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新版山东行政区划

山东省最新区划方案01.菏泽市牡丹区,鄄城县,单县,曹县,定陶县,巨野县,东明县,成武县,临沂市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济宁市微山县,金乡县,鱼台县,枣庄市市中区,峄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划入新成立的淮海省(省会徐州)。
02.青岛,威海,聊城区划范围不变,编制方面,撤销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县级市建制,整建制改设为青岛市即墨区,青岛市郊州区,青岛市琅玡区。
撤销聊城市高唐县建制,整建制改设为县级高唐市,由山东省直辖,聊城市代管。
03.撤销泰安市建制,泰山区,岱岳区,加上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武家庄乡合并组成济南市泰山区。
肥城市改为济南市代管。
岱岳区牟汶河东南部分分出,设立化马湾区,划入新成立的汶源市。
撤销章丘市县级市建制,撤销济阳县建制,组成济南市明水区,济南市闻韶台区。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合并组建济南市仲宫区。
新泰市改为由莱芜市代管,新的莱芜市更名为汶源市。
东平县整建制划入济宁市管辖,宁阳县整建制划入新成立的地级曲阜市管辖04.撤销枣庄市山亭区建制,所辖全部乡镇并入滕州市。
05.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滕州市,泗水县,宁阳县合并组成新的地级市曲阜市,原县级曲阜市整建制改设为曲阜市鲁城区。
兖州市改设为曲阜市兖州区。
06.济宁市剩余地区,东平县,郓城县组成新的地级济宁市。
07.德州市齐河县整建制划入济南市,改设为济南市晏城区。
撤销德州市陵县建制,改设为德州市陵城区。
撤销德州市庆云县建制,所辖乡镇划入乐陵市。
08.撤销滨州市建制,邹平县划入济南市,改设为县级邹平市,济南市代管。
博兴县划入淄博市。
其余县市区并入东营市,新的东营市改名为渤海市。
滨州市滨城区整建制改为渤海市滨城区。
淄博市沂源县划归汶源市管辖。
09.撤销桓台县,广饶县建制,改为县级桓台市,广饶市。
10.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组成新的地级龙口市,原县级龙口市整建制改设为龙口市黄州区和龙港区。
蓬莱市撤销县级市编制,改设为烟台市蓬莱区。
最新山东省区划方案

最新山东省区划方案
近日,山东省出台了最新的省区划方案,主要涉及将省辖市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德州、临沂、聊城、滨州、菏泽划分为17个地级市和1个
地区。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原因。
一、区划调整方案
1.将烟台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设立为
蓬招市、栖海市、长海市,设立新市辖区海阳区,成立青岛综合
保税区,青岛市莱西市改为莱西区。
2. 将潍坊市青州市撤销并划归潍坊市,将潍坊市昌乐县改为昌
邑市,成立寿光市。
3. 将济宁市邹城市划归泰安市,新市辖区邹平区,将济宁市嘉
祥县、汶上县、泗水县、鱼台县、金乡县、曲阜市划归济南市。
4. 滨州市黄河口市改为黄河口区。
二、对方案的评价
该省区划调整方案,在现实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政策出台后,有人对该方案提出了质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方案的调整范围较大,改动面广,涉及17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
因此,必然会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既可能带来机会,也可能增加困难。
其次,一些地方的变化可能会造成政府部门重复和交叉,也有可能照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细致的规划和管理。
最后,该方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来实施,可能会对当地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需要很好的平衡各方利益,在执行过程中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其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该省区划调整方案的出台,无疑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和推动区域发展而提出的。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各方的各细心搞好各项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其顺利实施。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山东省的区划调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山东省政府最近公布了一份最新的区划调整方案。
首先,根据新方案,山东省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目前的17个地级市调整为12个地级市。
这是基于对城市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的综合评估而做出的决策。
调整后的地级市将更加合理地分布在山东省的各个主要经济区,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推动整个省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山东省还将对县级行政区划进行精简和优化。
目前,山东省共有138个县级行政区,而新方案将对其进行精简,减少到120个左右。
这将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基层政权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将减轻财政负担和政府的行政成本。
此外,新方案还将针对特定地区的发展需要,设立一些特别行政区。
这些特别行政区将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和推行一些特殊政策,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解决一些地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全省各地的协调发展。
此次区划调整方案还将注重保护和发展山东省的自然资源。
方案规定,一些珍贵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这将有助于保护山东省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的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新方案还将加强山东省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方案提出,山东将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的省份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这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互利共赢,推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山东省的区划调整方案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行政体系,促进协调发展。
这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信在新方案的实施下,山东省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近年来,山东省一直致力于推进区域发展和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东省的经济竞争力,加强各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山东省政府最近出台了一项最新方案,对山东省的区划进行了调整。
一、调整目的和原则本次山东省区划调整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调整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行政区划法和有关法规,依法制定、实行和调整行政区划;2. 经济适度规模:考虑经济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区划范围和区域规模,推动各地经济协同发展;3. 保持相对稳定:尽量保持原有行政区划格局和现有机构设置相对稳定,不做过多干扰和调整;4. 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地理、资源、产业布局,合理安排调整后的行政区划;5. 全面协调:加强各地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区划调整不产生过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二、调整内容和范围1. 历下区与市中区的合并本次调整中,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历下区和市中区将进行合并,新设立济南市中心区。
这一合并旨在提高市中心地区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推动济南市中心城区更好地服务全省的发展。
2. 淄川区与博山区的合并淄博市的淄川区和博山区将进行合并,新设立淄川博山区。
这一合并旨在整合淄博市东部地区的资源,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3. 诸城市改设为县级市山东省的诸城市将被改设为县级市,更好地满足该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发展需求。
