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读书笔记500字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一今年的国庆节,我读完了《罪与罚》这本书,我对这本书有着很多的想法与疑问。
这本书的作者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19世纪俄罗斯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在国际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名誉,而这本《罪与罚》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本描写一位贫困交迫的大学生的故事。
主要讲了他痛恨放高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而愤怒行凶,可认为自己是伸张正义。
后来,在杀人的恐惧和良心的谴责下,在爱人、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澄清了杀人的事实,并投案自首。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少见的社会心理小说,作者用这种方法写出了俄罗斯由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革命。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的精彩,在描绘主人公罗佳拉斯柯尼科夫杀人后的心理活动时,让我看了都叹服叫绝;当我看到罗佳在埋藏赃物时,作者对他的行动描写也是步步到位;当罗佳被判刑的时候,连我都为这位贫困的大学生感到可怜与惋惜。
一本好书就等同于一位优秀的作家,让我们多和好书亲近,多和作家谈话吧!《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二《罪与罚》,一部最具有影响力的俄国小说之一,描写了一个贫困法律系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受罚和救赎的全过程,整本书以他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和道德的惩罚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心灵上的煎熬和痛苦。
读完此书,我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我想,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也会像他一样的。
即使是后来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狱,他都不觉得自己有罪,他说:“只要以完全独立、全面摆脱世俗观念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我的思想当然就根本不是那么奇怪了。
”可是,这只是一种最幼稚的想法。
他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自责,不懂为什么要忧虑,为什么没有人理解。
或许这只是成长的烦恼。
小说最后,说他是因为爱情获得了新生,而我认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罢了。
正如他所说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
在我看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具有一颗敏感的心,聪慧而不甘平庸的头脑,也正是他的敏锐洞察力和思考让他陷入“罪”,他认为现实社会需要一个“伟人”来创建一个更好的未来。
罪与罚读后感500字6篇

罪与罚读后感500字6篇作者为我们描绘出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善良的人的苦难生活和病态灵魂的画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罪与罚读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罪与罚读后感500字1《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终于可以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_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百感交集,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小说描写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心灵煎熬,最终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投案自首.小说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仅仅占了全书一小部分,但〝罚〞却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还有的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错误,并为之深刻地忏悔.自责.这本优秀的世界名著还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理解,或许等以后我再去读它时,又会有一番见解吧!罪与罚读后感500字2罪因一念而起,罚分两个阶段,犯罪- 被捕,结束了作者的疑神疑鬼对自己的折磨;认为自己没罪- 承认自己有罪,我觉得后面才是另一个重新开始的折磨.主人公的罪源自于坚持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可是做着正确的事情就真的是无罪的吗?关于火车变轨问题,我之前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在废弃车轨玩耍的小孩没错,所以不该死.后来又有个角度,如果是因为你的缘故,火车失灵,你再来选择,恐怕就会选变轨了,因为不变轨的后果是你更难以承担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看似客观的分析其实有可能因为主管或客观信息的补充截然不同,这个时候的原则又变成了两权相害取其轻.所谓原则,狗屁.之前看过一句话,情侣间不要经常论对错,往往对错分出来了,关系也就远了.引申一下,生活中真的需要那么多对的事情吗?拿破仑在做对的事情吗?犹大真的在做不对的事情吗?说不好,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或许是对的,但是每个人的原则都不一样,道德水准也参差不齐,这也是为什么会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是否应该转换一下判别逻辑,从提前列好的条条框框,转向结果导向.