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治理

合集下载

噪音污染专项整治方案

噪音污染专项整治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切实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通过专项整治,有效降低城市噪音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 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 建立健全噪音污染治理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三、整治范围1. 工业噪声:针对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噪声污染进行整治。

2. 社会生活噪声:针对商业活动、娱乐场所、家庭装修、宠物饲养等领域噪声污染进行整治。

3. 交通运输噪声:针对机动车、铁路、航空等领域噪声污染进行整治。

四、整治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噪音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 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噪音污染的危害及整治措施,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3. 监测评估。

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噪声污染进行监测评估,掌握污染现状。

4. 落实责任。

明确噪音污染治理责任主体,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5. 专项整治行动。

(1)工业企业噪声整治:对超标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处罚。

(2)建筑施工噪声整治:对违规施工、噪音扰民的工地,责令停工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

(3)交通运输噪声整治:加强机动车、铁路、航空等领域噪声污染治理,对超标排放噪声的车辆、设施,责令限期整改。

(4)社会生活噪声整治:对商业活动、娱乐场所、家庭装修、宠物饲养等噪声扰民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6. 长效机制建设。

(1)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健全噪声污染治理标准。

(2)加强噪声污染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

(3)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噪声污染治理合力。

(4)建立噪声污染举报投诉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五、工作要求1.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噪音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噪声污染也愈发严重。

噪声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噪声的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本文将为您介绍噪声治理措施,帮助您了解如何有效减少噪声污染。

1.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噪声监测系统是噪声治理的基础。

通过安装噪声监测仪器,对城市噪声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测量和监测,为噪声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噪声监测系统完善,不仅可以引导噪声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还可以为治理效果的评估提供数据依据,确保治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2.提升交通工具噪声防控水平交通噪音是城市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

提升交通工具噪声防控水平,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来源。

其中,通过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减噪改造,可以减少机动车在行驶、启停等环节产生的噪音,进而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3.增加环保减噪设备在城市交通道路、建筑施工等噪声重点区域,设置环保减噪设备是通常的做法。

例如,在道路周边的噪声屏障上加装吸音材料、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可以防止噪声向周边居民扩散。

另外,在建设工地则可采用减震机构、降噪设备等措施,有效对施工噪声进行减噪。

4.强化管理。

噪声治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当定期考核、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噪声治理计划。

同时,大力宣传噪声对健康、生活的影响,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主动减噪的意识。

综上所述,噪声治理是维护健康、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必要举措。

在治理噪声污染时,应该把政府的管理、噪声监测、交通工具减噪、环保减噪设备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治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有效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目的。

噪声的治理措施

噪声的治理措施

噪声的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噪声污染已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一大问题。

噪声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

以下是噪声治理的几种措施:
1.加强噪声监测
要治理噪声污染,必须首先了解噪声的来源、规模和时空分布情况,加强噪声监测是必要的一步。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对重要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制定噪声污染防治计划,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宣传教育
噪声污染防治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3.加强噪声限制措施
政府应当加强噪声源的管理,采用噪声隔离、隔音措施,合理规划建筑、道路等设施,减少噪声传播。

同时,要对机动车辆、工作机具等发出的噪声进行限制,加强噪声防护,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加强管理制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治理噪声污染的过程中,要加强执法检查,对噪声污染问题,要实施严肃的处罚和追究责任。

5.积极采用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一些新技术治理噪声污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例如,采用绿化植被、水泵声音屏障等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噪声污染。

政府应当积极推广这些方法,促进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综上所述,治理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对于噪声污染防治,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综合的措施,从源头减少噪声产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的传播,从而使城市更加宜居。

七十种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七十种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七十种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环境,减少噪音污染对我们的干扰,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噪音水平。

下面将介绍七十种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一、居住环境中的噪音控制1. 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2. 在家中使用地毯或软木地板,可以吸收地面上的噪音。

3. 为家中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添加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

