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经济理论与实务第四章
2022年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各章节思维导图PDF版-可直接打印

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第二版)各章节思维导图(章节思维导图为2021年3月版本)附赠1: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第二版)章节目录及各章重要程度章节重要程度第一章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第二章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第四章生产运营管理★★★★第五章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第七章企业创新★★★★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章财务管理★★★★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第十一章国际商务运营★★附赠2:2022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大纲变化对比章节名称2021年大纲内容2022年大纲内容变化情况考试目的和要求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工商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要求应试人员全面掌握并应用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辨析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建立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工作,领导企业参与竞争等。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工商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要求应试人员全面掌握并应用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应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辨析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建立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工作,领导企业参与竞争等。
新增第一章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1.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
包括企业与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等。
1.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
包括企业与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企业商业模式与经营决策等。
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实务 网校精讲班讲义完整

2018年XXXX网校高级经济师讲义(内部资料)2018年1月18日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 (9)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9)(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13)(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15)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6)(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16)(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19)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21)(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二)公司制度 (22)(三)公司治理结构 (24)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25)(一)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调节 (25)(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26)(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28)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30)(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30)(二)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31)(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32)(四)经济波动 (33)(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五类政策) (33)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34)(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34)(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35)(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36)(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36)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37)(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37)(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39)(三)金融监管 (41)(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42)八、对外经济关系 (43)(一)国际经济组织 (43)(二)对外贸易关系 (44)(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46)(四)对外金融关系 (47)第二部分国民经济理论 (48)一、概论 (48)(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48)(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50)(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51)(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51)二、市场管理 (53)(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53)(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54)(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55)三、产业管理 (58)(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58)(二)产业组织管理 (67)(三)产业发展规划 (69)四、区域经济管理 (70)(一)区域经济布局 (70)(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72)五、资源管理 (74)(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74)(二)科技资源管理 (79)(三)人力资源管理 (81)(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86)六、国有资产管理 (88)(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88)(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90)(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93)(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95)(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130)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133)(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133)(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134)(三)国民经济预警 (135)(四)国民经济调控 (136)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37)(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137)(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38)(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42)(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146)(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148)(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150)第三部分经济法 (152)一合同法律制度(总则) (152)第一节? 合同的基本理论 (152)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154)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157)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159)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163)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168)第七节? 合同的终止 (169)第八节? 违约责任 (171)第九节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173)二公司法律制度 (184)第一节? 公司法的基本理论 (184)第二节? 公司的登记管理 (188)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 (190)第四节? 股份有限公司 (197)第五节? 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 (203)第六节? 公司的财务会计 (204)第七节?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204)三证券法 (210)第一节? 证券法的基本理论 (210)第二节? 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211)第三节? 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229)第四节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交易 (235)第五节? 持续信息公开 (238)第六节? 禁止的交易行为 (240)第七节? 上市公司收购 (271)第八节? 证券交易所 (279)第九节?? 证券中介机构 (280)四物权法律制度 (285)第一节?? 物权基本理论 (286)第二节? 所有权制度 (325)第三节? 用益物权制度 (333)第四节?? 担保物权制度 (337)第四部分?? 