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2024年度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

2024年度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健康委员会令
第 4 号
5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6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令 第 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令第 6 号
7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员资格管理办法
52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6758-2008
53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 15236-2008
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
5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
GB50019-2015
56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器设计标准
GB/T50493-2019
5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JGJ/T67-2019
64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HG 20571-2014
65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1922-2011
66
事故淋浴器及洗眼器通用设计规 定
Q/SH0700-2008
67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GBJ 122-1988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最新修改日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7/2
GBZ/T300.49-2017
3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22部分钠及其化合物
GBZ/T300.22-2017
32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12部分 甲酸和乙酸
GBZ/T300.112-2017
3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85部分 丁醇、戊醇和丙烯醇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一)国际公约类1.《在工作场所保护工人健康建议书》(1953-6-25)2.第139号公约《预防和控制致癌物质和制剂导致职业危害公约》(1974-6-24)3.第155号公约《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3-8-11)4.第171号建议书《职业卫生设施建议书》(1985-6-26)5.第161号公约《职业卫生设施公约》(1985-6-26)6.第170号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7.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2001-4-27)二)法规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第60号主席令)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3.《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108号)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63号)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1号)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卫生部长令第49号)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63号)9.《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3号)10.《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4号)11.《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5号)1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0号)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31号)1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三)强制性标准1.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 GBZ 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4. 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5. GBZ 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6. 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7. GBZ 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8. 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9. GZB 9-2002 职业性电工性眼炎(紫外线角结膜炎)诊断标准10. 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11. GBZ 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12.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13. GBZ 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14. GBZ 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15. 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16. GBZ 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17. GBZ 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18. GBZ 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20. GBZ 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1. 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22. GBZ 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3. 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4. GBZ 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5. GBZ 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26. GBZ 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7. GBZ 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8. GBZ 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9. GBZ 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30. 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31. 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32. GBZ 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33. GBZ 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34. GBZ 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35. GBZ 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36. GBZ 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37. 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38. GBZ 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39. GBZ 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一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40. GBZ 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41.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42. 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43. 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44. 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45. GBZ 45-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46. 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47. GBZ 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48. GBZ 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49. GBZ 49-2002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50. GBZ 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51. GBZ 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52.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53. GBZ 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54. GBZ 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55. GBZ 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56. GBZ 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57. GBZ 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58. GBZ 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59. GBZ 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60. GBZ 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61. 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62. 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64. GBZ 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65. GBZ 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66. GBZ 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67. GBZ 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68. 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69. GBZ 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70. GBZ 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71. GBZ 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72. GBZ 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73. GBZ 73-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4. GBZ 74-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75. GBZ 75-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6. 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7. GBZ 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症诊断标准78. GBZ 78-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79. GBZ 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80. 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81. 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82. 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83. GBZ 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84. GBZ 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85. 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86. GBZ 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87. GBZ 87-2002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88. GBZ 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89. GBZ 89-2002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90.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91. GBZ 91-2002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92. 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性诊断标准93. GBZ 93-2002 职业性急性航空病诊断标准94. 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95. GBZ 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96. 