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名人

合集下载

中国51位围棋九段(2021-8-25更新)

中国51位围棋九段(2021-8-25更新)

中国51位围棋九段(2021-8-25更新)1、陈祖德,上海⼈,1944年2⽉19⽇⽣。

1982年被授予九段。

2012年11⽉1⽇逝世,享年68岁。

2、吴淞笙,福建莆⽥⼈。

1945年4⽉4⽇出⽣于上海,1982年被授予九段。

2007年12⽉23⽇逝世,享年62岁。

3、聂卫平,河北深县⼈,1952年8⽉17⽇⽣。

1982年被授予九段。

4、马晓春,1964年8⽉26⽇出⽣于浙江嵊县(今嵊州)。

在1982年3⽉进⾏的第⼀次全国段位赛上,马晓春正式定为七段。

1982年底在成都9胜1和势不可挡,顺利升为九段,成为中国棋⼿中通过段位赛升上九段的第⼀⼈。

5、曹⼤元,1962年1⽉26⽇⽣,上海⼈,11岁学围棋,1982年定为六段,1986年升为九段。

6、钱宇平,中国上海⼈,祖籍浙江嵊州,绰号“钱⼤”。

1972年学棋,1982年被定为四段,1987年升为九段。

7、江铸久,出⽣于⼭西省太原,1982年定为五段,1987年升为九段。

8、刘⼩光,1960年3⽉20⽇出⽣于河南开封。

1988年,由⼋段特批晋升为九段。

他是有了全国段位赛后,第⼀位未通过段位赛升为九段的棋⼿。

9、芮乃伟,1963年出⽣,上海⼈,1988年6⽉升⾄九段,全世界第⼀位⼥⼦围棋九段。

10、俞斌,1967年4⽉6⽇⽣,浙江省天台县⼈。

中国围棋史上第2位世界冠军,也是中国棋⼿获得的总共第3个世界⼤赛冠军。

1991年晋升九段。

11、陈临新,浙江临海⼈,1963年3⽉⽣。

1993年升为九段。

12、张⽂东,是中国第⼀位在段位赛中从初段⼀直打到九段的棋⼿。

1982年第⼀次全国段位赛后,被定为初段的仅有三⼈,张⽂东是其中之⼀。

11年后,在兰州进⾏的1993年全国围棋段位赛上,张⽂东以9胜3负的成绩升为中国的第12位九段。

13、廖桂永,⼴东⼈,1995年升为九段。

14、邵震中,1958年10⽉1⽇出⽣于江苏淮安。

1995年升为九段。

15、汪见虹,河南洛阳⼈,1963年9⽉12⽇⽣,1996年升为九段。

关于围棋的名人历史

关于围棋的名人历史

关于围棋的名人历史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

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

那么围棋有哪些名人?围棋的四大家分别是哪四大家族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围棋的名人历史吧,欢迎阅读。

