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修6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基础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

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分析下表中内容,回答1~3题。

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中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小中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中高1)A.人口数量的增多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资源的不断变化D.社会的不断更替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3.下列不属于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呈现的特点的是( )A.利用方式的多样化B.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C.非农业用地的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的D.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析:1.B 2.C 3.B 第1题,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2题,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第3题,在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4~5题。

4.对于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海平面下降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5.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渐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没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解析:4.B 5.D 据图分析全球气温在升高。

高中地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优化训练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优化训练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优化训练中图版选修61.关于环境管理基本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B.根据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资源管理C.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环境管理类型D.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包括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等解析:选C。

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制定各类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按照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2.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是由各个国家或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进行国际合作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解析:选C。

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

3.我国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解析:选D。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有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4.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些都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C。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中图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模块综合检测环境保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分析下表中内容,回答1~3题。

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中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小中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中高1.( )A.人口数量的增多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资源的不断变化D.社会的不断更替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3.下列不属于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呈现的特点的是( )A.利用方式的多样化B.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C.非农业用地的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的D.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析:1.B 2.C 3.B 第1题,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2题,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答案:1~2.1.B2.D第1题,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

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屋顶、阳台等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

第2题,绿化中使用的杀虫剂,随着大气降水或人工洒水渗透到地表以下,导致地下水污染。

题目给出的四种绿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贴近地表,杀虫剂最容易下渗,从而污染地下水。

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

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3.A本题考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的措施,是对分析辨别能力的考查。

题目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有效”。

③④两个措施都是对森林的保护,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但不能快速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4.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A.沿海防护林体系B.黄土高原防护林C.“三北”防护林体系D.平原绿化工程答案:4.B沿海防护林体系以防止海风侵袭为主,“三北”防护林体系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平原绿化工程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主。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6第5章 环境管理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6第5章 环境管理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和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

据此完成下题。

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A. 行政手段B. 法律手段C. 经济手段D. 环境技术手段【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国家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管理,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A对。

法律手段是依照具体法规进行管理,B错。

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处罚、环境技术手段,C、D错。

故选A。

2.(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2.(2)“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A.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B.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C. 环境管理制度D. 环境管理政策【答案】A【解析】(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故选A。

【答案】C【解析】(2)“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故选C。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由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缓解全球变暖的重要措施,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同时还应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D选项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不现实也不可行。

高中地理 第五章《环境管理》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五章《环境管理》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方针中的“三同步”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 A.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进行C.同步规划、同步预防、同步治理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是 ( ) A.“三同步”战略 B.“三统一”方针C.三项基本环境保护政策 D.三项主要环境保护政策3.我国环境管理思想趋于成熟的体现,除了树立了大环境思想以及“强调环境管理模式”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外,还表现在 ( )A.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B.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C.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D.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4.环境管理的对象是 ( )A.环境 B.污染源C.环境保护部门 D.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5.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是 ( )A.谁污染谁治理B.等价交换C.循环经济D.粗放经济 6.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

下列有关环境管理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划是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因素B.协调在于减少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共同目标C.监督可以将环境规划和协调分工付诸行动,真正得以贯彻实施D.指导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强制性职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促进其他职能的发挥 7.下列有关环境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B.环境规划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 C.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D.环境规划在现实层面上总有“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嫌疑‘8.中国环境管理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 ( )A.由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B.由注重微观管理向注重宏观管理的转变C.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的转变 D.环境管理模式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9.以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而规定的环境分类标准是 (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标准 D.环保方法标准10.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5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9.6 El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

【测控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后作业:第五章 环境管理 测评

【测控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后作业:第五章 环境管理 测评

第五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和生态问题格外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发生,政府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环境爱护职责,这就要求政府从多层面、多角度发挥环境行政的职能和作用,乐观利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推动环境管理。

据此完成第1~2题。

1.政府选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A.技术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宣扬训练手段2.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利用了环境管理的()A.技术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宣扬训练手段解析:第1题,通过选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

第2题,处理违规企业,是国家依据行政手段管理的表现。

答案:1.C 2.B3.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国家和政府B.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D.部门和单位解析: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国家和政府,由于国家和政府确定环境爱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爱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方案。

答案:A宁夏沙坡头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胜地有名于世。

读图,完成第4~5题。

4.沙坡头沙漠治理实行的草方格沙障固沙法属于()A.生物措施B.工程措施C.非工程措施D.农业技术措施5.宁夏沙坡头地区为实现区域可持续进展,可实行的环境管理措施有()A.进展地区特色旅游业B.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尽可能引黄河水进展浇灌农业D.利用草方格沙障大规模改造沙漠解析:第4题,草方格沙障固沙法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淌沙丘上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减弱风力的侵蚀,属于工程措施。

第5题,宁夏沙坡头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有,不适合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对黄河水的利用应合理、统一,有方案进行;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工程量大,不适合用来大规模改造沙漠。

答案:4.B 5.A某集团原方案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对二甲苯工厂(简称PX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产值800亿元,占厦门市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练习题第四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练习题第四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练习题第四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6年3月19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它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全球上万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约用电B、观察星空C、宣传环保D、纪念爱迪生为了使环境保护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答案】:无【解析】:第4题【单选题】《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141个国家签署了该项协议。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

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去年3月,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回答以下小题。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环境管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同步测试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1 ~2题:
1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D.尽量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④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10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迟缓,其根本原因是()A.发达国家没有承担起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B.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承担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衡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人口素质差异造成的
4.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孟买建一化工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5.近年来国际上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④走在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的前沿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北京此次申奥成功的基础工作,就是塑造了北京的新形象,特别是北京奥申委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更是打响了北京申奥品牌。

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

据此回答6~7题:
6.“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7.在2007年以前,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50平方米。

下列措施中,
能有效提高林木覆盖和人均绿地的是
( A .善待树木,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B .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
C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 .加强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
读“全球CO 2浓度变化”图,回答8~9题:
8.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 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9.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 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 .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 2排放量
C .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 .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10(20分)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 ,理由是 。

(2)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理由是 。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国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
显, ,理由是 。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理由是 。

(5)大力发展私家车, ,理由是。



10.(20分)
(1)不符合 过多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2)符合 伏季“休渔”可促进鱼类再生
(3)符合 生物治虫无污染,利于生态平衡 (4)符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 (5)不符合 易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
1
2 3 4 5 6 7 8 9 D B C B D B D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