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对65岁及以上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22-01至2023-03收治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满意度情况、跌倒发生情况以及预防跌倒水平。
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情况、跌倒发生情况以及预防跌倒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可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满意度现阶段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导致患有疾病的老年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这种情况住院患者同样有所增加,由于患者年龄大且并发症较多,而且患者行为能力降低、运动能力降低,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跌倒的风险加大,患者病情加重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1-2]。
这一背景下需要加强关于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的护理研究。
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护理组成,能够针对跌倒等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对于减少患者跌倒发生情况有显著价值,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跌倒意识水平,效果较好[3]。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22-01至2023-03收治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男/女21/19,年龄65-85岁,均值(72.36±2.55)岁;研究组男/女22/18,年龄66-88岁,均值(72.41±2.60)岁。
将两组数据资料输入系计算机系统核算,核算结果差异不显著。
研究在不违背医学伦理要求基础上实施,且参与研究者家属及本人对其知情。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整洁程度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工作。
与患者说明跌倒的危害,并且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内容需要从以下部分渗透。
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干预的效果评价_蔡莉莉

析, 制定了对住院老年 患者防 跌倒干 预措施, 包括: 老年 住院 患者进行评估、制定防范措施, 实施健康教育、改善周围环境
评估表见表 1, M FS 的特点是用于评估住院病人 的跌倒风险, 使用耗时短、简单, 能快速地作出 判断应用非常广泛[2] 。
表 1 跌倒评估护理单
日期
时间
评估项目
患者曾跌倒 超过一个医学诊断 使用助行器具
及肌力, 病区周围环境、家庭社 会支持 等, 根 据患者 的实际 情 况做针对性教育和防范工作, 并把评估的结果、采取的措施以 及配合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 确 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3. 2 根据我科5 跌倒意外上报表6 报告显示, 发生跌倒的 重要 原因有身体和环境 因素, 身体因 素是: 1) 肢体 无力、行动不 便 者; 2) 步态不稳者; 3) 身体虚 弱、头晕、血压不 稳者; 环境因 素 有: ¹ 地面不平、湿滑; º 灯 光昏暗; » 病 床高度 不适、无床 栏 等, 与乔晓洪等[1] 报道基本一致。所以根据表 1 内容评估后, 得分超于 40 分被评为高 危者, 必须实 施各项 防跌倒 措施, 实 施的护 理措施在 表 2 相应项 目中打钩, 各班 次的护士根 据制 订的防御措施, 加强重点患者的巡视和照顾, 能有效地减少跌 倒发生率。从表 3 中看出, 干预前后跌倒发生率 ( P < 0. 01)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3. 3 制定防范措施、实施健康教育后, 患者及家属 提高了识
管理, 保持床旁和洗手间的清洁和干爽, 给行动不便的患者准 备好床旁便器[4] 。交接班查 房或管 房护士不 定时巡 查, 防跌
分, / 不知道0 为 0 分, 总 分 0~ 10 分; 遵医行 为评价 表包含 活 动、进食、穿衣、如厕、卧床 5 个 方面、10 个项 目组 成, 总分 为
老年住院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知调查及管理对策

下 :
89岁,平均(72.14±5.23)岁 ,其 中男 187例 ,女 l1O
1 对象 与方 法
例 ;文化 程度 :小 学 及 小 学 以下 62人 ,初 中 145人 ,
1.1 调查 对 象 随机 选 取 我 院 2009年 l0月 高 中或 中专 65人 ,大 专 l2人 ,本 科 及 本 科 以 上 13
查 分 析 发 现 ,65岁 以 上 的 老 年 患 者 占跌 倒 人 数 的 描述 性分 析 。
76.19% 。本 文 就 我 院 老 年 住 院患 者 对 跌 倒 风 险 的
2 结 果
认 知状况 进行 调 查 分 析 并 提 出管 理 对 策 ,现报 道 如
2.1 一般 资料 有效样本 297例 ,年龄 60 —
不 了解
33.00% 的患者 需要 跌倒 风 险知 识 ,需 要跌 倒 风 险 知
作 者 简 介 :黄惠 (1962-一),女 ,海 南 省 文 昌 市 人 ,主管 护 师 。
· 147 ·
《海l ̄ )2010年第 21卷第 l8期
HAINAN MEDICAL JOURNAL
Vo1.21 No.18 September 2010
8O岁 以上 老年 人 跌 倒 的 年 发 生 率 可 高 达 50% 。跌 者 的 回答 协 助 填 写 完 成 。本 次 调 查 发 放 问 卷 300 倒 不仅 使 老 年 人 感 到 恐 惧 和 焦 虑 ,而 且 跌 倒 后 约 份 ,回收 300份 ,剔 除 3份 资料 不 完 整 问卷 ,有 效 问
的初 表对 25名 老年住 院患者 进 行 预 调查 ,以检 验 问
了解体位 因素导致跌倒。疾病 、药物、体位为老年患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研究进展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功能退行性变化及各种疾病影响,活动能力下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加之住院期间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1〕。
