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范文-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
浅议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问题

第三产业 比重 。由此也可 以说 明。 产业结构 变动是造 成能源消 费以及
能 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的 主要原 因。 验证了本文观 点。 经检验, 方程残差平稳。 也就是说从长期看来。 经济结构的变动对能 源消费的影响是显 著的 。上 述模型具有 经济意义 。
二、我 国 的产 业结 构和 能源消 费的关 系分 析
( )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总体上在提高, 二 另一方面。 单位G P D 能 耗在我 国改 革开放 以来一直 在下降, 是近 十年渐渐 趋于稳定 。 但
源的消费总量。据统计 资料显示。 中的能源消费量从1 7至20 生活 8 07 9 年间基本 呈增长趋 势. 而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 。这种增长趋势和 能源 总量的增 长趋势基 本相同, 经过验证可 以得 出生活 能耗 占能源 消费总 量的 比重 在近3 年来基 本没有变化 保持在02 0 .左右 。
长以及统计数字低估的原 因。二是0 年以后出现的高于整个时期平均 2 值的弹性系娄 . f 【 其中0年和0 年都高于1 2 3 . 表明能源消 费速度要高于经济 的增长速 度。但是 总的来说。 随着经济 的增长能源使 用效 率在提高 。
A j se - q a e 。 .8 7 7 D =18 0 2 F 4 .6 1 d ut d R su r d 09 6 5 W .6 5 0 1 20 8 从上式可 以看 出. 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
经 济 研 究
浅议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问题
彭嘉陵 赵 铲
1 加坡 华侨 银 行 成都 分 行 2中信 建投 证 券 有 限公 司 . 新 .
【 摘 要】本文分析 了经济增长形势下的能源消费问题, 从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入手, 着重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单位G P D 能耗, 能源消费弹性 系 数的 变 结合我国经济 化, 构成的 变化, 分析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下能源消费变化 的主要原因。 【 关键 词】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 单位G p D 能耗 产业结的生产消 耗现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转变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转变主要受到能源消费需求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我国需要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推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促使我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利用。
因此,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逐渐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也对能源消耗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服务业相对于工业业务有着更低的能源消耗比例,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的强度非常关键。
此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可以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这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引导和调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探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惊人的水平上,导致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发展期。
因此,能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42.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了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这种增长趋势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可能造成巨大的威胁。
其次,加强可持续能源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是必要的。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例如,国家制定了减少煤炭使用的目标,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还制定了一些法规规定对环境的保护义务和责任,如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偿付能力认证制度、建立国家环境基金、环保举债等措施。
然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发展。
首先是相对传统能源更高的成本和技术门槛。
虽然新能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成本和工艺等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是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存在不足,可持续能源市场的规模还不如传统能源市场。
只有把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做好,才能够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和替代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消耗过快的供需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行动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在市场环境方面,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培育,发展可持续能源市场,优化能源市场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转化。
同时,还需要强化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投资力度,对环境问题严格重罚,保护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
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

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一.问题提出200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已连续两年发生,今后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受能源因素的制约,这不禁为人们所关注。
值此岁末之际,回望2004年的经济运行,如果要评选本年度的十大经济新闻不难发现能源问题是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一度达到每桶50美圆的历史最高价,有分析人士讲中国对石油的巨大需求,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国内继2003年之后,再度经历能源危机,煤.电.油全线告紧,全国各地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经济二十年来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我们打算建立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这个说法。
二.数据收集首先我们收集到了1978年到1996年的GDP数据和能源消费量数据:obs X Y1978 57144 3605.61979 58588 40741980 60275 4551.31981 59447 4901.41982 62067 5489.21983 66040 6076.31984 70904 7164.41985 76682 8792.11986 80850 10132.81987 86632 11784.71988 92997 147041989 96934 164661990 98703 18319.51991 103783 21280.41992 109170 25863.71993 115993 34500.71994 122737 46690.71995 131176 58510.51996 138948 68330.4其中,X为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为万吨标准煤),Y为支出法计算的每年GDP总量(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三.模型建立和检验开始先对二者做滞后二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 12/25/04 Time: 23:08Sample: 1978 1996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 17 0.15900 0.85477从结果看我们可以认为X是引起Y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能源消费量的增长是引起GDP增长的原因。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上升,这些消耗量的增长已经成为了国家能源战略和环保政策上的重要问题。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能源消耗难以避免,因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能源消耗。
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既满足经济发展又保护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并试图找到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方案。
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紧密关系经济增长和能源的消耗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
实际上,能源消耗量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首先,能源的消耗是生产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工厂、车间、办公室都需要使用各种形式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
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这是经济增长的必然前提。
增长的经济活动也引发了交通和生活领域中更多的能源消耗。
其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能源需求已经成为重点。
能源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每个国家的政策来说都极为重要。
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分析能源的供求情况,掌握能源使用现状,制定流程改善措施,以确保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供应、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增加势必会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
除此之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原因之一。
人们购买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物品和服务,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都需要能源表现出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因素。
同时,人类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高级的住房和办公环境都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能源消耗。
2.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
一方面,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依然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化石燃料,这意味着能源消耗不仅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也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的损耗等。
我国能源消费问题论文(全文)

我国能源消费问题论文上世纪80-90年代,ZG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
据此,ZG在考虑长期进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XX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
这是ZG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ZG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
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定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
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GJ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ZG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XX年却下降到22.7%。
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
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临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
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ZG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ZG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GJ,根据目前预测,ZG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
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ZG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

