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喷墨头技术原理
打印机墨水喷射的工作原理

打印机墨水喷射的工作原理打印机墨水喷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打印技术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墨水喷射头将墨水喷射到打印纸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打印机墨水喷射的工作原理,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
一、墨水喷射头的组成1. 墨水喷嘴:墨水经过喷嘴喷射到打印纸上。
喷嘴通常由微细孔组成,孔径通常为几十微米。
2. 墨水喷嘴的排列方式:墨水喷嘴可以排列成线状或阵列状。
线状排列适用于低分辨率打印,而阵列状排列适用于高分辨率打印。
二、墨水喷射的工作原理1. 墨水喷射过程中的加热:墨水经过喷嘴时,喷嘴不断加热,使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气泡。
2. 墨水喷射过程中的气泡运动:墨水热膨胀形成气泡后,会快速扩大并推动墨水从喷嘴喷射出去。
3. 墨水飞出喷嘴的速度和方向控制:喷嘴通过控制温度和墨水的压力来调整墨水喷出的速度和方向,以形成所需的图像或文字。
三、墨水喷射的分类1. 热泡式喷墨:墨水在喷嘴加热的作用下形成气泡,推动墨水喷出。
这种喷射方式速度快,适用于高速打印,但墨水颜色较浅。
2. 电泳式喷墨:墨水中带电粒子由电场作用形成墨水喷出。
这种喷射方式颜色较深,适用于高质量打印,但速度较慢。
3. 压电式喷墨:压电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变形,使墨水从喷嘴喷出。
这种喷射方式速度快,适用于高速打印,但墨水压电性能要求较高。
四、墨水的选择和特点1. 墨水的成分:墨水通常由溶剂、染料或颜料和添加剂组成。
染料墨水颜色鲜艳,但易褪色;颜料墨水色彩稳定,但颜色较浅。
2. 墨水的稳定性:墨水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应随时间而变质或结块。
3. 墨水的干燥速度:墨水应具有适当的干燥速度,以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出现模糊或晕染的情况。
五、打印机墨水喷射的应用1. 办公打印:墨水喷射技术应用于办公打印机,可以快速打印文档和报表。
2. 照片打印:墨水喷射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照片打印,保证图像质量。
3. 广告制作:墨水喷射技术应用于广告制作,可以打印出色彩鲜艳的宣传海报。
binder jetting printing 原理

binder jetting printing 原理
Binder Jetting,即粘合剂喷射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3D打印)的一种形式。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喷墨打印头将粘合剂喷射到粉末材料上,通过逐层叠加的方式构建三维物体。
下面是该技术的一些详细原理:
1. 粉末铺层:打印开始时,先在制造平台上铺设一层薄薄的粉末材料。
2. 粘合剂喷射:利用喷墨打印头按照预设的图案精确地将粘合剂喷射到粉末上。
粘合剂仅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出,将粉末颗粒在这些特定区域粘合起来。
3. 逐层堆叠:完成一层的打印后,平台向下移动一个层厚的距离,然后铺设新的粉末层,并重复喷射粘合剂的过程。
每一层通过粘合剂与之前的粉层紧密结合,逐渐形成立体结构。
4. 后处理:对于使用金属或陶瓷粉末的材料,打印出的原型件(通常称为green part)还需要经过高温烧结的过程。
烧结不仅去除了粘合剂,还使得粉末颗粒之间直接融合,从而获得所需的机械强度和密度。
此外,Binder Jetting技术的优势包括可以用于多种材料(如高分子、金属、陶瓷),打印速度快,以及可以实现细节复杂的构件制造。
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成品的力学性能可能不如其
他一些3D打印技术,且需要后续的烧结处理等。
Binder Jetting是一种灵活的增材制造技术,它结合了传统粉末冶金和现代喷墨打印技术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压电式喷头喷墨的原理

压电式喷头喷墨的原理压电式喷头喷墨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压电振动器的振动,从而产生墨水液滴。
它是一种常用于喷墨打印机和喷墨显示器等设备中的喷墨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如石英、镍酸锂等)在受到外界机械应力作用时,会产生极化现象,即晶体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的位置发生改变,出现电偶极矩。
当施加电场时,电偶极矩发生由外力应力引起的微小位移,这被称为压电效应。
在压电式喷头中,通常采用一种特殊的压电晶体材料,如铌酸锂晶体。