据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 /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加[ 2 ]。
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住院老年病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住院费用,给家庭和社会的增加负担。
本文将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现状分析1.1 老年人跌倒流行状况: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跌倒。
随着美国老龄化的发展,直接死于跌倒的人数从2003年的13700人上升到2006年的15802人。
此外,报道还显示:在2012年的三个月中,580万65岁以上老人有过不止一次的跌倒经历。
一年中,180万65岁以上老人因跌倒导致活动受限或医院就诊。
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
老年人跌倒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仅2002年,美国老年人因跌倒致死12800人,每年因跌倒造成的医疗总费用超过200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因跌倒造成的医疗总费用将超过320亿美元;在澳大利亚,2001年,用于老年人跌倒的医疗支出达到0.86亿澳元,估计2021年将达到1.81亿澳元。
1.2 跌倒概述: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
护理行为干预对降低65岁以上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效果研究

・8 15・
护 理行 为 干预 对 降低 6 5岁 以上 住 院 患者 跌 倒 事件 的效 果研 究
林 冬 梅
摘要 目的 纷 。方法 通过 护理行 为干预 , 降低 6 5岁以上住院患者跌倒的风 险、 高生存质量 、 提 降低 家庭和社会 医疗经济 负担 和避免 医疗纠 对 30例 6 0 5岁以上的住 院患者进行跌倒风 险指数评 估 , 对照组为 20 0 7年 1月至 20 0 8年 1 2月经评估存在跌倒风险的随
下降 、 失调者 ; 平衡 ③意识不 清 ; 使用毒性 、 ④ 麻醉 、 精神类药 物
者; ⑤高龄 、 视力 障碍者。多数研究 支持肌肉乏力 和平衡失 调或
行 为能力估 计过高 , 不愿借 助别人 或辅助工具的帮助 , 或罹 患其
月至 2 0 0 8年 1 的住 院患者 , 院后 经责任 护士评 估存有 跌 2月 入 倒风险的随机挑选的 10例 6 5 5岁 以上的住院患者 , 7 , 男 2人 女 7人, 8 年龄 6 9 5~ 2岁 ; 干预后 为 2 0 09年 1 月至 2 l 0 0年 9月 , 经 责任 护士评估存有跌倒风 险 的随机挑选 10名 6 以上 的住 5 5岁 院患 者 , 6 男 6人 , 8 , 向家 属和患 者询 问同 意参 加本研 女 4人 经
本文从 20 0 7年 1月 至 2 1 0 0年 9月对本 院 6 5岁 以上存在 有跌
12 2 实验组为 20 .. 0 9年 1月至 2 1 00年 9月 , 经责任护士评估 存有跌倒风险 的随机挑选 的 10例 6 5 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 , 责任 护士在患者入 院 2 h内进行 跌倒风 险因素量 表评估 , 4 评估条 目 有 5条 : ①运动障碍致生活 自理能力下降 ; 身体疾病导致肌 力 ②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4期V ol.4, No.34, 2019126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观察王姗姗(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吉林 四平 136502)【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120例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理,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坠床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00%),差异明显,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住院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住院患者;老年;跌倒【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4.126.02大多数需要住院的患者具有肢体受限、意识障碍等特点,容易受到住院环境、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而发生跌倒的事情,造成患者的骨折等[1],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痛苦。
有学者提出,对住院患者使用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跌倒的发生情况。
本文将对我院12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120例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6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9例与21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55.69±4.98)岁。
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6例与24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6.05±5.25)岁。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效能与跌倒风险的调查分析

员进行预防跌倒知 识及基 本护 理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 及应时给予 安全
防护宣教 。本次调查较2 0 1 2 年吴琳娜等嘲的研究显示跌倒高风险人 群
1 . 1 对象 2 0 1 4 年1 2 月2 6 日,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 院全体老年
患者 为调查对 象进行横断面调查 。 绒 群僳觥
1 . 2 方 法
占评估人群7 3 . 5 5 %更低 ,可能与其调查对象为7 0 岁 以上患者有关 。 跌倒高风险 患者较低 中风 险患者跌倒效能低 , 预防跌倒效 能得 分