4. 装修时选择降噪性能好的材料,如隔音石膏板等。

二、交通工具中的噪音控制5. 在汽车或摩托车的发动机上安装消音器,减少尾气噪音。

6. 减少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降低车辆发出的噪音。

7. 对于飞机和火车等重型交通工具,使用噪音减振装置,降低噪音水平。

8.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道路上的汽车数量,从而减少噪音污染。

三、工作场所中的噪音控制9. 安装隔音墙、隔音门和隔音窗,将噪音隔离在工作区域内。

10. 合理安排工作区域布局,减少共振和回音的产生。

11. 使用耳塞、耳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12. 定期维护机器设备,减少设备本身产生的噪音。

四、公共场所中的噪音控制13. 为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等地方设置喇叭提醒设备,减少人声喧哗。

14. 严格控制商店和娱乐场所的音量,确保音量不会超过设定的限制。

15. 在公共场所设置音乐区域,将噪音集中在特定区域内。

16. 加强对餐厅和咖啡厅等场所的管理,控制室内音量。

17.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限制施工噪音的时间和强度。

五、社区中的噪音控制18. 限制社区活动的时间和音量,确保社区居民的休息和生活质量。

19. 提倡环境友好的娱乐活动,减少音响设备产生的噪音。

20. 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1. 加强对汽车、机动车等噪音污染源的整治和管理。

六、室内环境中的噪音控制22. 在家中设置静音空调和家电设备,减少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23. 室内装饰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五个噪声治理方法分享

五个噪声治理方法分享

噪声治理公司,噪声治理,噪音治理厂家
五个噪声治理方法分享
当今社会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噪声,适当的降噪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期文章由专业降噪处理公司整理分享5种噪声治理方法,希望对大家起到帮助。

1.限制噪声源:通过法规和规章制度来限制产生噪声的源头,比如对于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建筑工地等进行噪声限制。

这包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降噪技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2.建筑设计和隔音: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隔音的要求,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减少噪声传播。

例如,在住宅和工作场所中使用双层玻璃窗、隔音墙和吸音材料,以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

3.增加绿化和景观:绿化和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隔音作用。

植物和树木可以吸收噪声并减少噪音传播,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化空间和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

4.教育和宣传:加强噪声治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噪声治理的重要性,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噪声治理的行动。

5.声音管理和规划:制定合理的声音管理和规划政策,确保噪声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将噪声敏感区域与噪声产生区域相隔离,合理安排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以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噪音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噪音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为有效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感,特制定本噪音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范围与内容1. 整治范围:全市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商业区、学校、医院、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

2. 整治内容:(1)社会生活噪声:包括但不限于居民家庭装修、宠物叫声、店铺经营噪音、广场舞噪音等;(2)工业噪声:包括但不限于工厂、车间、工地等生产过程中的噪声;(3)交通噪声:包括但不限于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噪音;(4)建筑施工噪声:包括但不限于工地施工、拆除、运输等过程中的噪音。

三、整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2. 联合执法: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公安、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3. 严格监管: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确保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 强化源头控制:(1)对居民家庭装修、宠物饲养等产生噪声的行为,要求业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降低噪声污染;(2)对工业噪声,要求企业采用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噪声排放;(3)对交通噪声,加强交通执法,规范交通秩序,减少交通噪音;(4)对建筑施工噪声,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降噪措施,降低施工噪音。

5. 优化治理措施:(1)加强噪声监测,建立噪声污染数据库,为整治工作提供依据;(2)建立噪声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市民投诉,确保噪声污染问题得到及时解决;(3)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专项治理。

四、工作要求1.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噪音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 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3.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噪音污染整治工作的投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噪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
1、建立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制定噪声污染的防治法规和标准,明确
噪声污染的管理责任和执法职责,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合法权益。

2、加强噪声源的管理:对噪声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提高生产设备的噪
声控制水平,强化工业企业的噪声控制管理,加强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规范娱乐场所噪声等。

3、建立噪声污染监测体系:建立噪声污染监测网络,对噪声污染的源、级
别、时间等进行监测,为噪声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噪声污染举报机制,加强媒体宣传,增强社会关注
和监督,促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

5、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噪声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噪
声控制水平,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

6、建立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方法,
减少建筑噪声的传递,提高建筑的隔声性能。

7、推广噪声减排技术:推广噪声减排技术,包括噪声墙、噪声屏障、噪声
吸收材料等,有效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治理噪声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治理噪音的方法

