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专题训练题 含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全集汇编含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全集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m⊥n,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m,y轴∥n,点A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A.O1B.O2C.O3D.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点坐标为(-4,2),所以,原点在点A的右边,也在点A的下边2个单位处,从点B来看,B(2,-4),所以,原点在点B的左边,且在点B的上边4个单位处.如下图,O1符合.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2.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1﹣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第二象限横纵坐标的关系得出a,b的符号,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a+1,b-2)在第二象限,∴a+1<0,b-2>0,解得:a<-1,b>2,则-a>1,1-b<-1,故点B(-a,1-b)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记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是解题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C.点P(2,﹣3)在第四象限D.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对顶角的性质以及算术平方根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B、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故此选项错误;C、点P(2,﹣3)在第四象限,正确;D、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或零,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4.点P(a,b)在y轴右侧,若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A.(﹣3,2)B.(﹣2,3)C.(3,2)或(3,﹣2)D.(2,3)或(2,﹣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y轴右侧可知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结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可知点P的纵坐标是2或2-,而再根据其到y轴的距离是3得出点P的横坐标是3,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P在y轴右侧,∴点P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又∵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横坐标是3,∴点P的纵坐标是2或2∴点P的坐标是(3,2)或(3,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B C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0,23,分别以点,A 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F.直线EF恰好经过点,D则点B的坐标为()A.()1,0B.)3,0C.()2,0D.()3,0【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DB,如图,利用基本作图得到EF垂直平分AB,则DA=DB,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AD=AB,则可判断△AD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AB=∠ABO=60°,然后计算出OB=2,从而得到B点坐标.【详解】解:连接DB,如图,由作法得EF垂直平分AB,∴DA=DB,∵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D=AB,∴AD=AB=DB,∴△ADB为等边三角形,∴∠DAB=60°,∴∠ABO=60°,∵A(0,23∴OA=23∵∠ABO =60°,∠AOB =90°,∴∠BAO =30°,∴在Rt △AOB 中,AB =2OB ,∵OB 2+OA 2=AB 2,∴OB 2+()232=(2OB )2,∴OB =2(舍负),∴B (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以及30°的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圆心角为60︒的扇形组成一条连续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上下起伏运动,点在直线上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在弧线上的速度为23π个单位长度/秒,则2019秒时,点P 的坐标是( )A .()2019,0B .(3C .(2019,3-D .()2018,0【答案】C【解析】【分析】 如图,过半径OA 的端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设第n 秒运动到点n P (n 为自然数),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和扇形的弧长公式求得414+34+442(413),(42,0),(43,3),(44,0)n n n n P n P n P n P n +++++-+,根据201945043=⨯+即可求解点P 的坐标.【详解】如图,过半径OA 的端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设第n 秒运动到点n P (n 为自然数)2,60OA AOB ︒=∠=Qsin 3cos 1AB OA AOB OB OA AOB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弧长为60221803ππ⨯= 12345(13),(2,0),(3,3)(4,0),3),,P P P P P ∴-L1244(413),n n P n P ++∴+4+34+4(42,0),(43,3),(44,0)n n n P n P n ++-+201945043=⨯+Q∴2019秒时,点P 的坐标为(2019,3-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类的规律题,掌握各点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点P (3,2)到x 轴距离是3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表示同一个点C .若y =0,则点M (x ,y )在y 轴上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号【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逐一判断可得.【详解】A 、点P (3,2)到x 轴距离是2,此选项错误;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表示不同的点,此选项错误;C 、若y =0,则点M (x ,y )在x 轴上,此选项错误;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为负号,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8.如图,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 坐标为( )A.(﹣2,6)B.(﹣1,6)C.(﹣2,7)D.(﹣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A、B的坐标判断出y轴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结合图形可得点C的纵坐标比A、B 的纵坐标大2,然后解答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则点C坐标为(﹣1,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准确识图,判断出y轴的位置以及点C的纵坐标与点A、B的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OC是正方形,其中,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C在x轴、y轴上.