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平台对比介绍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协同设计是指多个设计师或团队共同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的过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协同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1. 在线协作平台:在线协作平台允许团队成员同时在同一个设计项目上工作。
这些平台提供了实时通信和协作工具,如即时聊天、在线评论和共享屏幕等。
常见的在线协作平台包括Figma、Adobe XD和InVision 等。
设计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共享设计文件、收集反馈意见和更新设计版本,从而实现高效的协同设计。
2. 版本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往往需要经历多个版本的修改和更新。
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跟踪和管理设计文件的版本。
最常见的版本控制系统是Git,它可以跟踪设计文件的变更历史,并允许设计师回滚到以前的版本或合并不同版本的修改。
设计师可以使用Git来管理设计文件的更新和协同修改。
3. 设计系统:设计系统是一组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组件和规范,用于创建一致的用户界面和体验。
设计系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在协同设计时保持一致性,并减少重复劳动。
常见的设计系统工具包括Sketch、Framer 和UXPin等。
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创建和维护设计系统,使团队成员可以共享和重复使用设计组件和样式。
4. 远程会议工具:协同设计往往需要团队成员之间进行远程沟通和讨论。
远程会议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进行语音和视频会议,共享屏幕和讨论设计相关问题。
常见的远程会议工具包括Zoom、Microsoft Teams和Google Meet等。
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与远程团队成员进行实时协同设计。
5.开放式沟通文化:除了使用工具和技术,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文化也是协同设计的关键。
团队成员应该鼓励分享想法、提出问题和给予建设性反馈。
设计师可以利用团队内部聊天工具、邮件和会议等方式实现开放式沟通,从而促进团队协同设计的效果。
协同设计在今天的设计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使用在线协作平台、版本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远程会议工具和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文化,设计团队可以实现更高效和创造性的协同设计,提升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详细介绍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

详细介绍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所谓的一体化协同设计,就是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专业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设定项目中心文件集体共享。
这种设计方法将各专业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信息共享消除各专业间的冲突,能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各专业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易发生冲突,设计变更情况较多。
建筑结构采用一体化协同设计后,不仅能解决传统设计方法的缺陷,还能提高结构设计的科学性,而建筑信息模型为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详细介绍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
一、建筑信息模型及其特点(一)概念建筑信息模型,英文简称bim,是一种利用数字模型进行设计、施工与管理的一种新工具[1],在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
(二)特点1、信息具有集成性建筑信息模型核心是数据库,这一数据库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构成,囊括建筑建材、建筑构件性质等物理信息,建筑结构空间关系、建筑构件尺寸等几何信息,建筑构件荷载、连接方式等分析信息,供应商等制造信息等[2],与建筑相关的所有信息基本都包含在内,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2、工作具有可传递性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程序支持工程数据之间创建实时的、一致性的关联,使工具具有了可传递性。
在工作可传递性下,设计者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自动设计与调整,如果设计师修改了某项内容,建筑信息模型立即将修改反映至与之关联的图元中,自动完成各专业设计修改。
3、设计具有协同性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个以几何学、建筑学、空间关系、地理咨询等信息为基础的新设计平台,为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建立了一个沟通平台,实时处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所需要的信息,优化电气照明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各专业设计[3]。
特别是建筑信息模型有碰撞检测功能,能根据各专业不同设计原则自动进检测建筑构件间的影响,极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而且,也可以建设设计缺陷,提高设计质量。
二、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中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全新的设计平台,为建筑工程一体化协同设计提供了工具,使建筑协同设计成为了现实。
基于协同设计平台的设计管理评价研究以某设计院为例

参考内容
引言
济南加州东部世界城项目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综合性社区,具有较高的城市价值和影响力。为了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本次演示将BIM平台在协同设计方面的应用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BIM平台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技术 创新。
感谢观看
一、协同设计平台介绍
