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见主题——和谐
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备考:核心主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备考:核心主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主题一富强1.富强,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实现国家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了国家富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才可能实现政治民主、文化文明和社会和谐,才能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挖掘求深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我们都应该把实现国家富强同自身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增进人民幸福和促进国家强盛作出贡献。
我们全社会也应该尊重劳动者。
领袖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作潜能,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作性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2.富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早在远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
汉代休养生息,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
唐朝“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近代,面对压迫,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前仆后继。
洋务运动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富强观,主张兴利、重商、求富,大力发展实业。
维新运动的领袖提出了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洋的政治教育体系,致国强盛、致民强健的思想。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富强国家。
毛泽东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和谐是一种美作文

和谐是一种美作文
和谐是一种美。
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美。
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处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睦共处的状态。
和谐的社会是人们向往的社会,和谐的生活是人们憧憬的生活。
和谐的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在
和谐的社会中,人们不会因为种族、宗教、性别、贫富差异而产生歧视和矛盾,而是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们会互相帮助,不计较个人得失,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和谐的生活,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在和谐的生
活中,人们不会肆意破坏自然环境,而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和谐的生活中,人们会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只有在和谐的生活中,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和谐是一种美,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中,
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幸福美满的生活。
和谐,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过上和谐的生活,让和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让和谐成为我们社会的主题,让和谐成为我们时代的底色。
这样,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和谐是一种美,让我们共同追求和谐,共同享受和谐的美好。
高考英语热点作文话题范文—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高考英语热点作文话题范文—创建和谐人际关系一、Writing 1(短文)[2022·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七次模拟]你校将举办“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Follow Social Morality and Start from Me)”的活动。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发表在校英语报上,内容包括:1.活动目的;2.具体行为(排队购票、爱护公物等);3.发出号召。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Follow Social Morality and Start from Me【参考范文】Follow Social Morality and Start from MeAiming to make us students behave properly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in public, our school will hold an activity called “Follow Social Morality and Start from Me”.As is known to us, it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to observe social morality. When we buy tickets, we should wait in line instead of jumping the queue. When visiting a museum, we're supposed to follow the rules and keep quiet. In addition, we should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public property.Social morality is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morality in the new era, so it'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act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to our society.二、Writing 2(报道)[2022·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模拟(四)]昨天你在回家途中看到一个年轻人在路边对晕倒的老人进行急救。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中学一名新生升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在新环境中很难与同学相处,自己的情绪也逐渐失落。
他的长辈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
