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一)考试内容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一、
1.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算法和算法分析
二、1.线性表的定义、存储表示和实现
2.线性表的应用
三、1.栈的定义、存储表示、实现和应用
3.队列的定义、存储表示、实现和应用
四、1.
2.五、
1.数组的定义、存储表示和实现
2.矩阵压缩存储
3.广义表的定义、存储表示
六、树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2.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表示
3.二叉树遍历、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4.树和森林的存储结构、遍历
5.赫夫曼树及其应用
七、图
1.图的定义和术语
2.图的存储结构
3.图的遍历
4.图的连通性问题
5.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
6.最短路径
八、查找
1.静态查找表
2.动态查找表
3.哈希表
九、内部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2.插入排序
3.交换排序
4.选择排序
5.归并排序6.基数排序
十、文件
1.文件的基本概念
2.顺序文件
3.索引文件
4.直接存取文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概念要清晰。
2.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
、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和分析论述题等。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计算机技术》专业考试考生。
(二)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属水平测试。
(三)考试的内容、要求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算法的描述;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
考试要求1.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2.领会抽象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的关系及抽象数据类型在算法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及有关术语的定义,掌握数据结构的表示方法,能用序偶集合表示关系;4.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分类;5.掌握描述算法的语言;6.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7.领会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度量的意义和作用,懂得算法分析原理,掌握算法分析技术;第二章线性表考试内容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和相乘算法。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熟练掌握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动态存储和静态存储的方法及其算法;2.循环链表的应用,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和相乘算法;3.掌握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主要优缺点;4.掌握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的各种算法的评价;第三章栈与队列考试内容栈;表达式求值;栈与递归过程;队列。
考试要求1.顺序栈与链栈的结构及操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顺序栈与链栈的比较;3.顺序队与链队的结构及操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4.顺序队与链队的比较;5.弄清队与栈及线性表的异同。
掌握循环队的组织方法及有关算法;6.递归过程的模拟。
第四章串考试内容串及其操作;串的存储结构;串基本操作的实现。
考试要求1.领会串的逻辑结构定义,掌握串的基本操作;2.掌握串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实现;3.掌握模式匹配的原理及其KMP算法。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考试内容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分量的地址计算;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矩阵的压缩存储;广义表的定义;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本专业中的地位、设置目的与作用《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上机实践,通过上机实践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了解对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软件课程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有关操作的算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系统地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三个方面去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和文件等常用的数据结构;并且掌握在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上实现得排序和查找算法,同时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有一定得分析能力;针对简单的应用问题,应能选择合适得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得算法解决之。
这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的目的是介绍数据结构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及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本章要了解数据的抽象类型定义。
理解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术语、算法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什么是数据结构第二节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三节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第四节算法和算法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合适的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关键性;以及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2、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数据结构等基本概念。
3、数据结构的四种逻辑结构和两种存储结构表示方法。
4、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5、算法的五个特点。
6、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最坏的和平均的时间复杂度等概念。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专升本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专升本)一、考试性质《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内在规律和特性,以及如何在计算机中实现和应用这些规律和特性。
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可以使考生掌握数据的组织、存储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目标本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考试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等。