4. 其他地市辖区的调整其他地市的辖区也将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协同发展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调整后的影响与意义通过本次山东省区域调整,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1.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行政效能;2. 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划调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将更加紧密,推动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3. 优化发展环境: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资源;4. 提高管理效率: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将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最新山东省区划方案

最新山东省区划方案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近日关于山东省区划方案的改革议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最新的山东省区划方案涉及到的调整主要包括将山东省划分为七个市级行政区域,并使济南、青岛、烟台三个核心城市成为直辖市,这一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一最新方案对山东省的影响。
根据该方案,新的山东省行政区域将从原来十七个设区市缩减至七个,这使得山东省的行政管理将更加集中化。
同时,晋级为直辖市的济南、青岛和烟台将得到更高的自治权,更有资本和资源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将对山东省内的各个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差异,而如何处理好区域间的发展平衡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该方案对于济南、青岛和烟台这三个核心城市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一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成为直辖市后,济南将更加自主地制定发展策略,并能更好地引导周边城市的发展。
青岛和烟台这两个以港口为核心的城市,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为直辖市后,这两座城市将有更大的自主权,有望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一方案所带来的挑战与问题。
首先,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那些相对较弱的地区。
而这对于一个地区整体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并有可能导致地区间的分化和不公平。
其次,如何对原有的行政机构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动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难题。
在新方案实施之后,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则,来确保调整过程的公平、透明,避免出现任意性和不公正现象。
最后,新的行政区域如何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山东省的整体发展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是一个需要协调的平衡点,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然而,在我们讨论这个方案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把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行政区划上,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发展问题。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行政区划的调整,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具有深远的影响。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其区划调整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山东省区划调整的最新方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区划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比如,在一些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地区,通过合并或重新划分,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园区,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集聚效应。
以济南和青岛这两个核心城市为例,济南周边的一些区县可能会进行整合,以增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好地推动省会经济圈的发展。
而青岛周边的区域调整,则有助于青岛在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提升胶东经济圈的整体实力。
在交通规划方面,区划调整也有着重要的考量。
为了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一些地区的行政区划可能会根据交通枢纽和重要交通线路的布局进行调整。
比如,围绕新建的高铁站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相邻的区域可能会重新划分,以便更好地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物流和人员流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也是此次区划调整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可能会与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整合,通过共享师资、教学设施等,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这将有助于为山东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一些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区域可能会进行重新划分,以便实施更加统一和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河流流域、山脉保护区等,通过合理的区划调整,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协同性。
在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方面,区划调整也会充分考虑到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线路的优化。
将具有相似文化特色的区域整合在一起,有利于打造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比如,将某些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周边的相关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近日,山东省公布了最新的省区划调整方案。
这一方案的出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因为它涉及到了山东省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数百万山东人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该方案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一、背景及概况在全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山东省制定了新的区划方案,旨在完善省级、市级、县级三级行政区划,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具体来说,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化省级行政区划,将原本的17个地级行政区划减少至12个;二是改变市级行政区划,将原本的27个县级市改为县级行政区;三是优化县级行政区划,将原本的139个县改为108个县、24个市辖区和2个新设的县。
这一方案的出台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是对山东省现有行政区划体系的修正和完善。
目的是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联动机制和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促进山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
二、优点及意义1、有利于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山东省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市经济规模和水平相对较高,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通过简化省级行政区划、改变市级行政区划以及优化县级行政区划,可以促进山东省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2、有利于提高基层服务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基层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着机构繁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基层服务的需求。