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97. GBZ 97-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98. GBZ 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99. 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0. 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101. GBZ 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102. GBZ 102-2002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103. GBZ 103-2002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104. 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5. GBZ 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6. 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病诊断标准107. GBZ 107-2002 放射性性腺诊断标准108. GBZ 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109. GBZ 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110. GBZ 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111. GBZ 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112. GBZ 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113. GBZ 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114. 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15. GBZ 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116. GBZ 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117. GBZ 117-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18. GBZ 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119. GBZ 119-2002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120. 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121. GBZ 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22. GBZ 122-2002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123. GBZ 123-2002 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4. GBZ 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5. GBZ 125-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126. GBZ 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127.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128.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29. GBZ 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30.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131. GBZ 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2. GBZ 132-2002 工业用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33. GBZ 133-2002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距离134. GBZ 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5. GBZ 135-2002 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136. GBZ 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137. GBZ 137-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8. GBZ 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9. GBZ 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40. GBZ 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141. GBZ 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142. 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43. GBZ 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四)推荐性标准144. GBZ/T 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145. GBZ/T 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剂146. GBZ/T 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147. GBZ/T 147-2002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148. GBZ/T 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剂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49. GBZ/T 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150. GBZ/T 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51. GBZ/T 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152. GBZ/T 152-2002 γ远距离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153. GBZ/T 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154. GBZ/T 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155. GBZ/T 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156. GBZ/T 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157. GBZ/T 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份标准清单更新时间: 2022 —6 —25序号一法律12345发文/修订发文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11 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会议修订主席令第四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修订实施日期主席令第八十一号主席令第七十号发布/修订日期法律法规名称2022 —12 —292002 —06 —292022 —05 —012002-11 —012005-12 —012004-08 —282022 —04-24 2022 —04-242005 —08-282004-12 — 1备注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二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2001-10 —271983-09-021992-11 —071994 —07 —051996 —08-291994 —10 —272022-02 —281991-09 —042001-10-272022-10-282001 —10 —271984-01 —011993 —05-011995-01-011996 —10-011995 —06-012022-06 —011992 —01-012002 —05-012022 — 05 —019 届人大常委会第 24 次会议修订主席令第 7 号主席令第 65 号主席令第 28 号主席令第 73 号主席令第 33 号主席令第 9 号主席令第 50 号主席令第 60 号主席令第 6 号16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2004-03 —26 2004 —03 —26 国家安监局17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22-3-23 2022 —11-1 卫生部令第 55 号1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22 —7 —27 2022-7 —27 卫生部令第 49 号19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3-28 2002-5 — 1 卫生部令第 24 号20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3-15 2002-5-1 卫生部令第 25 号2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3 —15 2002-5-1 卫生部令第 23 号2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3-15 2002 —5-1 卫生部令第 21 号23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12 —24 2000 —1—1卫生部令第 8 号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 — 3 1987 —12-3 国务院发布25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7-21 1988-9-1 国务院颁布26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殊规定2005-9-3 2005-9-3 国务院令第446号2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 —4 — 30 2002-4 — 30 国务院令第 352 号2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 —11 —24 2004-2 — 1 国务院令第 393 号29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30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31 安全色32 安全色光通用规则33 安全色卡34 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技术规程35 控制器普通人类工效学要求36 插床安全防护技术要求2022-2-72022-4-212002 —06 —011993 —12 —241986 —06-211994-05-241993 —12-241999-09-012022 —5 — 12022 —6 —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 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6 号2022 版将于2022-10 — 1 实施2022 版将于2022 —10-1 实施GB6527.1-86GB15081-1994GB/T 14775-1993GB 17585 —19981987-04-011995 —02 —011994 —07 —011999 —09 —011994 —07 —01 GB 14778-1993GB2893-20012002-06-0137 大爆破安全规程1992 —05-01 1992-05-01 GB13349 —9238 低温作业分级1993-10-27 1994 —01-01 GB/T14440-199339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份1997-10-16 1998 —11-01 GB/T17045 —199740 锻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1991 —12-07 1992-10-01 GB13318 —199141 防护屏安全要求1987 —09-21 1988 —05-01 GB8197-8742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2022 —6-22 2022 —12 — 1 GB 12158 —20222022 版将于1999 —11-29 2000 —8 — 1 GB/T 17919 —1999 2022-10 — 1 实43 粉尘爆炸危(wei)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施2022 版将于44 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999 —11 —29 2000-08 —01 GB17918-1999 2022 —10 — 1实施45 高处作业分级2022-6 — 1 GB 3608 —202246 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2022-4-22 2022-11-1 GB16543 —202247 高温作业分级2022-6-1 GB/T4200-202248 个人防护用品术语1991 —05-01 1991 —10-01 GB/T 12903 —199149 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1993-03 —01 1993-10 —01 GB/T 14163 —199350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005 —05 —01 2005-10-01 GB6222-200551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1997 —03 —01 1997-10-01 GB6389-19975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06 —03 2003 —12 —01 GBZ158-200353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2022 —7 —16 2022 —1—1GB /T16251 —202254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1993 —12-27 1994-07 —01 GB4053/2-9355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1993-12 —27 1994-07 —01 GB4053/1 —9356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1993 —12 —27 1994-07 —01 GB 4053.3-199357 滑石粉加工防尘技术规程1992-12-10 1993 —03 —01 GB/T 13910-19922000 —07-24 2000 —12 —01 GB12265 。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2023年度: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1. 法律法规简介1.1 工业安全条例详见《工业安全条例》。