围棋名人之王按说道悦冒着“发配远岛”之危险,在二十番争棋中大获全胜,逼得安井算知不得不自动让位,接任名人棋所当然名正言顺。

但道悦在呕心沥血的争棋过程中,饱尝人世之炎凉,已把名人棋所看得淡了,而且自知棋艺不如徒弟道策,于是索性让道策撑起本因坊家门户,同时推荐他为名人棋所。

自己则激流勇退,做起世外高人来。

1677年,道策被任命为名人棋所。

历代名人棋所,象这样众望所归而晋升为棋所的,以道策为第一人。

论起日本棋史上的历代名人,顶数道策最厉害。

道策之技不但当时独步天下,无人能敌,就连现在日本的职业高手也对他佩服万分。

最初日本的围棋也和中国古棋一样,讲究“吃大龙”拼个你死我活。

由于“吃大龙”是安井家的拿手好戏,故日本棋坛将这种布局和战略称为“安井流”。

但道策一出,棋风顿变,开始讲究布局理论和灵活战略,称为“道策流”。

从此安井流便销声匿迹,正如枪炮发明后的刀矛剑戟一样,只有束之高阁了。

故后人称道策为棋圣。

道策做了名人棋所后,改进了不少围棋制度,并广收弟子,弘扬棋道,一时间威名远扬。

天和二年(1682年),琉球国使来日本朝贡,琉球王因慕道策大名,特派国内第一高手亲云上浜比贺相随,请求与道策对弈一局。

因为道策身为名人棋所,不允许私自与别人对局,后经岛津光久的协助,幕府才特许道策出战。

四月十七日,比赛在岛津官邸举行,岛津亲临观战,并让浜比贺放上四子。

按说此局是日本围棋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国际比赛,万一输了,不仅是本因坊家的耻辱,而且失了日本的尊严,道策一世英名也就付之东流了。

然而道策神态子若,坦然诺之,坊门弟子不禁暗暗为老师捏把汗。

这一局道策下得精彩绝伦,满盘皆尽碰顶缠绕之能事,着着先手,子子轻灵,弄得浜比贺头昏脑涨,结果白棋以十四目轻取。

羽生稀

羽生稀

羽生稀羽生稀,顾名思义,一个极为稀少的存在。

他是日本围棋界的传奇人物,也是世界围棋界的顶尖棋手之一。

他的名字被誉为棋坛的天才,无人可比。

羽生稀在围棋界的崛起始于十岁的时候。

当时,他与九段棋手对局,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战胜这么多位棋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此,他的名字开始经常出现在围棋界的报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羽生稀的才华成为众人所共认。

他不仅在日本国内的比赛中屡获殊荣,还在世界性的围棋大赛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赢得了多个世界围棋冠军头衔,成为了围棋界的传奇人物。

在围棋界,羽生稀被视为一位非常有自信的棋手。

他非常热爱围棋,对比赛时的每一步都投入了很多心思。

他注重思考、准备和训练。

每次比赛前,他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研究对手的棋局和策略。

然而,羽生稀的背后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特点,那就是他从不放松。

即使他获得了很多成就,他从未感到满足。

他总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努力超越自我。

他相信只有不断挑战和进取,他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

除了他在围棋界的成就之外,羽生稀还以其谦逊和勤奋而闻名。

他始终保持着与他人平等的态度,从不自视过高。

尽管他是世界级的围棋棋手,但他依旧愿意与初学者甚至是小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围棋知识和经验。

羽生稀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棋界。

他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许多年轻男女勇往直前,追求他们自己的梦想。

他的坚持、努力和毅力让他成为了一个典范,一个可仰慕的偶像。

总体而言,羽生稀是一个有着非凡天赋和勤奋精神的围棋天才。

他在围棋界创造了许多辉煌,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

他的名字永远地铭刻在围棋的历史上,成为了无人可比的传奇。

他是我们可以学习和追随的榜样,不仅仅是在围棋领域,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的名人故事
围棋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棋艺,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围棋高手和名人。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围棋名人故事:
1. 王积薪:唐代国手,以高超的棋艺在当时声名大噪。

据传他在金谷园与冯汪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九局棋赛,最终以五比四取胜,被推荐到翰林院,当了棋待诏。

2. 刘仲甫:北宋围棋国手,被誉为“棋高品第一”。

他编写的《棋经十三篇》是围棋史上重要的著作。

3. 黄龙士:清代围棋国手,被誉为“弈圣”。

他著有《弈括》一书,对围棋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贡献。

4. 吴清源:现代围棋大师,被誉为“棋圣”。

他曾在日本进行比赛,以全胜战绩著称。

5. 柯洁:中国围棋选手,曾获得多个世界冠军头衔。

他以机智、犀利的棋风在比赛中屡屡取胜,备受瞩目。

这些围棋名人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也表明了围棋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36位九段棋手一览

中国36位九段棋手一览

中国36位九段棋手一览2013年3月6日,第7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第4局在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战罢,范廷钰以3比1的比分击败韩国朴廷桓。

这是中国棋手继常昊之后第二次夺得应氏杯,范廷钰以16岁零7个月的年龄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也是第11位世界冠军。

