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外围设备.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全面、涉及硬件内容,系统性强,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理解有点难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对建立计算机整体概念,因此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了解它的发展的新技术、新动向,从而为学生以后在各类计算机上从事开发和应用的需要。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层次结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系统与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等。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有关的新技术。

理解重点:运算器结构、存储系统的管理方法、指令格式、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控制、外围设备通信控制方式。

难点:运算方法及运算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主教材、辅助教材、CAI、网络教材、试题库、实验教材综合使用,力求形成理论、抽象、设计三过程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3、对关键性概念、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4、如条件许可,应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系统原理、电子电路基础的知识(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网络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1.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

刷新和扫描
刷新:使电子束不断地重复扫描整个屏幕的过程 不感到闪烁的刷新频率:>30次/秒 模拟电视标准:每秒刷新50帧图像 光栅扫描:光栅扫描是从上至下顺序 扫描整个屏幕
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
扫描频率:完成一帧所花时 间的倒数,也叫刷新频率 ( 每 个像素在一秒内被刷新次数) 刷新频率越高、图像越稳定,感觉越舒服
A3 B3 C3 D3
A校验码 B校验码 C校验码 D校验码
RAID5

I/O系统
块交叉分布式奇偶校验盘阵列 数据以块交叉的方式存于各盘,无专用冗余盘, 奇偶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所有磁盘上
校验码 产生器
A0 A1 A2 A3
4校验码
B0 B1 B2
3校验码
C0 C1
2校验码
D0
1校验码
0校验码
E1 E2 E3 E4
磁盘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4)
• 误码率:是衡量出错概率的参数,等于出错位数与读写总 信息位数之比。 • 价格:通常用位价格来比较各种外存储器。位价格是用设 备价格除以存储器二进制位总容量。 • 一个常识: 每面信息量=每道信息量柱面数 =每道信息量道密度(外半径-内半径) 总容量=每面信息量面数
系统结构
RAID0
I/O系统
数据分块,即把数据分布在多个盘上 非冗余阵列、无冗余信息 严格地说,它不属于RAID系列

A E I
B F J
C G K
D H L
M
系统结构
N
O
etc...
RAID1

I/O系统
亦称镜像盘,使用双备份磁盘 每当数据写入一个磁盘时,将该数据也写到另 一个冗余盘,形成信息的两份复制品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版)教材精讲-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版)教材精讲-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固定磁头磁盘机特点是磁头位置固定,磁盘的每一个磁道对应一个磁头,盘片不可更换。 优点是存取速度快,省去磁头找道时间,缺点是结构复杂。
温彻斯特磁盘机简称温盘,是一种采用先进技术研制的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机。 它是一种密封组合式的硬磁盘,即磁头、盘片、电机等驱动部件乃至读写电路等组装成一个 不可随意拆卸的整体。工作时,高速旋转在盘面上形成的气垫将磁头平稳浮起。优点是防尘 性能好,可靠性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成为最有代表性的硬磁盘存储器。而普通的硬磁
3 / 13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均属于磁表面存储器。 磁表面存储器的优点:
①存储容量大,位价格低; ②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 ③记录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甚至可以脱机存档; ④非破坏性读出,读出时不需要再生信息。 当然,磁表面存储器也有缺点,主要是存取速度较慢,机械结构复杂,对工作环境要求 较高。 磁表面存储器由于存储容量大,位成本低,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辅助大容量存储器使用, 用以存放系统软件、大型文件、数据库等大量程序与数据信息。 二、磁盘的组成和分类 1.磁盘的组成:见图 7-1。 写入时,将计算机并行送来的数据取至并串变换寄存器,变为串行数据,然后一位一位 地由写电流驱动器作功率放大并加到写磁头线圈上产生电流,从而在盘片磁层上形成按位的 磁化存储元。读出时,当记录介质相对磁头运动时,位磁化存储元形成的空间磁场在读磁头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此读出信息经放大检测就可还原成原来存入的数据。 由于数据是一位一位串行读出的,故要送至串 并变换寄存器变换为并行数据,再并行 送至计算机。
图 7-2 磁盘驱动器外形和结构示意图
磁盘控制器是主机与磁盘驱动器之间的接口,电路板实物见下图(a)所示。由于磁盘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教材精讲(外存与I/O设备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教材精讲(外存与I/O设备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7.7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输入设备图形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图像输入设备(摄像机)语音输入设备打印设备点阵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本章小结:外围设备大体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过程控制设备五大类。

