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合集下载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西北华北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word版

西北华北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word版

西北、华北地区县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编制提纲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及依据项目提出的背景、重要性、紧迫性及有关政策等方面的依据。

1.2建设范围和项目布局项目建设范围及总体布局。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4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方案。

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6效益分析主要效益指标及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2概况2.1 自然概况介绍全县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水系、水资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耕作情况,土地利用现状,主要自然灾害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说明全县的人口、农业生产、地方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2.3 农业生产状况说明全县主要农作物种类、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主要农产品产量、平均亩产等。

说明全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状(包括土地集中流转、经营大户、村集体集中经营、分散经营情况等)2.4 灌溉情况说明全县水利工程现状,全县的总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及在不同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上的分布情况。

现状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

说明全县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分别按渠灌、管灌、喷灌及微灌统计)、农艺节水面积,工程使用管理状况,维修养护情况等。

3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必要性结合国家与区域发展的战略、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论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3.2 可行性主要从实践经验、政策保障、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灌溉管理、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4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4.1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4.1.1 指导思想从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管理水平等角度来考虑。

4.1.2 建设原则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连片推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等方面来确定本项目建设原则。

4.2编制依据与规划范围4.2.1 编制依据包括政策法律、法规依据,相关规划依据,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等。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水源与水泵的选择
1.根据灌溉面积和地形,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水源的稳定 性。 2.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以满足灌溉需求 。 3.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管道系统与布局设计
1.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确保水流顺畅,减少渗漏和损失。 2.根据地形和作物分布,优化管道布局,提高灌溉均匀度。 3.考虑管道的耐用性和维护方便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连 接方式。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安全措施。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
▪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 化。
项目背景和目的
▪ 区域经济发展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
▪ 科技创新驱动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 施工安全教育
1.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施工 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评估和提升 。 3.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施工方案,以帮助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更好地实施节水灌溉。

2. 技术原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量,在适当的时间和适量的水量下灌溉作物。

常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雨水收集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滴灌技术通过在作物根部滴给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收集和利用降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

3. 施工步骤3.1 设计灌溉系统首先,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水量来设计灌溉系统。

确定灌溉区域、灌溉方式(如滴灌或喷灌)、灌溉设备和水源等。

确保设计合理、科学,并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土壤状况和作物的需水量等因素。

3.2 安装灌溉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灌溉设备,包括滴灌管、喷灌头、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

需要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稳定,并与水源相连。

3.3 连接水源和电源将灌溉设备与水源和电源连接起来,确保水源供应和电力供应的稳定。

可以选择自来水、地下水或雨水等作为灌溉的水源,连接到相应的灌溉设备。

3.4 设置灌溉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的时间和水量,实现更加精确和节水的灌溉。

3.5 进行试运行和调整在正式使用之前,进行试运行和调整。

检查灌溉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并检查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试运行的结果,调整和优化灌溉系统的设置,确保达到高效节水的效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灌溉设备的选购应选择质量好、稳定可靠的产品。

•设备的安装要严谨、稳定,并确保与水源和电源的连接牢固。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突出。

而农业作为水资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对节水灌溉的需求尤为迫切。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以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目标。

二、背景目前,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包括洪灌、滴灌和喷灌等,存在着浪费水资源、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来实现。

三、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1.选址和设计选址是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第一步。

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情况等因素,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土壤类型、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因素,以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2.设备选择在高效节水灌溉施工中,选择合适的设备是关键。

可以选择滴灌系统、喷灌系统或雨水收集系统等。

滴灌系统具有节水、节能、施肥方便等优势;喷灌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雨水收集系统能有效利用降雨水资源。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节水效果。