管理学原理 (360)一、管理概述 (360)(一)管理 (360)(二)管理者 (364)(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367)二、计划 (375)(一)计划概述 (375)(二)预测 (381)(三)决策 (382)三、组织 (385)(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385)(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385)(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391)(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392)(五)组织变革 (394)四、领导与激励 (400)(一)领导与领导者 (400)(二)领导理论 (403)(三)激励理论 (404)(四)激励方法 (412)五、控制与协调 (414)(一)控制 (414)(二)协调 (417)(三)沟通 (419)六、战略管理 (427)(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427)(二)企业总体战略 (429)(三)企业竞争战略 (430)(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431)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433)(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433)(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435)(三) 系统管理方法 (438)安通学校2011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学部分讲义第一章8...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手册-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考点 "!企业战略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必须做出总体性长 远性的谋划方略和决策实现 战略制胜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概念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宏观层面上通过采取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 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优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例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 拓产品开发科技发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 $ 决策权与特征 决定权通常由总经理厂长直接掌握 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权威性和环境适应性 &)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宏观环境是指影响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 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 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法规 "经济环境包括直接 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经济体制及其运行状况以及国家的经 济政策及措施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面临的科技要素环境以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 现象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 地区在社会与文化方面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教育水 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属于企业战略的中观环境包括行业生命周期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和行业内 战略群体分析 " 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是行业演进的动态过程 行业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 期四个阶段 !形成期是指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主要职能是研究开发产品和技术注重广 告宣传 "进入成长期以后市场迅速扩大新企业进入导致行业规模扩大主要职能转变为市 场营销和生产管理 #在成熟期行业市场趋于饱和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是产品成本和市场 营销的有效性 $衰退期内行业市场萎缩规模缩小从而行业成为夕阳行业
【AAA】超级经典最新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实务参考资料全套整理

【AAA】超级经典最新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与实务参考资料全套整理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 (6)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7)(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9)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0)(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10)(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12)三、现代企业[Firm]制度与公司治理 (13)(一)国有企业[Firm]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Firm]制度 (13)(二)公司制度 (14)(三)公司治理结构 (15)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16)(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16)(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17)(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18)1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19)(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19)(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20)(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21)(四)经济波动 (21)(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2)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23)(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23)(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24)(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24)(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25)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25)(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25)(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26)(三)金融监管 (27)八、对外经济关系 (28)(一)国际经济组织 (28)(二)对外贸易关系 (28)(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29)(四)对外金融关系 (30)九、合同法律制度 (30)2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30)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31)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33)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34)第五节合同的担保 (36)第六节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39)第七节合同的终止 (39)第八节违约责任 (40)第九节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41)十、公司法律制度 (46)第一节公司法的基本理论 (46)第二节公司的登记管理 (48)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 (49)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 (52)第五节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 (55)第六节公司的财务会计 (55)第七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56)十一、证券法 (59)第一节证券法的基本理论 (59)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59)第三节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68)3第四节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交易 (70)第五节持续信息公开 (72)第六节禁止的交易行为 (73)第七节上市公司收购 (76)第八节证券交易所 (79)第九节证券中介机构 (80)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82)第一节物权基本理论 (82)第二节所有权制度 (88)第三节用益物权制度 (92)第四节担保物权制度 (94)第五节占有 (99)第二部分管理学原理 (101)一、管理概述 (101)(一)管理 (101)1、管理的含义 (101)2、管理的作用 (101)3、管理的性质 (102)4、企业[Firm]管理的社会责任 (102)(二)管理者 (102)1、管理者的角色 (103)42、管理理者的层次 (103)3、管理者的技能 (103)(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04)1、古典管理理论 (104)2、行为科学理论 (105)3、现代管理理论 (106)二、计划 (107)(一)计划概述 (107)1、计划的含义 (107)2、计划类型 (108)3、计划的程序 (109)4、计划的要求 (110)(二)预测 (111)1、预测的作用 (111)2、预测的内容 (111)3、预测的方法 (111)(三)决策 (111)1、决策的类型 (111)2、决策的过程 (112)3、决策方法 (113)三、组织 (114)5(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14)1、组织的含义 (114)2、组织的类型 (114)(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14)1、分工 (114)2、职权与职责 (115)3、部门化 (115)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116)(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17)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117)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117)3、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117)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118)(四)企业[Firm]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18)1、直线职能制 (118)2、事业部制 (118)3、矩阵制 (118)4、网络组织 (118)5、虚拟组织 (119)(五)组织变革 (119)1、组织变革的原因 (119)62、组织变革的方式 (120)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120)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121)四、领导与激励 (122)(一)领导与领导者 (122)1、领导 (122)2、领导者 (123)3、领导者的素质 (123)(二)领导理论 (124)1、领导特质理论 (124)2、行为理论 (124)3、领导权变理论 (124)(三)激励理论 (124)1、需求层次理论 (124)2、双因素理论 (125)3、期望理论 (126)4、强化理论 (126)5、公平理论 (127)(四)激励方法 (128)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128)2、精神激励方法 (128)7五、控制与协调 (129)(一)控制 (129)1、控制的含义 (129)2、控制的类型 (129)3、控制的过程 (130)4、控制的重点 (130)(二)协调 (130)1、协调的含义 (130)2、协调的作用 (131)3、协调的方法 (131)(三)沟通 (131)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131)2、沟通的方式 (132)3、沟通的障碍 (133)4、沟通的技巧 (134)六、战略管理 (135)(一)企业[Firm]战略的制定 (135)1、企业[Firm]战略管理的意义 (135)2、企业[Firm]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135)3、企业[Firm]战略环境分析 (135)(二)企业[Firm]总体战略 (136)81、稳定发展战略 (136)2、发展战略 (137)3、防御战略 (137)(三)企业[Firm]竞争战略 (137)1、成本领先战略 (137)2、差异化战略 (137)3、集中战略 (137)(四)企业[Firm]战略的实施 (137)1、企业[Firm]战略与组织结构 (137)2、企业[Firm]战略与组织文化 (138)3、企业[Firm]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138)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139)(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39)1、因果图法 (139)2、5W1H法 (139)3、标杆管理法 (140)(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40)1、规划论方法 (140)2、网络计划技术 (140)3、价值工程 (141)4、企业[Firm]资源计划(ERP) (141)9(三) 系统管理方法 (141)1、全面质量管理 (141)2、目标管理 (141)3、平衡记分卡 (142)4、供应链管理 (142)《管理学》补充: (143)第三部分国民经济管理 (144)一、概论 (144)(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144)(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46)(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47)(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47)二、市场管理 (149)(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149)(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151)(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151)三、产业管理 (155)(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155)(二)产业组织管理 (165)(三)产业发展规划 (168)四、区域经济管理 (170)10(一)区域经济布局 (170)(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171)五、资源管理 (174)(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174)(二)科技资源管理 (180)(三)人力资源管理 (182)(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188)六、国有资产管理 (191)(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191)(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192)(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96)(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198)(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204)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208)(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208)(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210)(三)国民经济预警 (211)(四)国民经济调控 (212)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14)(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14)(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14)11(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19)(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223)(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226)(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228)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一 (231)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二 (261)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一 (283)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二 (287)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三 (291)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四 (295)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五 (299)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练习六 (304)北京市高级经济师考试考前预测模拟题 (308)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的评定和说明 (313)北京市人事局关于高级经济师资格试行考评结合有关问题的通知 (318)12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高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手册-商业经济

流活动服务
"
!$" 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活动的描述和记录#反映商流和物流运动过程$ !'" 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起指导和控制作用#是商流'物流活动决策的依据$
考点 '!企业物流的内容
企业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 物质资料 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物流服务包括货物代理和物流网络服务$ 物流中的) 流* 是物品的实体 位移和时间的流转#实体位移包括短距离的搬运'长距离的运输#时间的流转主要指通过储存来 调节物品的使用时间$
' 商流费用商流费用是商品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 包括市场分析费用商品调整费用 谈判签订契约费用和履行契约的费用 商流费用各项内容的比重大小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 化一般情况下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交易费用越低
* 商流的作用商流具有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生产先导的功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物流 " 物流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进行的物质实体流动是商品使用价值实
($(
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装卸搬运作业有对输送设备! 如轨道'车辆" 上货物的装入'装上! 堆放" 和取出'卸下! 拆
操"作业#分拣配货作业#搬送'移送作业#也有对固定设备! 如保管货架等" 货物的出库'入库 作业$
*+包装 无论是产品或是材料#在搬运输送以前都要加以某种程度的包装捆扎或装入适当容器#以 保证产品完好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社会物流的起点$ 包装的作用是保护物品#使物品的形状'性能'品质在物流过程中不受损坏$ 通过包装还使 物品形成一定的单位#作业时便于处置$ 此外#由于包装使物品醒目'美观#可以促进销售$ (+流通加工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 流通与加工的概念本属于不同范畴#加 工是改变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形成一定产品的活动#而流通则是改变物质的空间状态与时间 状态$ 流通加工则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或本企业的需要#使产 需双方更好的衔接#将这些加工活动放在物流过程中完成#而成为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流 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也可以看成流通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在职能 方面的扩展$ 因此#流通加工这一环节的发展#使流通与加工总体过程更加合理化$ 流通加工的内容一 般包括袋装'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拣选'分类'混装'刷标记等$ 生产的外延流 通加工包括剪断'打孔'折弯'组装'改装'配套以及混凝土搅拌等$ -+物流信息 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为物流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 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 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 因此#物 流信息和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都有密切关系#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 加强物流 信息的研究才能使物流成为一个有机系统#而不是各个孤立的活动$ 在一些物流技术发达的国 家都把物流信息工作作为改善物流状况的关键而给予充分的注意$ 在物流中对各项活动进行计划预测'动态分析时#还要及时提供物流费用'生产情况'市场 动态等有关信息$ 只有及时收集和传输有关信息#才能使物流通畅化'定量化$ 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物流信息系统贯穿供应 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 )+配送 配送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 物流活动$ 配送活动以配送中心为始点#而配送中心本身具备储存的功能$ 分货和配货工作是 为满足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货物进行流通加工$ 配送的最终实现离不开 运输#这也是人们把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的运输称之为) 配送* 的原因$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组成 的#企业物流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因为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 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交替损益的关系$ 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则因其易 于破损可能给装卸搬运作业带来麻烦#片面追求装卸作业均衡化#会使运输环节产生困难$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和实务》考试重点_学习笔记精编