越低 的患者对 活动时不发生跌倒 的信 心不足 ,跌倒 的可 能性越 大 】 。 害怕 跌倒 的心 理状态和 意识 为患者 的康 复运动 及 日常生活 带来一 定 困难 ,提示应尽早给予干预措施 ,对于有跌倒 恐惧 的老年患者,护士 不仅要做好 心理护 理,消除恐惧感 ,还要帮助患者分析原 因并做 有针 对性 的健康教育 ,提高对预防跌倒 的认知度 ,出院后对这部 分患者进 行跟踪 随访 ,提供延伸服 务,同时与家人做好沟通 ,从心理 上给 予支 持与帮助 ,发挥 家庭的作用 。 老年 患者跌倒 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 为公众 健康 问题 不仅 需要护士,还需要家庭 、社会公共参与到预 防老年 患者跌倒 的健康教育 中来,以提高和强化预防跌倒 的意识 。 4 参考文献
3 讨论
系, 课题组在对北京大 学深圳 医院住 院老 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预警评 估 的基础上进行 了老 年人跌倒 自我效能调查 , 为老年人跌倒相关心理
进行功能评估 。现报 告如下
1 对 象 和 方 法
调查结果显示 ,6 6 %老年住 院患者处于跌倒 高风 险中,说 明对 于 6 5 岁 以上 老年患 者进行跌 倒危险评 估的必要 性及对 老年患 者陪护 人
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

体行走 = 3 0 ) ; ④药物治疗 ( 无 =0 , 有= 2 0 ) ; ⑤ 步态 ( 正常 = 0 , 卧床 = 0 , 轮椅代 步 = 0 , 96 5岁/ 乏力/ 体 位性低 血压 =1 0 , 失 调 及不 平衡/ 眩晕 =2 0 ) ; ⑥ 精神 状态 ( 有 自控 能力 =0 , 无 自控 能 力1 5 ) 。引起 跌倒的药 物包 括 : ① 麻 醉药 ; ② 抗组胺 药 ; ③抗 高 血压药 ; ④抗癫 痫痉挛药 ; ⑤利 尿药 ; ⑥降糖 药 ; ⑦ 抗抑郁 、 抗 焦 虑抗精神 病药。 对 每项评 估 内容为护士进 行字 义上 的解读 , 让护 士充分 了
规范化防跌倒 培训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5年 1 ~ 1 2月 入 院的 9 6 0例 患者 为研
究对象 , 其 中男性 4 8 0例 , 女性 4 8 0例 , 患者年龄为 6 0 - 8 4岁 , 住 院天数为 8  ̄ 1 6 d 。研 究人群包括伴 有意识 障碍 , 精神 异常 及感
解每项项 目的意思 , 便 于他们准 确评估 ; 通过晨 间提 问, 护理文
1 2月住 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 回顾性分析 总结 , 发现5 0 %的跌倒
事件是 由于护士对患者 风险评估不 到位 、 不准确 , 未进 入护士监
控范围 , 护理措施不得当或不全 面导致 , 因此 我们对护 士进行 了
评估住 院患 者 的跌倒 风险 , 使用简单 、 便捷 , 能帮助护 士快 速地
道, 老年病 院每年每例住 院患 者会发生 1 . 4次跌倒 。 尤其是 在 神经 内科 , 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 住 院患者 的年龄在 6 0岁 以上的 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对65岁及以上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31T09:23:36.0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6期作者:吉艳云熊泽民单美华肖琴琴严颖王晓平苏巍[导读] 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
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1501
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
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
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2]。
通过本研究,观察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对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入住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治疗的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70.85±4.85岁)和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70.15±4.36岁)。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例入选标准:(1) 患者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数≥2分;(2) 年龄≥65岁;(3) 能配合治疗,听得懂简单指令;(4)愿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1) 严重的认知、视觉、和听觉障碍,导致患者无法听从治疗师的指导的患者;(2) 有严重并发症,病情不稳定。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
实验组:进行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C-Mill系统进行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
1.2.2 治疗时间:每周3次,每次约20分钟,连续治疗3个月。
1.2.3 C-Mill系统使用步骤:第一步:给患者绑好安全保护装置;第二步:采集患者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各项评估;第三步: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第四步:患者开始训练。
1.2.4 评估内容及时间
在治疗前,治疗12周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有: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FA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FAC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FAC评分虽有增高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2组治疗前后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MF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经12周治疗后,2组患者MF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影响跌倒的因素一般涉及自身和外在因素两类,自身因素中如年龄的增长,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步态及躯体的平衡功能问题,精神以及心理相关疾病等;外在因素主要涉及社会经济状况、居家以及社会环境等[3]。