治理噪音的方法

治理噪音的方法噪音是一种不良的声音,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难避免噪音的干扰,因此掌握治理噪音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理噪音的方法。

一、控制源头噪音源头噪音指的是噪音的产生源头,如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建筑施工等。

控制源头噪音是治理噪音的首要任务。

对于机器设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采用低噪音设备在选购机器设备时,应尽量选择低噪音设备,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在购买电风扇时,可以选择声音较小的直流电风扇,而不是传统的交流电风扇。

2. 定期维护设备机器设备往往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产生噪音。

因此,定期维护设备是控制源头噪音的重要措施。

例如,对于汽车等交通工具,要定期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3. 采取隔音措施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噪音源,如工厂、机房等,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隔离在内部,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例如,在机房内部可以设置隔音墙,减少噪音的传播。

二、改善环境噪音环境噪音指的是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等。

改善环境噪音是治理噪音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改善环境噪音的方法: 1. 建立绿化带绿化带是一种有效的改善环境噪音的方法。

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被,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例如,在城市中可以建立绿化带,将城市噪音隔离在内部。

2. 采用隔音材料对于一些需要建设的场所,如学校、医院等,可以采用隔音材料来改善环境噪音。

例如,在学校内部可以采用隔音玻璃、隔音墙等材料,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3. 调整交通路线交通噪音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环境噪音之一。

因此,调整交通路线是改善环境噪音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在城市中可以设置环路,将交通噪音隔离在环路内部。

三、个体防护在无法避免噪音的情况下,个体防护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个体防护的方法:1. 使用耳塞耳塞是一种有效的个体防护方法,可以将噪音隔离在外部,减少对人体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塔噪声治理方案一、工程概况经过现场勘查监测,********限公司办公楼5楼顶部有4组冷却塔,冷却塔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噪声、淋水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等多种声源互相叠加,使设备噪声排放超出国家规定标准。

冷却塔南、北两侧的进风口曝露在外,且噪声源的东、南两面有高层居民区、西面为办公区域。

噪声向东、南侧的居民区和西侧的高层办公区传播后影响住宅人群和办公人群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

公司高层领导本着以人为本、提升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和办公质量、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原则,决定对冷却塔噪声排放超标部位进行综合性治理。

二、噪声治理工程范围********有限公司冷却塔噪声治理。

三、噪声治理的理论依据和治理目标(一)理论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4、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现场测得的相关数据。

(二)治理目标1、治理后敏感点窗外噪声排放量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扣除本底噪声)即白天60dB(A)(扣除本底噪声),夜间50dB(A)(扣除本底噪声)。

2、降噪设施服务寿命不低于10年。

四、噪音分析根据经验可看出冷却塔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呈中、高、低频混合特性,治理中必须针对中、高、低频段进行针对性降噪治理。

五、降噪技术措施空调机组冷却塔正常运转时的主要声源为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型噪声以及淋水声。

由于冷却塔距离办公区距离较近且裸露在外未作任何处理,故噪音外泄较为严重。

噪声源的噪声峰值区均出现在低频段,由于低频声波长,衍射能力强,传播距离远,是属于难以治理的频率声波,同时该种声波也是对人体伤害比较严重的频段声波,所以在制订降噪方案时应加大对低频段声波的降噪技术措施。

由于冷却塔的工作特性,不允许将声源全部或局部封闭起来,在声源和受声点之间设置隔声屏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理措施。

隔声屏障是一种用隔声结构组成,并在朝向声源一侧进行高效吸声处理的屏障。

将它放在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阻挡噪声直接向受声点辐射。

这种措施适用于露天场合,使声源与需要安静的区域之间隔离。

1、空调机组冷却风扇的噪声治理对于空调机组的冷却风扇出风口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我们拟采取在出风口位置安装通风消音器以消除风机产生的噪声污染,消音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依据风机出风口的噪声频谱特性,注重对中、低频段的降噪处理,通风阻力损失小于20Pa,消音器单独安装承载结构,不使用冷却机组顶部作承载结构。

因出风口水雾较大,为保证消音塔消音效果和使用寿命,采用不锈钢材质孔板。

此消音器安装完全能满足出风量的要求,并且消音效果较好,使用寿命长,消音器内部消音插片采用两端劈尖形式,减少了通风阻力,可以节电10%左右,治理后的频谱符合NR曲线(国际标准)。