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的消耗密不可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增长导致能源需求增加经济增长通常意味着产能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引发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
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为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通常会以高速度推进经济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能源消耗。
二、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 能源成本上升: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的供给可能会变得紧张。
当供需出现矛盾时,能源价格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高成本的能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负担,从而可能抑制经济的增长。
2. 环境问题加剧:许多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政府可能会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监管,限制其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三、应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挑战1. 推动能源效率提升: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能源,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能源,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此外,发展节能型和绿色发展型产业也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结论经济的增长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推动能源效率提升、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等都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矛盾的有效路径。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
然而,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
本文将探讨能源消耗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首先,能源消耗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没有足够的能源供应,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转。
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能源的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煤炭被用于推动机器的运转,以及供应城市的电力需求。
因此,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然而,过度的能源消耗也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传统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还将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能源价格的上涨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能源资源的需求与供应不平衡将导致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平衡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呢?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供应稳定等优势,不仅可以满足能源需求,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大规模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加强能源消耗的管理与调控。
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实现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耗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才能真正实现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能源消耗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过度的能源消耗也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一.问题提出200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已连续两年发生,今后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受能源因素的制约,这不禁为人们所关注。
值此岁末之际,回望2004年的经济运行,如果要评选本年度的十大经济新闻不难发现能源问题是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一度达到每桶50美圆的历史最高价,有分析人士讲中国对石油的巨大需求,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国内继2003年之后,再度经历能源危机,煤.电.油全线告紧,全国各地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经济二十年来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我们打算建立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这个说法。
二.数据收集首先我们收集到了1978年到1996年的GDP数据和能源消费量数据:obs X Y1978 57144 3605.61979 58588 40741980 60275 4551.31981 59447 4901.41982 62067 5489.21983 66040 6076.31984 70904 7164.41985 76682 8792.11986 80850 10132.81987 86632 11784.71988 92997 147041989 96934 164661990 98703 18319.51991 103783 21280.41992 109170 25863.71993 115993 34500.71994 122737 46690.71995 131176 58510.51996 138948 68330.4其中,X为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为万吨标准煤),Y为支出法计算的每年GDP总量(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三.模型建立和检验开始先对二者做滞后二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 12/25/04 Time: 23:08Sample: 1978 1996费量的增长是引起GDP增长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建立一个二者间的简单线性回归方程:Y t=c+βX t+u tY t为应变量GDP,X t为自变量能源消费量,c为常数项,β为待估计参数,u t为随即扰动项。
用OLS法对方程进行估计: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5/04 Time: 23:25Sample: 1978 1996Included observations: 1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 0.684794 0.063914 10.71426 0.0000 R-squared 0.871012 Mean dependent var 19538.83 Adjusted R-squared 0.863425 S.D. dependent var 19243.46 S.E. of regression 7111.630 Akaike info criterion 20.67615 Sum squared resid 8.60E+08 Schwarz criterion 20.77557 Log likelihood -194.4234 F-statistic 114.7954 Durbin-Watson stat 0.18591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参数b^的t检验也能通过,表明能源消耗量对GDP有显著影响。
我们初步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线性回归方程Y^t=-41338.27+0.684794X t,回归系数表示能源消耗量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便同向增加0.685个单位,基本上符合经济意义。
然后用ARCH检验法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性,得到如下结果: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5/04 Time: 23:54Sample(adjusted): 1979 1996Adjusted R-squared 0.477945 S.D. dependent var 49969220 S.E. of regression 36104455 Akaike info criterion 37.74617 Sum squared resid 2.09E+16 Schwarz criterion 37.84510 Log likelihood -337.7155 F-statistic 16.56360 结果表明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于是我们用WLS法进行修正,其中W=1/e2得: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6/04 Time: 00:15Sample: 1978 1996Included observations: 19Weighting series: W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 0.617384 0.040471 15.25513 0.0000 Weighted StatisticsAdjusted R-squared 1.000000 S.D. dependent var 31144.19 S.E. of regression 10.98575 Akaike info criterion 7.730375 Sum squared resid 2051.673 Schwarz criterion 7.829790 Log likelihood -71.43856 F-statistic 1.45E+08 Adjusted R-squared 0.849659 S.D. dependent var 19243.46 S.E. of regression 7461.436 Sum squared resid 9.46E+08此时再做ARCH检验得到:ARCH Test:F-statistic 0.539053 Probability 0.473449 Obs*R-squared 0.586669 Probability 0.443710 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STD_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6/04 Time: 22:49Sample(adjusted): 1979 199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31.3520 47.68012 2.754860 0.0141Adjusted R-squared -0.027870 S.D. dependent var 161.8353 S.E. of regression 164.075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14296 Sum squared resid 430729.8 Schwarz criterion 13.24189 Log likelihood -116.2867 F-statistic 0.539053结果表明异方差性已被消除,修正后的模型为Y^t=-36610.58+0.617384X t.由D-W统计值近似等于2我们可以判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的最终模型如下:Y^t=-36610.58+0.617384X t(2869.526)(0.040471)t=(-12.75841)(15.25513)R2=1 Df=19四.结论及建议从以上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增长确实对能源消耗有较高的依赖性,但同时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又偏低,经济增长的方式过于粗放, 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成本过高,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高增长是难以持续的。
我们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消耗的机制,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加强能源管理,妥善解决能源供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关键在于产业结构低度化,高耗能的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比重过高,而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
由于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以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去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总的要求是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第二是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依赖石油进口。
目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7%,解决石油储量不足和燃料油供给问题,要立足于从煤炭液化技术找出路。
使用煤液化燃料,比普通汽油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这项技术应当在中国加快推广应用,迅速建立起庞大的煤制油产业。
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中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我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的基础之上。
此外,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及先进发电、煤炭燃烧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洁净煤技术领域,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推广,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国能源供给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
第三是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20多年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在全世界能源消费中,已占22%左右。
我国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我国的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可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
第四是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位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必然保持较快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