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方法
小儿中药灌肠操作流程

小儿中药灌肠操作流程小儿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过直接将药物注入肠道,以达到清热、通便、滋润肠道等治疗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中药灌肠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小儿中药灌肠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器具。
药物一般为中药煎剂,需要按照医嘱配制好。
器具包括灌肠袋、灌肠管、润滑剂、消毒酒精棉球等。
在使用前,要确保灌肠袋和灌肠管是干净的,并进行消毒处理。
2. 安全防护。
在进行小儿中药灌肠时,需要确保操作者和患儿都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者需要洗净双手,并戴上手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同时,要确保患儿处于安全的姿势,如侧卧位,以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操作步骤。
(1)准备好药物和器具后,将药物倒入灌肠袋中,并将袋子悬挂在一定高度,确保药液能够顺利流入患儿的肠道。
(2)操作者戴上手套,使用消毒酒精棉球对灌肠管进行消毒处理,并在管口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便插入患儿的肛门。
(3)轻轻抬起患儿的小腿,将润滑后的灌肠管缓慢插入肛门,插入深度一般为5-8厘米,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肠道。
(4)将灌肠管插入后,缓慢地将药液注入患儿的肠道中,注意控制流速,避免造成不适。
(5)待药液注入完毕后,将灌肠管缓慢拔出,让患儿保持一定时间的侧卧位,以便药物在肠道内发挥作用。
(6)操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卫生。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小儿中药灌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嘱配制药物,控制好药液的温度和流速,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
(2)操作者要轻柔细心,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对患儿造成伤害或不适。
(3)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4)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器具,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总之,小儿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小儿灌肠方法(1)

小儿灌肠方法(1)小儿灌肠方法小儿灌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便秘的方法。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增长、便便干结、便便次数减少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小儿灌肠可以帮助孩子清理肠道,缓解便秘症状。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灌肠方法。
Ⅰ. 准备工作1. 准备好洗手液、橄榄油、小肠灌注器、肥皂、毛巾、盆子等材料。
2. 端正的姿势:将孩子放在换尿布台上,让他趴着,下巴轻轻的靠在前臂上,腿和手自然伸直。
Ⅱ. 操作方法1. 清洁:要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下半身,特别是肛门周围。
在清洗时,可以使用鲍鱼壳刮一刮肛门周围,促进排便。
2. 橄榄油润滑:将一滴橄榄油滴在小肚脐以上的肚子上,直到它流到肛门口。
这个操作能够帮助小肠灌肠器顺利进入肠道。
3. 填充肛门:在小肚脐以下的肚子上用拇指和无名指捏成一条线,插入肛门,用另一只手指松开拇指和无名指,将这个“桥”填充到肛门处。
4. 灌入清水:将肛门和小肠灌注器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干净后涂些润滑剂,在灌注器内加入温水(温度为38-40摄氏度),并将灌肠器的头轻轻插入孩子的肛门,接下来轻轻地注入一些水。
一开始测试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可以稍微高一点,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
初次的灌入水可能会有孩子身体不适应,可以等到孩子稍微适应后,再慢慢注入水。
5. 应用数字控制器:当插管进入肠道后,就可以应用数字控制器进行量的控制。
一般肠道的容积为10ml/kg,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体重,可以进行相应的控制。
6. 留置和排放: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孩子会有压腹感,介于孩子防御反应灌肠过快或过长,可能有些抗拒,可以给予孩子些本人喜好的东西或安慰语,以期有用转移孩子的留置心理。
留置15分钟左右,此时孩子需要排便。
让孩子在马桶或尿布上排泄。
清洗后再次换上干净的尿布,小肠灌肠手术结束。
7. 操作时间:三个月以上至二岁的幼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周进行一次小肠灌肠,2岁以上的幼儿则应减少到每两周一次,每次20-30ml,不超过每月4次。
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一、概述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小儿便秘、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准备等疾病。
