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1.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狗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就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剪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曰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强身;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章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章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也是一位重视家庭教育的父亲。
他的家训经典包含了许多箴言和教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家训中的经典箴章:1. 勤俭节约:“勤于勉学,俭于用钱,爱精思细虑,喜有余庆。
”曾国藩强调勤奋研究和节约开支的重要性,提倡思考和庆祝节日,但要保持适度。
勤俭节约:“勤于勉学,俭于用钱,爱精思细虑,喜有余庆。
”曾国藩强调勤奋学习和节约开支的重要性,提倡思考和庆祝节日,但要保持适度。
2. 诚实守信:“说话不虚伪,做事不虚浮。
家藏祸福全有天,细君多少有余德。
”曾国藩教导子女要诚实守信,要秉持着正直的品德来言行事。
诚实守信:“说话不虚伪,做事不虚浮。
家藏祸福全有天,细君多少有余德。
”曾国藩教导子女要诚实守信,要秉持着正直的品德来言行事。
3. 尊敬长辈:“敬事贤人,悌亲友爱。
尊守兄道,教诲兄弟。
”曾国藩强调尊重长辈,尽孝顺之责,亲如兄弟,亲如朋友,亲学生如教子。
尊敬长辈:“敬事贤人,悌亲友爱。
尊守兄道,教诲兄弟。
”曾国藩强调尊重长辈,尽孝顺之责,亲如兄弟,亲如朋友,亲学生如教子。
4. 勇往直前:“行事须勇决,不可消除,知过必改,行善不如意,亦勿顾忌。
”曾国藩鼓励子女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坚持行善,不计较收获。
勇往直前:“行事须勇决,不可消除,知过必改,行善不如意,亦勿顾忌。
”曾国藩鼓励子女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坚持行善,不计较收获。
5. 关心社会:“移风易俗,天下可治。
使民之害除,庶国之贤能出。
”曾国藩强调重视社会责任,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以身作则,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心社会:“移风易俗,天下可治。
使民之害除,庶国之贤能出。
”曾国藩强调重视社会责任,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以身作则,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这些箴章不仅对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起到了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对后人的一种启迪和教育。
这些家训经典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都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家庭教育的参考和借鉴。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

曾国藩家风家训内容以及注解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风家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教的代表。
他的家风家训以“忠诚、勤勉、正直、谦虚、宽容、诚信、孝顺、尊敬”为核心,推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一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贵财富。
1. 忠诚曾国藩在家风中力挺忠诚。
他认为忠诚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忠诚不渝。
他的忠诚指的是“忠于天命,忠于国家,忠于友情,忠于信仰”,这种忠诚不仅是说出口的而是要付诸实践的。
2. 勤勉曾国藩反对“懒散”和“轻浮”。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要抓住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勤勉工作、精益求精。
他还说:“不勤劳则无功,不修身则无德”,可见他对于勤勉的重视。
3. 正直在曾国藩的家风中,正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他认为正直即使面对困境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任何利益妥协和妥协。
他的家风中也提到过要君子可责,这也是与正直相同的性质。
正直需要靠人的精神力量来支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
4. 谦虚曾国藩在家风中非常崇尚谦虚,他认为“君子谦而让,让而施,施而仁”,这其实就是让人们改变奢侈散漫的行为,懂得礼义博爱,并以身作则,做到“思己之谦,使人之权”。
同时谦虚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一种心态。
5. 宽容曾国藩主张以宽容的心态来审视和面对人,他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误,倘若我们不能宽容别人,那么别人也无法宽容我们。
同时,要以善谋善断的态度,用聪明机智来化解矛盾。
曾国藩深知人心难测,面对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宽容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修养。
6. 诚信曾国藩的家风中讲的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
他认为“承诺就是承担”的原则应当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贵在言出必行,做出信誉良好的表率。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应该深入人心、被严格遵守。
7. 孝顺曾国藩的家风中也特别强调了孝顺这个重要的精神。
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种美德。
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曾国藩家训1.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狗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就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剪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曰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六则)2010-12-24 图书馆员阅 157683 转 3039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
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
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曾国藩名言家训十六字

曾国藩名言家训十六字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曾国藩的家书。
他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出自《曾国藩家书》。
这16字家训意思是:家族如果保持俭朴的良好习惯,能够兴盛,人如果能保持勤劳,那么就不会沦为贫贱。
这句话,内容包含为人、处事、持家三方面,强调这三方面皆离不开“勤俭”二字。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
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也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曾国藩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他自幼好学,聪明且勤奋的他14岁便能熟读读《周礼》《史记》文选,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开始他的仕途之路。
因为曾国藩从平民通过勤勉逐渐步入仕途,并一直稳步上升,他深知勤勉的风气对于自己的发展和家庭的繁荣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他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里的“勤”既是指勤俭,也指勤勉。
曾国藩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员克勤克俭,要主动参与劳动,自己做好家务,不能因身处富贵人家就安于享乐,更不能铺张浪费。
他希望家族成员能养成勤奋、劳动的习惯,因为这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他要求家庭成员勤勉好学,要主动的阅读圣贤的经典著作,学会主动学习才能走好人生路,也要求家人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家族内万万不可有松懈之风盛行。
曾国藩提出来这些理念,要求家族长辈要勤于言传身教,要亲自教授后辈知识与道理,曾国藩自己更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
比如他的二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三儿子曾纪鸿则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他仍尽全力去了解,给孩子一些学习心得与见解。
他的儿子也是深受他的影响,常常亲自教授子女英语、数学、书法等,无论再忙都会抽时间陪在子女身边,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成长。
曾国藩作为晚清的重臣,他治家方略与处世之道则被众人赞扬。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一、曾国藩及其背景简介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清代散文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他是清朝末期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开展洋务运动。
他的家训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治家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二、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1.敬事:尽职尽责,敬畏事业。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三、家训的翻译和解释1.敬事:敬畏事业,尽职尽责。
译:对待事业应心存敬畏,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
2.勤俭:勤劳节俭,不惰不奢。
译:勤劳节俭是立身之本,懒惰奢侈则会导致失败。
3.刚毅:刚强不屈,毅力坚定。
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
4.宽容:宽以待人,包容大度。
译:对待他人应宽容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宽恕和包容。
5.诚实:言行一致,真诚守信。
译:言行一致是诚信的表现,要真诚守信,不虚伪欺诈。
6.慎独:自我约束,慎独自省。
译:在独处时也要自我约束,谨慎自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四、结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分析曾国藩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家训强调了个人品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其事业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些家训强调了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品质,这些品质有助于个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成功。
此外,这些家训还强调了宽容、诚实和真诚守信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五、家庭教育的方法与建议以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1.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2.培养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和毅力坚定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家训》近一千五百篇,我所看的家书版本是从其中选取的近二百封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它们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家庭琐事,有劝勉学业,有军事指示,有人物评论等等,是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以及其治家、治国、治学、治政之道的精要总结。
曾国藩生前毁誉参半,他是“中兴第一名臣”,但也顶着“卖国贼”的恶名。
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骂名。
但他也成就了“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的美名……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在曾国藩的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
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与曾氏家教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才”的教育,忽视了“德”的教育。
同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特别是当今人民的公仆们更应好好读读曾国藩的“八本堂”,谨记“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每日审视自己的心灵,是否做到了“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