1.2 劳动法详见《劳动法》。

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2.1 安全生产法详见《安全生产法》。

2.2 职业病防治法详见《职业病防治法》。

2.3 职业病防治条例详见《职业病防治条例》。

2.4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详见《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

2.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2.6 员工伤残保险条例详见《员工伤残保险条例》。

2.7 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详见《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

2.8 消防法详见《消防法》。

2.9 消防安全检查条例详见《消防安全检查条例》。

2.1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详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 职业健康安全规定3.1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详见《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详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3 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详见《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3.4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详见《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

3.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详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3.6 矿山安全规定详见《矿山安全规定》。

3.7 林业安全规定详见《林业安全规定》。

3.8 水利安全规定详见《水利安全规定》。

3.9 铁路安全规定详见《铁路安全规定》。

3.10 民航安全规定详见《民航安全规定》。

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本文档主要列举了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工业安全条例、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职业健康安全: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着力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劳动者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工业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规定在我国所有从事工业生产、科研、试验及其它技术性活动的场所必须遵照执行的一部法规。

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部门制定的国家基本劳动法律,包括劳动合同、工资以及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内容。

模块一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模块一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模块一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课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课 劳动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法律 规定
第三课 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纠纷
本模块学习目标:
掌握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法律对劳动过程 中特定问题的规定、劳动关系纠纷解决途径的相 关知识。
能够描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解读国 家关于劳动者的加班、休息、休假、女工、未成 年工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保护条款,描述劳动纠 纷的认定标准和解决程序。
意识到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职业健康与 安全,减少职业危害和工伤事故,成为一个懂法、 守法、用法的新型劳动者。
第一课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白纸黑字何以无效
黄小莉去一家皮鞋厂应聘。其他条件都还让她满 意,遗憾的是皮鞋厂要求她在合同中加上“对生产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责任自负”的条款。
她虽然不太情愿,但是找工作的压力实在太大, 所以,在犹豫之后她与皮鞋厂签订了劳动合同。
(2)日休息:劳动者在每昼夜(24 小时)内,除工作时间外,由自己支配的 时间。
2.休息和休假
(3)周休息:又称公休假日,是指劳 动者在一周内享有的连续休息时间在1 天以 上的休息时间。《劳动法》第36 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时,经 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班费
(不低于工资的 )
非休息日
150%
休息日且不安排 补休
法定节假日
200% 300%
加班费的计算
小张的基本工资为1 500 元,由于订单量 大,工期紧,企业安排他国庆7 天都工作,节 后也不补休。请计算小张的加班费应为多少? 注意:
(1)国家规定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 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 天和166.64 小时, 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应按此进行折算。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指以保护职工的生命、身体和健康为目的,规范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的安全、卫生行为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我列举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律规定了劳工在工作场所的基本权益和义务,包括保障劳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提供的劳动保护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律明确了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和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劳工的身体健康。

3.《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和相关救助的措施,要求用人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管理规定》:该规定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规定了他们必须接受的安全培训内容和标准,确保他们在特殊工作环境中的安全。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法规明确了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搬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保护劳工和环境的安全。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指的是旨在保护环境资源,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几个相关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同时要求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意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排放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大气污染物治理等方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鼓励和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律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要求,包括废物的分类、处置和监管。

这些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工的权益和环境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现代社会对于职业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保护重要的法律体系。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概述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性文件。

通过明确各种职业病防治措施及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规范企业运作,使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免受损害。

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包含关于职工工作休息、劳动条件、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了职工在工作中的权益和安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其中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责任、惩罚等内容,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其中规定了预防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处理职业病等方面的措施,保障了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

三、欧美相关法律法规1.《欧盟职业安全与健康指令》欧洲联盟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指令》对成员国组织和个人提供了职业安全健康的规范,要求雇主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等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一部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通过规定工作场所的健康标准、培训要求、工作条件等,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四、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国、欧美地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外,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

比如加拿大的《加拿大劳动法》、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安全法》等,均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五、结语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在现代社会,职业健康安全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和员工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国家和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本文将为您列举一些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部分相应的标准,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

例如,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旨在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根据该法,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侵害的重要法律。

