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死亡后单位发给的抚恤金及丧葬费是属于死者的遗产还是家庭的共有财产
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

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背景职工是劳动者的一种,职工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不可预知的灾害随时可能降临,如果职工在工作中不幸牺牲、殉职,职工的遗属将不仅仅需要面临生活的压力,还要承担失去爱人、父母、儿女等亲人的巨大心理压力。
所以,为了保障职工遗属的生活和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定,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企业养老保险条例》等等,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
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的主要内容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一般是由企业管理部门、人事部门或保险部门制定实施。
它是为保障职工在工作中不幸牺牲或殉职后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失而制定的一项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补助对象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的补助对象一般包括以下人员:•直系亲属:也就是职工的父母、配偶、子女和非成年法定监护人等;•间接亲属:例如职工的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等;只是在保障直系亲属的基础上给予间接亲属适当补偿。
2. 补助标准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的补助标准,一般与职工的工龄、职位、薪资、福利等因素有关。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死亡后,其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标准向其遗属支付抚恤金,并对未享受完的待遇予以清偿。
抚恤金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遗属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和职工的工资水平,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有的还会给予其他补贴,例如送殡补贴等。
3. 申请流程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的申请流程,一般是由企业管理部门、人事部门或保险部门负责。
遗属在职工殉职后,应当主动向企业申请遗属补助,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由企业组织相应的审核、审批程序,并安排补偿及相关事宜。
补助标准不同,申请流程也就有所不同。
补助政策的意义1.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作为一项保障制度,是国家对职工进行的一项保障和关怀。
其重要意义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减轻职工家属的经济负担职工遗属补助规定办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遗属在经济上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各种生活问题并调整自己的状态。
新民法典抚恤金分配

新民法典抚恤金分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抚恤金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
抚恤金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在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的分配也做出了新的规定,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的定义新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国家对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的人员及其家属给予抚恤金”。
这里所说的“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公安、消防、武警、军队等部门的人员外,还包括了教育、卫生、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
同时,新民法典还规定了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和范围,具体内容如下:1. 因公殉职的人员,抚恤金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发放范围包括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因公伤残的人员,抚恤金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发放范围包括其本人和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3. 因公病故的人员,抚恤金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发放范围包括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二、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分配的意义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分配的规定,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措施,旨在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
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障公民权益。
抚恤金是对于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的人员及其家属的一种补偿,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经济压力,保障其基本生活。
2. 促进社会和谐。
抚恤金的发放可以减轻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带来的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
3. 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对于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的公务员来说,抚恤金的规定可以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履行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
4. 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抚恤金的规定可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减少因公殉职、因公伤残、因公病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助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三、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分配的问题与对策虽然新民法典对于抚恤金分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赔偿标准

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赔偿标准在职人员因病去世享有三种补偿: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40个月工资标准)、遗属生活补助费。
离退休人员则可获得一次性抚恤金(20个月基本养老金标准)。
法律分析在职人员在职因病去世基本享有以下三种补偿:丧葬补助费,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职工死亡当月工资4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则是一次性抚恤金为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还有遗属生活补助费。
拓展延伸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赔偿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家属可以依法申请赔偿。
申请赔偿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以下是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1.获取相关材料:准备职工的死亡证明、医疗证明、工作单位证明等相关文件。
2.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事业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劳动部门,填写申请表格并附上必要的证明文件。
3.审核和调查:人事劳动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可能进行调查核实。
家属需积极配合提供相关信息。
4.赔偿决定:根据审核结果,人事劳动部门会作出赔偿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5.赔偿支付:按照赔偿决定,事业单位将赔偿款项支付给申请人或其指定的账户。
注意事项:-提交申请时,确保材料齐全、准确,如有需要,可以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
-申请时需按照规定的时间限制进行,逾期可能会影响赔偿的处理。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与人事劳动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以上是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赔偿申请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进一步疑问,建议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综述:事业单位职工因病去世赔偿申请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家属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通过准备相关材料、提交申请、审核调查等步骤,家属可以依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在申请过程中,确保材料准确、按时提交,并与人事劳动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死亡赔偿明细