若正方形ABOC的面积为36,则点A的坐标是()A .()6,6-B .()6,6-C .(D . 【答案】B【解析】【分析】 由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来,根据点A 在第二象限和,B C 在x 轴、y 轴上,可以得到点A 的坐标.【详解】解:∵正方形ABOC 的面积为36,∴假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x ,则236x =,解得6x =或者6x =-(舍去),又∵点A 在第二象限,因此,A 点坐标为()6,6-,点,B C 在x 轴、y 轴上,故B 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特点,知道正方形面积能反过来求正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0.如果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A .(0,2)B .(2,0)C .(4,0)D .(0,﹣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点P 在x 轴上,即y =0,可得出m 的值,从而得出点P 的坐标.【详解】根据点P 在x 轴上,即y =0,可得出m 的值,从而得出点P 的坐标.解:∵点P (m +3,m +1)在x 轴上,∴y =0,∴m +1=0,解得:m =﹣1,∴m +3=﹣1+3=2,∴点P 的坐标为(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x 轴上时纵坐标为0,得出m 的值是解题关键.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A点在原点上,B点在横轴上,C点在第一象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知第四个顶点可能在第一、二、四象限,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C12.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和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小刚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5,4) B.(4,5) C.(3,4) D.(4,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详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点睛】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13.若点(24,24)P m m -+在y 轴上,那么m 的值为( )A .2B .2-C .2±D .0【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点P (2m-4,2m+4)在y 轴上,其横坐标为0,列式可得m 的值.【详解】∵P (2m-4,2m+4)在y 轴上,∴2m-4=0,解得m=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点P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结合第四象限点(+,-),可得答案.【详解】解:若点P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的坐标为(3,-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其中()()2,03,1,A B 、将ABCD Y 在x 轴上顺时针翻滚.如:第一次翻滚得到111,AB C O Y 第二次翻滚得到1122B AO C Y ,···则第五次翻滚后,C 点的对应点坐标为( )A .()622,2+B .()2,622+ C .()2,622- D .()622,2- 【答案】A【解析】【分析】ABCD Y 在x 轴上顺时针翻滚,四次一个循环,推出第五次翻滚后,点A 的坐标,再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C 的对应点坐标即可.【详解】连接AC ,过点C 作CH ⊥OA 于点H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A(2,0)、B(3,1),∴C(1,1),∴∠COA=45°,OC=AB=2,∴OH= OC÷2=1,∴AH=2-1=1,∴OA=AH ,∴OC=AC ,∴∆O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OC ,∵ABCD Y 在x 轴上顺时针翻滚,四次一个循环,∴第五次翻滚后点,A 的坐标为(6+22,0),把点A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C , ∴第五次翻滚后,C 点的对应点坐标为()622,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找到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的关键.16.已知点P 位于y 轴右侧,距y 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 轴上方,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 坐标是( )A .(3,4)B .(-3,4)C .(-4,3)D .(4,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P 点应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为正,再根据P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详解】解:∵P 点位于y 轴右侧,x 轴上方,∴P 点在第一象限,又∵P 点距y 轴3个单位长度,距x 轴4个单位长度,∴P 点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即点P 的坐标为(3,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位置判断方法及点的坐标几何意义.17.已知()0,2A 、()10B ,,点P 在x 轴上,且PAB ∆的面积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A .()6,0B .()4,0-C .()4,0-或()6,0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点的坐标可知BP 边上的高为2,而△PAB 的面积为5,点P 在x 轴上,说明BP=5,已知点B 的坐标,可求P 点坐标.【详解】解:∵B (1,0),A (0,2),点P 在x 轴上,∴BP 边上的高为2,又△PAB 的面积为5,∴BP=5,而点P 可能在点B (1,0)的左边或者右边,∴P (-4,0)或(6,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三角形的底边.18.点P(1,-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点P(1,-2)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19.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3,2)B.(﹣3,2)C.(3,﹣2)D.(﹣3,﹣2)【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棋子“炮”的坐标为(3,﹣2).故选C.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y轴的右侧,则a的值为()A.1 B.2 C.3 D.1 或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A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然后列出方程即可求出a的两个值,最后根据点A在y轴的右侧,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a﹣5=a+1或3a﹣5=﹣(a+1),解得:a=3或1,∵点A在y轴的右侧,∴点A的横坐标为正数,∴3a﹣5>0,∴a>53,∴a=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则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 真题精选 专题试卷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含答案解析) (含答案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一.选择题(共5小题)1.(•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的坐标为(﹣3,2),则点P所在的象限是()2.