毕竟原则有多条,不同的结果在自己这总有优劣,审判的事情就交给上帝吧.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罪与罚读后感500字3今天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罪与罚》读到了书中读男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终于实施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为了得到金钱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善良无辜的妹妹.终于有一点点体会到了之前许子东老师所说的:〝抽时间读几本名著,读过之后你的人生都不会乱了〞.读过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办案之后的精神状态,内心的谴责.我想自己这辈子到什么情况下也不能去做这种事,你逃不掉自己内心的惩罚.罪犯本人,而且几乎就是每一个罪犯,罪犯罪到时候都会陷入某种意志衰退.理智减弱到状态,正是罪需要最高都理智和谨慎行事到时刻,幼稚和罕见到轻率反倒取而代之.思想到各种断章残片在他的脑海里七零八乱地飘来飞去;尽管他竭尽全力,但却无法捕获其中但任何一个,也无法把思想集中到任何一点上......他相信,他到一切,甚至记忆力,甚至正常到思考力,都已离他而去了,这种想法开始难以忍受地折磨他.〝怎么,难道已经开始,难道惩罚这就已经降临了?是的,是的,就是这样!〞他突然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心里滋长着一种阴郁的情绪,痛苦地感到自己孤独到了极点,完全无依无靠.突然他止步不前;一个完全出乎意料.极其简单到新问题猝然使他晕头转向,并且痛苦到愕然:〝假如这件事情始终真是理性地进行的,而非愚蠢的蛮干,假如你果真有明确如一而又坚定不移的目标,那你为何知道目前对那个钱袋甚至都未曾看过一眼,你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弄到了什么东西,更不明白为何含辛茹苦,并且自觉地去干这种卑鄙,下流,丑恶的事情?要知道,你刚才还想把它,那个钱袋子,以及那些同样未曾看过一眼的东西,全部扔进水里进去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觉得,此刻他仿佛已用一把剪刀剪断了自己和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的联系.罪与罚读后感500字4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与列夫·托尔斯泰并峙的俄罗斯文学双峰之一.鲁迅曾说他既敬佩又爱的作家一是但丁,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出走,在阿斯塔火车站的站长房中逝世时只带着两本书,一本是蒙田的《随笔集》,一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在德国哲学巨擘海德格尔早年大学的阅读书单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也赫然在目.毋庸置疑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深影响的这几位先贤也深深地影响着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作为法律人,陀思妥耶夫斯基丰厚的文学遗产中,最会关注的应该是《罪与罚》.笔者最初看到这部著作的名称,是在初中阅读《中文自修》杂志的时候,当时的感觉是作者的名字够古怪(因为此前还未曾接触过俄罗斯姓氏),书名却呈现出几何式的对称.认真阅读这部著作,却是在工作十五年后.罪与罚,与其说是一种几何式的对称结构,不如说是一种戏剧式的推进.本来,人生如戏.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是一位废除俄罗斯农奴制度的拥护者,一位接受过西方正式科学训练.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自有知识分子,也深受沙皇专制的迫害.但他的父亲被农奴杀死后,他就成了沙皇.东正教的虔诚信徒,一位泛斯拉夫主义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位博爱主义者.双重的性格气质让他的著作,包括《罪与罚》在内,具有更多的对抗性和戏剧性.罪与罚读后感500字5一口气看完了《罪与罚》,这是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着,讲的是犯罪心理.看完整部小说的第一反应是,救赎;其次是悲哀.其中的缘由,我归结为世界的复杂,社会财富的分布不均,而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悲剧角色,我想试着分析看看主人公,罗佳.拉斯科尼科夫.首先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善良的他在大学期间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这是他的本心所致.当他一次次被贫穷.饥饿所打击,他只是觉得悲哀;当他被老太婆压榨的时候,是愤怒.不平,我认为也有自卑感在里面,也许会有一点点羡慕,当自己以及许许多多有才华的人被生活和贫穷压垮,可老太婆那样的人却大腹便便,肥肠流油,他不满.愤怒,从而起了杀心.但善良的罗佳一想到这,一方面会因为自己的英雄主义而热血沸腾,这英雄气节也在长期的压迫下异常的强烈;另一方面,会为自己如此离经叛道的念头而恐慌,这其实杀人带给人灵魂创伤的一个开始.由于两个大学生的谈话,罗佳终于奋起杀了人.不仅如此,他还杀了老太婆的妹妹,那个善良的姑娘,多杀了一个人罗佳也并不觉得有什么,这就是灵魂腐烂的开始.这是一场没有太缜密策划的谋杀案,罗佳差点当场被抓,行凶后的他,这时候的心情:惊吓.恐惧.害怕,杀人后的快感一纵即逝,留下来的东西折磨着他脆弱的心,他开始发高烧,神经更加衰弱,甚至出现了精神分裂.疑神疑鬼.他变得神经质,导致预审官开始注意他,其实,罗佳最逃不过的是心理的那关,也许他瞒得了别人但永远瞒不过自己.行凶夜.凶宅.血.斧子,所有的东西开始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呈现,他的灵魂也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煎熬.尤其是想提一句话,是我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哦,还是把整段抄下来吧.他有崇高的志向,他还有一种自己的理论,按这种理论,把人分为普通材料的人和特殊材料的人.法律不是为这些地位高的人制定的,而相反是为一般普通的人制定法律.另外,拿破仑使他心驰神往,许多天才的人对那些成就事业伟绩中的几件坏事根本不屑一顾,而是毫不犹豫地跨越过去.罗佳大概也自命为天才,现在他很痛苦,因为他能创造理论,却不能毫不犹豫跨越过去.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有损自尊的.