每一种设备,都是在它自己的设备控制器控制下进行工作,而设备控制器则通过I/O接口模块和主机相连,并受主机控制。

磁盘、磁带属于磁表面存储器,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位价格低,记录信息永久保存,但存取速度较慢,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辅助大容量存储器使用。

硬磁盘按盘片结构分为可换盘片式、固定盘片式两种,磁头也分为可移动磁头和固定磁头两种。

温彻斯特磁盘是一种采用先进技术研制的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机,组装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机电一体化整体,防尘性能好,可靠性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最有代表性的硬磁盘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速率。

磁盘阵列RAID是多台磁盘存储器组成的大容量外存系统,它实现数据的并行存储、交叉存储,单独存储,改善了I/O性能,增加了存储容量,是一种先进的硬磁盘体系结构。

各种可移动硬盘的诞生,是磁盘先进技术的又一个重要进展。

光盘和磁光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外存设备,是多媒体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设备。

不同的CRT显示标准所支持的最大分辨率和颜色数目是不同的。

VESA标准,是一个可扩展的标准,它除兼容传统的VGA等显示方式外,还支持1280×1024像素光栅,每像素点24位颜色深度,刷新频率可达75MHz。

显示适配器作为CRT与CPU的接口,由刷新存储器、显示控制器、ROM BIOS三部分组成。

先进的显示控制器具有图形加速能力。

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有图形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图像输入设备、语音输入设备。

常用的打印设备有激光打印机、彩色喷墨打印机等,它们都属于硬拷贝输出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_白中英_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_白中英_教案

x=1-2-n x=2-n x=-2-n x=-(1-2-n )
最大 最接近0的正数 最接近0的负数 最小
定点纯整数
• x0 x1 x2 x3 … xn-1 xn
符号 量值 小数点固定于最后一位之后, 不需专门存放位置
• 表示数的范围是
?:最小数、最大数、最接近0的正数、最接近0的负数呢
n 0≤|x|≤2 -1
阶符 阶码 数符 尾数
IEEE754标准
– IEEE754标准(规定了浮点数的表 示格式,运算规则)
• 规则规定了单精度(32)和双精度(64) 的基本格式. • 规则中,尾数用原码,指数用移码(便于 对阶和比较)
IEEE754标准
• 按照移码的定义应为E=e+128,为什么书上?? • 原因:规格化的32位浮点数尾数第一位应为1 • 如数+0.111*220(规格化数)
(证明)
-n [-y] [-y] = 乛 [y] +2 为了求得同时 补,需要证明 补 补 (意义是[-y]补等于[y]补取反,末位加1)
2.2.1补码加减法
– 如: y=0.0111 [y]补=0.0111 [-y]补=1.1001
从右边到左边,除了第一个1和右边的0保 持不变以外,其它按位取反,很重要哟!
• • • • 操作系统 各种服务程序 语言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 应用软件
返回
发展演变(以系统软件为例)
• • • • 手编程序 汇编程序 算法语言 操作系统
– – – – BPOS TSOS RTOS NWOS
返回
§1.4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高级语言机器 虚拟机M4
• 多 级 组 成 的 计 算 机 系 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外围设备(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外围设备(1)