(•柳州)如图,点A(﹣2,1)到y轴的距离为()3.(•威海)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4.(•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A的对称点为P1,P1关于B的对称点P2,P2关于C的对称点为P3,按此规律继续以A、B、C为对称中心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P4,P5,P6,…,则点P的坐标是()=1==335 (5)5.(•北京)如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若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表示太和门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九龙壁的点的坐标为(4,1),则表示下列宫殿的点的坐标正确的是().景仁宫(4,2)二.填空题(共11小题)6.(•广元)若第二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3,y2=25,则点P的坐标是(﹣3,5).7.(•广安)如果点M(3,x)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x>0.8.(•甘孜州)如图,正方形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各边均与x轴或y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20的坐标为(5,﹣5).=5=59.(•黑龙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B(﹣1,0),过点A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A1,过点A1作AA1的垂线交y轴于点A2,过点A2作A1A2的垂线交x轴于点A3…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直至得到点A为止,则点A坐标为(﹣31008,0),.))10.(•绵阳)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 (﹣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2,﹣1).11.(•六盘水)观察中国象棋的棋盘,其中红方“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3,5)来表示,红“马”走完“马3进四”后到达B点,则表示B点位置的数对是:(2,7).12.(•台州)如图,这是台州市地图的一部分,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km,甲、乙两人对着地图如下描述路桥区A 处的位置.则椒江区B处的坐标是(10,8)..13.(•青岛)如图,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2,3).,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则点14.(•梅州)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15.(•酒泉)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且x≠0.16.(•大庆)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中考数学复习 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部分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复习练习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 A.(1,2) B.(-1,2) C.(1,-2) D.(-1,-2)2. 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组成,其中点A(-1,2),B(1,3),C(2,1),D(6,5),则此函数()A.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4,-3)B. (-4,3)C. (0,-3)D. (0,3)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1)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 点A(2,-5)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2,5)B. (-2,5)C. (-2,-5)D. (-5,2)6. 函数y=x-2x-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 x>2B. x≥2C. x≥2且x≠3D. x≠37. 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A B C D8. 如图,在Rt△ABC中,∠C=90°,AC=1 cm,BC=2 cm,点P从点A出发,以 1 cm/s 的速度沿折线AC→CB→BA 运动,最终回到点A.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线段AP的长度为y(cm),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9. 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 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 )A.(5,30) B.(8,10) C.(9,10) D.(10,10)10. 某通讯公司就上宽带网推出A,B,C三种月收费方式.这三种收费方式每月所需的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每月上网费用为6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C.每月上网时间为35 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D.每月上网时间超过70 h时,选择C方式最省钱11. 平面内的点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例如点M在平面内可表示为M(x,y),其中x表示点M的坐标,y表示点M的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12. 点P(x,y)关于x轴(横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关于y轴的对称点P2的坐标为;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3的坐标为.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3),B(0,1),C(3,1).若线段AC与BD 互相平分,则点D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4. 在函数y=x+3+1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3),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再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是自然数)的坐标为.…17. 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点P以每秒1 cm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m)与点P的运动时间x(s)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当点P运动5 s时,求PD的长。