灌肠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积粪、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二、治疗方案1. 适应症(1)便秘:小儿便秘是灌肠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等。
(2)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3)肠道准备:如肠道手术、内镜检查等。
2. 禁忌症(1)肠道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2)肠道狭窄: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4)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三、灌肠溶液的选择1. 生理盐水:适用于大多数小儿灌肠治疗。
2. 灌肠油:适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3. 甘油灌肠剂:适用于小儿便秘。
四、灌肠流程1. 准备工作(1)环境: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确保患儿舒适。
(2)设备:准备灌肠筒、肛管、润滑剂、手套等。
(3)灌肠溶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
2. 操作步骤(1)患儿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略抬高。
(2)戴好手套,润滑肛管前端。
(3)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4)缓慢倒入灌肠溶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儿不适。
(5)灌肠结束后,嘱患儿保留灌肠溶液5-10分钟。
(6)拔除肛管,嘱患儿清洁肛门。
3. 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观察灌肠后有无排便,记录排便次数、性状等。
(3)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
(4)保持患儿清洁、舒适,及时更换尿布。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损伤肠道。
3. 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避免刺激肠道。
4. 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5. 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六、总结小儿灌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患儿安全、舒适。
小儿灌肠方法

小儿灌肠方法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小儿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不规律,很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
而灌肠是一种通过肛门将液体注入肠道,软化粪便,促进排便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儿灌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和药物。
小儿灌肠所需的器具包括灌肠器、润滑剂、温水和毛巾。
而药物方面,可以选择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润肠油。
其次,准备好合适的环境。
在进行小儿灌肠时,需要选择一个安静、整洁、温暖的环境,让小儿感到舒适和放松。
可以在床上铺上防水垫,以防止水流到床上。
接下来,进行灌肠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将灌肠器用温水冲洗干净,并涂抹润滑剂以便插入肛门。
然后,让小儿躺在一侧,露出肛门,用毛巾将周围擦干净,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然后,进行灌肠操作。
将灌肠器插入小儿的肛门,缓慢注入温水或润肠油,直到灌肠器内的液体完全注入肠道。
然后,轻轻拔出灌肠器,并帮助小儿保持躺卧位,让液体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软化粪便。
最后,让小儿到卫生间或使用尿布排便。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小儿灌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灌肠器和药物,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二是要注意卫生,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干净。
三是要注意温度,灌肠液的温度应该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冷。
四是要注意方法,灌肠的过程要轻柔、缓慢,避免刺激小儿肠道。
综上所述,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但在进行灌肠时需要注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家长们在遇到小儿便秘时,能够正确使用灌肠方法,帮助小儿顺利排便,保持肠道健康。
小儿灌肠疗法

一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上感佳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病毒灵片0.1gX6片 维生素C片0.1gX6片 潘生丁片 25mgX3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 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 3片)
腹泻停(止泻停)
思密达3gx3袋 维生素B1片 10mgX6片 强的松片 5mgX3片 654—2片 5mgX3片 吡哌酸片0.25gx3片 鞣酸蛋白片0.3gX12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 3g代替。特告!