.刷新和刷新存储器 为了使人眼能看到稳定的图像显示, 为了使人眼能看到稳定的图像显示,必须使电子束不断地重复扫描 整个屏幕,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整个屏幕,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按人的视觉生理,刷新频率大于30次 秒时才不会感到闪烁。 按人的视觉生理,刷新频率大于30次/秒时才不会感到闪烁。
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 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一帧图像信息存储在刷新存 储器,也叫视频存储器。 储器,也叫视频存储器。
.2 显示设备
.2.1 显示设备的分类与有关概念 . 以可见光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叫显示设备。 以可见光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叫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种类繁多。 显示设备种类繁多。
按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 按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 显示器 阴极射线管 液晶显示器(LCD) 液晶显示器 等离子显示器等。 等离子显示器等。 按所显示的信息内容分三大类: 按所显示的信息内容分三大类: 字符显示器 图形显示器 图像显示器。 图像显示器。
外围设备(1) 第七章 外围设备
——在计算机与其他机器之间、 在计算机与其他机器之间、 在计算机与其他机器之间 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1 外围设备概述
.1.1 外围设备的一般功能 . 来看待。 来看待。 外围设备的功能是: 外围设备的功能是:
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字符发生器ROM的高位地址来自 的高位地址来自VRAM的ASCII代码,低位地址来自光 的高位地址来自 代码, 字符发生器 的 代码 栅地址计数器的输出RA3—RA0,它具体指向这个字形点阵中的某个字节 栅地址计数器的输出 , 在显示过程中,按照VRAM中的SACII码和光栅地址计数器访问 中的SACII码和光栅地址计数器访问 码和光栅地址计数器访问ROM, 在显示过程中,按照 中的 , 依次取出字形点阵,就可以完成一个字符的输出, 依次取出字形点阵,就可以完成一个字符的输出,见图 (b)。 。

最新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外围设备说课讲解精品课件

最新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外围设备说课讲解精品课件


= 13516800字节(zì jié)
⑤ 最高位密度和最低位密度分别是多少?
⑥位密度 = 道容量 ÷ 磁道周长(2πR)
⑦最内层磁道半径Rmin = 230mm ÷2 = 115mm
⑧最外层磁道半径Rmax = Rmin + 275/5 = 115 + 55 = 170mm
⑨最高位密度 = 12288字节(zì jié)÷ 2π Rmin = 17字节(zì
2
第二页,共44页。
7.1 外围设备(wài wéi shè bèi)概述
7.1.1 外围设备(wài wéi shè bèi) 的一般功能 7.1.2 外围设备(wài wéi shè bèi) 的分类
210/2212//1200/212
3
第三页,共44页。
7.1.1 外围设备的一般(yībān)功能
⑤ 磁盘转速r = 6000转/60秒 = 100转/秒
⑥ 磁盘数据传输率Dr = r×N

345400B/s
2102/212/1/200/221
= 100×3454B =
25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课本P217【例1】 磁盘(cípán)组有6片磁盘(cípán),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 下两个面不用。存储区域内径22cm ,外径33cm,道密度为40 道/cm,内层位密度400位/cm,转速6000转/分。问:
每个磁道的存储容量均相同;
不同盘片的相同磁道构成一个柱面;
扇区
同心圆上的一段磁道区域;
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也相同。 210/2212//1200/212
16
第十六页,共44页。
磁盘上的信息记录(jìlù)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距:相邻两磁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道宽:磁化轨迹的宽度。
存储容量
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能存储的字节总数; 平均存取时间
从发出读写命令后,磁头从某一起始位置移动至新的记录位 置,到开始从盘片表面读出或写入信息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传输率
磁盘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向主机传送数据的字节数;
2020/6/26
18
则数据传输率Dr= D × v (字节/秒)
2020/6/26
写操作 原理:电-磁变换; 利用磁头写线圈中的脉冲电流,在磁表面每个存储元上形
读操作
原理:磁-电变换;
利用磁头读线圈, 将磁表面每个存储 元上的不同剩磁状 态转换成电信号读出;
2020/6/26
8
7.2.2 磁盘的组成和分类
硬盘的逻辑结构组成 磁记录介质 磁盘控制器 磁盘驱动器
读写控制电路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7章-外 围设备.
考研大纲要求
七、输入输出系统 (一)I/O系统基本概念 (二)外部设备
1.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 外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硬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2020/6/26
2
7.1 外围设备概述
7.1.1 外围设备的一般功能 7.1.2 外围设备的分类
控制电路 读写控制
用于使该外设与外界(如CPU)的信息传递。
2020/6/26
4
7.1.2 外围设备的分类
分类 输入/出设备; 外存设备; 数据通信设备; 过程控制设备; ……
外设都是通过适配器与 主机连接的; 适配器控制所连外设 的具体工作;
动画演示: 7-1.swf
2020/6/26
磁表面存储器的优点:
① 存储容量大,位价格低;
② 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
③ 记录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
④ 非破坏性读出,读出时不需要再生信息。
磁表面存储器的缺点:
存取速度较慢,机械结构复杂;
非接触式读写,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要求防尘、防震
2020/6/26
7
磁表面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在磁表面存储器中,信息的读写是利用磁头来进行的; 磁头: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
5
7.2 磁盘存储设备
7.2.1 磁记录原理 7.2.2 硬磁盘机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7.2.3 硬磁盘驱动器和控制器 7.2.4 磁盘上信息的分布 7.4.5 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重点掌握

