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14年下学期
单位与比例关系
【例】矩形的面积与长,宽成正比。长为a, 宽为b的矩形,面积S∝ab
S的单位恰好用a与b的单位运算结果来表示时, 有S=ab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14年下学期
【力的单位】1N=1kg· m/s2
1N的含义: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每平方秒的加 速度,需要的力就是1牛顿。
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 物体速度为零,合外力一定为零; 3. 物体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4.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5.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7. 根据m=F/a,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 跟加速度成反比。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课本例1]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 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 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 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 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 阻力不变。
G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课本例1]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 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 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 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 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 阻力不变。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14年下学期
思考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 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 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 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应该怎样 解释这个现象? 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的时候,是合 外力决定加速度
单位与比例关系
【例】矩形的面积与长,宽成正比。长为a, 宽为b的矩形,面积S∝ab
S的单位恰好用a与b的单位运算结果来表示时, 有S=ab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14年下学期
【力的单位】1N=1kg· m/s2
1N的含义: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每平方秒的加 速度,需要的力就是1牛顿。
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 物体速度为零,合外力一定为零; 3. 物体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4.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5.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7. 根据m=F/a,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 跟加速度成反比。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课本例1]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 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 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 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 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 阻力不变。
G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课本例1]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 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 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 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 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 阻力不变。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0
2014年下学期
思考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 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 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 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应该怎样 解释这个现象? 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的时候,是合 外力决定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向右的拉力F=30N作用。
g取10m/s2,问(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时间变为
8m/s向右运动?
(2)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其方向如何?
υ
F
分析:物体水平向左运动时,受滑动摩擦 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而做匀减速运动,直 到速度为零,由于水平向右的拉力 F>μmg=20N,物体再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 速,直到速度达到题目中的要求为止,在 物体向左运动的过程中,设其加速度为α1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α1=(F+μmg)/m =(30+0.4×5×10)/5m/s2 =10m /s2
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C D)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巩固新知
2.关于物体的质量、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
A. 质量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小 B. 受到合力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C.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t
由s= 1αt2,所以α = 2s/t2
2
=(2×1000)/10000=0.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所受合外力 F合=mα, F合 =1000000×0.2=200000N 又F合=F牵-F阻,且F阻=0.005G F牵= F合+ F阻=200000 +1000000× 0.005
=2.05×105 N
kx+μmg=ma,a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此过程a与v反向,物体的速 度不断减小.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变式训练1
g取10m/s2,问(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时间变为
8m/s向右运动?
(2)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其方向如何?
υ
F
分析:物体水平向左运动时,受滑动摩擦 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而做匀减速运动,直 到速度为零,由于水平向右的拉力 F>μmg=20N,物体再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 速,直到速度达到题目中的要求为止,在 物体向左运动的过程中,设其加速度为α1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α1=(F+μmg)/m =(30+0.4×5×10)/5m/s2 =10m /s2
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C D)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巩固新知
2.关于物体的质量、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
A. 质量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小 B. 受到合力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C.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t
由s= 1αt2,所以α = 2s/t2
2
=(2×1000)/10000=0.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所受合外力 F合=mα, F合 =1000000×0.2=200000N 又F合=F牵-F阻,且F阻=0.005G F牵= F合+ F阻=200000 +1000000× 0.005
=2.05×105 N
kx+μmg=ma,a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此过程a与v反向,物体的速 度不断减小.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变式训练1
高中物理必修1鲁科《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32PPT课件一等奖

D [撤去挡板前,挡板对 B 球的弹力大小为 2mgsin 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 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 A 球所受合力为 0,加速度 为 0,B 球所受合力为 2mgsin θ,加速度为 2gsin 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 0, A、B 两球所受合力均为 mgsin θ,加速度均为 gsin θ,可知只有 D 对.]
3 解得:μ= 6 .