工伤死亡赔偿明细工伤死亡赔偿是指因工作原因而导致工人死亡后,由用人单位依法向其家属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在我国,工伤死亡赔偿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法定性、一次性、金额丰厚等特点。
下面将对工伤死亡赔偿明细进行详细说明。
工伤死亡赔偿明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丧葬费:工伤死亡赔偿的核心部分是丧葬费,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死者家属合理的丧葬费用。
丧葬费是根据死者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以及所在地区的物价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丧葬费的标准在一万元以上。
二、抚恤金:除了丧葬费之外,工伤死亡赔偿还包括抚恤金。
工伤死亡抚恤金是由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死者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支付给死者家属的一笔经济补偿。
抚恤金的标准是基于死者的工资水平以及抚养家属的数量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抚恤金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不等。
三、供养亲属费:除了丧葬费和抚恤金之外,工伤死亡赔偿还包括供养亲属费。
供养亲属费是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死者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支付给死者家属的一笔经济补偿。
供养亲属费主要用于补偿死者家属因死者去世而造成的生活困难,一般来说,供养亲属费在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不等。
四、医疗费和丧葬费: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死者在事故发生前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和丧葬费用。
医疗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死者在抢救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费用,丧葬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死者的丧葬费用。
医疗费用和丧葬费用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工伤死亡赔偿明细包括丧葬费、抚恤金、供养亲属费、医疗费和丧葬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工人的家属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家属的生活。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由谁领取

Growing up is a game against yourself. Don’t worry that others will do better than you. You just need to do better every day than the day befor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由谁领取导读:职工因工死亡后一般会领取到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其都有法定的计费标准和领取程序,法定领取人一般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法定领取人领取费用应按规定出具相关的资料和法律规定应开具的证明。
在工作中,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职工发生意外伤亡的事情时有发生,此时,就牵涉到赔偿金等补助问题,在职人员和退休职工计发基数是有区别的。
退休职工死亡的一般是领取一次性抚恤金,那么这就存在法定领取人的规定,下面将对“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由谁领取”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关于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64号)的规定执行。
2、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3、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4、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事业单位丧葬费抚恤金最新规定

事业单位丧葬费抚恤金最新规定
最新规定:
一、定义:
1、丧葬费:指因离世、逝世人员的家属因本人死亡而发生的安葬费用。
2、抚恤金:指因离世、逝世人员的家属因本人死亡而给与予以实物补偿的经济补偿款,是对死者家庭在经济上受到的损失赔偿。
二、抚恤金标准:
对于因工伤致死的,由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损失赔偿给执行者的家属的抚恤金最高支付额,以本单位丧葬费标准的3倍,最高不超过30000元,事业单位应当从其财务资金中支出;
对于情节较重、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害的,尤其是故意行为造成死亡的,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对罪犯提起刑事诉讼,对罪犯家属免除抚恤金的义务;
三、支付期限和要求:
1、抚恤金按照法定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内支付;
2、抚恤金作为一次性申报项目,由事业单位支付;
3、抚恤金支付范围:执行家庭成员;
4、抚恤金支付金额:按照死者家庭损失的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偿;
5、抚恤金的经济补偿要在被赔偿人死亡后1个月内给付;
6、抚恤金的审批及支付都应当在执行家庭成员的有效证件、邮寄地址等材料和联系方式的验证的情况下进行。
四、丧葬费标准:
事业单位支付比一般企业更多的丧葬费(一般企业标准约5000-6000元,事业单位约10000-20000元)。
1、安葬费用: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决定,最高不超过10000元;
2、家属抚恤费:每户给予2000元,包括家属本人的抚恤金,最高不超过10000元;
3、殡仪费用:50-1000元不等,包括丧服、花圈、纪念照片、舞台费用等,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遗体火化或土葬费用:按事业单位当地规定标准支付;
5、死者留守家庭与事业单位间的物品流动:由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元。
有关遗属补助丧葬费