word整理版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 (6)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8)(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10)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0)(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10)(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12)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14)(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二)公司制度 (14)(三)公司治理结构 (16)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16)(一)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调节 (16)(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17)(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18)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20)(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20)(二)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20)(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21)(四)经济波动 (22)(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五类政策) (22)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23)(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23)(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23)(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24)(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24)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25)(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25)(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26)(三)金融监管 (27)(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28)八、对外经济关系 (28)(一)国际经济组织 (28)(二)对外贸易关系 (29)(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30)(四)对外金融关系 (31)第二部分国民经济理论 (32)一、概论 (32)(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32)(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33)(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33)(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34)二、市场管理 (34)(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35)(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35)三、产业管理 (37)(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37)(二)产业组织管理 (42)(三)产业发展规划 (43)四、区域经济管理 (44)(一)区域经济布局 (44)(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45)五、资源管理 (46)(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46)(二)科技资源管理 (49)(三)人力资源管理 (50)(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53)六、国有资产管理 (54)(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54)(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54)(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6)(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57)(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60)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62)(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62)(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63)(三)国民经济预警 (63)(四)国民经济调控 (64)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65)(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65)(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65)(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7)(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69)(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70)(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72)第三部分经济法 (73)一合同法律制度(总则) (73)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73)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74)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76)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77)第五节合同的担保 (80)第六节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83)第七节合同的终止 (83)第八节违约责任 (85)第九节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86)二公司法律制度 (92)第一节公司法的基本理论 (92)第二节公司的登记管理 (94)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 (95)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 (99)第五节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 (103)第六节公司的财务会计 (103)第七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103)三证券法 (107)第一节证券法的基本理论 (107)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107)第三节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117)第四节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交易 (120)第五节持续信息公开 (122)第六节禁止的交易行为 (123)第七节上市公司收购 (126)第八节证券交易所 (130)第九节证券中介机构 (130)四物权法律制度 (134)第一节物权基本理论 (134)第二节所有权制度 (142)第三节用益物权制度 (146)第四节担保物权制度 (149)第四部分管理学原理 (155)一、管理概述 (155)(一)管理 (155)(二)管理者 (157)(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59)二、计划 (163)(一)计划概述 (163)(二)预测 (167)(三)决策 (167)三、组织 (169)(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69)(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70)(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73)(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74)(五)组织变革 (175)四、领导与激励 (178)(一)领导与领导者 (178)(二)领导理论 (180)(三)激励理论 (181)(四)激励方法 (186)五、控制与协调 (187)(一)控制 (187)(二)协调 (188)(三)沟通 (189)六、战略管理 (194)(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94)(二)企业总体战略 (195)(三)企业竞争战略 (196)(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97)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198)(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98)(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99)(三) 系统管理方法 (201)安通学校2011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学部分讲义第一章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4章.pptx

E协议价格制就是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著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通过维持t办议价格来使行业 净收益最大
[多选遨区下列展于寡头垄断市场生产者定价模型的有()。 A协议价格制 B完全市场价格 C内部价格 D公开价格 E价格领袖制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2-、市场结构的类型单选题:CAACD。CA ,多选题:ABDACDEADEBCDACABCDBDABCEBCE5 6二、完全宽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单选题:AACA ■:当选题:CDEABCE9 二2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单选m:BCDBCCCB88AAADAA多选廖CDABCE 13
一四、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单选鹿:CB当选题:ACDEAE
A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B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供求曲线决定 C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D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假舞 【单选遨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A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向右上边倾斜的曲线 C向右下边假斛的曲线 D垂直于横轴的水平线 I单选题)3完全竞争市场上,企堇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位于平均可受成本之上的(). A边际收益曲线 B需求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 D平均收益曲线