长辈们的话对同样身处高一的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某校将举办以“如何处理当今时代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上述格言,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出者爱返”是人们喜爱的箴言之一。
书法家喜欢书写它,文学家喜欢诵读它,哲学家喜欢解读它,慈善家喜欢拿它来鞭策自己,普通人喜欢用它来告诫自己。
这句话出自汉代贾谊的《新书》,说邹穆公爱民如子,国家富强而知礼仪,穆公死时,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傲童不讴歌,琴瑟无音”,一直到了第二年,人们才开始娱乐活动。
高考作文五大主题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考作文五大主题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题解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主题一:爱国、富强】一、经典名言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领袖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领袖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6、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
——蔡元培7、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严复8、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钱伟长9、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10、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二、经典素材1、中国梦——现实的“八大”追求:美丽中国、安全中国、法治中国、公平中国、创新中国、发展中国、文明中国、廉洁中国。
2、位卑未敢忘忧国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3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怨恨的状况和原因,`````````````````````````````````````````````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7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辛弃疾提出的建议是颇有建设性的,然而朝廷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3、于右任的临终诗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5篇

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5篇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5篇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个人好,终究是无法撼动整个世界的,因此让我们将眼光放远些,鼓励大家百花齐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例文,希望你喜欢。
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篇1现代社会既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又是呼吁合作的社会,只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能立足社会。
竞争是合作的目的,合作是竞争的基础。
正是我们的合作意识使我们自己变得这么高,我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登上成功的顶峰。
让自己拥有竞争的实力,最终胜利。
作为高三的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高考。
我们同学之间有竞争和合作。
如果我们自己也没有自信,我们就不能在学习上与其他对手竞争,争取理想的成绩。
那么我们在学习上的手腕就会败了。
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想拥有理想的成绩,还不想为了成功而在学习中与其他学生交流。
,它可以明确地说,不想互相合作,作为人类的懦夫,不想和别人合作的人,即使现在取得好成绩,以后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合作是社会的存在,谁也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竞争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没有合作的竞争,双方都输了,如果合作不竞争,社会今后就不会发展。
竞争和合作与生俱来。
只有共同发展,我们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2023年乙卷高考语文作文通用篇2在现在这个社会上,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总是有竞争,也需要合作。
在竞争中合作才能让我们发展得更好!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时间最短的即为获胜者。
前面的几组同学都争着将自己的圆锥体拉出瓶外,结果你争我抢,不仅没有把圆锥体拉出,反而弄到了瓶子。
最后一组同学却很快的拉出了细线,秘诀只有一个“你第一,我第二,他第三……”以此类推,大家井然有序地拉出细线,自然很快达到目的。
2021高考20个热点作文主题

2021高考20个热点作文主题1.《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主题阐说】“天人合一”是古代先人提出的生存法则。
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成为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话题。
自然界和人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矛盾关系。
一味地征服自然最终得到的将是大自然疯狂的报复,一场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古老的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们应继承祖先的智慧,友好地对待自然,顺应自然,不要给自然增添环境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负担。
否则,自然必会以悲剧回敬人类。
【经典事例段】《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
《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点评:正面论证。
引用古代哲人论述得出人类对待自然的应有态度: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
)【论证严谨段】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
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
”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
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点评:反面论证。
“征服自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2.《凝聚光明,点亮智慧生活》【主题阐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霍金曾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15篇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已经正式落下帷幕,那我们知道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甲卷作文题目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主题作文范文(精选篇1)从照亮黑暗的第一缕阳光,到昨夜风中的夕阳,时间一直在流逝;从懒洋洋地打哈欠,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到略带疲惫地睡着,时间一直在流逝;从鸡鸣到夜深人静,时间一直在流逝。