2018中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认识真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认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18•扬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M的坐标是()A.(3,﹣4)B.(4,﹣3)C.(﹣4,3)D.(﹣3,4)【分析】根据地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4,y=3,即M点的坐标是(﹣4,3),故选:C.2.(2018•金华)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分析】先求得点P的横坐标,结合图形中相关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得点P的纵坐标.【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D,∴BD=5,CD=50÷2﹣16=9,AB=OD﹣OA=40﹣30=10,∴P(9,10);故选:C.3.(2018•广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n次移动到A n.则△OA2A2018的面积是()A.504m2B.m2 C.m2 D.1009m2【分析】由OA4n=2n知OA2018=+1=1009,据此得出A2A2018=1009﹣1=1008,据此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OA4n=2n,∵2018÷4=504÷2,∴OA2018=+1=1009,∴A2A2018=1009﹣1=1008,则△OA2A2018的面积是×1×1008=504m2,故选:A.4.(2018•宿迁)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1 C.x>1 D.x≠1【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零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D.5.(2018•娄底)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且x≠3 D.x≠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x≥2且x≠3.故选:C.6.(2018•黄冈)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1 B.x≥﹣1 C.x≠1 D.﹣1≤x<1【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当一个式子中同时出现这两点时,应该是取让两个条件都满足的公共部分.【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到:,解得x≥﹣1且x≠1,故选:A.7.(2018•南通)如图,正△ABC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y=PC2,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B.C.D.【分析】需要分类讨论:①当0≤x≤3,即点P在线段AB上时,根据余弦定理知cosA=,所以将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该等式,即可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确定该函数的图象.②当3<x≤6,即点P在线段BC上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6﹣x)2=(x﹣6)2(3<x≤6),根据该函数关系式可以确定该函数的图象.【解答】解:∵正△ABC的边长为3cm,∴∠A=∠B=∠C=60°,AC=3cm.①当0≤x≤3时,即点P在线段AB上时,AP=xcm(0≤x≤3);根据余弦定理知cosA=,即=,解得,y=x2﹣3x+9(0≤x≤3);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解法二:过C作CD⊥AB,则AD=1.5cm,CD=cm,点P在AB上时,AP=x cm,PD=|1.5﹣x|cm,∴y=PC2=()2+(1.5﹣x)2=x2﹣3x+9(0≤x≤3)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②当3<x≤6时,即点P在线段BC上时,PC=(6﹣x)cm(3<x≤6);则y=(6﹣x)2=(x﹣6)2(3<x≤6),∴该函数的图象是在3<x≤6上的抛物线;故选:C.8.(2018•永州)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9.(2018•内江)已知函数y=,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1<x<1 B.x≥﹣1且x≠1 C.x≥﹣1 D.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x≥﹣1且x≠1.故选:B.10.(2018•潍坊)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B=60°,动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自A 点出发沿AB方向运动至B点停止,动点Q以2厘米/秒的速度自B点出发沿折线BCD运动至D点停止.若点P、Q同时出发运动了t秒,记△BPQ的面积为S厘米2,下面图象中能表示S 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分析】应根据0≤t<2和2≤t<4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把t当作已知数值,就可以求出S,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即可求解.【解答】解:当0≤t<2时,S=2t××(4﹣t)=﹣t2+4t;当2≤t<4时,S=4××(4﹣t)=﹣2t+8;只有选项D的图形符合.故选:D.11.(2018•孝感)如图,在△ABC中,∠B=90°,AB=3cm,BC=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 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P,Q 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P点到达B点运动停止,则△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PB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PB=3﹣t,BQ=2t,则△PBQ的面积S=PB•BQ=(3﹣t)×2t=﹣t2+3t,故△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故选:C.12.(2018•自贡)回顾初中阶段函数的学习过程,从函数解析式到函数图象,再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A.数形结合B.类比C.演绎D.公理化【分析】从函数解析式到函数图象,再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正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体现.【解答】解: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是按照列表、描点、连线得到函数的图象,然后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故选:A.13.(2018•无锡)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4 B.x≠4 C.x≤﹣4 D.x≤4【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4﹣x≠0,解得x≠4.故选:B.14.(2018•荆门)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1﹣x≠0,解得x>1.故选:B.15.(2018•重庆)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的x值是4或7时,输出的y 值相等,则b等于()A.9 B.7 C.﹣9 D.﹣7【分析】先求出x=7时y的值,再将x=4、y=﹣1代入y=2x+b可得答案.【解答】解:∵当x=7时,y=6﹣7=﹣1,∴当x=4时,y=2×4+b=﹣1,解得:b=﹣9,故选:C.16.(2018•内江)如图,在物理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如图能反映弹簧秤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是()A.B.C.D.【分析】根据在铁块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可知y的变化,注意铁块露出水面前读数y不变,离开水面后y不变,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称重法可知y不变;铁块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小,根据称重法可知y变大;铁块完全露出水面后一定高度,不再受浮力的作用,弹簧秤的读数为铁块的重力,故y不变.故选:C.17.(2018•金华)某通讯公司就上宽带网推出A,B,C三种月收费方式.这三种收费方式每月所需的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 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B.每月上网费用为6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C.每月上网时间为35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D.