2、空调冷却机组机体的噪声治理对于空调冷却机组机体的噪声外泄问题我们拟采取(考虑到节约成本问题,如下图所示):①、将冷却塔两两作为一组来治理。

在冷却塔的外侧安装吸隔声屏障,其中东西屏障长16m,南北侧屏障长度为10m,高度为3m,高度由顶至下至冷却塔淋水口下部位置,下方用支撑固定住,预留空间用于冷却塔的进风。

②、冷却塔顶部加设一面与立面吸、隔声屏障围成的范围等大的吸、隔声顶板,架于立面吸隔声屏障的上方,在每个风机出风口处留一个通风孔,在通风孔的上方安装风机出风消音器,共计4台。

(说明:冷却塔吸隔声屏障内侧孔板均为不锈钢材质,内部采用优质吸声棉,龙骨采用镀锌材质,在保证消音效果的前提下,整体使用寿命10年以上。

)3、考虑到工程造价,我公司拟利用原东、西侧的墙面作为隔音段,但由于原墙面光滑未做任何处理,为防止噪声反射叠加,现需在原墙面加装吸音层。

4、其中冷却塔中间和冷却塔最南侧有3台风机,需对风机的风口加装通风消音器。

出风消音器冷却塔支撑出风消音器吸隔声屏障冷却塔支撑冷却塔支撑出风消音器冷却塔支撑东立面剖面图吸隔声屏障吸隔声屏障吸隔声顶通风消音器通风消音器出风消音器吸隔声顶出风消音器吸隔声顶吸隔声屏障出风消音器吸隔声屏障冷却塔支撑南立面剖面图吸隔声顶墙面吸音层办公楼玻璃壁墙面吸音层墙面吸音层吸隔声顶出风消音器玻璃壁办公楼通风通道平面俯视图通风通道墙面吸音层六、隔声屏障的设计理论依据隔声性能的评价:用于隔声的材料、构件或结构分别称为隔声材料、隔声构件或隔声结构,用于评价它们隔声性能的物理量主要有隔声量和插人损失等。

1、隔声量将隔声材料(隔声构件、隔声结构)一侧的透射声强It 与另一侧的入射声强Ii 之比称为透射系数,即i t I I τ=一般隔声结构的透射系数通常是指无规入射时各入射角透射系数的平均值。

透射系数越小,表示透声性能越差,隔声性能越好。

隔声量TL 定义为τ=1101gTL或ti p p g 201I I 101gTL t i=式中 pi 、pt ——分别为入射声压和透射声压。

隔声量的单位为dB ,隔声量又叫做传声损失,记作TL 。

隔声量或传声损失通常由实验室和现场测量两种方法确定。

现场测量时,因为实际隔声结构传声途径较多,受现场声波吸收及侧向传声、结构传声等因素影响,其测量值一般要比实验室测量值低。

2、平均隔声量声量是频率的函数,同一隔声结构,对不同频率的入射声波具有不同的隔声量。

在工程应用中,通常将中心频率为125~4000Hz的6个倍频程或100~3150Hz的16个1/3倍频程的隔声量做算术平均,叫平均隔声量。

平均隔声量虽然考虑了隔声性能和频率的关系,但因为只求算术平均,未考虑人耳听觉的频率特性以及一般结构的频率特性,因此尚不能很好地用来对不同的隔声构件的隔声性能做比较分析。

例如两个隔声结构具有相同的平均隔声量,但对于同一噪声源可以有相当不同的隔声效果。

3、计权隔声量计权隔声量Rw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一种单值评价方法,它是将已测得的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与规定的参考曲线进行比较而得到的计权隔声量。

参考曲线特性如图3—1—1所示,曲线在100~400Hz 之间以每倍频程9dB的斜率上升,在400~1250Hz之间以每倍频程3dB的斜率上升,1250~3150Hz之间是一段水平线。

图3-1隔声墙计权隔声量参考曲线隔声结构的计权隔声量按以下方法求得:先测得某隔声结构的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如图3-1中的曲线1或曲线2即分别代表两座隔声墙的隔声特性曲线;图3-1中还绘出了一簇参考折线,每条折线右边标注的数字相对于该折线上500Hz所对应的隔声量。