这种晶体在施加外力或电压时,产生的电场极化现象能够引起其形状的微小变化,这就是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压电式喷头的结构通常由压电振动器和喷孔组成。
压电振动器是由压电晶体片组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到喷孔。
当外加电压施加到压电晶体上时,晶体会发生形状变化,压电振动器随之振动。
当施加电压之后,压电振动器开始振动,将振动能量传递到连接的喷孔上。
喷孔与墨水仓相连,墨水会通过喷孔喷射出来形成墨水液滴。
喷孔的形状和尺寸都会影响墨水液滴的大小和速度。
为了控制墨水喷射的位置和精度,通常在喷孔上方设置一个金属板,称为振动板。
振动板的形状和尺寸与喷孔相匹配,使得振动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喷孔上,确保墨水能够均匀喷射出来。
控制压电振动器的振动需要施加特定频率和幅度的电场。
通常,一个驱动电路会通过改变施加于压电振动器上的电压来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墨水喷射速度和喷射位置的精确控制。
总结起来,压电式喷头喷墨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压电振动器的振动,从而喷射墨水。
这种喷墨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等设备中。
喷墨pass的概念

喷墨pass的概念喷墨pass是一种喷墨打印技术,通过喷墨头在打印媒体上释放墨粒的方法来形成图像或文本。
喷墨pass技术是数码打印机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高质量、高速度和低成本等优点。
喷墨pass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控制喷头头部的微小喷孔释放墨水,通过将墨水喷到媒体上来形成图像。
在打印过程中,喷墨头会根据所需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调整墨水喷射的频率和密度。
当墨水通过喷孔被喷射到媒体上时,墨水会形成微小的颗粒,并在媒体上形成图像。
这些喷墨的颗粒非常细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效果。
喷墨pass技术在打印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pass来完成。
在每个pass中,喷墨头会将墨水喷射到媒体上,形成一行图像。
然后,媒体会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再次进行打印,形成下一行图像。
这样,通过多个pass的叠加,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图像。
每个pass的间隔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因此整个打印过程非常迅速。
喷墨pass技术的优点之一是打印质量高。
由于喷墨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墨水的喷射频率和密度,因此可以实现非常细腻的图像效果。
墨水颗粒的大小可以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从而使打印出的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此外,喷墨pass技术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使得打印出的图像具有更加鲜艳的颜色。
另一个优点是打印速度快。
喷墨pass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pass的叠加,从而实现高速打印。
墨水的喷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十万次甚至更高,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打印任务。
与其他打印技术相比,喷墨pass技术的速度更快,能够满足大容量打印的需求。
此外,喷墨pass技术的成本较低。
喷墨头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墨水的消耗也比较少。
墨水可以通过替换墨盒或喷墨头进行补充,更换简便。
相比之下,其他数码打印技术,如激光打印技术,需要使用昂贵的碳粉或者墨粒,成本较高。
然而,喷墨pass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喷墨头上的喷孔非常小,墨水中的颗粒容易被堵塞。
打印机喷头原理

打印机喷头原理打印机喷头是现代打印机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它是完成打印任务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喷头通过喷射墨水来生成图像和文字。