1 (2)由x=2a1t2,得a1=2 m/s2,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时,Fcos 30°-mgsin 30°
76 3 -μ(Fsin 30°+mgcos 30°)=ma1,代入数据得:F= 5 N 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时:mgsin 30°-Fcos 30°- μ(Fsin 30°+mgcos 30°)=ma1
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点 1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__正__比__,跟它的质量成__反__比___.加 速度的方向与__作__用__力____的方向相同.
F (2)表达式 a=m或 F=___m_a__.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如图所示,老鹰沿虚线 MN 斜向下减速俯冲的过程中,空气对老鹰的作用力可能
A.3 N C.30 N
图 3-2-2 B.25 N D.50 N
ACD [若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2-F1-μG =ma>0,解得F1<5 N,A正确;若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可知F1-F2-μG=ma>0,解得F1>25 N,C、D正确.]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图 3-2-7
(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恒力F的大小.
3 解得:μ= 6 .
1 (2)由x=2a1t2,得a1=2 m/s2,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时,Fcos 30°-mgsin 30°
76 3 -μ(Fsin 30°+mgcos 30°)=ma1,代入数据得:F= 5 N 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时:mgsin 30°-Fcos 30°- μ(Fsin 30°+mgcos 30°)=ma1
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点 1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__正__比__,跟它的质量成__反__比___.加 速度的方向与__作__用__力____的方向相同.
F (2)表达式 a=m或 F=___m_a__.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如图所示,老鹰沿虚线 MN 斜向下减速俯冲的过程中,空气对老鹰的作用力可能
A.3 N C.30 N
图 3-2-2 B.25 N D.50 N
ACD [若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2-F1-μG =ma>0,解得F1<5 N,A正确;若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可知F1-F2-μG=ma>0,解得F1>25 N,C、D正确.]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图 3-2-7
(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恒力F的大小.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课 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定义,了解质量、加速度 和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力的作用方向和加速度的关系。通过实例解析,我们 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常见问题,并了解其在实际中的限制和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定义
1 公式
2 定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表示力, 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总结和要点
1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 3 力的作用方向与加速度的关系 5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常见问题
2 质量、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 4 实例解析牛顿第二定律 6 牛顿第二定律的限制和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 的关系,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质量、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
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有的物质的 量度,它决定了物体对力的响应 程度。
加速度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量度,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 成正比。
力
力是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增加力会增加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作用方向与加速度的关系
1
同向作用力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将导致物体加速。
2
反向作用力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将减小物体的加速度。
3
多个力的合成
多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合成一个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计算物体的加 速度。
实例解析牛顿第二定律
汽车加速
通过施加更大的驱动力,汽车的加 速度将增加,达到更高的速度。
物体受力分析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 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进 而预测物体的运动。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定义,了解质量、加速度 和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力的作用方向和加速度的关系。通过实例解析,我们 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常见问题,并了解其在实际中的限制和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定义
1 公式
2 定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表示力, 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总结和要点
1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 3 力的作用方向与加速度的关系 5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常见问题
2 质量、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 4 实例解析牛顿第二定律 6 牛顿第二定律的限制和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 的关系,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质量、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
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有的物质的 量度,它决定了物体对力的响应 程度。
加速度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量度,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 成正比。
力
力是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增加力会增加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作用方向与加速度的关系
1
同向作用力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将导致物体加速。
2
反向作用力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将减小物体的加速度。
3
多个力的合成
多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合成一个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计算物体的加 速度。
实例解析牛顿第二定律
汽车加速
通过施加更大的驱动力,汽车的加 速度将增加,达到更高的速度。
物体受力分析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 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进 而预测物体的运动。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6.2《牛顿第二定律》第二课时课件 (共23张PPT)

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 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