〝因为他能创造理论,却不能毫不犹豫跨越过去.〞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懦弱,但懦弱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这其中我也读出了人的局限性,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成为自己想变成的人,除非你的心智够坚定.罗佳是输给了自己.故事的最后,围绕了一个问题:罗佳究竟为什么要杀人呢?质疑的原因是,他自首后,对一切罪行都供认不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抢了些什么赃物.他行凶后只是把这些东西埋了起来,没有动过.究竟为什么而杀人?值得我们深思.再抄一段灵魂救赎的段落:罗佳突然想起索尼娅让他到十字街头认罪的话,他不由得浑身发抖了.这些日子,特别是最后的几个钟头里,他心中感觉到的那种走投无路的苦恼和焦虑已经压垮了他.所以他情不自禁,想抓住这个机会,来体验一下这种纯洁.崭新的感受.他跪在广场中央,泪如泉涌,在地上磕头,俯下身去,亲吻了大地三次.一种快乐和幸福充满了他的心中.救赎他心灵的是爱和善良……罪与罚读后感500字6《罪与罚》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穷困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震惊全俄的凶杀案.最终在妓女索尼娅的规劝下,投案自首,小说以罪开头,仅占一章,第二章到尾声,全是罚.小说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极为细腻,作为法学生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本善良理性,却在当时的底层社会里心态变得扭曲,以〝替天行道〞的借口安慰自己杀人的事实,在犯罪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矛盾的心理贯穿全片小说,〝罚〞的意义不仅是法律的判决,更多的是自我的内心折磨,法学生犯罪,妓女规劝,不仅是讽刺,也是作者对底层社会无奈.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吝啬无情,欺诈穷人,但是她究竟该不该杀?一方面,如主人公所说,她是一个虱子,杀了她可以造福无数人,另一方面,作为底层社会的一员,卑鄙龌龊是否该死,又有谁有权利去结束她的生命,小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最为经典,小说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病态,冷酷无情的社会,心理扭曲的人物,主人公对自己的罪行自责忏悔就显得尤为珍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给了主人公救赎,上帝会宽恕每个认错的孩子,也许人性就是这样,没有纯粹的恶,也没有完全的善,内心的救赎才是真正的解脱.罪与罚读后感500字。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四篇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四篇第一次读陀翁的书,然而对他的名却是如雷贯耳,始终心怯不敢轻易打开,读了长长的两百四十多页的序后,还是雪藏了几个月,再次读序,看正文。
开篇的序写得特别详细,译者简述了西方文学史的进展;陀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生平,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个人思想转变的过程。
在了解了这些状况后再读书就似乎找到了小说在整体框架下的一个进展基本点。
《罪与罚》,关于内容和的创作精神,看到有些书友书评写得很棒,自叹不如,就不复述。
对于小说的整体感觉,添加几个看法,说不定会对还没读此书的伴侣增加点爱好:一,这是一本心理大战书,看到聪慧人之间的唇枪舌战、斗智斗勇,实在很过瘾。
二,这是一本悬疑推理书,故事情节紧凑,规律缜密,看似无意的情节设计往往会令读者意外到惊讶。
三,这还是一部多幕长篇戏剧式悲剧。
陀翁把地点集中在彼得堡的几个场景点,故事主线明朗,中心人物集中,围绕两个人物而绽开故事情节: 罗佳和他的妹妹杜尼娅。
陀翁的书,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缓一缓,其次本连续。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最近在看一本书叫《罪与罚》,刚看完两章而已,对其中人物的悲剧人生就已经让我心生难受了,先抛开仆人公不谈,说说马尔梅拉多夫此人,他曾经是一个九等文官(相当于军队中的大尉),因酗酒丢了工作,致使家徒四壁,甚至自己十几岁的女儿为了救济一家,成为了妓女,可即便如此他照旧死不悔改,只要家中还有一点钱或物,都要拿去换酒。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人,内心深知自己为家庭带来了什么灾难,愧疚、难受、苦痛、后悔,但就是没有方法戒酒像戒毒一样困难,读这个人物让我深感无力,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就是说他了吧。
但是认真想想,每个人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瘾难以戒掉吧,明知道这是不好的。
比如烟酒毒瘾也许是最常见的瘾,也是全世界痛恨的瘾,这些基本上都是触犯法律的,许多国家会明令禁止、法律掌握。
由于这他们危害巨大。
比如追小说,电视剧等等,间或的消遣可以,但若是没完没了的追剧,时间、工作、学习等都会受到影响。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罪与罚》是由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写的,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内心的“罪罚观念”为中心,体现了沙俄当时社会动荡、秩序的混乱。
那么罪与罚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一和读托尔斯泰的那些作品一样,读《罪与罚》的目的是能够让我感受生活以及增长眼界。
但这件作品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做事时的代价和价值。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位因贫穷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曾发表过一篇令人称颂的文章,大体内容是有很多伟人,至少是令后人称颂的人都是在杀戮了很多人,例如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才掌握了权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进步。