本文将介绍喷头的原理、分类和维护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喷头原理打印机喷头的喷墨原理有两种,一种是热气喷墨,另一种是微电脑喷墨。
热气喷墨原理:墨水通过一个微小的喷嘴喷出,当喷泉喷出时,喷头中的加热器加热墨水,墨水膨胀形成微小的液滴,喷出的液滴在墨水喷头前的电荷作用下被分散开并被引导到打印纸上形成图像和文字。
微电脑喷墨原理:在喷头的喷嘴处有一个小的电子元件,通过鼓泡状的挤墨器将墨水挤进喷嘴,电子元件控制墨水的喷出,喷出的液滴在喷头前的电荷和磁力控制下被分散开并被引导到打印纸上形成图像和文字。
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热气喷墨通过加热水墨喷出,而微电脑喷墨则通过电子元件来控制喷出水墨。
喷头分类打印机喷头主要有热气喷墨喷头和微电脑喷墨喷头两种。
热气喷墨喷头:热气喷墨喷头相对较便宜,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
热气喷墨技术对墨水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采用一定的墨袋和喷墨头的一体化设计来达到更佳的打印效果,但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打印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现象,而且需要定期维护。
微电脑喷墨喷头:微电脑喷墨喷头价格较高,但是它可以实现更高的画质,颜色更加鲜艳。
与热气喷墨相比,微电脑喷墨的工作效率更高,不容易堵塞,也不需要定期维护。
喷头维护为了确保打印机喷头的正常工作,定期维护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喷头维护方法:1.定期清理喷头定期清理喷头是避免打印机堵塞的好方法。
用软布轻轻地擦拭喷头,尽量不要使用硬物或者刷子,以免对喷头造成损伤。
2.更换喷嘴如果喷头已经损坏或者出现了压力差异,需要更换喷嘴。
3.面向光源检查在更换墨盒或者清理喷头时,需要将喷头放在光源下检查,观察清楚是否存在堵塞、泄漏或者其它痕迹。
注意事项在使用打印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专用墨水使用原厂墨水或者专用墨水,不要随意替换墨盒。
1024a 柯尼卡喷头工作原理

1024a柯尼卡喷头工作原理一、概述柯尼卡喷头1024A,一种高精度、高速度的喷墨打印喷头,广泛应用于各种喷墨打印设备中。
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电式喷墨技术,通过施加电压,使喷头内部的压电元件产生形变,从而驱动墨水从喷孔中喷射而出。
二、工作原理细节1.供墨系统:柯尼卡喷头1024A使用的是循环供墨系统,墨水在内部循环,从喷头流经后再返回到墨盒。
这样可以确保墨水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有利于稳定喷墨。
2.压电元件:压电元件是柯尼卡喷头1024A的核心部件。
当电压施加到压电元件上时,它会变形,产生微小震动,驱动墨水从喷孔中喷出。
3.喷孔:每个喷孔都有一个独特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喷射出的墨滴具有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在电压的作用下,喷孔会产生一个特定的振动模式,控制墨水的喷射方向和速度。
4.控制系统:柯尼卡喷头1024A由微处理器控制。
控制系统负责接收图像数据,将数据转换为驱动信号,然后发送到喷头。
这样,每个喷孔都能根据需要喷射出相应数量的墨滴。
5.墨滴生成:在电压的作用下,压电元件产生形变,推动墨水从喷孔中射出。
通过精确控制电压的波形和频率,可以生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墨滴,从而实现高分辨率打印。
6.热泡技术:在某些柯尼卡喷头中,除了压电式驱动器外,还采用了热泡技术。
通过加热元件使墨水汽化产生压力,推动墨滴从喷嘴射出。
热泡技术能提供更大的墨滴体积和更高的打印速度。
7.自清洁功能:柯尼卡喷头1024A具有自清洁功能。
当长时间不使用或需要更换墨水时,喷头会自动进行清洗,确保喷头的长期稳定运行。
8.温度控制:为了确保最佳的打印效果,柯尼卡喷头1024A还配备了温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会根据环境温度和打印需求自动调节喷头的温度,确保墨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9.保护机制:为了防止灰尘和杂质对喷头造成损害,柯尼卡喷头1024A配备了保护机制。
在非打印状态下,喷头会自动封闭,以保护内部的压电元件和喷孔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结论柯尼卡喷头1024A以其高精度、高速度和稳定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喷墨打印设备。
喷墨打印机喷头工作原理

喷墨打印机喷头工作原理
喷墨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打印设备,其喷头是其核心组件之一。
下面是喷墨打印机喷头的工作原理简介:
墨水供给:在喷墨机内有一个墨盒或墨囊,里面装有液体墨水。
