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PPT课件(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PPT课件(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静谧美好)
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 寻访牵牛织女家。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后两句诗,最后一句 语调轻柔,读出牵牛织女家的安宁美好。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 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 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千里 辽阔的千里江南 莺啼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绿映红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水村 傍水的村庄
山郭 依山的城郭 酒旗 迎风招展的酒旗
寺 数不清的寺庙 烟雨 迷蒙的烟雨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 莺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 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 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 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 造起的许多寺院,如今还有 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蒙的烟 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 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互动课堂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 长扫 净无苔,花木 成畦 手自栽。
九曲黄河万里沙, 河流漫长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 带着泥沙。
蜿蜒曲 折
像巨龙盘 旋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波涛涛汹滚涌滚如巨风掀簸气势磅礴 来自天涯。
惊涛骇浪
气吞山河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 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缓开的万的脚仞河步山流一,,同波穿到涛越黄滚峡滚谷河向,东劈 边去亲临其境吧! 流,惊涛骇浪,巨浪滔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

诗句解析
虚指:广阔的 意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
诗意:辽阔的江南处处黄莺啼叫,绿树红花相映。
诗句解析
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意:水乡村庄山边 城郭酒旗随风飘动。
诗句解析
虚指,指寺庙之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
诗意:南朝以来兴建的四 百八十座寺庙。
南朝统治者信奉佛教, 建有数以千计的寺庙。
诗句解析
佛教的建筑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风光
江南风光
诗词朗诵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 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理解注释
绿映红: 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水村山郭: 依山傍水的村镇。 酒旗风: 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南 朝: 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楼 台: 佛寺中的建筑。 烟 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四百八十寺: “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诗意:有多少楼台笼罩 在蒙蒙的烟雨之中。
全诗翻译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 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 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 风里飘着。南朝时候建造的许许多多寺 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笼罩在迷蒙 的烟雨之中。
想一想
想想《江南春》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江南春 天的特点的?
理解注释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 河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 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 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 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 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 会一次。
诗句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出了黄河雄伟壮阔的气势
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 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 ,如 巨风掀簸来自天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件
2024/5/22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24/5/22
奇景
写出了暴雨之大,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点之急。
2024/5/22
指宋神宗熙宁五 年(1072)六月 二十七日。
望湖楼上喝 醉时写下的 作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 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2024/5/22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 散了满天的乌云,从望湖楼向 下看,一片汪洋,湖水像天空 那样广阔。
2024/5/2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在黄沙岭道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 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 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 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024/5/22
我会写
2024/5/22
课文主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盛夏西湖 的奇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2024/5/22
练一练: 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说丰年”“听蛙声” 会想到什么景象?
2024/5/22
推荐阅读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024/5/22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第1 页共13 页。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诗意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诗意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诗意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景象,以及自然景色的壮丽之美。

通过利用对比和夸张,表达了人们追求进取不断上升的愿望和精神。

2.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

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登黄鹤楼》 - 崔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与《登鹳雀楼》相似,都描绘了高山巍峨、水势巨大的景象。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进取不断上升的精神。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二、自主学习
(一)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二)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
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
3.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目标
《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古诗三首意思
【古诗三首】
1.江南有楼观(陆游)
意思:江南有座有观景台,对外流连观赏,陆游此地居然定居。

在江南水乡,有一座楼观,可以俯瞰江南曲折的河流与连绵山脉上空。

楼观有觅游的灵感,涌出芳菲的宫殿,院落中淹没在绿树的清波之间。

陆游似乎被江南的景色所打动,在江南定居,端起观景的台下,凝望
河流、峰峦,以及层层相叠的山石,尽情品尝这一美景。

2.双螺钓莲(司空图)
意思:司空在湖中钓莲,用芙蓉叶牵引双螺冰轮,缤纷礼约,顿成芳菲。

司空图不禁为美景啧啧称奇,决定钓莲来释放心中的情感。

心里满怀
着喜悦,从湖水深处抓获美丽的芙蓉,把它们放在双螺冰轮上,拖动
双螺冰轮,用它们来吸引莲花,湖水缤纷,乐音礼约,而芳菲氤氲于
湖面。

3.乘龙去青天(白居易)
意思:乘龙之志,去征战到青天的天之穹苍,野心欲实现,期待游历
传说中的天地,浩瀚无际。

白居易把一只乘龙的心愿放在心底,一心想去到天之穹苍,去青天游历,期待在传说中的天地游荡,体有草木之芬芳,望见浩瀚无际的茫茫大海。

他但愿有一天,乘上翱翔云外梦想中的龙,把自己掠入传说中的咫尺天地,按部就班,好把故里的故事也一并带回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聚焦古诗三首,其中《浪淘沙》由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创自天涯’的描绘,展现了黄河波涛汹涌、挟带泥沙的壮阔场面。诗句中的‘浪淘沙’为唐代曲名,‘簸’字意指颠簸,形象描绘了黄河波浪翻滚的情景。整首诗译文为: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诗末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是虚写,表现了诗人迎着狂风巨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概。此外,文档还提供了关于刘禹锡的详细介绍,他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作品涉猎题材广泛,多篇佳作传世。通过学习《浪淘沙》,不仅能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还能感受到黄河的雄伟与诗人的豪迈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