按照下面两点要求,将曲线1或曲线2与某一条参考折线比较。

①在任何一个1/3倍频程上,曲线低于参考折线的最大差值不得大于8dB,在采用倍频程时不大于5dB。

②对全部16个1/3倍频程中心频率(100~3150Hz),曲线低于折线的差值之和不得大于32dB,在倍频程时不大于l0dB。

把待评价的曲线与折线簇图中各条折线相比较。

找出符合以上两个要求的最高的一条折线,则该折线右面所标注的数字(以整分贝数为准),即为待评价曲线的计权隔声量。

用平均隔声量和计权隔声量分别对图3-1中两条曲线的隔声性能进行评价比较。

可以求出两座隔声墙的平均隔声量分别为41.8dB和41.6dB,基本相同。

按上述方法求得它们的计权隔声量分别为44dB和35dB,显示出隔声墙l的隔声性能要优于隔声墙2。

国际上关于隔声量的单值评价指标还有很多,除了上述平均隔声量、计权隔声量外,表中还一并列出了另外4个单值评价指标供参考。

表1 空气声隔声量的单值评价指标名称符号定义特点平均隔声量TL500Hz隔声量R500计权隔声量RW传声等级STC 各频带隔声量的算术平均值(频率范围100~3150Hz500Hz的隔声量将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与标准曲线按一定方法进行比较而读得之数同上,但频率范围为125~4000Hz对厚重的均质墙能基本反应构件的隔声性能500Hz在1/3倍频程测量范围100~3150Hz内是处于中间位置,数值接近平均隔声量数据能反映出个别频段的隔声缺陷,用于评价轻结构的隔声比较接近主观感觉同上测量比较方便,且A声级接近人的主观感觉A-A指数LA-L'AC-A指数LC-LA 发声室A声级与接收室A声级之差发声室C声级与接收室A声级之差测量比较方便,反映发声室的噪声状况与接收室对噪声的主观感觉4、插入损失插入损失定义为离声源一定距离某处测得的隔声结构设置前的声压级L1和设置后的声压级L2之差值,记作IL,即IL=L1-L2插入损失通常在某现场用来评价隔声罩、隔声屏障等隔声结构的隔声效果。

现场测量的插入损失,它不仅包括了现场条件方面的影响,还包括了设置隔声结构前后声场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七、通风消音器的消音量的理论计算通道的截面的有效周长P:1.16m通道的截面的截面积S:0.076m2通道的截面的有效长度L:1.25m阻性消声量由别洛夫公式:ΔL=φ(α0),分别求出消音器的消音量。

项 目倍频程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K2K4K8K实测值 82.3 79.2 79.3 75.3 70.7 65.2 55.7 49.8 NR50 80696458.955535047 ΔL 需 2.3 10.2 15.3 16.4 20.7 12.2 5.72.8材料吸声系数α0 0.52 0.55 0.68 0.77 0.8 0. 8 0.81 0.85消声系数φ(α0) 0.8 0.9 1.2 1.1 1.1 1.1 1.0 1.0应有消声量ΔL14.3117.1722.8920.9 20.9 20.9 19.08 19.08 ΔL -ΔL 需 12.1 6.83 7.59 4.50.28.714.3817.28共振腔消声量由公式:LR=10Lg(1+2K2) 其中:G —传导率 d —小孔直径 8×10-3m ν—空腔体积2.64×10-2 L —小孔径长(即板厚)2×10-3m c —声速340m/ss —气流通道截面积7.6×10-2mG总=nG=30×5.98×10-3=0.179(n为每个共振腔开孔数)LR=10Lg(1+2K2)=10Lg(1+2×0.452)=14.9dB(A)由于共振腔为二腔串联:LR总=2LR=2×14.9=29.8dB(A)通过计算可知,阻抗复合式消音器的降噪消音完全符合扩散口噪声降噪的要求。

(三)高频失效验算:通过以下计算可以看出采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在低频部分采用抗式(共振腔)消音,不会存在低频失效。

高频部分由公式:C—声速D—消声通道的当量直径从频谱看,不会存在高频失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