正是在他内心深处有这样那个一个看法,所以他认为毁掉一些像人渣这一类的人以让自己能够获得机会升值从而为以后做出价值提供基础是正确的,于是他策划了一件谋杀案。
本文主要描写了谋杀成功后他的生活境遇,描写了他为这起谋杀案而付出的精神上的痛苦。
不过虽然不知道主人公以后的命运如何,但就结局而言,正面人物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而这一原因就是爱的力量。
就像《圣女贞德》一样,我觉得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描写了一种大爱,一种对人类、对世界的爱,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关心怎样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仅仅顾及那些卑微的生命,至少是那些不应该活着的人。
凯撒、拿破仑为了权利杀戮了很多人,也被当时很多人痛恨和辱骂,但后人却大家称赞他们,因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那些很小的“错误”被他们的光辉给掩埋的一点都看不见了。
而男主人公正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策划了这场谋杀案。
但同时要看到,拉斯科利尼科夫因此受了很大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不管别人的生命怎样卑微,我们一定要尊敬别人,尊敬别人生存的权利。
看《复活》,我对监狱生活有很多了解,看了《罪与罚》,我了解了犯罪人的心理。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读书笔记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罪与罚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罪与罚读书笔记篇1接触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罪与罚》开始,初读的时候觉得人物心理刻画精彩,而且情节跌宕紧凑,如同在观看一部犯罪电影。
但过分关注和沉溺于故事之中时,便忽略了外延的一些东西。
继而看了《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茨威格的《三大师》以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与宗教观有了渐渐明朗的线索。
跨越拉斯柯尔尼科夫把世间的人分为平凡和不平凡,前者循规蹈矩、逆来顺受,后者倾向于违法和破坏,前者是被压迫者,后者是统治者、主宰者。
为了检验自己是否属于拿破仑类“不平凡的人”,他进行了一场杀人形式的实验。
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是位善良而且乐于助人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他却又是残酷、嗜杀的罪犯,这种二重性格这也是他不断动摇自己的“理论”和举动反复无常的根源。
茨威格在《三大师》中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时说道,“只有当他的人物具有使自己生命增强而且成为分裂的表现形态的时候,只有当他的任务还是将要变成命运的混论状态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才爱他们”。
诚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力图打破统一性,创造混合的、模糊不清的、不和谐的人物,在其肉体里,上帝和野兽毗邻而居。
在思想的驱动下,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当铺老板娘和她的异母妹妹,同时他好像“用剪刀把他与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剪断了”。
他走到了一条界线旁边,突然止步,跨还是不跨?他一直在纠结,并充斥了一系列的疑问“我是像大家一样,是个虱子呢,还是一个人?我能跨越过去吗,还是不能跨越过去?”那些所谓的“不平凡的人”,对这类坏事恶行根本不屑一顾,并且毫不犹豫地跨越过去。
拉斯柯尔尼科夫却仍然留在了这边,痛苦而不幸,但“跨过去呢,也许会更加不幸”。
因为跨越过去的不只是两具死尸,而是拉斯柯尔尼科夫自身的人性、原则、道德。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读《罪与罚》是比较长的一本书,我分为三个阶段去读。
第一阶段是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第二阶段是对事件的开始和发展的理解和推进,第三阶段是最终结局和故事的反思。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及感悟。
阶段一: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主人公,我不太能理解他的心理。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一开始,我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被压迫和孤独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杀人,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对他的认识不断加深。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他既想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又有强烈的报复欲望。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违反伦理道德的,但他又觉得自己是为了正义而行动。
这让我想起了人性复杂性,一个人并非只有单一的面孔,而是有多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阶段二:对事件的发展理解和推进故事的场景是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矛盾激烈,贫富分化严重。
拉斯科尔尼科夫制定了计划,去杀一个拥有钱财的女人和她的妹妹。
他想用这些钱去救助穷人,但他的计划满是漏洞,最终被警方抓住。
整个事件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还验证了人性的弱点,即贪欲、自私和善恶之间的冲突。
人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但却忽视了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了最终灾难性的后果。
阶段三:最终结局和故事反思最终结局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我拷问和内心痛苦的剖析。