2. 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表示和操作,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3.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算法,包括查找、排序、图论算法等,能够分析和评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了解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如动态内存分配、数据压缩、文件存储管理等。
三、考试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的描述与实现等。
2. 线性表:顺序表和链表的定义、表示和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3. 栈:栈的定义、表示和操作,包括入栈、出栈、判断栈是否为空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 队列:队列的定义、表示和操作,包括入队、出队、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5. 树:树的基本概念,包括树、森林、二叉树等;二叉树的定义、表示和操作,包括插入、删除节点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数据结构的定义和操作。
6. 图:图的基本概念,包括无向图、有向图等;图的表示方法,包括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等;图的遍历算法,包括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最小生成树的概念和构造方法(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等。
自考02331数据结构大纲

第1章概论1.数据结构的作用、意义、基本概念和术语,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数据结构所研究的内容;在计算机科学中的作用和意义;Wirth关于程序的定义公式。
1.2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项、数据结构等概念的定义。
1.3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运算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4数据结构的两大类逻辑结构和四种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
2.算法的描述和分析,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概念。
2.2一个完整算法需要满足的五个准则;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2.3算法的分析方法;对于一般算法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第2章线性表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线性表的逻辑定义和性质。
1.2线性表上定义的基本运算。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基本运算,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1顺序表的定义及特点。
2.2顺序表上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及时间性能分析。
2.3理解求顺序表逆置和极值及定位两种算法的实现过程。
3.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不同形式及基本运算,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1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定义及特点。
3.2单链表上实现建表、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3.3用尾指针表示单循环链表的意义。
3.4双向链表上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4.利用顺序表和链表设计算法解决应用问题,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5.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3章栈和队列1.栈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1栈的逻辑定义、特点及运算。
1.2顺序栈和链栈上实现进栈、退栈等基本运算。
1.3顺序栈的上溢和下溢问题,如何防止溢出。
2.队列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2.1队列的逻辑定义、特点及运算。
2.2顺序循环队列的表述;队空和队满的判定;顺序循环队列上入队、出队等基本算法。
2.3链队列的表述;带头结点和不带头结点两种情况下链队列上的基本算法。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是研究数据的逻辑关系和数据组织方式的学科,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本文档旨在为数据结构考试提供一个详细的大纲,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二、背景知识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对基本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堆栈、队列、树和图等)和基本算法(如排序、查找、递归和动态规划等)有一定的掌握。
三、数据结构基本概念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文件结构等。
2. 基本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堆栈、队列等数据结构的特点、操作和应用。
四、高级数据结构1. 树:介绍树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如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
2. 图:介绍图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如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表示方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等。
3. 查找树:介绍二叉查找树、红黑树以及平衡二叉查找树的原理和应用。
五、算法设计与分析1.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递归、迭代和分治等。
2. 基本排序算法:介绍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复杂度分析。
3. 高级排序算法:介绍堆排序、归并排序和计数排序等高级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复杂度分析。
4. 查找算法:介绍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和哈希查找等基本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复杂度分析。
六、应用实践与案例分析1. 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介绍数据结构在各种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像处理和网络通信等。
2.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如树的遍历应用和图的最短路径算法等。
七、考试要求1. 理论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
2. 算法实现:要求考生能够独立实现基本数据结构和常见算法,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学院2020年自命题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计算机学院2020年自命题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建立其上数据基本操作实现,对基本算法能够进行相应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3. 运用数据结构原理和方法进行基本问题的分析求解,使用C或C++进行基本算法设计与实现。