至于我,我不想被时间支配,而是想让时间被我支配,于是我开始了一场与时间无止境的赛跑。
时间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少年,跑起来很轻松,调皮地冲我挤眉弄眼。
我跑得筋疲力尽,想停下来休息,但时间没有等我。
我笑着从我身边跑开。
我尽力抓住时间不让它走,它却冲我笑了笑,又跑开了。
我突然意识到,时间不会有同情心停下来等我,我不能和时间握手。
否则,时间会打败我,我会在贫穷和贫穷中生活。
否则,如果时间对我失去了,时间会用眼睛和眼睛伴随我一生,陪我走到生命的尽头。
是的,与其坐在床边发呆地盯着远方,不如开心地做些有意义的事。
当我凝视远方时,时间又溜走了。
突然,我惊呆了:我刚才在干什么?我刚才在想什么?没有,我什么都没想。
我只是有意无意的缩到了一边,要求时间先跑。
啊,时间先生,停下来,等等我!时间连头都没回,在我叫它的时候就跑了,给了我一个无声的回答。
过去的日子过去了,未来的日子还没有到来。
时间是如此顽固,它拒绝倒退,甚至停止。
我叹了口气,我的时间只能靠自己了。
每天来去无踪,怎么办?让它溜走?没有!别乱走!不要急!我要珍惜每一分钟!我不想白白度过一生,不要悲观地坐着看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常见主题——和谐【典型题目】【出色标题】【常见思路】人类应该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
和谐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
和谐即是美。
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充满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善待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要从身边之事做起【名言论据】1.和为贵。
——古语2.家和万事兴。
——谚语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5.美在和谐。
——赫拉克利特6.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赫拉克利特7.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
——毕达哥拉斯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9.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
——罗曼•罗兰10.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
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11.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事例论据】1、丁绍光把美与和谐献给世界(艺术的和谐美)丁绍光是著名的旅美画家,他的画以和谐为主题,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觉得从哲学、文艺发展以及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和谐是重要的,这也是现在的世界所欠缺的。
丁绍光也曾画过反映内心冲突的画,但那是在年轻时候,到国外后,他觉得世界缺少和谐,所以从此以和谐为主题作画。
他会选择一些永恒性的题材,如母爱父爱、人性、人与自然的爱,这些本身不受空间、民族、时间的局限,而且还带有中国色彩。
这些都是不同人、不同民族都可以得到共鸣的,是人类共同的想法,这样的艺术才可能永存。
2、和谐的形体(和谐即是美)尽管由于时代、民族、社会形态的不同,人们的审美习惯、情趣、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然而人体美的实质——比例与和谐,却是亘古不变的。
例如:头颅是身高的1/7至1/8;肩膀最宽处为身高的1/4;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宽……按这些原则结合成的人,体态匀称和谐,散发出令人愉悦的美感。
被誉为女性健美典范的《米洛的维纳斯》,若按比例缩成身高160厘米的女子,其三围比例为90:72:96厘米,构成了比例协调、线条柔和的曲线美。
而《掷铁饼者》雕像,构图的基本要素则是“人体正方形”(即二臂侧平举等于身高),体态雄健威武,凝聚着健力、美,是男性美的完整体现。
3、美大学生烤鱼受罚(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004年5月20日,加利福尼亚大学三年级学生马修?考克斯和凯茜?卢普闲来无聊,一起到校园的池塘边捞鱼解闷儿,结果“初战告捷”:只用铁钩就钓上一条45厘米长的大鱼。
这种鱼的外号叫“富翁鱼”,较为名贵。
事后有人向校方报告说,他们看到考克斯和卢普将此鱼烤熟吃了。
6月7日,校方发言人说,校方对两名学生的行为“感到恶心”。
他说,在大学接受了三年教育的学生仍不知保护自然环境,也不懂得人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简直是“不可原谅的行为”。
为了教训这两个学生,校方当即对他们实施了经济处罚。
随后,学校董事会开会研究决定,开除两名学生的学籍,并以“蓄意破坏自然”和“虐杀无辜动物”的罪名,把他们送上法庭。
据报道,如果罪名成立,考克斯和卢普将被判处一年监禁。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和谐是一种哲学美)中国人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是因为其提倡和谐的主张,体现了一种哲学的美感,让人享受到“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芬芳世界的美好。
人,生而平等,每个人的人格是等高的。
各种思维方式的共存,是社会昌明的体现。
各种思维方式和光同尘,是一个社会充满勃勃生机,是社会大有希望的征兆。
单一的声音组合不成动听的音乐,单一的事物构成不了欣欣向荣的世界,就像味道单一的食物,是枯燥无味的。
中国传统的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种元素合成的,就像由各种高度不同的音阶可以谱写和演唱一首首协奏曲。
倘若在哲学思维的形式上,一味地强调思维活动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就意味着人类思维是枯竭的,果真如此那人类将是无望的,甚至是绝望的。
5、道家和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和谐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里,他设想的和谐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老子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消灭一切技术,消解一切文明对人性的侵害,将文化所造就的人还原为没有任何印记的自然人。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切断那些引起纷乱的社会交往关系。
这种淳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画卷,固然是和谐社会的一类,但它更像是没有人活动的自然界。
在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无何有之乡”等等。
在这类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民如野鹿”,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
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每个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
对于社会整体和谐来说,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在儒者看来,人伦和谐并不涉及到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而只涉及到财富占有者的分配关系问题。