通过供给系统将墨水供应到喷头。
增压和加热:当需要打印时,内置的泵将墨水加压并送入一个小型加热腔室。
加热腔室中的温度会上升至非常高的程度。
增压和损坏: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压腔中液体会突然遇到一个细小的出口孔(或称为喷嘴)。
由于突然释放并且受到高温影响,液体会迅速膨胀变成气态。
喷射:当液体变成气态时,由于极大增大了体积,在出口孔处形成强大而瞬时的推力。
这推力将使得气泡从孔中迅速射出,并带着一小滴微粒大小相对较小的颜色颗粒(即细小颗粒的墨水)。
控制和定位:喷墨机的电路会准确控制每个喷嘴的喷射时间和位置,使墨水精确地落在纸张上,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清洁:为了防止墨水固化或堵塞喷头,一些喷墨打印机还会进行清洗操作。
清洗液会通过另外的管道流过喷头,将可能固化或堵塞在喷头中的颜色颗粒清除掉。
通过以上步骤,喷墨打印机可以实现将颜色墨水精确地射出,并形成所需图案或文字。
每个颜色都有对应的喷嘴,并通过控制系统准确定位。
这样就实现了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打印效果。
喷墨打印头结构原理

喷墨打印头是喷墨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墨水喷射到纸张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喷墨打印头的结构原理如下:
1. 墨水喷射器:喷墨打印头上有多个墨水喷射器,每个喷射器对应一个墨水颜色。
墨水喷射器由微小的喷孔组成,墨水通过这些喷孔被喷射到纸张上。
2. 墨水供给系统:喷墨打印头需要墨水供给系统提供墨水。
墨水供给系统通常由墨盒或墨囊组成,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墨打印头的墨水喷射器。
3. 控制电路:喷墨打印头上有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墨水的喷射。
控制电路接收打印机发送的打印指令,根据指令控制墨水的喷射频率和喷射量。
4. 热能发生器:喷墨打印头中的墨水喷射器通常是热能发生器。
热能发生器通过加热墨水,使其迅速蒸发形成气泡,气泡的压力将墨水喷射出来。
5. 墨水喷射控制:墨水喷射控制是喷墨打印头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控制墨水喷射的时间和喷射量,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和灰度的打印效果。
总的来说,喷墨打印头通过墨水喷射器、墨水供给系统、控制电路和热能发生器等组成,实现墨水的喷射和控制,从而完成打印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墨头技术原理
喷墨头技术原理
摘要:喷墨打印技术除了提供高质量而低成本的彩色图片输出,也可应用于各种不同材料表面精密喷印成形,本文将详细说明喷墨头的分类及各自的原理与应用。
关键词:喷墨头分类原理
喷墨打印技术的主要原理分为两类(见图1):喷墨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及非连续式(或称DOD-按需式)两大类,而非连续式的打印方式又可依墨水喷出动力机构的不同,分为热发泡式(Thermal bubble)及压电式(Piezoelectric)。
图1 喷墨技术分类
喷墨的速度取决于两项主要的因素:一为墨滴频率(每秒有多少墨滴) ,另一为墨滴大小。
而喷墨头的重量也会影响到速度,如重量轻的喷墨头在加速和降速上就比较容易控制。
至于分辨力则与两项主要的因素有关:一为喷墨头每一管道的间隔距离,另一因素为墨滴大小。
一、CIJ(Continuous Ink-Jet)
1、单路连续喷墨 (Binary Continuous Ink-Jet)
大都使用于高速打印需求,且承印材料广泛。
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有:喷印分辨率比DOD型喷墨头低,由于它采用的是低粘度的墨水,也没有采用墨路回收装置,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相应的耗材成本较高。
图2 单路连续喷墨
2、多路连续喷墨 (Multilevel Continuous Ink-Jet)
主要是带电的墨滴从喷嘴射出后,根据图像信号决定是到达承印物,还是进入回收系统内再使用。
虽然大都使用在低分辨率、需要高速度的产品上,但也部分使用在中、高档的彩色数字印刷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有:喷印速度高,适应性广泛,系统稳定,喷墨头的使用寿命比热感式、压电式喷墨头的寿命长,而且印刷质量、化学性质稳定。
但是系统维护费用较高,喷印分辨率相对较低,采用的墨水粘度在3~6cp (厘泊)之间,范围较窄。
图3 多路连续喷墨
二、DOD (Drop-On Demand)
DOD式喷墨头可满足较高质量和多功能的需求。
热发泡式喷墨 (thermal ink-jet) 打印机,由于低成本、喷头寿命以及耗材等限制,大都使用于办公型打印机。
但是压电式喷墨则功能多样,能用于不同的材质,所以适用于数字印刷、包装业、纺织工业和商业印刷等。
1、热发泡式喷墨 (TIJ—Thermal Ink-Jet)