协同设计平台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集图形编辑、数据管理、可视化与一体 的高效设计工具。该平台支持多个设计师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进行在线协作, 实现数据共享、版本控制、设计评审等功能。某设计院引入的协同设计平台包括 以下功能模块:
1、图形编辑模块:提供二维、三维图形编辑功能,支持各种专业设计软件 插件。
4、管理成本控制:引入协同设计平台后,可以通过自动化工具减少人力投 入,降低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该平台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跟踪和管理 项目进度,避免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以某设计院为例,探讨了基于协同设计平台的设计管理评价研究。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引入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改善团队协作 氛围,降低管理成本。为了更好地发挥协同设计平台的作用,建议企业在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改进:
基于协同设计平台的设计管理 评价研究以某设计院为例
目录
01 一、协同设计平台介 绍
02
二、设计管理评价研 究
03 三、案例分析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随着工程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设计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为了提 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许多设计院开始引入协同设计平台。然而,如何评价这些平 台的设计管理效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演示以某设计院为例,探讨 基于协同设计平台的设计管理评价研究。
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效果

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的效果VHSyndesign引领未来设计模式,终结孤军作战时代纬衡协同设计平台经过多年实践的检验证明,该平台可以有效的加强团队的配合与协同,全面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总体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化工作采用平台式管理的方式,协同设计完全在网络上展开,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
将图纸的变更通知和变更内容自动告知团队中相关成员。
自动实现专业内与专业间的协同工作。
●人员组织平台式管理强调人员组织,通过协同平台实现团队内人员管理。
对于新近加入的设计人,只要掌握协同设计工作要求,了解个人分工,即可以很快开始工作。
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对设计团队中每一位参加者会根据其工作内容进行授权,授权内容既包括对图纸的数据权限,也包括修改、复制等管理权限。
●图纸组织平台式管理同样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将图纸有序地组组织起来。
工程负责人可以在工程进行中随时调看图纸。
版本管理清晰,协同设计平台可以自动标识版本时间,发送版本更新的通知,根据需要保留设计过程中的各版本文件。
这种方式非常适应设计过程中不断调整的特点,有效减少错漏碰。
●易于掌握和实施采用平台式管理的形式非常容易被设计者接受,一经从图纸结构中了解了自己所负责的图纸内与要求,就可以很快地打开C A D软件开始设计,与过去的工作模式差别不大。
工程切换,协同设计平台采用多服务器架构,允许一次登陆,多次切换。
因此可以在登陆平台以后,从一个工程直接切换到另外的工程,即使他们不在一个服务器也能实现,避免了多次登陆。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协同设计并不是一剂万能药,我们不能指望采用它就可以解决一个设计企业的所有问题,但它一定要能够解决一个设计企业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它虽然不是一套完整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它并不能用来解决诸如行政、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的事务管理,但作为一个设计企业管理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实现的是对设计企业最核心的生产力部门——设计一线队伍的管理和支持。
协同设计平台

协同设计平台《协同设计平台》是通过对我国设计单位的实际需求及现有的设计院管理信息平台整理提炼,结合国际上成熟的建筑软件设计思想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的一套面向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管理和工程数据管理软件。
它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网络资源,实现基于项目的设计团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以及设计文件的全过程有效管理。
《协同设计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充分利用企业网络资源,可以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使用,实现远程项目管理、协同设计和资源共享。
《协同设计平台》以设计过程为主线,将其工程项目作为产品对象,解决了项目管理、协同工作、资源共享三方面中的问题。
通过从项目的立项、实施到收尾等全过程管理,实现设计资源的合理利用。
并将所有过程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案,提供相关数据图表以供查询统计,为设计单位实现标准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协同设计平台的功能1)使设计者脱离独立设计模式,处于统一的项目设计环境中,统一管理项目文件和个人文件,可浏览和利用所有和自己相关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的项目文件。
图1为传统的信息交流渠道与协同设计管理信息交流渠道的比较。
图一2)公共资源(包括外部参照文件)自动管理。
3)规范设计流程,专业间提条件图和审核,校对,会签,归档验证。
4)文件版本管理,平台日志,项目函件,会议纪要,使操作记录均有据可查。
5)方便的沟通交流,即时通讯与设计环境的集成,自动提醒功能,远程和本地通讯。
6)分级权限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对项目进行有效掌控。
2、协同设计平台的主要结构图1表示的是原来的协同工作方式,可以看出是一个网状网络,每个人必须和其他人发生关系,工作较为复杂,不易控制。
图2是协同管理平台下的工作模式,是一个星形网络,每个人都和设计中心打交道,管理非常清晰。
图2《协同设计平台》采用C/S结构,并以网络服务(WebService)技术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技术。