有关遗属补助丧葬费从1990年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后,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补贴分为机关事业和企业两条线。
(1)机关事业丧葬费和抚恤金。
按照国家民优[1986]6号文件规定“转业卸任的机关工作人员因工牺牲生命或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十个月标准工资,但严禁少于3000元,丧葬费为250元。
”丧葬费主要用作死者的服装、被褥、骨灰盒、火化等费用。
黑人联字[1988]23号规定“丧葬费由原来的250元减少至500元,此款由残者工作单位和家属共同掌控采用,结余部分归属于家属,少于部门由家属经济负担”。
黑民优[1992]120号文件规定“病故按本人生前10个月工资累进税制,中止严禁少于分后3000元的规定”。
黑人联字[1994]39号规定“今后凡国家规定减少的离退休费和,均扣除一次性抚恤金”。
黑人联字[1995]13号规定“丧葬费由500元减少至800元”,黑人联字[1998]10号文件规定“丧葬费提升至1200元”。
(2)企业丧葬费和抚恤金。
1990年前企业离休干部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补贴与机关事业就是统一标准,于1993年3月20日省劳动厅、财政厅、省总工会联手印发了白劳险字[1993]34号文件,规定企业干部职工丧生“丧葬费为500元,抚恤金因工丧生为2000元,因病丧生的为1000元”。
白劳险字[1994]90号文件对企业遗属补贴搞了调整,但丧葬费和抚恤金仍维持原来水平,前面谈及尔于企业事业差距问题,在2000年离休干部企业与机关事业在转业费上基本拉平,丧葬费、抚恤金方面至今仍存有很大的差距,在此谈及这个问题是因为存有如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就是近几年来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就是老干部病故的高峰期,每位老干部病故后按政策规定处置他们的丧葬费、抚恤金就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
二就是全省企业与机关事业拉平差距后,很多老干部导致误会,指出他们从此继续执行机关事业标准,因此在处置他们的后事时一方面就是必须按政策规定办事,另一方面必然须要搞一些表述工作。
丧葬费计算标准是什么丧葬费标准

丧葬费计算标准是什么丧葬费标准一、丧葬费计算标准是什么一、丧葬费计算标准:上海丧葬费标准:《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或者承担丧葬义务的人有权要求获得丧葬费。
过去,以死者家属为安葬死者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为限。
不少省市的丧葬赔偿标准按照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暂行规定和交通事故发生地规定的原则办理,以死者生前6个月的收入总额为限。
大约3000-4000元。
一般包括运尸费、火化费。
购买骨灰盒费,一期骨灰存放费,以及雇请人员所支付的劳务费和必要的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但超过上述标准的,经法院审查确属必要,可以按照丧葬费的实际损失计算,予以赔偿。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有关部门限期殡葬决定的费用不予赔偿。
司法解释规定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这个标准较简明,也较方便。
二、丧葬费司法解释:《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第7项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8项丧葬费: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机关有规定的,依该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办理丧葬实际支出的合理费用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死亡后单位发给的抚恤金及丧葬费是属于死者的遗产还是家庭的
共有财产
[案情]
田某与文某系夫妻关系。
文某系再婚,其与前妻所生子女文涛、文华均跟随其生活。
田静和文某婚后生育有一女儿文欢(尚未成年)。
2010年5月,文某因病去世,其所在单位发给一次性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共计36184.10元。
后因文某的母亲马某以及文涛、文华与田静对该笔款项的分割存在争议,马某、文涛、文华遂诉至法院,请求均等分割该笔款项。
田静辩称该笔款项属于文某的遗产,应先清偿其生前债务3万元后再行分割。
[分歧]
对于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的性质,有两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属于死者文某的遗产,优先用于清偿文某的生前债务再均等分割。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属于田静等人的共有财产,不应用于清偿文某的生前债务,而应在优先照顾无经济来源的近亲属的基础上进行分割。
[评析]
职工死亡后单位发给的抚恤金及丧葬费是属于死者的遗产还是家庭的共有财产呢?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范围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死亡抚恤金是公民死亡后死者单位给予死者近亲属及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丧葬费是死者单位给予死者亲属处理死者后事的一种补助,属于“遗属津贴”的范围,因为死
亡抚恤金和丧葬费均发生于死者死亡后,不属于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所以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不是遗产,而应将其归为家庭的共有财产。
因此,马某及文涛、文华请求对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进行分割,应该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
那么,对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应该如何进行分割呢?
首先,因为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不属于遗产,不应将其用于清偿死者的生前债务。
再者,根据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的性质及发放的意图来看,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是对死者亲属的一种补助,享有分割抚恤金及丧葬费的人应该是死者的近亲属即死者的父母、配偶及子女,还有就是依靠死者扶养的人。
因此,对抚恤金及丧葬费进行分割,不能像分割遗产一样,采取均等分割的方法,而应优先照顾死者生前对其进行扶养并丧失生活来源的近亲属,如本案中文某的母亲马某及其女儿文欢,而田静和文涛、文华均有劳动能力,应该少分。
文章来源:律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