二、考查内容1.数据结构与算法1.1 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1.2 数据类型与抽象数据类型1.3 算法概念及性质和时间及空间复杂度分析2.线性表2.1线性表概念和数据操作2.2线性表顺序与链式存储3. 栈、队列和数组3.1栈(1)栈概念与性质(2)栈的存储结构(3)栈的应用3.2队列(1)队列概念与性质(2)队列存储结构,循环队列(3)队列应用3.3矩阵(二维数组)(1)二维数组概念与存储(2)特殊矩阵压缩存储4. 二叉树与树4.1 二叉树(1)二叉树递归定义,特殊二叉树,基本性质(2)二叉树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4.2 二叉树遍历4.3 线索二叉树基本概念和构造4.4 二叉树应用: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夫曼树与编码4.5 树与森林(1)树和森林概念及存储结构(2)树和森林遍历(3)树和森林与二叉树转换5.图5.1图相关概念性质:有向与无向图,邻接与连通,握手定理5.2图存储结构:邻接矩阵法,邻接表法5.3图的遍历: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5.4图的应用: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6. 查找6.1查找基本概念,查找码与查找表,查找算法分析6.2 基于线性表查找:顺序查找法,二分查找法6.3 基于树表查找:二叉查找树6.4 基于散列表查找,冲突处理6.5 基于索引查找,B+树7.排序7.1排序基本概念,内排序与外排序,稳定性与算法分析7.2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希尔排序7.3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7.4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7.5 归并排序:二路归并排序7.6 各种(内)排序算法的比较未列出知识:广义表、B树、串(定义-已看及KMP算法)、基数排序、外部排序新增:握手定理(已在书上补充)、表插入排序。
2331数据结构自考大纲

第1章概论(一) 课程内容1.1 引言1.2 数据、逻辑结构和运算1.3存储实现和运算实现(二)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集中介绍贯穿和应用与数据结构课程始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工具,概括反映了后继各章的基本问题,为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引导。
本章总的要求是:理解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逻辑结构、基本运算和数据结构的概念、意义和分类;理解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关系;了解机内表示的级别和四种基本存储方式;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时间复杂性及其量级的概念。
本章重点是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的概念。
难点是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析。
第2章线性表(一) 课程内容2.1 线性表的基本慨念2.2 线性表的顺序实现2.3 线性表的链实现2.4 其它运算在单链表上的实现2.5 其它链表2.6 顺序实现与链接实现的比较2.7 串(二)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顺序表和单链表分别是最简单、基本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表和单链表上实现基本运算的算法是数据结构中最简单、基本的算法。
这些内容构成以下各章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维持对本章有较高的要求:深刻理解线性结构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线性表的概念;熟练掌握顺序表和单链表的组织方法及实现基本运算的算法;掌握在顺序表和单链表上进行算法设计的基本技能;了解顺序表与链表的优缺点;了解串的概念、运算和存储方法。
本章重点:线性结构的定义和特点;线性表的运算;顺序表和单链表的组织方法和算法设计。
难点:单链表上的算法设计。
第3章栈、队列和数组(一) 课程内容3.1 栈3.2 队列3.3 数组3.4 综合应用示例栈和队列的逻辑结构与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相同,二维数组逻辑结构可以看成是线性结构的推广;而它们的运算都可以看成是线性表运算的限制。
本章总的要求是:理解栈和队列的定义、特点及与线性表的异同;熟悉顺序栈和链栈的组织方法,队满、队空的判断条件及其描述;掌握链队的组织方法、算法并能自行设计其它简单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教材: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国律等编著《数据结构》,浙江大学出版社。
总体要求:
“数据结构”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数据抽象能力,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实现应用的相应算法,并掌握分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技术。
考生在复习时,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算法。
考题以基本内容为主,题目以基础知识题为主,各章较难内容、较偏内容不考。
课本所有加“*”号章节不考,第8章动态存储管理不考。
外部排序,文件部分不考。
各章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熟悉各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
间的关系;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表示和实现方法;熟悉类C语言的书写规范,特别要注意值调用和引用调用的区别,输入、输出的方式以及错误处理方式;理解算法五个要素的确切含义;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二、线性表: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定义、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和各种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在线
性表的两类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实现基本操作;一元多项式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表示及加法的实现。
三、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结构特性;在两种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和栈
和队列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离散事件模拟不考)
四、串:串的数据类型定义;串的三种存储表示:定长顺序存储结构、块链存储结构和堆
分配存储结构;串的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及应用;串的朴素模式匹配算法。
五、数组:数组的类型定义和表示方法;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及运算的实
现;(广义表不考)。
六、树和二叉树: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以及遍历算法
的各种描述形式;树和森林的定义、存储结构、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遍历;树的多种应用;本章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七、图: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邻接表存储结构:图的两种遍历策略: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图的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Kruskal 算法;拓扑排序算法;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Dijstra 算法。
八、查找:讨论查找表(包括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顺序表、有序表、
树表和哈希表;关于衡量查找表的主要操作——查找的查找效率的平均查找长度的讨论。
(静态树表、平衡二叉树、B树不考)
九、内部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插入排序(希尔排序不考)、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
速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不考)的基本思想、算法特点、排序过程以及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在每类排序方法中,从简单方法入手,重点讨论性能先进的高效方法(如,插入排序类中的希尔排序、交换排序类中的快速排序、选择排序类中的堆排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