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12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 幼儿教研记录20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 幼儿教研记录20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幼儿教研记录20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幼儿教研记录20篇幼儿园的生活最主要的不是学习, 而是建立一种习惯, 培养孩子的个性, 还有就是让孩子学会并适应集体生活,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

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系列活动安排: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

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

(生活体验馆活动)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6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6篇
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 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 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园地处农村,乡土材料随 处可见,它是乡土资源中最常见、最实惠、也是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 自然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 因地制宜,探索乡土材料与班级环境间的联系,使丰富的乡土资源在 班级环境中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主题墙上利用废旧的鸡蛋的盒子、碟子刷上颜料后拼贴出了三个 拟人又夸张的水果娃娃,形象逼真、色彩很鲜艳。孩子们一走进教室 就能指认出这是苹果、这是葡萄、这是菠萝。刚开始,我们几位老师 都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去参观了大中班的环境后,就觉得我们班的主 题很鲜明但内容却不够丰富,没有孩子的参与,显得有些空洞,我们 应该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与孩子进 行亲子创作,比如说用撕贴、粘贴等包装的方法制作一些水果贴在主 题上。
我们教室两侧的墙面,一面布置成评比栏“看谁爬得快”,另一 面是“快乐全家福”制作的材料都是用的别班不要的卡纸组合而成的, 这两面墙都是用的绿色,在感官上是舒适的、安全的。
活动区域有“图书角、娃娃家和玩具区”。娃娃家是孩子们比较喜欢 的,也是最能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地方,但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完全 完善,其实还可以用纸盒,做一些小型的家具,如小拍子、小床。让 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情景,同时也缓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2、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活动中,我以“收到一个大礼物盒”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 一个个递进性的游戏情景中引导幼儿感知、操作、讨论、了解瓶子和盒子的多种 开启方法,把如何打开盖子的经验积累融入在了宽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人 人动手,互相交流,个个投入。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 幼儿教研记录20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 幼儿教研记录20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幼儿教研记录20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幼儿教研记录20篇幼儿园的生活最主要的不是学习, 而是建立一种习惯, 培养孩子的个性, 还有就是让孩子学会并适应集体生活,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

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系列活动安排: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

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

(生活体验馆活动)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整理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整理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整理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教研活动的关键要想开展好一个教研活动,老师的状态究竟如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研活动的主持者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作为主体的老师则必需处于主动的、能动的、乐观的状态。

如何才能确保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点。

老师们应当享有确定主题的参加权。

教研活动的主题应在老师的亲自参加下才确定下来,应是老师从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中选择出来的。

从发觉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头,就应确定老师的教研主体地位,而不是到了召开争论会时老师才参加进来。

正由于教研主题是在老师的参加下共同确定的,老师就清晰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当如何去主动参加,从而也就使老师从“要我参与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与教研活动”。

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敬重,乐观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应当享有选择权。

这就是说,在教研活动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去规定老师说什么、怎么说.而是由老师自己去确定应当展现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现,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

正是由于选择权把握在老师自己手中,老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主动精神。

要和老师一起做好争论前的预备工作。

既然老师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教研活动的主体,开好教研会自己责无旁贷,因此就不会去打无预备之仗,不会去打无把握之仗。

这种主体的意识,就必定要落实到做好争论前的预备工作上来。

有了充分的前期预备,老师来参与教研活动时,就不再处于茫然状态或是随机式的即兴发言,而是有条有理有据有深度。

这就使得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效。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同学全面进展和老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面对的各种详细的教育教学问题为讨论对象,以老师为讨论主体,以专业讨论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讨论活动。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1教研活动时间:xxxx年2月25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教研活动主持人:李xx参与对象:全体老师活动实录: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老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平安,进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力量。

幼儿园学期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学期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园于本学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2023年6月30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各班级教室四、活动主题1. 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2.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3. 幼儿园安全工作与预防4.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5. 幼儿园家园共育五、活动内容1. 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1)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2)活动内容:各年级组教师针对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进行讨论,共同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3)活动成果:各年级组制定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育教学计划,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1)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0日(2)活动内容:教师们通过观看教学案例视频,共同分析幼儿行为,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行为观察与指导。

(3)活动成果:教师们对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观察方法,提高了指导能力。

3. 幼儿园安全工作与预防(1)活动时间:2022年11月15日(2)活动内容:邀请安全专家为教师们讲解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3)活动成果:教师们对幼儿园安全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明确了安全预防措施,为幼儿安全提供了保障。

4.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1)活动时间:2022年12月15日(2)活动内容:教师们共同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分享各自班级环境创设的经验,并制定改进措施。

(3)活动成果:各班级环境创设得到明显改善,为幼儿提供了更加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

5. 幼儿园家园共育(1)活动时间:2023年1月20日(2)活动内容: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分享育儿经验。

幼儿园全年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全年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二、活动地点:XX幼儿园三、活动主题:以幼儿发展为本,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四、活动内容:1. 第一季度(1月1日至3月31日)(1)主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内容: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主题: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活动内容:组织教师参观优秀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经验;开展环境创设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环境创设能力。

2. 第二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1)主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比赛,提高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学活动,学习借鉴。

(2)主题:幼儿园课程实施与评价活动内容:开展课程实施与评价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组织教师进行课程评价培训,提高教师评价能力。

3. 第三季度(7月1日至9月30日)(1)主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活动内容: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探讨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2)主题: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内容:开展家园共育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家园合作;组织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4. 第四季度(10月1日至12月31日)(1)主题: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活动内容: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组织教师进行应急处理演练,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主题:幼儿园教育科研活动内容: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论文撰写培训,提高教师论文写作水平。