根据该法,用人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供职业病防治的必要设备、装置和药品。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鉴定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监测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监测规范》是国内监测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标准,以及监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范》是用于指导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标准之一。

该规范包括了对职业病预防、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水平。

二、部分标准清单:1. GBZ1-2010《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术语》该标准规定了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术语的定义和应用,对于理解和使用相关术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GB/T 18881-2014《环境与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分析方法指南》该标准规定了环境与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分析的方法和要求,有助于对工作场所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伤保险不足以补偿劳动者所受到 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时候,劳动者及 其家属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给予民事赔偿。
二、劳动者的义务
1.遵守规章、服从管理的义务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纪律是确
保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有效保障,劳动者有遵 守这些规章的法律义务。
如果有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 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 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 追究刑事责任。
延长工作时间类
加班费
(不低于工资的 )
非休息日
150%
休息日且不安排 补休
法定节假日
200% 300%
加班费的计算
小张的基本工资为1 500 元,由于订单量 大,工期紧,企业安排他国庆7 天都工作,节 后也不补休。请计算小张的加班费应为多少? 注意:
(1)国家规定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 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 天和166.64 小时, 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应按此进行折算。
4.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可能导致职业健 康与安全事故的隐患,劳动者有权向单位 或相关部门提出批评、检举或控告,以此 敦促用人单位整改隐患,保障劳动者的职 业健康与安全。
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 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职业健康与安全和每一个劳动者的切 身利益紧密相关。
(2)日休息:劳动者在每昼夜(24 小时)内,除工作时间外,由自己支配的 时间。
2.休息和休假
(3)周休息:又称公休假日,是指劳 动者在一周内享有的连续休息时间在1 天以 上的休息时间。《劳动法》第36 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时,经 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 休息办法。
加班加点泛滥的极端表现为劳动者的“过劳 死”,而“过劳死” 现象在我国已不再罕见。
第二课 劳动过程中特定 问题的法律规定
• 一、关于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的规定 • 二、对女工的特别保护 • 三、对未成年工的特别保护
一、关于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的规定
1.工作时间
我国现行《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 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 超过40 个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 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 法上述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 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 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 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 小时;因特殊原因 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 小时,但 是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 小时。
1.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知情的权利 (1)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有
义务将可能存在职业健康与安全隐患的环 节在合同中书面载明,口头提及的无效, 并且用人单位合同约定的免除自己相关责 任的条款无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28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 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第22 条都明确规 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的场所、 设施、设备以及工序上以醒目的位置设置 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以时刻提醒、告诫 劳动者注意健康与安全。
*你见到过哪些警示标识?
(3)用人单位还应当将应急预案中所 列的事故发生时所采取的组织、技术措施 和报警、急救、逃生等内容准确地告知劳 动者,以便事故突发时有效地救护、逃生, 降低损失。
(4)劳动者有对变化中的工作场所的 健康与安全的动态情况知悉的权利,用人 单位不得隐瞒与欺骗。
*此处的劳动者是否包括消防人员、公安干警?
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 一项重要权利,旨在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 健康。
但是该项权利不适用于特殊职业的从业人 员,比如消防队员、救生员、飞行人员、船舶 驾驶人员、车辆驾驶人员等。
根据有关法律、国际公约和职业惯例,在 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他们不能或 不能先行撤离从业场所或者工作岗位。