因而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
6、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创造和谐社会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伟业。
完成这样的伟业,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需要从每一件事、每一句话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胜为大胜,和谐就在其中。
和谐是具体的,和谐就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不毁损花草树木,能保护环境和谐;办公区内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串门闲聊,行走避免噪音干扰他人工作,有利于办公气氛的和谐;“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前停一停”,能营造交通秩序的和谐……人人都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仓廪实而知礼节”。
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谈及和谐社会,有些人往往只讲重大问题,如贫富差距、贪污腐败、执法不公等等,把不和谐现象的责任归咎于政府、推诿于他人,却对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的、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和谐行为闭口不谈,认为细枝末节无关痛痒。
殊不知,商场上“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秩序建设。
“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一种十分让人费解的社会流行病。
自私、嫉妒、盲目攀比等心理因素,制造了大量的社会不和谐。
人人都多一点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为和谐多做贡献,社会就会日益和谐,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7、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破坏环境就是破坏和谐)2005年3月份开始,圆明园内上演了一幕骇人的情景:几十台挖掘机正在疯狂地破坏着圆明园的景观,所有湖底被挖开,然后铺满了大片白色塑料,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湖水渗漏。
专家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拥有无可取代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圆明园是有史以来中国最杰出的园林。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设的基本思想,“巧夺天工”、“宛若天成”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浑然一体”、“古朴沧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境界,“泱茫无穷”、“气象万千”是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效应的美学感受。
显然,开放的园林生态系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对于圆明园而言,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已经接受了几百年的历史考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园林水系和外部水系、地下水系的沟通是最重要的“生态流”。
中国文化是有“意境”的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尤其如此。
这次圆明园大规模铺设白色塑料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彻底破坏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圆明园那种“浑然天成”、“自然天真”、“恬淡清雅”的和谐感受就完全没有了,损害了圆明园独特的旅游欣赏价值,如果不立即改正,后果不堪设想。
8、席慕容眼中的和谐身为蒙古族人,诗人席慕容因为看透了其生活背后的文化本质,她对自己的根脉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草原文化真正的内涵在哪里呢?她认为很明确,那便是和谐、朴素。
“和谐不是驯服,而依然有野性。
比如放养的蒙古马,我曾问过蒙古族朋友布赫鄂尔顿先生,我说500匹马养在外面你不担心吗?他说你放心,生人是靠不近马群的,只有主人才能进来。
它们每天回来喝两次水,如果在冬天雪水够多的时候要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
有一年冬天,电视台的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要找找我的马群,我还不知道它们在哪儿呢。
相信什么东西都有灵魂,我不是独大的,在这个草原里面我要生活,植物也要生活,动物也要生活,对着这个天地战战兢兢地、互相想办法和谐相处地过日子,这就是和谐。
”席慕容认为朴素的意思就是在最简单的范围里面制造出最合用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不贪求,我们要跟这个世界共存,让我们在生活中尽量不要做一个侵略者。
“很好玩,有一次我在讲我们蒙古族人对牛、马、羊的了解跟温柔地对待,但是有人就说当初蒙古帝国对其他人的对待呢,我说那是两回事,那是打仗,所以对不起,我有一点点的太兴奋,我要收敛一下。
”9、有缺陷也和谐假如有两块玉,都玲珑可爱,晶莹剔透,但一块有瑕疵,你会选择哪一块呢?也许你会选择那块无瑕的,因为一般人的思维都是向着完美。
我的选择却不然,我会选择那个有瑕疵的、有缺憾的,因为在我的眼里,那个瑕疵不但不会掩盖美玉,反而会衬托出玉的那份真实朴素的美。
就像白纸上的黑点恰好反衬出纸张的洁白一样。
世间的玩物,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是难以达到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的。
美与瑕疵正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但是有心绞痛的疾病。
每每心痛就会皱眉,一般说来,皱眉是不美的。
然而西施皱眉的姿容却更增添了楚楚动人的效果。
不然,怎么会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呢?可见西施的“瑕”与“美”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
还有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他的作品无不为世人所赞叹。
然而,罗丹的人物雕塑并不追求优美、完整、典雅,而是往往带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畸形。
然而正是那些不完整的、畸形的雕像,展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生命力的和谐。
【佳作示范】和谐之美一支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
一只雄鹰,直冲云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
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
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其实自然界处处绽放着和谐带来的光彩。
浮云掠过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荡,拓展了浮云的空间;百合绽放于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机,弥散了百合的幽香;鸟儿筑巢于大树,焕发了大树的活力,鸟儿获得了快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