通过优化行政区划,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联动机制,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更加满意地享受到各项公共服务。
3、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行政区划调整会引起人口流动和资源跨地区配置的变化,从而促进不同地区间人口和资源的均衡分布。
对于那些经济和社会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的地区来说,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变化将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因此,将原本的17个地级行政区划简化为12个、将原本的27个县级市改为县级行政区等行动,将加强地区间人口和资源的流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化。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山东省区划调整最新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东省的区划调整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山东省进行了一系列的区划调整。
以下是山东省区划调整的最新方案。
一、济南与莱芜的深度融合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莱芜市并入济南市后,进一步拓展了济南的发展空间。
此次区划调整不仅仅是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是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在产业方面,济南的优势产业与莱芜的特色产业相互补充,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济南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与莱芜的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加快了济南与莱芜之间的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的互联互通,缩短了两地的通勤时间,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公共服务方面,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实现了共享和优化配置。
莱芜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济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了生活品质。
二、青岛都市圈的扩容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其都市圈的扩容对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区划调整将周边的部分县市纳入青岛都市圈,加强了青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
在产业协同方面,青岛的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与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业、轻工业等形成了互补。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了整个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
交通一体化方面,加强了青岛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构建了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
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的协同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在公共服务方面,推动了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青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提升了整个都市圈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其他城市的区划优化除了济南和青岛,山东省的其他城市也进行了相应的区划优化。
例如,淄博市、潍坊市、烟台市等,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出台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2
————————————————————————————————作者:————————————————————————————————日期:
2
山东省出台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15年前将陆续完成所有调整
山东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山东省出台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15年前将陆续完成所有调整
1.县级禹城市、齐河县划入济南市,不再由德州市管辖
2.县级诸城市、高密市划入青岛市,不再由潍坊市代管
3.县级莱州市划入青岛市,不再由烟台市代管
4.撤销济阳县,以原行政区域设济南市济阳区
5.撤销县级即墨市、胶州市,以原行政区域设青岛市即墨区、胶州区
6.撤销沂水县,设地级沂蒙市,蒙阴县、沂源县划入沂蒙市。
不再由临沂市、淄博市管辖
7.邹平县划入淄博市,不再由滨州市管辖
8.撤销长岛县,其辖区划入县级蓬莱市
9.青岛市城阳区更名为红岛区
10.其他地区保持原行政区划不变
此次调整很意外的几件事,新成立了第18个地级市沂蒙市,邹平划入了淄博市,莱芜这个地级市依然没有被撤销,滕州依然没有脱离枣庄的魔掌,城阳区改为红岛了,诸城和高密莱州三强县级市给青岛了。
调整后各市区划:
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济阳区、章丘市、禹城市、齐河县、平阴县、商河县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红岛区、黄岛区、即墨区、胶州区、
平度市、莱州市、莱西市、诸城市、高密市
淄博市: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邹平县、高清县,桓台县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龙口市、蓬莱市、莱阳市、海阳市、招远市、栖霞市
潍坊市: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寿光市、青州市、安丘市、昌邑市、昌乐县、临朐县
威海市: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
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费县、平邑县、沂南县、莒南县、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
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泗水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
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
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
德州市:德城区、乐陵市、陵县、宁津县、临邑县、庆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
聊城市: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茌平县、高唐县枣庄市:市中区、山亭区、峄城区、薛城区、台儿庄区、滕州市
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莒县
滨州市:滨城区、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惠民县、阳信县
菏泽市:牡丹区、曹县、单县、东明县、定陶县、鄄城县、郓城县、巨野县、成武县
莱芜市:莱城区、钢城区
沂蒙市:沂水区、沂源县、蒙阴县
调整后各市人口
1.青岛市 1154万市区651万
2.菏泽市 935万市区134万
3.济宁市 831万市区116万
4.临沂市 827万市区236万
5.济南市 795万市区486万
6.潍坊市 712万市区204万
7.聊城市 635万市区100万
8.烟台市 605万市区224万
9.泰安市 556万市区173万
10.德州市 471万市区68万
11.淄博市 470万市区313万
12.枣庄市 372万市区192万
13.滨州市 305万市区62万
14.日照市 287万市区130万
15.威海市 280万市区50万
16.沂蒙市 238万市区130万
17.东营市 200万市区62万
18.莱芜市 125万市区125万
调整后各市面积
1.青岛市 17261平方公里市区6194
2.临沂市 13147平方公里市区1759
4.潍坊市 12167平方公里市区2579
5.烟台市 11867平方公里市区2448
6.济宁市 11000平方公里市区1262
7.济南市 10628平方公里市区4330
8.聊城市 8590平方公里市区1254
9.滨州市 8547平方公里市区1040
10.德州市 7955平方公里市区580
11.东营市 7923平方公里市区3520
12.泰安市 7761平方公里市区2087
13.威海市 5797平方公里市区368
14.沂蒙市 5672平方公里市区2434
15.淄博市 5582平方公里市区3031
16.日照市 5310平方公里市区1915
17.枣庄市 4563平方公里市区3078
18.莱芜市 2246平方公里市区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