他坦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这种坦白和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必要条件。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再是一个徘徊在自我为中心的人,而是一个善良、真诚和坚定的人。
同时,这个结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人们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和自我情感,而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时刻尊重他人以及社会的规则和准则。
总的来说,《罪与罚》是一本充满思考性和启示性的小说。
它通过一件事件的展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约束的重要性、反思和改变的必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坦诚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和选择,尊重他人和社会,成为一个真实而有价值的人。
罪与罚读书笔记(2篇)

罪与罚读书笔记我还是非常推荐这本书的。
开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
不过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节就陆续出来了,开始显得有些趣味了。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一半的话,不要因为枯燥,而把它停下。
因为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杀了一个放高利息借贷的老太婆,行凶以后,被她的妹妹发现了,所以他连着她妹妹也杀了。
之后,凶手陷于痛苦之中。
但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认为他杀了那个老太婆是为了行侠仗义,是合理的,也是公义的。
他想办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却无法得到平安。
他写了论文说明他是属于那类改变世界的,不服从律法的人。
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
他只有向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索尼雅忏悔过。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告诉了她一切。
随着案情的发展,他逐渐逃离了警方的调查。
证据都显得对他的逃脱有利。
但是,他最后决定自首,去服苦役。
因为他坦白承认,又因为他犯罪以前表现良好,才被判了____年。
不过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间,他开始并没有悔改,还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不应该自首。
索尼雅在这段时间里面,常常去探望他。
最后,他发现他爱上索尼雅了。
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正确的反思,比起之后永远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____年的苦役就没什么了。
在监狱里,他开始阅读索尼雅给他的那本福音书。
整本小说里面还卷入了很多人和事。
有爱他的母亲和纯洁善良的妹妹,也有阴险的彼得比特罗维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
所以,与其争辩,不如谦卑下来,决心悔改。
当人决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刻消失。
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罪。
罪与罚读书笔记(2)《罪与罚》读书笔记《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罗迪翁·罗曼诺维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路历程和道德挣扎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悖论。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

《罪与罚》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一和读托尔斯泰的那些作品一样,读《罪与罚》的目的是能够让我感受生活以及增长眼界。
但这件作品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做事时的代价和价值。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位因贫穷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曾发表过一篇令人称颂的文章,大体内容是有很多伟人,至少是令后人称颂的人都是在杀戮了很多人,例如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才掌握了权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进步。
正是在他内心深处有这样那个一个看法,所以他认为毁掉一些像人渣这一类的人以让自己能够获得机会升值从而为以后做出价值提供基础是正确的,于是他策划了一件谋杀案。
本文主要描写了谋杀成功后他的生活境遇,描写了他为这起谋杀案而付出的精神上的痛苦。
不过虽然不知道主人公以后的命运如何,但就结局而言,正面人物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而这一原因就是爱的力量。
就像《圣女贞德》一样,我觉得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描写了一种大爱,一种对人类、对世界的爱,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关心怎样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仅仅顾及那些卑微的生命,至少是那些不应该活着的人。
凯撒、拿破仑为了权利杀戮了很多人,也被当时很多人痛恨和辱骂,但后人却大家称赞他们,因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那些很小的“错误”被他们的光辉给掩埋的一点都看不见了。
而男主人公正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策划了这场谋杀案。