从根本说,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由基本物理量构成 的,在力学范畴内,所有的力学量都是由长度、质 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组成的,因此基本物理 量的单位选定也就决定了其他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速度公式 v=s/t.位移单位选m,时间单位选s,速 度的单位是m/s 加速度公式为a=(v1-v0)/t.速度单位是m/s,时间单 位是s,则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物理量 名称 面积 体积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角速度
符号 S V S V A ω
单
频率
f
位
(质量)密度
ρ
(
力
F
导
力矩
M
出
动量
P
单
压强
P
位
功
W
)
能(量)
E
功率
P
单位 名称 平方米 立方米
米 米每秒 米每二次秒 弧度每秒 赫兹 千克每立方米 牛顿
牛顿·米
千克米每秒 帕斯卡 焦耳 焦耳 瓦特
符号 m2 m3 m m/s m/s2 rad/s Hz Kg/m3 N
1、SI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SI中的非基本单位(也不是导出单位)
厘米
cm
长度
毫米
mm
分米
dm
小时
h
时间
分钟
min
日等等
克
g
质量
吨
t
从根本说,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由基本物理量构成 的,在力学范畴内,所有的力学量都是由长度、质 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组成的,因此基本物理 量的单位选定也就决定了其他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速度公式 v=s/t.位移单位选m,时间单位选s,速 度的单位是m/s 加速度公式为a=(v1-v0)/t.速度单位是m/s,时间单 位是s,则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物理量 名称 面积 体积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角速度
符号 S V S V A ω
单
频率
f
位
(质量)密度
ρ
(
力
F
导
力矩
M
出
动量
P
单
压强
P
位
功
W
)
能(量)
E
功率
P
单位 名称 平方米 立方米
米 米每秒 米每二次秒 弧度每秒 赫兹 千克每立方米 牛顿
牛顿·米
千克米每秒 帕斯卡 焦耳 焦耳 瓦特
符号 m2 m3 m m/s m/s2 rad/s Hz Kg/m3 N
1、SI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SI中的非基本单位(也不是导出单位)
厘米
cm
长度
毫米
mm
分米
dm
小时
h
时间
分钟
min
日等等
克
g
质量
吨
t
高中物理必修1鲁科《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25PPT课件一等奖

v
FN
Gx
四、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1、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示意图。 3、选定正方向或建立适当的正交坐标系。 4、求合外力F或加速度a。 5、根据F=ma列方程求解。
五、总结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4.独立性: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独立产生各自的 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 有的__合__加__速__度___。
【例4】(多选)初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的物体,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水平力的作
用,则这个物体运动情况为( AC)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三: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 (1)速度判定: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 外力与速度方向可以同向,可以反向;
合外力与速度方向__相__同____时,物体 做加速运动,__相__反___时物体做减速
运动.
• (2)加速度判定: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 系.力是因,加速度是果,只要物体所 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会产生加速度.
D、由m=F/a知,物体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 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
1.矢量性:
F与a都是矢量,且a方向与F 的方向任意 时刻均__相__同___;
2.瞬时性:
a 与 F 同时_产__生__,同时_变__化__,同时_消__失_, 为瞬时对应关系。
解: 对物体研究 ,其受力分析如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件-牛顿第二定律(课)-ppt精品课件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
x方向:Fx合= Fx—f
f
y方向:Fy合= Fy + FN — mg
=0
所以 F合= Fx合
又 f=μ FN
代入数据联立得a=2.6m/s2
y FN
Fy
F
x )37°
Fx
m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4.3牛顿 第二定 律(2课 时) (共2份打包)1【PPT优秀课件】-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4.3牛顿 第二定 律(2课 时) (共2份打包)1【PPT优秀课件】-精美 版
3、牛顿第二定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轻绳和轻弹簧模型的特点,掌握处理瞬时 问题的方法 2.会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动力学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4.3牛顿 第二定 律(2课 时) (共2份打包)1【PPT优秀课件】-精美 版
(3)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所受拉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即 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2、中学物理中的“弹簧”与“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其 (特1点):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质量和重量均可视为零,同一 弹簧(或橡皮绳)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2)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橡皮绳只能承受拉力。 (3)由于弹簧与橡皮绳受力时,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 弹簧与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4.3牛顿 第二定 律(2课 时) (共2份打包)1【PPT优秀课件】-精美 版
课堂练习 2.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一水平的恒力F作用向 前运动,如图所示,它的正前方固定一跟劲度系 数足够大的弹簧,当物块接触弹簧后(CD ) A、立即做减速运动 B、仍做匀加速运动 C、在一段时间内仍作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D、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 零
物理必修牛顿二定律课件

验证加速度a与质量的关系: 外力的大小为F=2mg不变,
忽略一切摩擦力, M>>2m。
2s 2s
重新演示
结论:2s 1 a t 2 a 4s
21
1
t2
重新演示
结论:s 1 a t2 a 2s
222t2源自比较以上两个实验,得:因为:a F mg a F mg
a 1 M M 2 2M 2M
a 所以:
1
22
a∝ 1
因此:当F一定时,
M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瞬时性: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a 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3:独立性(或相对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
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 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分加速度的合成;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是对宏观、低速 物体;
对象,并视为质点,设二
者共同加速度为a,方向
水平向右。
N1
N2
F21 m1
m2 F12
m1g
m2g
取水平向右为坐标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 F 21 m1a 1
F12 m2a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1|=|F12| 3