五、活动总结:1. 通过全年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课程实施与评价更加规范。

3. 教师们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家园共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通用6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通用6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研讨过程:一、提出教研主题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是:如何充分运用户外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协调发展。

首先请各级部主任介绍一下自己的年级组在促进幼儿上下肢动作协调发展方面是如何运用材料的。

二、各级部主任反思及讨论前的质疑1、小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韩於香:幼儿上下肢动作协调我们针对投掷区和跳跃区开展的,在投掷区以投掷沙包、流星锤为主,我们发现的问题是幼儿幼儿只会前后移动,只是上肢在动,下肢得不到活动,所以,我们就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大小不同的报纸球、小动物投掷箱等,以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

我想听一听大家更好地意见和建议。

2、中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白瑞芳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脚跳、双脚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困惑的问题,根据研究主题我们采取添加适量促进上肢活动的玩具,如:增加了一些吊饰(如自制的布偶、沙包沙袋等)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

二是增设一些促进上肢发展的活动:如在小青蛙学本领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3、大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李纳:我说一下我们的投掷区,我们投放了沙包、流星锤、投篮架、套圈,在活动时,孩子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也是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还投放了跳绳,还利用篮球编排了球操,让幼儿上下肢动作也得到充分的锻炼。

老师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刚才听了三位老师的介绍,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三、参与式讨论主持人:围绕今天教研的主题,结合下午三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以年级组分三小组讨论,园长参与讨论。

罗阳镇中心幼儿园教研组活动记录

罗阳镇中心幼儿园教研组活动记录

罗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教师业务学习资料一、什么是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就目标的达成、环节的安排、师幼互动情况、教育效果与质量方面进行反思,并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与疑问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提出思考、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活动设计反思的内容:1、对象分析:幼儿原有经验和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原方案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活动目标与幼儿实际有否差异?3、教学顺序:包括对环节设计、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的反思。

4、教学组织:包括对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等的反思。

5、总体评价:总结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提出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三、反思层面要求:第一类(针对新教师):侧重于教学技能的反思。

即:不要急于在原有的备课方案上作内容的调整,先可思考、分析教案设计的程序,将问题较大或与本班实际相差较远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其余可完全参考操作,但也要通过钻研,内化,然后依据方案组织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在环节导入、引导、提问或讲解语言、组织、结束等方面的教学技能的运用。

课后反思也主要围绕“教学的一般技能”的运用进行回忆、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心得或不足之处,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或是与同事商讨后提出解决方案。

反思的内容应详细地注明在原活动方案旁边,以使一目了然。

第二类:侧重于教学策略的运用。

可在以上反思层面的基础上对原备课方案进行认真分析、钻研,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或新的理念、结合原有经验,对原方案以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将要采取的一些非言语策略、交流策略、组织策略、评价策略和帮助策略等进行预计的调整,或在课后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心得或不足之处,提出解决策略。

反思的内容可标注在方案旁边(调整或反思)。

也可写在活动之后。

四、应注意的方面:1、要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以及开放的思想,乐于反思、批判和改造原有的思想观念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园把环境教育作为研究课题,把创建绿色学校与提高环保教育质量结合起来。通过创建,全园的“绿色”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
2、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还应将环保意识适当地穿插在除了环保活动以外的一些教学活动中,这样就更能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在体育活动《小鸡捉虫》中,我引导幼儿说出虫的害处,小鸡帮助了谁? 小鸡这么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由此引出了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让幼儿明白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谁又是我们人类的敌人。
金厂峪镇中心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2012年12月17日
班 级
大二班
教 师
钱素芬
教研课题
培养幼儿环保的意识






如今污染环境的现象的确不少,这些现象对幼儿的身心是极其不利的,为了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环保活动。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需要一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因此,那些污染环境的现象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环保活动,如《灰姑娘的新房子》,它告诉幼儿要保护树木,保护小鸟的道理;如《水怎么变脏了》,它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及时放到垃圾箱里。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获益匪浅,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我园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每个班内,创设与环保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家长园地开辟环保之窗栏目,向家长,幼儿宣传环保知识,幼儿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还要付诸行动--减少垃圾,我们特制作了“分类垃圾回收箱”,让幼儿把废旧物品带来,进行分类放置,并变废为宝,利用一些可改造垃圾让幼儿亲自制作玩具,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在科技节主题活动“多彩的服装”中,幼儿利用塑料袋、报纸、蛇皮袋、稻草等一些平时觉得没用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出了一件件漂亮的服装,并利用这些服装进行时装表演。不仅仅如此,在校园内,到处可见积极向上的环保标语,时时刻刻提醒教师和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提高环保意识。
此外,我园还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利用科技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举行了“小博士赛台”,在幼儿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环保知识以竞赛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我园还利用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利用爱鸟周举行保护鸟类的专题讲座;利用世界环境日开展多种环保活动,并组织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竞赛,评选“绿色宝宝”等。
3、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环保教育。
为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光靠一些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一次,有两个小朋友不知为何而争得面红耳赤,我便走过去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呀?”其中一个幼儿站起来对我说:“周老师,我说红烧的田鸡(青蛙)好吃,他说白烧的田鸡好吃。老师,你觉得呢?”我微笑着问他们:“你们知道田鸡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 它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吗?”两人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我们不应该吃青蛙的,青蛙能够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我满意地冲他们点了点头。总而言之,在环保教学活动之后,还应在课后进行一定的巩固,这样才能让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