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一册夏商周秦汉
中国历史朝代速记口诀

中国历史朝代速记口诀中国历史朝代速记口诀:夏商周秦,汉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五四新文,二战解放;建国改革,今日繁荣。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上至夏商周秦,下至汉晋隋唐,再到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而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战解放,建国改革至今,实现了繁荣昌盛。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朝代,它们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初期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而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的统一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汉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广泛。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期。
晋朝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但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统一王朝。
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唐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对外交往广泛。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它是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的时期。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指的是南方的十个割据政权。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统一王朝。
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科技和文化方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的一个王朝。
元朝时期,中国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变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王朝。
明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也面临着内外压力和动荡。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是满洲人建立的一个王朝。
清朝统治中国近300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及朝代顺序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及朝代顺序歌一、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顺口溜
注:这个是80后小时候背的,现手打出来分享给大家。
五帝夏商周,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
辽金元明清。
二、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忧,
南北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
三、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国帝王像(部分)
四、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三)
[香港版]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五、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四)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册知识要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复习要点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从体质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和生活方式方面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3万年体质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为生采集渔猎为生使用火天然火人工取火生活方式群居氏族审美观念无懂得爱美第3课华夏之祖1、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中,提到“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是对黄帝的赞誉。
黄帝也被孙中山称为轩辕。
黄帝陵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2、炎帝、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汉族的前身)3、人文初祖:①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最早活动在渭水流域。
②相传他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会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③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④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等,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
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5、禅让: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
6、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7、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黄帝陵的现实意义:表明台湾和大陆的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反对分裂民族和国家。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
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解读古代中国的四大文明史

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解读古代中国的四大文明史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孕育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明。
而在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中,重点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文明史,分别是夏商周文明、春秋战国文明、秦汉文明以及唐宋元明清文明。
本文将对这四大文明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的灿烂文化。
一、夏商周文明夏商周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商朝是一个向往和崇拜神灵的时期,商文化的兴盛为后来的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朝代,它的周礼、周易等文化对后来的中国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战国文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各类思想学说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相继兴起,为后世的哲学、政治、文学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诗经》、《左传》、《战国策》等文化瑰宝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中国的文明进一步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三、秦汉文明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的时期,也是一个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中国的统一,同时也奠定了汉代的统治基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艺术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后来的中国文明有着深远影响。
四、唐宋元明清文明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最辉煌的时刻之一。
唐朝是古代中国文化艺术最为灿烂的时代之一,不仅以唐诗、唐画等为代表,还在科学、技术、制度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宋朝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成就,以宋词、宋画等为代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亮点。
元明清时期则承袭了前代的文化基础,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文化风貌,为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以上对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中的四大文明史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从夏商周文明到唐宋元明清文明,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传统和特点,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并通过创新和发展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全)第一册:古代史1. 单元一:人类文明的发展1. 人类的祖先2. 农业文明的产生3. 古代文明的起源4. 文明的交流和融合2. 单元二:古代国家的兴亡1. 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国家2. 中国古代国家3. 埃及古代国家4. 印度古代国家3. 单元三:长江流域的古代国家1. 夏商周三代2. 春秋战国3. 秦汉之际4. 三国两晋南北朝4. 单元四:古代东亚文明1. 日本古代国家2. 韩国古代国家3. 越南古代国家4. 新罗和高句丽第二册:现代史5. 单元五:近代史概述1.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2.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3. 中国近代史的变革4. 全球历史图景6. 单元六:列强的入侵1. 鸦片战争2. 中法战争3. 中英战争4. 义和团运动7. 单元七:近代中国的崩溃1. 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3. 新文化运动4. 五四运动8. 单元八:中国的抗日战争1. 东北抗日联军2. 八年抗战的胜利3.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 战争中的中国妇女9. 单元九: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1. 解放战争的胜利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第三册:世界史10. 单元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2.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4. 世界共产主义的争取与团结11. 单元十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 资本主义的兴起2. 资本主义的发展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4. 全球化和国际组织12. 单元十二:世界经济的变化1. 工业革命的影响2. 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3.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13. 单元十三: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1.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文化遗产的保护3. 文化多样性的挑战4. 文化交流与融合以上为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共分为三册,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古代国家的兴亡、长江流域的古代国家、古代东亚文明、近代史概述、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的崩溃、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变化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等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禹
商
约公元前 1600年
汤
开国 之君
阳城
亳—殷
亡国 之君
重大 事件
桀
世袭制代替
禅让制
商纣王
盘庚迁殷
周
公元前 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分封制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
禹
3.都 城: 阳城 今河南登封
3.地 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材料禹大子道启之贤行,也…,…天及下禹为崩公,。虽选授贤益与((伯jǔ益))能…………于是是谓启大遂同即。天今子大位道,
是为夏后帝启。
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史小记康•。夏本纪》
——《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 指的是什么?
禅让制
启继承王位
帝王把国家当做私产,世代相传。
世袭制
不同 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思考: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疆域(领土)、都城、统治者、人口 2.统治机构:军队、监狱等 3.制度:刑法、历法等 4.文化
(
)
——《诗经·小雅·北山》
根
据
材料
和所学
知识,
思考分
封
制的
作用是 (
)
什么?
(
)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了防止民 众议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 稍有不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 都不敢交谈,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 “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长期的 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 赶走了周厉王。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25页