每月上网时间超过70h时,选择C方式最省钱【分析】A、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出: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 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结论A 正确;B、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出:当每月上网费用≥5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结论B正确;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当x≥25时,y A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当x=35时y A的值,将其与50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C正确;D、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当x≥50时,y B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当x=70时y B的值,将其与120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D错误.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观察函数图象,可知:每月上网时间不足25 h时,选择A方式最省钱,结论A正确;B、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每月上网费用≥50元时,B方式可上网的时间比A方式多,结论B正确;C、设当x≥25时,y A=kx+b,将(25,30)、(55,120)代入y A=kx+b,得:,解得:,∴y A=3x﹣45(x≥25),当x=35时,y A=3x﹣45=60>50,∴每月上网时间为35h时,选择B方式最省钱,结论C正确;D、设当x≥50时,y B=mx+n,将(50,50)、(55,65)代入y B=mx+n,得:,解得:,∴y B=3x﹣100(x≥50),当x=70时,y B=3x﹣100=110<120,∴结论D错误.故选:D.18.(2018•滨州)如果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那么函数y=x﹣[x]的图象为()A.B.C.D.【分析】根据定义可将函数进行化简.【解答】解:当﹣1≤x<0,[x]=﹣1,y=x+1当0≤x<1时,[x]=0,y=x当1≤x<2时,[x]=1,y=x﹣1……故选:A.19.(2018•绍兴)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组成,其中点A(﹣1,2),B(1,3),C(2,1),D(6,5),则此函数()A.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写出各段中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可得,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D错误,故选:A.20.(2018•达州)如图,在物理课上,老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铁块浸没于水中,然后缓慢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块露出水面以前,F拉+F浮=G,浮力不变,故此过程中弹簧的度数不变,当铁块慢慢露出水面开始,浮力减小,则拉力增加,当铁块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等于重力,故选:D.21.(2018•岳阳)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函数y=中x﹣3≥0,所以x≥3,故选:C.22.(2018•长沙)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图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吃早餐用了25minB.小明读报用了30minC.食堂到图书馆的距离为0.8kmD.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为0.8km/min【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判断即可.【解答】解:小明吃早餐用了(25﹣8)=17min,A错误;小明读报用了(58﹣28)=30min,B正确;食堂到图书馆的距离为(0.8﹣0.6)=0.2km,C错误;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为0.8÷10=0.08km/min,D错误;故选:B.。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点P(x﹣1,x+1)不可能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1)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点到轴的距离为3,到轴的距离为4,则点的坐标是()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对称中心,把点A(3,4)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4,-3)B.(-4,3)C.(-3,4)D.(-3,-4)6. 抛物线(m是常数)的顶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B. C. D.8. 已知a、b、c为常数,点P(a,c)在第二象限,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判断9.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A. 横坐标相等B. 纵坐标相等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10.如图,CB=1,且OA=OB,BC⊥OC,则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实数是()A. B. ﹣ C. D. ﹣11. 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他放的位置是()A. (﹣2,1)B. (﹣1,1)C. (1,﹣2)D. (﹣1,﹣2)1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 (-4,-5)B. (-4,5)C. (4,5)D. (4,-5)二、填空题13.如果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1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3,-4)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15.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点O(0,0),A(3,0),B(1,1),C(x,1),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x=________.16.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3,-1)和(-3,1),那么“卒”的坐标为__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含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一、选择题1.函数y=错误!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C.x<2 D.x〉2解析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答案B2.函数y=错误!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C.x≤1 D.x≥1解析根据题意得:1-x≥0,解得:x≤1。
答案C3.函数y=错误!+错误!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4C.x<3且x≠4 D.x≤3且x≠4解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x≥0,即x≤3;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x-4≠0,即x≠4.∴x≤3.故选A.答案A4.若a>0,则点P(-a,2)应在()A.第一象限内B.第二象限内C.第三象限内D.第四象限内解析∵a>0,∴-a<0。
∵点P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答案B5.如图,AB=4,射线BM和AB互相垂直,点D是AB上的一个动点,点E在射线BM上,2BE=DB,作EF⊥DE并截取EF=DE,连结AF并延长交射线BM于点C。