3.施工步骤首先,进行灌溉沟渠的修整和开挖,确保灌溉水能够顺利引入农田。

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灌溉设施的安装,包括水龙头、水管和喷头等。

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水管连接牢固,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4.运行和维护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完成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修复漏水或堵塞的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灌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四、效果评估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效果评估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含量、作物生长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可以判断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五、总结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选址和设计、合适的设备选择、正确的施工步骤以及运行和维护等措施,可以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是指在农田灌溉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通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提高灌溉效率,达到节省水资源、增加农田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首先,采用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滴水带或滴头将水以滴水的形式滴到作物根部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和蒸发,使湿润区域更加集中,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通过滴灌技术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减少灌溉的水量和频次,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其次,开展渗灌施工。

渗灌是指通过软管或渠道将水分送到土壤中,利用土壤的渗透性,使水分均匀地渗入土壤,在植株根系范围内形成稳定的水分环境。

相比于其他灌溉方式,渗灌能够减少表面流失和蒸发损失,增加灌溉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再次,合理设计灌溉系统。

在灌溉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灌溉系统,包括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频次等。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保证作物根部获取到充足的水分,避免因过量灌溉导致的浪费和渗漏,同时减少因欠灌而导致的作物减产。

最后,加强灌溉管理。

灌溉管理是推动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中,要加强领导力和技术力量,完善施工组织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益。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管理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是通过采用滴灌技术、渗灌施工、合理设计灌溉系统和加强灌溉管理等措施来实现节约水资源、增加农田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这些方案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节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节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节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一、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节水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制定节水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明确节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2.确定节水方案的时间节点和实施计划。

三、水资源现状分析。

1.对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2.分析当前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四、节水技术和措施。

1.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

2.制定水资源利用的标准和规范。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

4.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手段。

五、节水宣传和教育。

1.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2.开展节水知识普及,增强节水技能。

3.制定节水奖惩措施,激励公众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六、节水成效评估。

1.建立健全的节水成效评估体系。

2.对节水实施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总结节水实施方案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节水工作提供参考。

七、保障措施。

1.明确节水实施方案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制定节水实施方案的经费保障措施。

3.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节水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八、总结。

通过以上的节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可以清晰地看到,节水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希望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节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的水资源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
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本方案中高效节水灌溉是指符合规范要求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三种灌溉形式。

一、概况(数据以2010年统计年鉴为依据)
1、简述全省(区、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2、简述全省(区、市)水资源状况,主要灌溉水源工程类型、灌溉供水能力现状及未来5年增减情况等。

3、简述本省(区、市)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优势作物种植现状及今后5年发展预测(根据农业相关规划),主要作物单产及总产量等。

4、简述本省(区、市)灌溉发展现状。

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简述全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三、发展总体思路、原则及目标任务
1、需求分析
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有利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潜力和需求。

2、总体思路
简述全省(区、市)“十二五”期间灌溉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总体思路。

3、发展目标
在分析平衡各县上报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根据本省(区、市)农业灌溉可用水量、土地资源以及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投入能力,拟定本省(区、市)“十二五”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目标。

主要指标包括灌溉面积(新增、达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新增、达到)、节水能力(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等(高效节水灌溉要求细化到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

4、发展布局及重点
从全省(区、市)水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本省(区、市)灌溉、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布局及发展重点(要求落实到县)。

四、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发展布局和发展任务,结合附表简述主要建设内容。

五、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
提出本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管理、建后管护、运行机制以及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模式。

六、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依据国家、部委、地方现行相关取费标准、定额,以2010年末
的价格水平为基准,采用单位面积估算法进行估算。

2、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现行投资政策、地方财政状况以及当地群众的筹资能力,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3、分期实施计划
提出全省(区、市)分年建设实施计划。

七、经济效益分析
重点说明增产、增收、节水、节地、省工等效益(要求分析依据充分,数据可靠)。

八、组织实施
从组织、技术、政策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要求措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附表1:省(区、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相关县基本情况表
附表2:省(区、市)2008-2010年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情况表
附表3: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指标及效益预估表
附表4:省(区、市)“十二五”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片区情况一览表
附表5: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指标汇总表
附图:省(区、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布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