D根据供给曲线来定价 I单选题g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定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求价格弹性高,垄断者可以询定较高的价格 B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的降低.价格将非常接近边际成本 C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D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交叉弹性 [单选题]7在我国.火车硬座客票假期对大中专学生回家和返校的优惠票价属于(),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四级价格歧视 [单选题]&下列关于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说法.俏误的是()。 A需求价格弹性低,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 B需求价格弹性高.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
2018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和实务》考试重点_学习笔记精编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 (6)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8)(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10)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1)(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11)(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12)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14)(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二)公司制度 (14)(三)公司治理结构 (16)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16)(一)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调节 (16)(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17)(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18)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20)(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20)(二)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20)(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21)(四)经济波动 (22)(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五类政策) (22)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23)(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23)(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23)(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24)(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24)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25)(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25)(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26)(三)金融监管 (27)(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28)八、对外经济关系 (28)(一)国际经济组织 (28)(二)对外贸易关系 (29)(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30)(四)对外金融关系 (31)第二部分国民经济理论 (32)一、概论 (32)(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32)(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33)(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33)(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34)二、市场管理 (35)(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35)(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36)三、产业管理 (37)(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37)(二)产业组织管理 (42)(三)产业发展规划 (43)四、区域经济管理 (44)(一)区域经济布局 (44)(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45)五、资源管理 (46)(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46)(二)科技资源管理 (49)(三)人力资源管理 (50)(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53)六、国有资产管理 (54)(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54)(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55)(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7)(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58)(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61)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62)(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62)(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63)(三)国民经济预警 (64)(四)国民经济调控 (64)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65)(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65)(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65)(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8)(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70)(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71)(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72)第三部分经济法 (73)一合同法律制度(总则) (73)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73)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74)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76)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77)第五节合同的担保 (80)第六节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83)第七节合同的终止 (84)第八节违约责任 (85)第九节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86)二公司法律制度 (93)第一节公司法的基本理论 (93)第二节公司的登记管理 (95)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 (96)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 (100)第五节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 (103)第六节公司的财务会计 (104)第七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104)三证券法 (107)第一节证券法的基本理论 (108)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108)第三节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118)第四节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交易 (121)第五节持续信息公开 (123)第六节禁止的交易行为 (124)第七节上市公司收购 (127)第八节证券交易所 (131)第九节证券中介机构 (132)四物权法律制度 (136)第一节物权基本理论 (136)第二节所有权制度 (143)第三节用益物权制度 (148)第四节担保物权制度 (150)第四部分管理学原理 (156)一、管理概述 (156)(一)管理 (156)(二)管理者 (158)(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60)二、计划 (165)(一)计划概述 (165)(二)预测 (169)(三)决策 (169)三、组织 (171)(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71)(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72)(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75)(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76)(五)组织变革 (177)四、领导与激励 (180)(一)领导与领导者 (180)(二)领导理论 (182)(三)激励理论 (183)(四)激励方法 (188)五、控制与协调 (189)(一)控制 (189)(二)协调 (191)(三)沟通 (192)六、战略管理 (196)(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96)(二)企业总体战略 (198)(三)企业竞争战略 (199)(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99)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201)(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201)(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202)(三) 系统管理方法 (203)安通学校2011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学部分讲义第一章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第一部分经济学——第四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章重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一)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即国民经济统计,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地区、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各交易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核算的方法。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1.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2. 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3. 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4. 开展国际比较的重要依据。