设BE=x,BC=y,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A.y=-错误!B.y=-错误!C.y=-错误!D.y=-错误!解析作FG⊥BC于G,∵∠DEB+∠FEC=90°,∠DEB+∠BDE=90°,∴∠BDE=∠FEG。
在△DBE与△EGF中,错误!∴△DBE≌△EGF(AAS),∴EG=DB,FG=BE=x,∴EG=DB=2BE=2x,∴GC=y-3x。
∵FG⊥BC,AB⊥BC,∴FG∥AB,CG∶BC=FG∶AB,即错误!=错误!,∴y=-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6.已知函数y=错误!,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
答案x>17.函数y=错误!+错误!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
2018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专项复习训练题 含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2019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专项复习训练题1.函数y =x -3x -4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 ≥3 C .x>4 D .x ≥3且x≠42. 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A .(-3,3)B .(3,2)C .(1,3)D .(0,3)3. 若函数y = 有意义,则( )A .x>1B .x<1C .x =1D .x ≠14. 使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2C .x ≥2D .x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 ,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则点A 的坐标是( )A .(2,5)B .(-8,5)C .(-8,-1)D .(2,-1)6. 已知点A(m 2-2,5m +4)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 ( )A .6B .-1C .2或3D .-1或67. 在方格纸上有A ,B 两点,若以点A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 的坐标为(2,3),则以点B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A 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2,3)8. 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11x -点P的坐标不可能是( )A.(2,0) B.(4,0) C.(-8,0) D.(3,0)9. 函数y=1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010. 长方形的周长为240,两邻边长为x,y,则它们的关系是( ) A.y=120-x(0<x<120) B.y=120-x(0≤x≤120)C.y=240-x(0<x<240) D.y=240-x(0≤x≤240)11. 已知点A的坐标为(-2,3),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____.12. 点P(m-1,2m+1)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 __.13.函数y=12-x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__ __.14.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y与另一个锐角的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90-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5. 某镇三个厂址的地理位置如下:汽车配件厂在饲料厂的正南1 000 m,酒厂在汽车配件厂的正西800 m处,若酒厂的坐标是(-800,-1 000),则选取的坐标原点是_________.16. 如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8,点C的坐标为(0,1),点D的坐标为(0,3),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17. 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2,3)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19. 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 点P在y轴上;(2) 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3) 点P到x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20. 已知长方形周长为20,其中一条边长为x,设长方形面积为y,写出y与x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1. 高空的气温与距地面的高度有关,某地地面气温为24 ℃,且已知离地面距离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 ℃.(1)写出该地空中气温T(℃)与高度h(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距地面3 km处的气温T;(3)求气温为-6 ℃处距地面的高度h.22. 在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C的坐标分别为(2,0)和(6,0),根据坐标系提供的数据:(1)求点A,D,E,F,G的坐标;(2)求三角形BCF及四边形ABFG的面积参考答案1---10 DCDAD ACDCA11. (2,-3)12. m>113. x≠214. 0<x<9015. 饲料厂16. (-4,3) (-4,1)17. (-2,-1)18. (1,3)19. 解:(1)∵点P(2m+4,m-1)在y轴上,∴2m+4=0,解得m=-2,∴m-1=-2-1=-3,∴点P的坐标为(0,-3);(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m-1)-(2m+4)=3,解得m=-8,m-1=-8-1=-9,2m+4=2×(-8)+4=-12,∴点P的坐标为(-12,-9);(3)∵点P到x轴的距离为2,∴|m-1|=2,解得m=-1或m=3,当m=-1时,2m+4=2×(-1)+4=2,m-1=-1-1=-2,此时,点P(2,-2),当m=3时,2m+4=2×3+4=10,m-1=3-1=2,此时,点P(10,2),∵点P在第四象限,∴点P的坐标为(2,-2).20. 解:y=x(10-x),即y=-x2+10x,0<x<1021. 解:(1)T=24-6h(2)当h=3 km时,T=24-6×3=6(℃)(3)当气温为-6 ℃时,-6=24-6h,∴h=5,即高度h为5 km 22. 解:(1)A(0,3),D(8,1),E(7,3),F(5,2),G(3,5)(2)S △BCF =12×4×2=4,S 四边形ABFG =52-4×12×3×2=1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一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基础知识回顾】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具有的两条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数轴分别称轴轴或轴轴,这两系数轴把一个坐标平面分成的四个部分,我们称作是四个2、有序数对:在一个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个点可以用一对来表示,如A(a .b),(a .b)即为点A的其中a是该点的坐标,b是该点的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数对具有的关系。
3、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① P(a .b):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X轴上Y轴上②对称点:(,) (,) (,)xP a b P a b P a b −−−−−→−−−−−→−−−−−→关于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③特殊位置点的特点:P(a .b)若在一、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则若在二、四象限角的平分线上,则④到坐标轴的距离:P(a .b)到x轴的距离到y轴的距离到原点的距离⑤坐标平面内点的平移:将点P(a .b)向左(或右)平移h个单位,对应点坐标为(或),向上(或下)平移k个单位,对应点坐标为(或)。
