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例题

合集下载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资产折旧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它的特点是在前几年折旧额较高,后几年逐渐减少。

下面将以一例题为例,详细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例题假设某公司购入了一台机器设备,设备原值为1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 公式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为:第一年折旧额 = (2 / 使用寿命) * (设备原值 - 累计折旧)其中,设备原值为资产的原始成本,累计折旧为前几年的累积折旧额。

3. 计算步骤根据上面的例题,我们来逐步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0) = 4,000元第二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4,000) = 1,600元第三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5,600) = 640元第四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240) = 256元第五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496) = 102.4元4. 结果分析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年折旧额最大,逐年递减,符合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

在计算折旧的过程中,需注意累计折旧不能超过资产的净值(原值-残值),并且折旧额需四舍五入到合适的数字。

5. 总结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其公式简单易懂,计算规则清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资产的原值、使用寿命和残值来确定折旧额,确保资产的折旧能够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

同时也要注意在税务申报和财务报表编制中,合理运用折旧方法,合规合法地处理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工作。

以上便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分析,希望读者能对该计提方法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当。

继续深入探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1. 对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折旧方法计算工式年限平均法①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核心区别:双倍余额递减法=不断下降的余额×固定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固定不变的金额×不断下降的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的区别:预计使用年限是指总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是指还可以使用多少年.比如一项固定资产总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使用3年,那么,他的尚可使用年限就是7年(10-3)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0.45 B 、0.56 C、0.5 D 、0.4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 、0.45B 、0.56 C、0.5D 、0.4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2015年的计提折旧是答案解析:1、B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330-30)/10/12×11=27.5因为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下月才开始计提。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范例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范例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范例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补充例题】一座厂房原值50万元,预计使用20年,残值率为2%,计算月折旧额。

『正确答案』年折旧率=(1-2%)÷20×100%=4.9%月折旧率=4.9%÷12=0.41%月折旧额=500 000×0.41%=2 050(元)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补充例题】某企业一辆卡车原价60 000元,预计总里程为500 000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公里,计算当月应提的折旧额。

『正确答案』单位工作量折旧额=60 000×(1-5%)÷500 000=0.114(元)当月折旧额=0.114×400=45.6(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补充例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经常会用到。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方法的公式: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 =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比如说有一家公司买了一台设备,价值 10 万块,预计能用 5 年,净残值为 5000 块。

咱们先算第一年的折旧额。

按照公式,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第一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 = 100000×40% = 40000 元。

到了第二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就变成了 100000 - 40000 = 60000 元。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 40%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 = 60000×40% = 24000 元。

第三年呢,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就是 60000 - 24000 = 36000 元,折旧额 = 36000×40% = 14400 元。

不过这里要注意啦,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咱们接着算,到了第四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是 36000 - 14400 = 21600 元。

因为这是倒数第二年了,所以这一年和第五年的折旧额要平均计算。

(21600 - 5000)÷ 2 = 8300 元。

您看,通过这样一步步的计算,就能得出每年的折旧额啦。

我想起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事儿。

那时候公司新购置了一批办公电脑,老板让财务算一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财务大姐就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我在旁边看着,一开始真是一头雾水,那些数字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财务大姐特别耐心,一边算一边给我讲解。

她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还不停地跟我说:“你看啊,这第一步先算出年折旧率,然后再根据年初的净值算折旧额。

[详解]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例题

[详解]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例题

例题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
1.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企业2012年3月购入并投入使用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原值8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企业在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860*40%=344万元
月折旧额=344/12=28.7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860-344)*40%=206.4万元
月折旧额=206.4/12=17.2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运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常折旧核算对于企业财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中,折旧的计算方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侧重于介绍固定资产折旧中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说明其应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意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逐渐磨损、陈旧、技术更新等原因,使资产的价值逐渐减少,通过在会计上按照一定方法和规定的时间分期将资产原值核销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在于:1. 反映资产贬值。

通过折旧的核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贬值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分摊成本。

折旧可以将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使用期间,提高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3. 为更新换代提供经济准备。

通过折旧预提,企业可以为今后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提供足够的资金准备。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及分类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递减余额法。

其中,递减余额法又可分为常规递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常规递减法是指在每个折旧年度内,按照固定折旧率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折旧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为:折旧额 = 资产原值× 折旧率资产账面价值 = 资产原值 - 折旧额而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中,折旧率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比率递减,具体计算公式为:折旧额 = 资产账面价值× 2 × 折旧率资产账面价值 = 资产原值 - 折旧额三、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运用,我们接下来将通过一个例题进行详细分析。

假设某企业购置了一台设备,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资产净残值率为10%。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求,我们来计算该设备每年的折旧额和资产账面价值。

步骤1:计算折旧率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规定,我们需要先计算出折旧率。

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例1.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

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 000万元
D.1 111.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950+36+14=1 000(万元)。

(2)甲公司20×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

A.136.8万元
B.144万元
C.187.34万元
D.19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计算过程如下:
20×2年的折旧额=1 000×2/5=400(万元)
20×3年的折旧额=(1 000-400)×2/5=240(万元)
20×4年的折旧额=(1 000-400-240)×2/5=144(万元)。

【拓展】20×2年3月1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0×2年年折旧额=1 000×2/5×9/12=300(万元)
20×3年年折旧额=1 000×2/5×3/12+(1 000-400)×2/5×9/12=280(万元)20×4年年折旧额=(1 000-400)×2/5×3/12+(1 000-400-240)×2/5×9/12=168(万元)
20×5年年折旧额=(1 000-400-240)×2/5×3/12+(1 000-400-240-144-50)÷2×9/12=98.25(万元)
20×6年年折旧额=(1 000-400-240-144-50)÷2=83(万元)
20×7年年折旧额=(1 000-400-240-144-50)÷2×3/12=20.75(万元)
验算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资产到期报废的时候,也就是提满折旧的时候,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一定等于累计折旧额。

应计提折旧额=1 000-50=950(万元)
累计折旧额=300+280+168+98.25+83+20.75=95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