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合集下载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化学在能源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化学的应用不仅推动了能源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能源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一、化学在能源产生与转化中的应用1.1 燃烧反应的化学原理在许多能源产生过程中,燃烧反应是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

化学的研究揭示了燃烧反应的化学原理,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燃烧燃料释放出的化学能可以被转化成热能、电能等形式,从而满足我们生活和工业的能源需求。

1.2 电化学反应与能源存储电化学反应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广泛应用于以化学电池为核心的能源存储技术中。

化学电池通过将化学反应中的电子流动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储存。

例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都是基于化学原理构建的能源存储装置,它们的发展与化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1.3 光催化反应与太阳能利用光催化反应是一种利用光能促使化学反应发生的技术,它在太阳能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催化反应利用光能激发物质分子的电子,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为可再生能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能源对化学发展的影响2.1 能源供给的重要性化学研究离不开大量的能源供给,能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化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稳定的能源供给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有助于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同时,能源紧缺对化学研究的推进也带来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不断寻求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解决方案。

2.2 能源影响化学产业结构能源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对化学产业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能源的供需关系以及能源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不同化学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

因此,能源的变化对于化学产业的发展战略、产品结构和技术选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专题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版)(原卷版)

专题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版)(原卷版)

专题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命题点1 燃烧与灭火命题点2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燃烧与灭火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①燃烧的定义和条件;②燃烧条件的探究;③利用灭火原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一般在选择题或探究题中出现。

1.燃烧(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需满足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①;②与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即可燃物的)(3)促进燃烧的方法及意义①需要足够的,如架空木材,火燃烧更旺。

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如工业燃煤时,常将块煤磨成煤粉。

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燃烧条件的探究①铜片的作用:。

②水的作用:热源、(或氧气)。

③. 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

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或氧气)。

④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铜片上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

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与足量氧气接触,说明。

⑤.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装置装置不足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

改进装置2.灭火原理(1)灭火的措施(满足其一就可以)①清除或使其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火灾,可设置、开辟隔离带;②隔绝(或空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加大把青菜;③使温度降到,如纸箱、油罐着火,可进行喷水。

易错点:a. 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一种属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b. 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H2在Cl2中能够燃烧。

C.图1中,白磷熄灭后,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周边的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教案

化学《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教案

化学《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资源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2.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 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4. 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5.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4课时。

2.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

3. 教学过程:第1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第2课时: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3课时: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第4课时: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知识的掌握。

3. 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的应用能力。

4.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评价其创新意识。

六、教学内容6. 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化学肥料、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 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学生将了解化学在药物研发、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保障中的作用。

8. 化学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学生将探讨化学在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化学与天然资源:化学对自然资源的应用

化学与天然资源:化学对自然资源的应用

化学与天然资源:化学对自然资源的应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化学发挥着探索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在不同方面对自然资源的应用。

一、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矿产资源是指存在于地壳中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

化学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金属矿产为例,化学通过冶炼技术将金属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制备出各种金属材料。

例如,对于铁矿石,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将铁元素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制备各种铁材料,如钢铁。

同时,化学还在提高矿石含金量、减少废弃物产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化学肥料的生产与应用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而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各种化学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钾肥等,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化学肥料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和钾,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相应化合物,在农田中施用,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

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使得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

三、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应用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化学通过石油提炼、天然气分离等技术手段,将化石燃料中的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形式,以供人类社会使用。

另一方面,化学还积极参与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和生物质能等。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应用不仅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还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实现。