平台的软硬件部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用户工作台(安装Client)、服务器(安装各类服务)、数据/文件服务器(安装数据库软件/文件平台)。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1. 概述协同设计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设计方式,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和工具,使设计团队成员能够实时共享设计文件、交流意见和协同编辑,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加强沟通和协作,最终达到优化设计流程和提升设计质量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包括协同工作平台的选择、协同设计工具的应用以及协同设计的最佳实践。
2. 协同工作平台选择适合团队的协同工作平台是协同设计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协同工作平台:2.1 云存储平台云存储平台如Google Drive、Dropbox等,提供了团队成员共享和存储设计文件的功能。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云存储平台上传、下载和编辑设计文件,实现实时的文件同步和共享。
2.2 协同工作平台协同工作平台如Microsoft Teams、Slack等,提供了团队成员之间实时交流和协作的功能。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创建项目、讨论问题、分享进展和分配任务,实现团队的协同工作。
2.3 在线设计平台在线设计平台如Figma、Adobe XD等,提供了团队成员实时协同编辑设计文件的功能。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在线设计平台同时编辑同一个设计文件,实时查看和反馈设计变更,提高设计的协同效率。
3. 协同设计工具协同设计工具是实现协同设计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协同设计工具:3.1 实时共享工具实时共享工具如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Online等,提供了团队成员实时协同编辑文档的功能。
团队成员可以同时编辑同一个文档,实时查看和反馈文档变更,提高文档的协同编辑效率。
3.2 远程会议工具远程会议工具如Zoom、Microsoft Teams等,提供了团队成员远程会议和屏幕共享的功能。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远程会议工具进行实时的讨论和演示,共享设计文件和进展。
3.3 设计评审工具设计评审工具如InVision、Zeplin等,提供了团队成员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和反馈的功能。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协同设计成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环节。
协同设计是指通过多个设计师之间的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
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难点,比如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许确等问题。
而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
二、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的优势1. 提高设计效率:协同设计可以让多个设计师同时参预设计过程,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实时的在线协作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快速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
2. 提升设计质量:协同设计可以集思广益,各个设计师可以共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得到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通过多个设计师的不同视角和经验的结合,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优秀的设计方案。
3. 加强团队合作:协同设计可以促进设计团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共享文件、评论、标注等,实时交流,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凝结力。
4. 方便追踪和管理设计过程: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方便地记录和追踪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决策,包括设计稿的修改、评审意见的反馈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设计项目,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 选择合适的协同设计平台:根据设计团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协同设计平台。
常见的协同设计平台包括Figma、InVision、Sketch等。
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满足不同设计项目的需求。
2. 建立设计项目:在协同设计平台上建立一个新的设计项目,并邀请设计团队的成员加入。
设计项目可以包括项目的背景介绍、设计目标、时间计划等信息,以便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3. 设计文件的上传和共享:设计师们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文件上传到协同设计平台上,并与团队成员共享。
这样可以方便团队成员对设计文件进行查看、评论和修改。
4. 实时交流和讨论: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协同设计平台上的聊天工具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
CATIA3D协同设计解决方案介绍

三维协同设计 专业三维设计
3D设计 3D协同 3D展示
VPM
3D设计数据 方案评审
三维可视化
传统二维设计
2D
专业三维设计软件开始在各自领域 内大显神通,但是却在项目各专业 各部门间制造出一个个“信息孤 3D 岛”,项目管理层和负责人面对数 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问题更感头痛。
水利工程设计
DASSAULT SYSTEMES - Page
5.查询过滤
3D展示——3DVIA
Composer
1.三维发布展示平台
2.数据轻量化 3.同步跟新3D数据 4.交互式浏览 5.多发布平台
专家级校验审工具, 帮助项目决策层快速 选定设计方案。
案例:成勘院采用达索三维设计解决方案
可研阶段
电站设计
(1)细化建筑物; (2)确定工程量
(1)细化建筑物;
(2)确定工程量
初设阶段
(3)提出项目预算
(1)施工图设计
(1)施工图设计 (2)施工仿真
技施阶段
(2)施工组织设计
1. 方案提出
2.骨架设计——模板化调用大大减少重复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三益建筑有过实施经验。可嵌入AutoCAD运行,可与专业CAD软件组合使用。
劣势:
1. 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
2. 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
ﻩ Autodesk Buzzsaw