加班加点导致“过劳死”
李某于6 月与王某和赵某一起到某工厂工作。 同年11 月某日,李某干完活后睡觉休息。
次日早上6 时,在王某叫李某起床时,发现李 某已经死亡。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工厂老板让工人在工 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环境下劳动,且劳动时间 太长,致使李某因劳累过度而患病死亡,被告依法 承担民事责任,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死者亲属)误 工费、死者丧葬费等共计4.5 万元。
(2)休息日安排加班但又不能补休的, 给付不低于工资的200% 的工资报酬;
(3)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 给付劳动者不低于300% 的工资报酬。
法定节假日加班不可以安排劳动者补
休,因为该节日具有特定的意义,无法通过 补休来实现劳动者在该日休息的权利,只能 以加班费的形式给予弥补。
加班费的计算: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人单位 的法定义务,而正确地佩戴和使用这些劳动防 护用品则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见图1.2)。
现实中,一些职业伤害产生的重要原因就 是劳动者缺乏足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不 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高处作 业的建筑工人不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致使高空 坠落受伤,从事化工的劳动者不穿防护服致使 受到化学物品的毒害等。
图1.2 要正确佩戴好防护用品
3.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的义务
劳动者有义务熟悉生产工艺过程,了 解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掌握作业的危 险区域以及致害环节,具备对有毒有害物 质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生产环境危险因 素的识别判断能力和排除设备故障的技能 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现场紧急救护能力和 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需认真参加入职培训。
3.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权(紧急避险权)
在危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并从作业场所撤 离出来,是法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 的人身安全而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
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法定义务,不得因 为劳动者撤离危险劳动场所导致损失而追究 劳动者的责任。
*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是否属于拥有这项权利?
紧急避险权的例外
• 72.01×300%×3=648.09元
• 4~7日为周末调休且不补休,不低于工资 的200%:72.01×200%×4=576.08元
• 所以,应付小刘加班费:648.09元+ 576.08 元,共计1224.17元
2.休息和休假
(1)工作间歇休息:在一个工作日 内,劳动者享有工间休息和用膳时间。
完成表格:
工作时间
休息时间
加班 经营 时间 需要
(与工 会和劳 动者协 商后)
特殊 原因
8h/日
40h/周
至少一天/周
1h/日
3h/日
36h/月 (12天)
在什么情况下,你愿意加班?
延长工作时间,又称加班加点。《劳动 法》规对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作出了明确的 规定: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给付 不低于工资的150% 的工资报酬;
我国法定放假的节日、纪念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1)妇女节(3 月8 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 月4 日),14 周岁以上的青 年放假半天;
*如地震、火灾等。
2.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在劳动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的违 章指挥,被强令要求冒险作业,或者劳动者遇 到了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法 律明确赋予了劳动者拒绝权(见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 动法)第56 条、《安全生产法》第46 条都规 定了劳动者享有这样的权利。
图1.4 所示中列出了从业人员的义务。
图1.4 安全提示—从业人员的义 务
小刘是电焊工,某天被派到作业现场 进行焊接工作。到现场后,小刘发现电焊 现场堆放有很多易燃材料,易引发火灾。 请讨论:
(1)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小刘应采取 什么措施?
(2)如果现场经理要求小刘继续电焊 作业,小刘应采取什么措施?
(2)我国国庆节的7 天长假中,10 月1、 2、3 日是法定节假日,而其他几天则是前后两 周的周末调整后形成的。所以同样是加班,但 10 月4、5、6、7 日4 天的加班在法律上的性质 是不同的。
• 小张每日工资:1500元÷20.83天=72.01元 /天
• 1~3日属法定节假日,不低于工资的300%
• 1. 及时、准确地上报存在的安全隐患。
• 2.现场经理在得知焊接工地有易燃材料易引 发火灾的情况下如仍要求小刘继续作业, 属强令冒险作业,小刘有权拒绝。
作业:
• 1.什么是应急预案? • 2.什么情况属违章指挥与强令冒险作业? • 3.什么是紧急避险权?这项权利不适用于哪
些人?
第二课 劳动过程中 特定问题的法律规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1 大胆地对违章指挥说“不 ”
违章指挥与强令冒险作业
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是指用人单位的负 责人、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违反规章、制 度和操作流程,或者明知有职业危险、致害因素 存在而又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开始或继 续作业会危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或健康的情况下 ,忽视操作人员的安危,不顾操作人员的要求, 强迫、命令其进行生产作业的行为。 *现实中,劳动者往往不敢违抗单位的要求而冒险 作业。
但是,半年后她身体出现不适,前往医院体检, 被确诊患有苯中毒的职业病。
她与厂方理论,皮鞋厂以“有合同在先”为由拒 绝赔偿。
黄小莉在律师的支持下走上了法庭,法院判决黄 小莉所受损害应由厂方承担。
第一课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一、劳动者的权利 • 二、劳动者的义务
一、 劳动者的权利
讨论天津港爆炸案存在的问题(可在下面的 课程中一一笔录)
《安全生产法》第7 条和《职业病防 治法》第36 条都规定,工人(或工会)有 权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民主 管理,以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 方面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