但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研究发现,坚持参加规律的运动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灵活性、减少反应时间等,可有效降低跌倒率和跌倒损伤[4]。
综合多项大型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平衡及步态异常是导致老年人跌倒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老年人跌倒危险程度的最强预测指标[5]。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 20%-50%存在各种类型的平衡及步态问题[6],平衡及步态异常使跌倒的发生率增加到3倍。
一般来说,7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正常平地步行速度和步幅比 20 岁年轻人平均减少10%-20%[7]。
老年人常见的步态改变包括步宽增加、双支撑相延长、躯干前倾、谨慎行走等[8]。
这些步态特征的改变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9]。
因此我们认为训练步态能力是预防老年
人跌倒的关键部分。
步行中可控因素包括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及路面坡度等,不可控因素包括环境噪音的大小、分散注意力的事物、路面的不平整障碍及其他人可能的催促等[10]。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65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患者,采用C-Mill系统进行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
C-Mill系统结合了嵌入了测力台的跑台和跑带投影系统,可以给患者提供多种感觉输入信息,通过将目标或者障碍物投影到跑台跑带上,患者的行走模式便可以被指引和规划,同时可以手动调节步长、步宽、步频和步态对称性等多种步行中可控因素,改善患者的步态。
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
境比较固定,在进行C-Mill系统训练时,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轨迹设置相应的治疗方案,模拟患者日常步行环境,包括各种不可控因素,训练患者参与多重环境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步行。
任务导向性训练方法(TOT)是基于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理论系统模型上,通过运动控制、运动学习以及康复科学领域理论的技术手段,为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设置明确的训练目标,从而通过不断的反馈调节达到训练目的训练方法[11]。
它根据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具体分析,设计出训练动作,并进行反复的主动训练。
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目标可以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目标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目标制定过高,患者不能完成任务,目标过低对患者来说没有难度。
所以在TOT训练中,需反复调整尝试,不断引导患者完成任务,达到康复目标[12]。
通过本研究,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降低了65岁及以上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改善了住院老年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了跌到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EB/OL].2012.
[2] 刘青青,钱媛,王芸,等.跌倒危险评估表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31-33.
[3] 赵利群,万巧琴.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51-54.
[4] 刘素蓉,尹军,张霞,等.101例住院患者跌倒造成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4):118-121.
[5] 吴瑕,薛武更,方静,等.危跌倒风险社区老年人120例生存质量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3):2758-2761.
[6] 张迪,何耀,曾静,等.影响中国老年人跌倒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4):329-333.
[7] 刘朝阳,高德伟.老年跌倒评估和预防[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5):364-367.
[8] Rubenstein LZ, Powers CM, Mac Lean CH. Quality indicatorsfor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and mobility prob-lems in vulnerable elders [J]. Ann Intern Med, 2001, 135(8 Pt2): 686-693.
[9] Rubenstein LZ, Josephson KR. Falls and their prevention inelderly people: what does the evidence show? [J]. Med ClinNorth Am, 2006, 90(5): 807-824.
[10]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30-34.
[11] 徐亚南,孔祥怡,王静,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128-4130.
[12] Pagnussat AS,Simao F,Anastacio JR,et al. Effects of skilled and un-skilled train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brain plasticity after focal is-chemia in adult rats〔J〕.Brain Res,2012, 1486(48) :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