•
感
感
谢
谢
阅
阅
读
读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2岁--15ml/次 2岁-3岁--20ml/次 3岁-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小儿灌肠疗法
简介
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 (10—30ml)拔去针头, 接上一次 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注 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 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 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
• 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 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 便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 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 直肠内,(推入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 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 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 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 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作为一名家长,当孩子出现便秘、腹泻等消化问题时,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舒缓症状。
灌肠,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消化问题的方法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灌肠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操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一、小儿灌肠是什么?小儿灌肠是指将液体或半液体药物通过直肠或肛门注入肠道内,以起到润滑、软化、排毒、止泻等治疗作用的方法。
儿童由于肠道发育尚未成熟、食物成分多元和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易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时适当地进行小儿灌肠可以起到相当好的效果。
二、小儿灌肠的方法1、摆放体位:灌肠开始前首先要让孩子保持体位,可以让孩子侧躺或俯卧,选择适合孩子的舒适姿势。
2、准备器材: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管子,有专门的小儿灌肠器等,注意消毒可以选择药房购买一次性的小儿灌肠器材料。
3、准备液体:灌肠液体根据医嘱倒入器材里,灌肠液的配方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病情来制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灌药操作:将灌肠器插入肛门,再顺着肠道将药液慢慢灌入,一般不超过100毫升,快速灌入会引起腹泻或肠腔损伤等。
三、小儿灌肠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时间:灌肠最好在孩子排便或要排便之前进行,这样能够将排便物一起排出,起到更好的清肠效果。
2、药液温度:药液最好在36℃-38℃之间,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的舒适。
3、灌药时间:灌药的周期一般为5-10天为一疗程,疗程过程中需要单独的肠内营养。
4、灌药间隔时间:每天最好进行一次药液灌肠,时间间隔一般在6-8小时为宜。
5、注意观察:注入药液后,注意观察孩子的腹部有无疼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
总之,小儿灌肠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消化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操作前仍需了解相关知识并跟随医生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以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注意及时补充营养,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小儿灌肠课件

清洁灌肠部位:用消毒液清洁灌肠部位,
0 7 保持清洁
记录灌肠情况:记录灌肠时间、灌肠量、
0 8 小儿反应等信息,以便下次参考
灌肠后的护理
观察患儿反应:注意患儿有无腹痛、
01
腹胀、呕吐等症状 保持肛门清洁:用温水清洗肛门,
02
保持干燥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饮
03
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观察排便情况:注意患儿排便次数、
适应症:腹泻、便秘、 肠炎等肠道疾病
禁忌症:肠梗阻、肠 穿孔、肠出血等肠道
疾病
适应症:消化不良、 腹胀、腹痛等消化系
统疾病
禁忌症:严重心脏病、 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等全身性疾病
灌肠的注意事项
灌肠前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身体状况和 用药情况,确保灌肠安全。
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不 适,应及时停止灌肠。
04
性状、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
小儿灌肠常见问题及处理
灌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灌肠管插入困难:可能由于小儿哭闹、肠管位 置不当等原因导致
灌肠液温度不适:可能导致小儿不适,应调整 灌肠液温度至合适范围
灌肠液流量过大:可能导致小儿不适,应调整 灌肠液流量至合适范围
灌肠过程中小儿哭闹:可能由于小儿不适、 恐惧等原因导致,应采取措施安抚小儿情绪
沟通协作:与患儿家 属保持良好沟通,共 同应对问题
及时就医:如遇紧急 情况,应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4
小儿灌肠的临床应用
灌肠在小儿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腹泻:通过灌肠可以缓 解腹泻症状,减少腹泻
次数,缩短病程。
便秘:灌肠可以软化大 便,促进排便,缓解便
小儿灌肠操作流程(保留)

小儿灌肠操作流程(保留)
保留灌肠
一、目的:
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或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应用肠道杀菌剂等。
二、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应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采取合适位置。
如病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应取左侧卧位,如病变在回盲部应取右侧卧位。
2.肛管要细,插入要深,使灌入药物能保留较长时间,有利于肠粘膜充分吸收,增强疗效。
3.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患儿及排便失禁的患儿均不宜保留灌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方法
④观察内液面下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 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若病人有 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并嘱病 人深呼吸,减轻腹压 ⑤待溶液将流尽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 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 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排便,以利粪便软化 ⑥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在 病人易取处