范廷钰获得冠军奖金40万美元。

1995年4月24日,时年30岁的马晓春在第六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第四局中击败聂卫平,为中国首夺围棋世界冠军。

2000年5月10日,俞斌在第四届LG杯五番棋决赛第四局中战胜刘昌赫,时年33岁,是中国棋界的第二位世界冠军。

2005年,时年28岁的常昊在第五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第四局中战胜崔哲瀚,将应氏杯首次留在中国,成为中国棋界的第三位世界冠军。

五年出一位新世界冠军的“规律”从2006年起被打破,2006年1月13日,罗洗河在第十届三星杯三番棋决赛第三局中力克李昌镐,在打破李昌镐世界大赛决赛番棋对外金身不破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棋界的第四位世界冠军得主。

罗洗河夺冠时虽然与常昊同为28岁,但精确到月份上,要比常昊夺冠时小三个月,因此罗洗河在世界冠军首冠年少榜上要比常昊高一位。

三个月后,中国棋界新的一位世界冠军诞生。

2006年4月21日,23岁的古力在第十届LG杯五番棋决赛的“内战”中战胜陈耀烨。

不过中国大陆第六位围棋世界冠军得主的出现要等到三年之后,2009年12月17日,27岁的孔杰“大器晚成”,在第14届三星杯三番棋决赛第二局中击败同辈棋手邱峻,与古力并肩成为中国棋界“虎一代”中的佼佼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棋手中“豹一代”突出重围。

2011年2月23日,22岁的朴文垚在第15届LG杯三番棋决赛第二局中战胜孔杰,是为中国大陆棋界的第七位世界冠军。

2012年2月15日,20岁的江维杰在第16届LG杯三番棋决赛第二局中击败李昌镐。

成为第八位世界冠军得主。

2013年1月19日,21岁的周睿羊(生于1991年3月8日)在首届百灵爱透杯五番棋决赛第三局中击败陈耀烨,以零封的态势夺取了个人的首个围棋世界冠军。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

世界十大围棋高手排名围棋是起源于我国的一项棋类运动,在古代琴棋书画所说的棋就是围棋,带大家了解一下世界围棋十大高手。

1. 吴清源吴清源有着棋圣的称号,对于我国围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备受世人尊敬。

2. 聂卫平聂卫平手国著名的职业围棋选手也是出色的围棋教练。

曾经在国际赛事上获得过多项殊荣。

在围棋方面也出了很多书。

3. 罗洗河罗洗河被称为天才棋手,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围棋,10岁就进入了国家队。

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九段围棋国手。

4. 常昊对于围棋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常昊,他是一位1976年出生的围棋选手,现在是著名的九段围棋选手,6岁就开始学习围棋,曾经获得了多项大奖。

5. 小林光一小林光一是来自日本的九段围棋选手。

在围棋上的剑术也是比较高的,曾经获得过一个世界冠军,58个其他冠军。

6. 曹熏弦曹熏玄是韩国第1位九段围棋手,或者硬是冠军杯。

是韩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职业棋手,在世界围棋坛上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7. 本因坊秀哉本因坊秀哉是日本围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13岁入段。

出了很多关于围棋的优秀作品,与日本围棋的贡献比较大。

8. 李昌镐李昌镐是韩国著名的职业围棋选手,曾经创造过很多人心历史记录。

从1992年到2007年,一共得了18个个人冠军团体冠军。

9. 坂田荣男坂田荣男在日本的围棋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是一位九段围棋棋手。

曾经获得了64次比赛冠军,14次本棋院选手权战冠军。

10. 李世石李世石也是韩国的职业围棋选手,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

曾经获得过多项冠军。

在围棋上的造诣很高。

中国围棋名人简介

中国围棋名人简介

中国围棋名人简介一、聂卫平聂卫平,河北深州人,中国著名围棋运动员、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

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

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

在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了民众对围棋的热爱,因此,国内出现了空前的“围棋热”,也为围棋在中国大陆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5年到1979年之间,国内所有赛事桂冠皆被聂卫平收入囊中,人称“聂卫平时代”。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同马晓春共同创造"聂马时代"。