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市场价值=单价*产量(2)最终产品(3)生产的如:企业生产 100 万产品,卖掉 80 万,剩下 20 万看做企业自己买的存货投资,同样计入GDP;相反,生产了 100 万,卖掉 120 万,计入 GDP 的只有 100 万,20 万为库存减少。
(4)流量而不是存量:二手房(5)地域概念:GNP 为国籍概念(6 )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3.GDP 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国民总收入(GNI):国籍国内生产总值(GDP):地域【理解】GDP=本国居民在本土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土的收入页1 第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GNP=本国居民在本土的收入+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GNP=GDP-外国居民在本土的收入+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GDP+(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土的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例题·辨析题】为什么下述项目不能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一个厨师在自己家里烹调食物;(2)某人在家里放一张刚买来的古典音乐的唱片所得到的享受;(3 )某人从市场买一辆旧车;(4 )某人买进了已故著名画家的绘画真品;(5 )某人在股票价格上升时卖出所持有的股票获得的收入。
【例题·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 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理解】总需求=总支出=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1.计算方法各个产业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各要素收入形式来体现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的营业盈余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2.具体公式(1)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三类收入居民收入劳动者报酬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政府收入括工资、福利以及实的报酬。
包劳动者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物形式的劳动报酬报酬固定资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规定计入生产成本页2 第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2)支出法GDP=C+I+G+(X-M)【理解】总需求=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进出口。
【例题·单选题】可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综合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价值,这些产品最终使用的去向,一是用于最终消费,二是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三是用于出口。
将一定时期这三项最终使用价值相加,就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例题·单选题】如果 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I+G+XB.GDP=C+I+G - MC.GDP=C+I+ G+(X+M)D.GDP= C+I+G +(X-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支出法下,GDP=C+I+G+(X-M)。
【例题·辨析题】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
『正确答案』错。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
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凯恩斯消费理论1.主要变量:(1)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注意 1】 MPC =△C/△Y 或β=△C/△Y页3 第务与实经济理论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0<β<1 【注意 2】支出为 1000 元。
800 元,工资上涨为 1500 元,【示例】小白 1000 元月工资,支出=△C/△Y=0.4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比重(2。
【注意 1】 APC =C/Y【注意 2】 APC 的取值范围:大于、等于或小于 1。
【示例】 1000 元月工资时消费 800 元。
平均消费倾向= C/Y=0.82.理论假设【例题·单选题】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前提假设之一的消费理论是()。
A.生产周期理论B.凯恩斯消费理论C.持久收入理论D.超前消费理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单选)(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函数:Ct(现期消费支出)=c(边际消费倾向)×YPt(现期持久收入)【注意】结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例题·单选题】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是()。
A.莫迪利安尼B. 凯恩斯C.弗里德曼D.科斯『正确答案』A页4 第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四)储蓄函数1.函数公式:S=-α+(1-β)Y,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2.储蓄变量:MPS=△S/△Y,APS=S/Y3.取值范围: 0<MPS< 14. 关系:MPC+MPS =1(互补)APC+APS =1(互补)【例题·单选题】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是()。
A.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互为对数B.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互为补数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五)投资函数: dr eI=- e:自主投资dr:引致投资数(六)投资乘或变量1.乘数含义:一个因素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
2.乘数类型: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等。
3.乘数原理:【示例】假设某企业更换设备 1000 元,企业投资 1000 元,则总需求增加 1000 元。
假设 MPC 为 0.8。
乘数理论推导32 国民收入=1000+1000×0.8+1000×0.8 +1000×0.8 +……页5 第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1000/(1-0.8)=5000MPC=0.84.投资乘数表达式(单选)k=△Y/△I=1/(1-β)=1/s即: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例题·单选题】假设一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β为 0.8,则投资乘数 k 等于()。
A.0.20B.1.25C.0.80D.5.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投资乘数。
K=1/(1-β)=1÷(1-0.8)=5。
【例题·单选题】假设边际储蓄倾向 s 是 0.2,则投资乘数 k 应为()。
A.1.25B.2.5C.5.5D.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投资乘数的公式。
投资乘数=1/0.2=5。
(七)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Y=(α+I)/(1-β)【示例】已知消费函数 C=100+0.8Y,投资 I=460 亿,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答案解析』Y=C+I=(100+0.8Y)+460Y=2800 亿元(八)总需求1.总需求的含义和影响因素(1)总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价格水平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2)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单选、多选)页6 第务经济理论与实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预期乐观预期,总需求增加;悲观预期,总需求减少。
价格总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价格总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
)价格总水平(反向符合需求规律2.总需求曲线【注意 1】分析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注意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总需求曲线特征分析“三驾马车”效应总需求财富效应消费利率效应投资出口效应出口财富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消费需求减少,因此价格变化与总需求呈反向变动;利率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交易需求货币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需求减少,同时消费需求减少,因此价格变化与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出口效应:汇率制M)C+I+G+(X-总需求度固定汇率制度价格总水平上升——进口产品相应便宜,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反向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浮动汇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需求量增加——利率上升——吸引国外资本流入——率制度本币升值压力——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便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出口(反向减少,总需求减少)价格上升,交易需要的货币量增加(九)总供给1.总供给的含义和影响因素(1)总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2)影响因素基本因素:价格、成本重要因素:企业预期。
预期利润下降,供给减少,反之亦然。
页7 第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辅导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反映总供给和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
(1)长期总供给曲线【注意 1】特征:垂直于横轴。
【注意 2】含义: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
(2)短期总供给曲线【注意 1】特征:向右上方倾斜。
【注意 2】供给数量与价格总水平正相关。
3.总供求模型供求模型的含义:当总供给 AS 与总需求 AD 相等时,此时的 y为均衡总产出,对应 P均衡的0f价格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