四、化学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化学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化学工艺可以通过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处理废水和废物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此外,化学还可以通过研发环境友好的替代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初中“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文献标识码 : B
“ 学与能 源和资源 的利用” 化 所涉及 的内容宽泛 . 可 利用 的教 学资源相 当充足 。 目前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 但
教学媒 体增补 了部分联 系实 际的社会生 产生 活 的相关
信息。二是直接照本宣科 。这两种处理方法 的共 同特征 是将有关 能源 、资 源的信 息 内容作 为学 习知 识 的一 部 分 , 实际教学 过程 中 , 在 经常 出现 因讲 授过多 的相关 信 息 , 了化学知识的建构 。这样 的教学过程 , 疏忽 由于未能 从 三维 目标融合 的角度妥善处理 和设 计教学 内容 . 背离 了教科 书有关 能源 、 资源利用材料 中所 体现 的教学 目标 的本质意 义 , 混淆 了从相关 信息 中归纳 、 析其 中蕴 含 分 的相关化学知识 的逻辑 意义 . 导致教学过 程中认知呈现 上 的紊乱无序。
价体系及标准。因此 , 这一类 活动通常会 出现 注重联系
实际的形式上的环节与措施 . 疏忽了“ 三维 目标 ” 以相 可 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功能 二、 解决策略
标 。 目地进行 机械识 记式传 授 . 学生增添 了许多不 盲 给
必要 的学 习负担
2着重 于能源和资 源的信 息扩充 . . 疏忽 了化 学知识
() 1依据课程标 准建 立系统 的教学层 次与教学 目标 体 系。从课 程标准 的三维 目标分析 , 习本 节 内容是通 学
过认识身边 一些 常见物质 ( 、 水 氢气 、 化石燃料 、 沼气 、 液
化石 油气 、 酒精 、 汽油 等 )形 成一些最 基本 的化学 概念 ,
() 1 注重设计 学习情境 的活动性和可参 与性 。在这
化学学科单一知识体 系组织教学 . 无法形成对 这部分 学 习 内容的有序归纳 与整理 . 也很容易疏 忽课程标 准相关

第十七单元: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

第十七单元: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现象①②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 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现象①③
7.在点燃蜡烛时, 7.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 在点燃蜡烛时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 实验方案: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食盐质量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时间 分钟) 分钟 燃烧稳定性 O 10 正常 O.1 . 15 正常 0.5 . 18 正常 O.7 . 23 正常 0.9 . 25 易灭 1.O . 27 极易灭
隔绝空气加强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与能源的利用

化学与能源的利用

化学与能源的利用能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而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化学在能源的生产、转化和存储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能源的生产能源的生产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以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的利用。

在这些方面,化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石油的提炼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杂质,提高燃料的质量和效能。

同时,化学还可以帮助发现新的油田和储层,提高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化学可以提供新材料、新反应体系等技术支持,如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研发和储能技术的改进等。

二、能源的转化能源转化是指将一种能源转化为另一种能源的过程。

化学技术在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化学燃料电池可以将氢气和氧气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能、低污染的特点,而电能又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家居和工业领域。

化学还在光电子技术和光催化技术方面发展,例如通过光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利用催化剂将阳光和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三、能源的储存能源的储存是指将能量保存在某种媒介中,以备将来使用。

化学技术在能源储存领域有重要应用。

例如,化学电池和储能设备可以储存电能,以平衡能源供需,应对电网负荷波动。

此外,化学还在电解水储氢、化学氢存储等领域有所应用,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储存和低碳释放。

另外,化学材料的研发也为能源储存提供了新的选择,如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正负极材料研究,提高了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化学对于能源的利用不仅对于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也具有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的产生和使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排放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借助化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化学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催化剂应用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燃油的清洁程度。

2024年中考化学满分锦囊: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024年中考化学满分锦囊: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专题4.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B),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B)。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B)。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B)。

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A),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B)。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B),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B)。

6.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A),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B),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C)。

7.了解氢气的制法、可燃性和用途(B),知道煤的综合利用(A)。

(河南增加)一、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第1(D)、2(1)、3(2)、4(2)、5(2)、7题均考查了“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个条件;第6题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013年]2.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2014年]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017年] 4.如下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一、理解燃烧与灭火原理
燃烧的条件:物质本身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且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移走可燃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二、常见化学能源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源,属于混合物。

煤和石油中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形成酸雨。

为了保护环境,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潮汐能等。

氢气: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燃料,但因制取成本高、难储存,难运输,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用锌与氢气反应来制取氢气。

三、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机动车轮胎(合金钢和橡胶)、玻璃钢(塑料盒玻璃纤维)、飞机的机翼火箭的锥头(碳纤维复合材料)、石棉网(铁丝和石棉)
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合成纤维产品用(燃烧法)鉴别
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2)白色污染: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与颜色无关
(3)(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①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②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