聂卫平广收门徒,培养了一些杰出的围棋国手,如世界冠军常昊,古力,孔杰,檀啸等。

如今他已年近古稀,依旧为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奔波劳碌着。

著有《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等书。

二、马晓春马晓春,浙江嵊县人(今嵊州市),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曾创下中国围棋名人战十三连霸记录,2005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围棋队总教练。

1995年5月获第6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同年8月再获第8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围棋“双冠王”。

著有《三十六计与围棋》《笑傲纹枰》等。

三、古力古力,重庆人,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现效力于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重庆队。

1989年开始学围棋,1995年入段并入选国家少年围棋队,1997年底师从聂卫平。

2006年在第10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中首次夺得职业生涯围棋世界冠军;2007年获得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首次把春兰杯留在中国;2008年获得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终结了韩国富士通杯十连冠记录;2009年在第4届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第13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第1届BC信用卡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三次夺冠;2010年12月在第15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夺得冠军;2015年6月在第10届春兰杯中再夺世界冠军,成就世界围棋“八冠王”。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

围棋史上最厉害的七个人围棋史上最凶猛的7人 1. 道策 2. 黄龙士 3. 范西屏 4. 施襄夏 5. 丈以及 6. 秀策 7. 吴清源
1. 道策出世日期:1645年本因坊道策是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他被称作为是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始祖,发明了“手割”这类反动性的围棋实践,备受后世敬仰。

2. 黄龙士出世日期:1651年黄龙士,清朝期间有名的围棋国手,他以及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朝三大棋圣”,棋风形形色色,次要作品有《弈括》、《黄龙士全图》,对围棋倒退有重大奉献。

3. 范西屏出世日期:1709年他是乾隆期间有名的围棋国手,与施襄夏并称“棋圣”,次要作品有《桃花泉弈谱》、《二子谱》、《四子谱》等,其代表作“当湖十局”将现代座子制围棋推向巅峰。

4. 施襄夏出世日期:1710年他是清朝有名的围棋国手,与范西屏、黄龙士并称“清朝三大棋圣”,其次要作品有《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等,是汗青十大围棋妙手排名之一。

5. 丈以及出世日期:1787年本因坊丈以及是日本现代有名的围棋手,他的棋艺属于那种晚成一型,其时其实不被人们所瞅好,始终到文政年间本因坊丈以及的棋艺才达到壮盛期。

6. 秀策出世日期:1829年6月6日本因坊秀策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名围棋棋士,良多人以为他是围棋黄金期间傍边最平凡的棋士,与道策另有丈以及并称为日本围棋三圣。

7. 吴清源出世日期:1914年6月12日 www. 吴清源有“棋
圣”之称,他是世界围棋十大妙手排名之一,次要作品有《中的肉体》、《吴清源打棋选集》、《名局细解》、《吴清源选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棋名人
外星人李昌镐
如果若干年后我们可以有幸目睹20世纪世界围棋编年史的话,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被公认为棋圣的时代性人物当数以下两位,第一是吴清源,第二是李昌镐。

与活跃在历史的故纸堆中、传说中的棋界泰山北斗吴清源前辈相比,李昌镐的优势是更具有时代气息,他有幸降临在这世界围棋职业化开始以后的黄金时代。

围棋的起源地中国、雄霸多年的日本超一流集团在相争之后,谁能想到随着曹薰铉的第一个大赛冠军而来是更为凶猛的“韩流”,而傲居这峰口浪尖的,正是有“外星人”之称的李昌镐。

迄今为止世界棋坛唯一的大满贯得主,包括早已停办的东洋证券杯和世界围棋最强者战,甚至连亚洲杯快棋赛和三国团体赛也是无所不克。

13年之间拥有18项个人世界冠军头衔,加上农心杯三国擂台赛上稳如磐石的优异表现,见证了“石佛”高超的棋艺和过人的心理素质,让世间多少英雄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李昌镐的职业生涯至今尚未结束,但他已经注定是一个永久的传奇。