热喷墨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喷墨打印头(喷墨室的硅基底)上的电加热组件(通常是热电阻),在3微秒内急速加热到300摄氏度,使喷嘴底部的液态油墨汽化并形成气泡,该蒸汽膜将墨水和加热组件隔离,避免将喷嘴内全部墨水加热。
加热信号消失后,加热陶瓷表面开始降温,但残留余热仍促使气泡在8微秒内迅速膨胀到最大,由此产生的压力压迫一定量的墨滴克服表面张力快速挤压出喷嘴。
随着温度继续下降,气泡开始呈收缩状态。
原挤出于喷孔外的墨水受到气泡破裂力量的牵引而形成分散墨滴,后端因墨水的收缩使墨滴开始分离,气泡消失后墨水滴与喷嘴内的墨水就
完全分开,而墨水则透过连通喷墨区与储墨区的流道持续流入补充,从而完成一个喷墨的过程。
每喷出一个墨滴都是上述流程协同运作的结果。
(1) 侧喷型(Side Shooter Thermal Inkjet)
1977年,Canon获得Side Shooter Thermal Jet气泡式喷墨技术专利,与此同时,惠普也发明了与之本质相同的技术,HP和Canon 都不约而同地宣称是自己的研究人员率先发明了喷墨打印技术,以此建立自己在喷墨打印领域的地位。
不过“Bubble”这一概念已被佳能抢注,惠普只好将此命名为Thermal Ink-Jet。
IBM将其印刷部门出售,促成了新公司Lexmark的诞生。
HP于1984年生产了它的第一台商用TIJ,之后Xerox,Olivetti公司也纷纷上马生产。
其他一些喷墨打印机公司则主要使用这些公司的OEM 喷头。
图4 侧喷型喷头
(2) 顶喷型(Roof Shooter Thermal Inkjet)
顶部喷墨孔射出技术最早应用于HP及 Lexmark 的喷墨打印机
图5 顶喷型喷头
热发泡型打印速度较快,但缺点就是墨水只经推挤就被喷出,力量较不能集中,墨点易受到惯性影响,与印字头拉扯不清,而产生不均匀或墨渣。
另一个问题是,气泡式的喷墨方式,因其印字头常处于高温状况下,热会使得印字头更容易损耗,故需使用印字头与墨水匣合一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2、压电式喷墨 (Piezoelect ink-jet)
利用压电陶瓷(大部份的材料为铅-Pb, 锆-Zr, 钽-Ta),由压晶体管施加电压使其产生形变,挤压液体产生高压而将液体喷出。
供应全世界喷墨头的厂商主要有 Xaar 和Spectra 两大家,目前以压电式 (piezo) 为主流的喷头不但应用在打印机市场,也由于其印墨选择性多样化,在不同的领域和产业上也被高度重视和采用。
除了EPSON将压电式喷墨头成功商业化为高分辨率喷墨(水)打印机外,Xaar 和 Spectra将其应用于熔融的金属、高分子塑料等材料的喷射与分配,并在电子工业制造上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 弯曲型(Bend Mode)
由一压电陶瓷片(piezoceramic)、振膜(diaphragm)、压力舱(pressure chamber)、入口管道(inlet & manifold)及喷嘴(orifice)所组成。
当压电陶瓷盘承受控制电路所施加的电压,产生收缩变形,但受到振膜的牵制,因而形成侧向弯曲挤压压力舱的液体。
在喷嘴处之液体因承受内外压力差而加速运动,形成速度渐增的突出液面。
其后虽然作用于压电陶瓷片的电压于适当时间释放,液体压力下降,喷嘴处液滴仍因惯性缘故,克服表面张力的牵引而脱离。
典型的300DPI喷墨头喷嘴直径约为50μm,一次喷出液滴量约为100pl(1pl = litter),速度约为10m/sec。
为了达到这么高的喷出速度(动压约为0.5大气压),并克服液体之粘滞性及表面张力,压力舱内液体所承受之压力平均约为3大气压。
图6 弯曲型喷头
(2) 剪力型(Sheer Mode)
由陶瓷片、电级等组成,没有振膜、压力舱等结构。
当压电陶瓷片承受控制电路所施加的电压,产生收缩变形,喷嘴处液体受压喷出。
图7 剪力型喷头
(3) 推挤型(Push Mode)
与弯曲型类似,但是它的陶瓷片纵向平行排列,受控制电路所施加的电压推挤制动器脚,液体受压喷出。
EPSON早期将多层剪力压电技术引入其喷墨头产品Stylus Color (1994)和StylusⅡ(1995),每个喷墨头含有64个喷嘴。
图8 推挤型喷头
(4) 收缩管型(Squeeze Tube Mode)
该技术由S.L.Zoltan of Clevite公司于1970年发明,1974年获得美国专利,1977年Seimens公司将其应用于喷墨头产品PT-80。
控制电路所施加的电压引起陶瓷压电管道变形收缩,管内油墨受压喷出。
图9 收缩管型喷头
三、喷墨技术的比较
表一两类主要喷墨原理比较
CIJ DOD
墨水需充电墨水不需充电
墨水较浪费或需要回收需要时喷墨,墨水不浪费
墨滴行程长墨滴行程短
表
二 感热
式与压电式比较
Thermal-Bubble Piezoelectric 受限于热传导速度 压电陶瓷反应速度快 反应速度慢,打印较缓慢 反应速度快,打印较迅速
无法控制墨滴大小 可控制墨滴大小提升质量
具高温,墨水品质较不稳定
无高温,墨水品质稳定
具高温, 墨水盒质量较不稳定 无高温, 墨水盒质量稳定 墨水色素较不容易寻求 无高温,喷嘴较容易堵塞
墨水色素较不容易寻求 墨水色素较容易寻求 电子驱动较为简单 电子驱动较为复杂 体积较小 体积较大 须更换喷头
不损伤喷头
印刷质量较差
印刷质量高
可适印于粗糙不规则表面 适印于平整光滑表面
适合商业应用
适合办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