但同时要看到,拉斯科利尼科夫因此受了很大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不管别人的生命怎样卑微,我们一定要尊敬别人,尊敬别人生存的权利。
看《复活》,我对监狱生活有很多了解,看了《罪与罚》,我了解了犯罪人的心理。
从卢任的结果,我知道了不要在别人背后说别人坏话,不然最后损坏的只会是自己的形象。
从斯知道科犯罪行为我知道了隔墙有耳,凡事要谨慎。
这部作品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看来作者还是赞扬美的,这也让人感到高兴,不是吗?《罪与罚》读书笔记范文二《罪与罚》是由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写的,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内心的“罪罚观念”为中心,体现了沙俄当时社会动荡、秩序的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与罚读书笔记500字
《罪与罚》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步入罪恶与救赎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者对拉斯柯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刻画细致,十分栩栩如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罪与罚读书笔记500字,欢迎阅读。
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情节不是很曲折。
主要线索是主人公以一种不平凡人可以杀死平凡人的想法(精英社会),杀死了放高利的贷款的老太婆。
但是当他杀死她之后发现了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其中有很多让人感到刺激的地方。
里面的心理描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特别是主人公在警察局的时候,那种智斗,更是让人惊叹。
但是看完这本书想到得更多的是里面人们那种受苦的精神。
我们经常说中国人艰苦奋斗,能忍能吃苦之类的。
从某一方面也许是这样。
但是和这本书里面的那种“受苦与忍受”却有本质的区别。
这本书里面的人,或者说俄罗斯人的忍受与受苦精神主要是来自一种道德和宗教精神。
他们“渴望”受苦,因为这样能够让他们心安。
也许心里的安慰比来自物质上的安慰更让人愿意接受吧。
当然还有宗教精神所在。
但是,所想到的中国人的那种忍受与受苦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生存的“智慧”。
一种隐忍,一种“独善其身”的想法,
一种为了生存,可以放弃放弃很多东西,甚至自尊的“劣根性”。
好比我们一直推崇韩信的胯下之辱,甚至还将其放到教科书里面。
它一直在告诉我们,为了生存,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怪不得中国人的那种“拓荒”能力那么强。
怪不得在全世界各地中国华人都能很好的生存着。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独善其身”。
个人各扫门前雪,不是我的事我就不理。
以至于我们能够围观落水的人而不去救援。
甚至还当做娱乐来看。
无事生非,惹来一身骚又何苦呢?唯有生存才是硬道理。
《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终于可以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
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
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百感交集,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
小说描写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利的贷款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
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心灵煎熬,最终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投案自首。
小说中写的最多
的就是“罚”,“罪”只仅仅占了全书一小部分,但“罚”却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还有的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
所以法律只是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
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错误,并为之深刻地忏悔、自责。
这本优秀的世界名著还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理解,或许等以后我再去读它时,又会有一番见解吧!
当高山的崎岖变成了坦途,当古老的文明随着炽热的岩浆和无数沸腾的生命一起跌入黑暗的深渊,当辉煌的王朝在一片复辟之声中再次走向战争的漩涡中,沕穆的历史经书是始作俑者的迂阔之论,还是历史的倥侗,是上古的情思还是梦幻泡影,却早已成为不辨的真理。
贫穷,并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但它却足以促使一个人去杀人。
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杀人的真正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赤贫。
世界上有两种路,一种是光明大道,另一种是羊肠小道。
无论你的选择是哪一种,都会有桎梏的监牢,涅盘的神话。
而当你孑身长途的时候,又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你能决定的,比如说你的旅伴,你的栖息地。
但是基于不同的角度来说,这一切的不能决定又带有先天的脆弱性,让你悚然汗下,得以修葺心底的蓊郁之地。
事实是那么变幻莫测,老天所做的一切安排仿佛是在导
演一部光怪陆离的传奇电影,而我们正在竭力寻找自己心中满意的角色,而在这时我们恰恰扮演了另一个在别人眼里再平常不过而又如此鲜明的角色。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样,那一切的罪恶,搏杀就变得如此荒唐,殊不知,唯有一切的不平和仇恨才会是麻木不仁的灵魂获得拥有另一个角色的权利,获得的角色越多,人生也就变得更加与众不同,而重要的是,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全心全意,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