• 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 盆、橡胶单和治疗巾。帮助病人洗手,整理 床铺,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取标本送验 • 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一 次性灌肠袋按医疗垃圾处理 • 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录排便次数
操作要点
• • • • • • • • • • • 1、卧位:左侧屈膝位。 2、插管: (1)深度:7~10厘米。 (2)方向:向着肚脐的方向。 (3)肛门松弛的方法:A:收缩~松弛。 B:做排便的动作。 C:深呼吸~呼气。 (4)有阻力:灌入少量液体。 3、压力:40~60厘米。 4、保留:5~10分。 5、记录:2/E,1/2E。
大量不保留灌肠用物
操作方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其说明目的,消除 顾虑,以取得合作,嘱其排尿,大病室用屏风遮挡 病人 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 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 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单和 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 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 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
肛管排气
• 将肛管从肛门插入直肠,以排除肠腔积气。 • 目的:排出肠道积气 • 用物:治疗盘(、玻璃接头、别针、粘膏、软枕
• 操作:[卧位]:左侧或仰卧位。 [深度]:15~18厘米。 • [保留]:不超过20分。 [观察]:气泡的多少
灌肠中出现问题及对策
• 液体流入不畅时,变换肛管位置/挤压肛管
有便意时忍耐不住时,放低,减慢流速,嘱病人深呼吸以 降低腹压 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如脉速、面色苍白、冷汗、腹 痛、心慌、气急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灌肠后平卧忍耐5--10分钟后排便
注意事项
• • • • • 保护病人自尊,遮挡防着凉 按医嘱配液:温度、浓度、压力、量 降温:保留时间30分钟后排便,30分钟后复测体温 肝昏迷:禁用肥皂水,应采用25%食醋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钠潴留的水肿病人:禁用生理盐水, 以防加重 • 肠伤寒患者灌肠:量<500ml,压力<30cm,速度减慢,以 防肠穿孔 • 禁忌症: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脏病
④润滑肛管前端,用注射器吸取溶液,连接肛 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15~20cm, 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灌毕, 将肛管末端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后反折肛 管,轻轻拔出,放于弯盘内液流速宜慢,压力要低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以便于药液保留 ⑤折管拔出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 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 并做好记录
操作方法
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与灌肠筒或一次性灌肠袋的 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 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 门,嘱其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按解剖特 点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后,轻轻插入直肠10~ 15cm,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
保留灌肠
定义:是用肛管自肛门管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 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常用溶液: ① 镇静、催眠 用10%水化氯醛,剂量遵医嘱加等量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② 肠道杀菌剂 用2%黄连素,0.5%~1%新霉素及其它抗生素等,剂量 遵医嘱,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
③ 肠道营养剂 用10%葡萄糖溶液或牛奶等。用物 同小量不保留灌肠, 选择较细肛管
。
保留灌肠用物
• 治疗盘(弯盘、细肛管、注洗器/空针、油纱布、治疗巾 )、量筒、量杯、温开水、水温计、纱布、手纸
【操作方法】
•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 ②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或给予排便性灌肠一次, 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 • ③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灌肠时臀部 应抬高10cm ,利于药液保留,卧位根据病变部位而 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故采用左 侧卧位为宜,阿米巴痢疾病变多见于回盲部,应采取 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 • ①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 •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 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用物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或 一次性灌肠袋1个,肛管,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 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便盆、输液架, 屏风。 • 常用溶液: 生理盐水 ,1%肥皂水 • 液量及温度: •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 老年人用量为500~800ml • 小儿用量为200~500ml • 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温度28~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 冰盐水
小儿灌肠
田雨欣
灌肠法
保留灌肠
灌肠法 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清洁 灌肠
定义
• 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 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出粪便和积气,或 供给 药物和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 目的的 方法。
大量不保留灌肠
• 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刺激结肠蠕 动清除肠腔粪便和积气的方法
操作要点
• • 嘱咐病人先排便,排尿 体位: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取左 侧 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臀 部太高10cm, • 压力:液面距肛门小于30cm • 插管深度;10~15cm,小儿灌肠插入深度为7~10 cm • 保留1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 ①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 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 ②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 “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 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 灌后静卧 • ③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 • 者均不宜作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