曹李铁闸
任何英雄豪杰,终究难逃衰落的那一天。

时光进入21世纪,李昌镐不再是人见人畏的“常胜将军”了。

显赫一时的“四大天王”,徐奉洙在夺取了唯一的世界冠军和末届真露杯九连胜的骇人战绩以后碌碌无为,“天下第一攻击手”刘昌赫也渐渐风光不再,韩国的新锐棋手多数还在蹒跚学步中成长,但翻开纪录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世界冠军几乎全部姓“韩”,其奥秘就在于,今年北京奥运我们噤若寒蝉刻意回避的一个名词——双保险。

几乎就在中国棋坛马聂争霸的同时,韩国国内也经历着著名的“曹李争霸时代”。

正是老将曹薰铉在1989年春将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收入囊中,由此点燃了韩国的“围棋热”。

据说自那以后,围棋俨然成为了韩国在校大学生的五门必修课之一。

借着俞斌夺取第四届LG杯棋王赛冠军、常昊完全取代马晓春“中国第一人”地位的东风,中国围棋一度吹响了反击强音,那几年的世界大赛,中国棋手八强赛六对二、五对三;四强赛“三英战吕布”的大好局面屡见不鲜。

但最后的王座永远是属于韩国人——李昌镐或者曹薰铉之一。

师徒二人无论谁率先倒下,另外一位总能坚持到终极胜利,名副其实的双保险,让中国的人海战术空化为无用功。

巅峰状态的常昊,也就在一次次屡败屡战中品尝着失意。

曹李铁闸,1999—2003年间中国棋迷谈之色变的永恒记忆。

四小天王
在韩国四大天王称雄世界棋坛的时代,国内新秀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96、97前后曾经有崔明勋、李圣宰等四名天才少年国内外战绩卓著,被誉为“四小天王”。

心高气傲的他们曾立誓言:“两年赶上、五年超越四大天王”,事实告诉大家年轻人谦虚一点绝不是坏事。

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除了崔明勋还偶尔出现在世界大赛的初始阶段外,其他三人早已销声匿迹。

如今接过韩国中生代旗帜正是新版“四小天王”李世石、朴永训、宋泰坤和崔哲翰。

在李昌镐宝刀未老,依然偶露峥嵘的背景下,李世石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韩国棋手继续争夺世界冠军的最大资本。

李昌镐所开创的“李氏王朝”,他无疑是最出色的接班人。

中国三代领袖
80年代后期兴起的国内“马聂争霸”,于1995年东洋证券杯的决战赛场作了一个了断。

马晓春战胜了国人熟知的“棋圣”聂卫平摘下中国围棋第一个世界冠军,最终被定义为“擂台赛英雄”的聂棋圣从此淡出了世界大赛。

当新生的领军人物马晓春连拿两项世界冠军,并于1996年包揽名人战、天元、棋圣战、霸王战、友情杯等六项国内大赛冠军时,棋风清雅飘逸的马晓春意气奋发,他有理由相信,属于自己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看过马晓春全盛时期棋谱的棋迷们肯定会认同他个人时代强者的地位,可惜马“妖刀”遇上的同样处于鼎盛时代的宿敌“石佛”李昌镐,1996至1998年间,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十连败耻辱。

国内的年轻棋手以惊人的成长速度抢班夺权——1997年天元战常昊以3比1击碎了马晓春的卫冕梦想,霸王战王磊夺魁,名人战第一盘罗洗河给马老师来了个“下马威”……“七小龙”风驰电掣的猛烈冲击过后,97年末马晓春仅保有名人战一项冠军头衔。

他不由感叹这世界变化之快。

只有回到世界赛场上去重拾自信。

98年深秋的三星杯五番棋决赛,原本是马晓春痛打翻身仗的绝世良机,11月中旬的首盘较量以完胜李昌镐告终,棋迷熟悉的那个马晓春似乎又回来了。

一月之后本当如期举行的剩余四盘棋交手却被韩国棋院以“与亚运会时间冲突”的理由单方面宣布延迟。

其实谁都明白,亚运会的赛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确定,现在使这种“盘外招”,只能解释作为状态不佳的李昌镐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