2020/6/26
6
7.2.1 磁记录原理
磁表面存储器 如:磁带、磁盘
用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 储信息。
存储密度
道密度
沿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数;
单位:道/英寸。
位密度
磁道单位长度上能记录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单位:位/英寸。
注意:每个磁道的位密度均不相同,有最高、最低位密度。
0磁道的位密度为最低位密度;
面密度
位密度和道密度的乘积;
单位:位/平方英寸。
2020/6/26
19
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记录面数×每面磁道数×磁道容量 非格式化容量
磁盘组的信息记录顺序是按照柱面来组织的:
第0面第0道第1面第0道……第N面第0道 第0面第1道第1面第1道……第N面第1道 ……
硬盘上信息地址由记录面号、磁道号、扇区号三个部分组成。
索引 :磁道的起始位置。
为便于进行读/写操作;
2020/6/26
17
7.4.5 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存储密度
有道密度、位密度、面密度三个不同的指标; 相关概念
磁记录表面可以利用的磁化单元总数。 格式化容量
按照某种特定的记录格式所能存储信息的总量,也就是用户 可以真正使用的容量。
格式化容量一般是非格式化容量的60%—70%。
2020/6/26
20
平均存取时间
平均存取时间等于平均找道时间与平均等待时间之和; 定位时间(找道时间) 将磁头定位至所要求的磁道上所需的时间; 等待时间 找道完成后,盘片将所要访问信息转到磁头下方的时间;
2020/6/26
3
7.1.1 外围设备的一般功能
外围设备的定义:
计算机系统中,除CPU和主存之外的部件都可看作外设;
外围设备的功能:
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或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外围设备的基本组成: 存储介质 盘片组
以硬盘为例
用于信息的保存;
驱动装置 定位驱动器
用于移动存储介质,使之正常工作;
平均找道时间 最大与最小找道时间的平均值,约为10~20ms;
平均等待时间 与磁盘转速有关,是磁盘旋转一周时间的一半。 硬盘转速为7200转/分,故平均等待时间约为4ms。
2020/6/26
21
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与存储设备和主机接口逻辑有关。 设磁盘旋转速度为每秒n转,磁道容量为N个字节
数据传输率Dr= n × N(字节/秒) 设某磁道位密度为D字节/英寸,磁盘转速为v英寸/秒,
不同盘片的相同磁道构成一个柱面;
扇区
同心圆上的一段磁道区域;
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也相同。
2020/6/26
16
磁盘上的信息记录方式
一个硬盘由多个盘片构成的磁盘组来记录信息;
每个盘片包括两个记录面(除最上面和最下面);
每个记录面表面通常有几十到几百个磁道来记录信息;
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
动画演示: 7-5.swf
2020/6/26
硬质圆形盘片
磁头、 小车、 传送带
9
硬磁盘的分类
按盘片结构分 可换盘片式、固定盘片式
按磁头分 可移动磁头、固定磁头
温彻斯特磁盘机 简称温盘
组合
固定磁头固定盘片 固定磁头可换盘片 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 可移动磁头可换盘片
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机;
密封组合式的硬磁盘;
主机与磁盘驱动 器之间的接口。
2020/6/26
13
硬磁盘的驱动器
2020/6/26
14
现代硬盘结构示意图
2020/6/26
15
7.2.4 磁盘上信息的分布
记录面
磁盘片表面;
一个盘片有上下两个记录面。
磁道
记录面上一系列同心圆;
最外圈为0磁道 ,依次为1、2、……、N磁道;
每个磁道的存储容量均相同;
磁头、盘片、电机等部件组装成一个不可随意拆卸的整体。
工作时,高速旋转在盘面上形成的气垫将磁头平稳浮起。
优点:防尘性能好,可靠性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
2020/6/26
10
硬磁盘外观
2020/6/26
11
硬磁盘内部构成
2020/6/26
12
7.2.3 硬磁盘驱动器和控制器
定位驱动系统 主轴系统 数据转换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