方程为 y=x2-4x+3, 令 y=0,解方程 x2-4x+3=0,得 x1=1,x2=3, ∴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
第15讲┃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二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
第15讲┃ 归类示例
[2013· 四川] 已知抛物线:y=x2-2x+m-1 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且与 y 轴交于 A 点,如图 15-3,设它的 顶点为 B. (1)求 m 的值; (2)过 A 作 x 轴的平行线, 交抛物线于点 C, 求证: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此抛物线向下平移 4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 C′,且 与 x 轴的左半轴交于 E 点,与 y 轴交于 F 点,求抛物线 C′ 的关系式和直线 EF 的关系式.
第15讲┃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
第15讲┃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抛物线y=ax2 +bx+c与x轴 的交点个数 2个 1个 没有
b2-4ac 的符号 >0 =0 <0
方程ax2+bx+c =0有实根 的个数 两个________实根 不相等 相等 两个________实根 没有 ________实根
k=-3, 解得 b=-3,
∴直线EF的解析式为:y=-3x-3.
第15讲┃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三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a、b、c之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 1.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坐 标轴的交点情况与a、b、c的关系; 2. 图象上的特殊点与a、b、c的关系.
图15-2
第15讲┃ 归类示例
[解析] 过点P作PM⊥y轴于点M.
∵抛物线平移后经过原点O和点A(-6,0),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1 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3)2+h, 2
第15讲┃ 归类示例
将(-6,0)代入得: 1 9 2 0= (-6+3) +h,解得:h=- , 2 2 9 ∴点P的坐标是-3,- , 2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矩形 NPMO的面积, 9 27 ∴S=3×- = . 2 2
第15讲┃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命题角度: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抛物线y=x2-4x+m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1,0),则此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3,0) ________.
第15讲┃ 归类示例
[2012· 重庆]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 1 图象如图15-4所示, 对称轴x=-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2 是 ( D )
A.abc>0 C.2b+c>0
图15-4 B.a+b=0 D.4a+c<2b
第15讲┃ 归类示例
[解析] A项,∵开口向上,∴a>0.∵与y轴交于负半轴,∴c b <0.∵对称轴在y轴左侧,∴- <0,∴b>0,∴abc<0,故本 2a b 1 选项错误;B项,∵对称轴x=- =- ,∴a=b,故本选项错 2a 2 误;C项,当x=1时,a+b+c=2b+c<0,故本选项错误;D 1 项,∵对称轴为直线x=- ,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x1 2 的取值范围为x1>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x2的取值范 围为x2<-2, ∴当x=-2时,4a-2b+c<0,即4a+c<2b,故本选项正 确.故选D.知,将抛物线y=3x2向 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2+3; 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3x2+3向左 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2)2+3. 故选A.
第15讲┃ 归类示例
1 2 [2012· 广安] 如图15-2,把抛物线y= x 平移得到抛 2 物线m. 抛物线m经过点A(-6,0)和原点(0,0),它的顶点为 1 2 P,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y= x 交于点Q,则图中阴影部分的 2 27 面积为________. 2
命题角度: 1.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规律; 2. 利用平移求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式.
[2012· 泰安] 将抛物线y=3x2向上平移3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关系式为( A ) A.y=3(x+2)2+3 B.y=3(x-2)2+3 C.y=3(x+2)2-3 D.y=3(x-2)2-3
第15讲┃ 考点聚焦 考点3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将抛物线y=ax2+bx+c(a≠0)用配方法化成y=a(x-h)2+ k(a≠0)的形式,而任意抛物线y=a(x-h)2+k均可由抛物线y= ax2平移得到,具体平移方法如图15-1:
图15-1
第15讲┃ 考点聚焦
[注意] 确定抛物线平移后的关系式最好利用顶点式, 利用顶点的平移来研究图象的平移.
第15讲┃ 考点聚焦
考点2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特征与a、 b、c及判别式b2-4ac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项目
字母 a b
字母的符号 a>0 a<0 b=0 ab>0(b与a同号) ab<0(b与a异号)
图象的特征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对称轴为y轴 对称轴在y轴左侧 对称轴在y轴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