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率=(l-4%)/5=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5280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折旧方法计算工式年限平均法①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核心区别:双倍余额递减法=不断下降的余额×固定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固定不变的金额×不断下降的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的区别:预计使用年限是指总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是指还可以使用多少年.比如一项固定资产总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使用3年,那么,他的尚可使用年限就是7年(10-3)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0.45 B 、0.56 C、0.5 D 、0.4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公式和实例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公式和实例固定资产折旧的公式: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或直线法进行计算。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按照资产使用年限的比例,每年计提相应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购置固定资产时付出的全部成本,预计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被报废或抛售后的估计价值,预计使用年限是指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以年为单位。
例如,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元的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元。
根据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固定资产折旧=(10,000-1,000)/5=1,800元因此,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1,800元。
2.直线法: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平均分摊到每年的使用期限内。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例如,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30,000元的车辆,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为5,000元。
根据直线法计算折旧:固定资产折旧=(30,000-5,000)/10=2,500元因此,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2,500元。
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2.根据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或直线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金额;3.每年末将折旧金额计提到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账户中;4.根据折旧金额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在会计核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价值变化,帮助企业合理衡量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为企业的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也是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必要操作,有助于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结起来,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公式可以通过平均年限法或直线法进行计算,具体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会计要求,计提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1.年限平均法
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
年折旧率=(l-4%)/5=0.19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一)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在会计工作中,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折旧方法,可以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的消耗程度,并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并以例子进行详细讲解。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它基于固定资产按照概念上恒定的速度进行消耗的假设,把资产按照预计使用寿命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寿命例子:某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的机器设备。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如下:折旧费用 = (100,000 - 10,000) / 5 = 18,000元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它假设资产的消耗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快。
在早期会计期间,折旧费用较高,后期会逐渐减少。
这种方法可以更快地反映出资产的实际消耗情况。
一种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2 / 预计使用寿命例子: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5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的车辆。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如下:第一年折旧费用 = (50,000 - 0) × 2 / 5 = 20,000元第二年折旧费用 = (50,000 - 20,000) × 2 / 5 = 12,000元第三年折旧费用 = (50,000 - 32,000) × 2 / 5 = 7,600元以此类推,直到折旧费用降至预计残值为止。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变种,它假设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大部分折旧费用发生在前期。
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折旧率其中,折旧率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原值的预定残值率和使用寿命计算得出。
折旧的四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折旧的四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折旧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老化、损耗等原因而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在会计上,折旧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折旧有四种计算方法,分别是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减值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折旧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寿命。
其中,资产原值是指资产的购入成本,预计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是指资产在使用中预计能够使用的年限。
举个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按照直线法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为(10,000 1,000) / 5 = 1,800元。
二、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逐年减少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n(n+1)/2)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寿命。
其中,n为预计使用寿命。
举个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费用为(5(5+1)/2) (10,000 1,000) / 5 = 3,000元。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逐年递减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2 / 预计使用寿命) 资产净值。
其中,资产净值是指资产原值减去已计提的折旧费用。
举个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一年的折旧费用为(2 / 5) 10,000 = 4,000元,第二年的折旧费用为(2 / 5) (10,000 4,000) = 2,400元。
四、减值法。
减值法是一种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其中,资产原值是指资产的购入成本,预计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
计提折旧的各种方法及核算。

计提折旧的各种方法及核算。
计提折旧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每一个会计期间,以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1. 直线法直线法是计提折旧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每年的折旧额相等。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
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万元,那么每年的折旧额就是(10-2)÷5=1.6万元。
这样,每年就可以计提1.6万元的折旧费用。
2.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计提折旧方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但每年的折旧额不相等,而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逐年递减。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之和×剩余使用年限。
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万元,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10-2)÷(5+4+3+2+1)×5=1.11万元,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10-2)÷(5+4+3+2+1)×4=0.89万元,以此类推。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计提折旧方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但每年的折旧额不相等,而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残值逐年递减。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寿命×2。
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万元,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10-0)÷5×2=4万元,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10-4)÷5×2=2.4万元,以此类推。
折旧法计算公式

折旧法计算公式1. 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公式:年折旧率=(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例如: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原价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 首先计算年折旧率:(1 - 5%)/5×100% = 19%。
- 月折旧率:19%÷12≈1.583%。
- 月折旧额:10000×1.583% = 158.3元。
2. 工作量法。
-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例如:某企业的一辆运输卡车原价为6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60000×(1 - 5%)/500000 = 0.114元/公里。
- 本月折旧额:4000×0.114 = 456元。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 例如: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
- 年折旧率:2/5×100% = 40%。
- 第1年折旧额:10000×40% = 4000元,此时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0000 - 4000 = 6000元。
- 第2年折旧额:6000×40% = 2400元,此时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6000 - 2400 = 3600元。
- 第3年折旧额:3600×40% = 1440元,此时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3600 - 1440 = 216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双倍余额递减法1、(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B.直线法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例题:某企业一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6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用於交付使用后第四年末报废,支付清理费2000元,收到过失人赔款和残料变价收入款共计13000元.计算第四年末的折旧额.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每年的折旧费=160万*(1-5%)/10=15.2万元第一至四年折旧共计60.8万元借:管理费用15.2万贷:累计折旧15.2万报废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99.2万累计折旧60.8万贷:固定资产160万支付清理费借:固定资产清理0.2万贷:银行存款/现金等0.2万收到赔款残料变价借:银行存款1.3万贷:固定资产清理1.3万结转借:营业外支出98.1万贷:固定资产清理98.1万C.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
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4/10)=30400@第一年=(78000-2000)(3/10)=22800@第二年=(78000-2000)(2/10)=15200@第三年=(78000-2000)(1/10)=7600@第四年=(78000-2000)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2008-07-17 12:31首先计提折旧有很多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是有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实例,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一)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例10]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依例1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各项固定资产原价(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例11]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例12]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折旧=300000元×40%=120000元第二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40%=72000元第三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第四、五年应提折旧=(64800-8000)÷=28400元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四)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或者: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