——培根
唐诗
年代 作品
风格
称号
李 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 清新飘逸、豪迈奔放
蜀道难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诗仙
杜 由盛 甫 转衰
白 居 中唐 易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诗史
语言精炼凝重
秦中吟 新乐府
直白如画、通俗易懂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诗圣”
——
宋词和元曲
代表 年代
特点
沿岸的繁华景象
画 元朝
赵孟頫 “神品” 《秋郊饮马图》
隋唐艺术成就:
的范例两个
商鞅变法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时间 公元前356年 在位的君主 秦孝公
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 础。
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中触犯到奴隶主利益的内容是 奖励耕战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
是 建立县制 ;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 的是:(第一条措施土地问题) 秦国 2、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该 国强盛的最主要原因是 商鞅变法 。 3、“县”设立于战国 ;我国封建制度确 立于战国 时期;确立封建制度的方式 是 变法或改革 。
伯人传到欧洲
古代炼丹家发明。唐中期有火药
火 配方。
结束了冷兵器时代,为欧洲
药
①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 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创造 战争。(突火器、火箭、火炮) 条件,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
②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程。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
变种促了在进世战界争了的上欧面,貌第洲。三从第种一在封种航建在海文 上社学,会上由,此向第又二引 起资了本无数主的义变化社。会这种转变变化如,此推之大动,以 致有了没一欧有个一赫洲个赫社帝有国名会,的的没人有物进一,步个能宗 比。教这教三派种,发没明
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原始社会——战国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1.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2、老子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孔子:(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教育: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文化:《春秋》4、都江堰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学术思想界空前活跃(1)儒家:孟子:“春秋无义战”;“仁政”;保护环境(2)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 朝的建立和统一
一、灭六国统一全国: 1、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①长平之战使六国无力抵御秦军②商鞅变法使秦 国最富强③春秋以来的诸侯战争加快了统一步伐
2、领导人:嬴政 3、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3、意义:①国结第束一诸个侯统的一长的期中割央据集混权战的②封建建立国了家我秦
朝③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2、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 变法
3、他的思想符合战国时期哪个 思想家的观点? 韩非
政治上——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中触犯到奴隶主利益的内容是 奖励耕战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
是 建立县制 。 2、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秦国;该 国强盛的最主要原因是 商鞅变法 。 3、“县”设立于战国 ;我国封建制度确 立于战国 时期;确立封建制度的方式 是 变法或改革 。
文化 统一文字(全国-小篆;民间-隶书)
魏晋时期
字体演变
—— —— ——
书写材料演变
—— ——
——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秦朝
西汉早期
东汉
魏晋时期
字体演变
书写材料演变
甲骨文
龟甲、兽骨
金文(钟鼎文) 青铜器
大篆
——
——
毛笔蘸墨写在竹简、 丝帛上
小篆、隶书
——
——
用麻做的纸
——
“蔡侯纸”
楷书、草书、行书 ——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汉
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的变革
西周时期
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作用:加强了边远地区, 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 强盛的国家。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 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 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 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 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 是
①“春秋无义战”
战 儒家 孟子 ② “仁政” ;③合理利用
国
自然资源
时 道家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期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法家 韩非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的封建国家
文化上——“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有哪些 积极因素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①孔子的“仁”;关于教育的主张;孟子的 “仁政”;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②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文化上——“百家争鸣”
学派 姓名
主要思想
①“仁” “爱人”,为政
春 秋
儒家
孔子
以德 ②创办私学;“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时 期
道家
老子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化上——“百家争鸣”
学派 姓名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思想成就 政治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孔子曾向他请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从旧制度向新制度变化的改革:
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 中国的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变法
5、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成功了。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
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秦国最终确 立了封建制度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趋势(最主要) 秦孝公支持; 商鞅才能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的范例两个
政治上——商鞅变法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时间 公元前356年 在位的君主 秦孝公
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 础。
春秋和战国--------大变革时期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材料是什么意思? 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看五霸和七雄地图 ?列举重要战役及相关成语---?春秋时期:① ?战国时期: ①②③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技术改进
的范例两个
文化上——“百家争鸣”
代表人 物
儒家 创始 人
______
__ 《论语 》
道家
创始 人
老子 《 ______ __》
墨家
时间 春秋
春秋 战国
二、秦朝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建立者:嬴政 3、都城: 咸阳
3、秦朝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思想 军事 边疆
3、秦朝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①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
②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③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地方) 统一度量衡
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③墨子的“兼爱”“非攻”; ④韩非子的法制,革新思想
春秋和战国--------大变革时期
变革的表现: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各国通过变法或改革确立封建制度;
经济: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 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秦朝
西汉早期
东汉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_____________》(世界最早的兵 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 C.奴隶制 D.分封制
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政治特点: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霸主:齐桓公(根源是 管仲改革 ) 晋文公(标志是晋楚城濮大战 ) 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影响(: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加快统一步伐 (3)促进了民族融合
管仲改革的性质: 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目的: 兼并和统一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主要战争: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无力抵御 秦军进攻,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看五霸和七雄地图 ?列举重要战役及相关成语---?春秋时期:① ?战国时期: ①②③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