ﻩ Autodesk Buzzsaw 是一种在线项目协作服务系统,可以集中管理项目信息,从而缩短周期时间,减少错误,提高团队责任性和控制。Buzzsaw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能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更紧密的支持,架构和部署体系具有一定先进性,对于国内客户的未来功能拓展有一定帮助。Buzzsaw在未来的2-3年内,将进行功能的大规模扩充,将使得Buzzsaw成为一个集设计、施工、进度、成本、物业管理为一体的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大型协同平台。但是,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对其在设计人员中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协同设计平台对比介绍
———————————————————————————————— 作者:
———————————————————————————————— 日期:
ﻩ
电子知识
ﻩ 理正协同设计平台
ﻩ 理正协同设计平台着眼于实现设计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解决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以及不同层面上的分工合作与交流,从而帮助设计企业全面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该系统在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应用阶段,采用“网络集中设计,全院统一规则”的协同设计模式。
优势:
ﻩ 1. 相较于其他产品,能够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的最紧密的支持,对于用户未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ﻩ 2. 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用户在该平台上的自主开发,完成定制内容。
ﻩ 劣势:
1. 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在设计人员中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 较为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
3. 提供了设计与管理的多个环节的功能支持。
ﻩ 劣势:
ﻩ 1. 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
ﻩ 2. 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
3. 较多的功能使得系统的整体架构较庞大,实施难度较大。
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ﻩ 2. 对于流程的管理功能并不完善,只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流程管理和控制功能。
ﻩ 3. Buzzsaw当前使用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运营模式。需要客户租用服务器,对客户的网络等条件要求较高。
ﻩ Bentley ProjectWise
Bentley的建筑解决方案为全球的商业与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提供强大动力。Bentley是全球领先的多行业集成的全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厂商,产品主要面向全球领先的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Bentley建筑产品使得项目参与者和业主运营商能够跨越不同行业与机构,一体化地开展工作。对所有专业人员来说,跨行业的专业应用软件可以同时工作并实现信息同步。Bentley的工程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较完善,文件跟踪和恢复系统功能较好,但是部分功能不符合中国企业使用习惯,核心功能模块对二次开发有较高要求。
CATIA基于同一三维工程信息载体,运用TOP-DOWN的关联设计方法实现多专业的并行协同设计,并能通过强大的知识工程模块运用超级拷贝(POWER COPY)、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 FEATURE)、文档模板(DOCUMENT TEMPLATE)固化产品设计流程,集成产品开发经验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预估产品设计风险,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ﻩ 优势:
1. 文件管理系统功能完善,并且具有良好的文件跟踪和恢复系统功能。
ﻩ 2. 系统架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体功能模块化,方便于未来的功能扩展。
ﻩ 3. 外接国外成熟的过程管理工具,为流程管理提供了较完善的功能。
4. 功能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
ﻩ 劣势:
ﻩ 1. 昂贵的价格,不同的功能模块都需要较高的价格。
ﻩ 3. 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
纬衡协同设计平台
ﻩ 纬衡协同设计平台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广应用三年,将项目策划、CAD设计、审核会签、互提资料、出图归档、设计变更等各个设计与管理环节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调研。
ﻩ 优势:
1. 针对国内建筑设计院的需求完成,和国外的大型协同相比更符合中国企业的使用习惯。
CATIA具有一个独特的装配草图生成工具,支持欠约束的装配草图绘制,可以进行快速的概念设计。支持参数化造型和布尔操作等造型手段,支持绘图与数控加工的双向数据关联。CATIA的外形设计和风格设计为零件设计提供集成工具,而且该软件具有很强的曲面造型功能,集成开发环境也别具一格,同样,CATIA也可进行有限元分析,一般的三维造型软件都是在三维空间内观察零件,但是CATIA能够进行四维空间的观察,也就是说该软件能够模拟观察者的视野进入到零件内部去观察零件,并且它还能够模拟真人进行装配。
2. 整个系统的功能庞大,整体部署需要对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
3. 二次开发对人员要求较高。
ﻩ 金慧系列协同设计产品
“金慧BuildingEasyTM工程设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协同设计版”系统是主要针对于设计单位需求的套装产品。核心是“基于CAD二维协同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其重点是解决“错、漏、碰、缺”等核心的设计管理问题。其实质是为企业搭建一个将“设计”与“管理”一体化集成的协同设计平台。该系统在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有一定的易用性和方便性,但功能上的完善性、友好性、安全性以及是否适用于大型软件设计企业有待进一步调研。
More: 数码万年历 More:s2csfa2
优势:
1. 针对国内建筑设计院的需求完成,和国外的大型协同相比更符合中国企业的使用习惯。
ﻩ 2. 较为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
ﻩ 3. 在天华设计院已经实施,具有一定的易用性。
ﻩ 劣势:
1. 流程管理功能较为简单。
ﻩ 2. 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