名师提醒: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所具备的特征必须结合坐标平面去理解和记忆,不可生硬死记一些结论。
二、确定位置常用的方法:一般由两种:1、2、。
三、函数的有关概念:1、常量与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的量叫做常量,数值发生的量叫做变量。
名师提醒:常量与变量是相对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同一个量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是常量,也可能是变量,要根据问题的条件来确定。
2、函数:⑴函数的概念:一般的,在某个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成x是,y是x 的。
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常见分式和二次根式两种情况②、实际问题有意义的条件:必须符合实际问题的背景⑶函数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①、法②、法③、法⑷函数的同象:对于一个函数,把自变量x和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作为点的与在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函数的同象名师提醒:①在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时要注意分式和二次根式同时存在,应保证两者都有意义,即被开方数应同时分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专题复习训练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 )
A.(3,-2) B.(-2,3) C.(-3,2) D.(2,-3)
2. 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3) B.(2,-3) C.(-3,-2) D.(3,-2)
5.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
A.(-3,3) B.(3,2) C.(0,3) D.(1,3)
6.若将点A(1,3)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 的坐标为( )
A.(-2,-1) B.(-1,0) C.(-1,-1) D.(-2,0)
7.函数y=x+2
x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且x≠0 C.x≠0 D.x>0且x≠-2 8.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9.对任意实数x,点P(x,x2-2x)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0.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 ) A.(2,-3) B.(2,3) C.(3,2) D.(3,-2)
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12.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发现忘带饭盒,停下往家里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始终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刚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米)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四种说法:
①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 250米;
②打完电话后,经过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
③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
④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2550米.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1,1) B.(-1,-2) C.(-1,2) D.(1,2)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M(2,1)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则点N的坐标为( )
A.(2,-1) B.(2,3) C.(0,1) D.(4,1)
15. 函数y=
x
x-2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且x≠2 B.x≥0 C.x≠2 D.x>2 16.点P(x-2,x+3)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
17.在函数y=3x+1
x-2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
18.点P(1,2)关于直线y=1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
19.如图,线段OB,OC,OA的长度分别是1,2,3,且OC平分∠AOB.若将A点表示为(3,30°),B点表示为(1,120°),则C点可表示为____.
20.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____千米.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P60的坐标是____.
22. 函数y=
x
2x-1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3. 点P(2,-3)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
24. 若函数y=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
25. 若点A(x,2)在第二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
26. 已知y=-2x+4,且-1≤x<3,求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
27. 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1,-4)
(1)直接写出:S△OAB=__5__;
(2)延长AB交y轴于P点,求P点坐标;
(3)Q点在y轴上,以A,B,O,Q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6,求Q点坐标.
参考答案:
1---15 ADDAD CBDCC CCAAA 16. x >2
17. x ≥-1
3且x ≠2
18. (1,0) 19. (2,75°) 20. 35
21. (20,0) 22. x≠1
2
23. (-2,-2) 24. x≥1 25. x <0
26. 解:解法一:∵-1≤x<3,∴2≥-2x >-6,
∴2+4≥-2x +4>-6+4,即6≥-2x +4>-2. ∵y=-2x +4,∴6≥y >-2,即-2<y≤6 解法二:∵y=-2x +4,∴x =4-y
2
.∵-1≤x<3,
∴-1≤4-y
2
<3,∴-2≤4-y <6,
∴-2-4≤-y <6-4,-6≤-y <2,∴-2<y≤6
27. 解:(1)由图象得: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元,设当x >3时,y 与x 的函数
关系式为y =kx +b ,由函数图象得⎩
⎪⎨⎪⎧8=3k +b ,12=5k +b ,解得 ⎩⎪⎨⎪⎧k =2,b =2,
故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 +2 (2)当y =32时,32=2x +2,x =15,答: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是15 km
28. (1) 5
(2)(0,-5)
(3)当Q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S 四边形ABOQ =S △AOB +S △AOQ ,∴S △AOQ =6-5=1,∴12
×3×OQ =1,解得OQ =23,则此时Q 点的坐标为(0,23
);当Q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S 四边形ABQO =S △AOB +S △BOQ ,∴S △BOQ =1,∴12
×1×OQ =1,解得OQ =2,则此时Q 点的坐标为(0,-2),即Q 点坐标为(0,23
)或(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