1999年2月的汉城四盘决战,记忆深处的经典战局。

马晓春在2比1抢到赛点后两度痛失大好局面,转胜为败失去在番棋决赛彻底赢回信心的机会。

当年夏天的富士通杯,在李昌镐折戟加藤正夫又一次天赐良机的情况下,决赛场上的马晓春半目惜败于刘昌赫;2000第二届春兰杯决战,又被王立诚2比1逆转。

收获了将近十个世界亚军的马晓春,无奈结束了自
己的时代。

以强势连胜逼迫日本棋院结束中日擂台赛的少年英雄常昊,于97年天元战挑战权争夺中险胜自己后来的妻子张璇,接下来扳倒一代枭雄马晓春登上历史舞台。

五次进军世界大赛决赛却一次次将胜利果实葬送于曹李师徒之手,第六次又在韩国新天王李世石面前俯首称臣。

“万年老二”,终于在2005第五届应氏杯为自己的亚军宿命划上了句号。

古力,最早知道他的名字源自1997年的一篇专题报道,当时尚是二段小棋手的古力因身为老聂高徒而备受称赞前途无量。

差不多十年过后,预言成真。

从“内战内行”国内等级分第一,到连续三年三个世界冠军,古力真的成熟了。

也许是围甲的高水平对抗锻炼了新一代的小虎小豹辈棋手。

自05年常昊捅破窗户纸以来,中国棋手已有七冠在握。

灵光一现的几位英雄
小林光一、依田纪基、张栩
1997年第十届富士通杯是他唯一的世界冠军。

这届大赛也是“韩风”凛洌时期为数不多的一次完完全全的中日对抗赛。

以“四大天王”领衔、辅以当时两名最强新锐崔明勋和梁宰豪的韩国人,令人大跌眼镜在前两轮结束后就已经全部出局。

先克崔明勋、又以半目扳倒李昌镐的中国初出茅庐小将周鹤洋一举成名。

八强战成了中日棋手的天下,锐不可当的周鹤洋再胜日本老将武宫正树,成为当年最为瞩目的“黑马”。

半决赛小林光一终于阻挡了他继续前行的脚步,随后决赛中立克队友王立诚捧杯。

同年“老虎”依田纪基拿下首届三星杯冠军,已是日本老一辈超一流棋手的余晖。

旅日棋手赵治勋和王立诚的相继捧杯未能激起日本棋手重新崛起的势头。

01年之后的日本围棋,仅在LG杯上由张栩夺得唯一一冠。

近几届三星杯预选赛日本棋手更是连连溃败。

曾经辉煌的日本围棋,从顶尖棋手到中坚力量,真的后继无人了。

俞斌
自95年马晓春怀抱两项世界冠军以来,中国人已经连续五年无缘世界大赛冠军,打破这一坚冰的机会赋予了“老树开新花”中国先锋大将俞斌。

2000年第四届LG杯半决赛,孤身杀入四强的俞斌面临韩国三大天王的合围,上演一出精彩的“单骑闯关”,他幸运的在半决赛中抽中了三人当中自己最不怵的曹薰铉,以4目半优势胜出;另一边李昌镐败于刘昌赫之手,须知巅峰时期的石佛是绝不会在大赛决赛中失手于中日棋手的,这一结果使得胜负天平已经稍稍向中国队这一方倾斜。

五番棋决战打成1比1平后移师韩国继续较量,夺得天王山之役胜利的俞斌正在紧张准备第四局比赛的前一天,得知远在国内的妻子顺利产下爱女的喜讯,士气如虹的他在第二天的战局中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刘昌赫成功捧杯。

欣喜之余还不忘和对手
开个玩笑:“想夺世界冠军,你也得尽快找个太太啦!”
朴正祥
韩国围棋的新生代代表人物,在历史最为悠久的富士通杯冠军榜上留名,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