由1
23
解得: |F21|=|F12|= m2 F m1 m2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思路和步骤: 1:确定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情况;
3:考虑研究对象运动的状态变化情况、即 有无加速度;
4:规定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列方程求解。
例: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放有靠在一起的两物体m1、
m2,外力F从左向右施加在m1上,使它们一起水平向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断细线的瞬间,F2 消失,但弹簧尚未收缩,仍保持原来的形 变,即 F1、F1′不变,故 B 球所受的力不变,此时 aB=0,而 A 球的加速度为 aA=mAgm+A F1=(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aA=(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aB=0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 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物理模 型. (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线等):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历时 极短,在物体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 随之突变.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形变明显,其形 变发生改变所需时间较长,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看 成是不变的.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 2 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第六章 力与运动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 实际问题. 2.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 中的力学单位.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合__外__力___的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__质__量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___F_=__m_a___. 3.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2 的 加速度的力规定为 1 N,即 1 N=___1_k_g_·__m_/_s_2___.
(3)瞬时性:加速度与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4)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5)独立性: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 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单独产生的 加速度的矢量和. ②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 律,即 Fx=max,Fy=may. (6)相对性:加速度 a 是相对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 运动的物体)而言的.
二、力学单位制
1.国际单位 (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__米__(_m__)___(长度单位)、 ___千__克__(_k_g_)____(质量单位)、___秒__(s_)____(时间单位). (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_物__理__公__式___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 其他单位. 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_不__必___ 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__数__据__后面写 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1)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 比,与合外力成正比.( ) (2)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 比,加速度越大,合外力就越大.( ) (3)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矢量关系式,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外 力的方向决定.( ) 提示:(1)× (2)× (3)√
知识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两类基本问题 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再结合物体的初始 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物体的位移和速度等,从 而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 的运动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求出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从而求出物体受到的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物理量.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维框图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1)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分析,把题目中所描 述的物理情境和初始状态弄清楚.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这个联系力和运动的桥 梁. (3)选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解析]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无关,选 项 A 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选项 B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选项 C 错误; 在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牛顿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律瞬时值问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 的 A、 B 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 球用细线悬挂起来, 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 A 球的细线 剪断,分别求出此时 A 和 B 的瞬时加速度?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为: (1)分析悬挂 A 球的细线剪断前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 (2)分析剪断细线瞬间有哪些力发生了变化; (3)分析剪断细线后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 单位吗? 提示:国际单位制只是诸多单位制中的一种,实际生活中还有 其他单位制,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其他 单位制,如计算汽车的速度时常用千米/小时.
知识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 F 合=ma 可知:只要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物体就产生加速度,速度就要 变化,但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原来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是力(外因) 和质量(内因)共同影响产生的结果. (2)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解析] 由于轻弹簧两端连着小球,小球若要发生一段位移, 需要一定时间,故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与剪断前相同.
先分析细线剪断前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A 球受 重力 mAg、弹簧的弹力 F1 及细线的拉力 F2 作用;B 球受重力 mBg、弹簧的弹力 F1′作用,且 F1′=F1=mBg.
对公式 F=ma 的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意一个的大小成 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 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