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操作规程
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拉拔摩擦试验仪操作规程

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拉拔摩擦试验仪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
2、按功能键打开新开试验。
3、输入试验所需的速度,按确认键屏显:“剪切力”“剪应力”“峰值”“位移”。
4、将试样平铺在位于剪切盒下边部分内的刚性水平基座上,前端加持在剪切区的前面。
试样与基座之间用胶粘合。
5、安装剪切盒,用预先称准质量的标准砂土填充上剪切盒,装填厚度50mm。
6、安装水平力加载仪和位移测量仪。
对试样施加50kPa的法向压力。
7、连续或间隔测量剪切力,同时记录对应的相对位移。
间隔时间为12s,开始时也可视情况加密。
8、拆除设备,仔细地去除标准砂土,检查试样,记录是否发生伸长,褶皱或损坏。
9、仪器结束后,关闭电源,并清洁仪器。
第1 页共1 页。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

第一章试样制备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
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
土工实验步骤

一、开土样1、开五个环刀,记录清楚每个环刀号(h),其中一个用于固结、四个用于往复剪——准备四个大吕盒六个小吕盒(盒子和盖子必须相对应)——取部分中间的土装入大吕盒,盒子盖好——称湿土+用于固结的环刀重及湿土+大吕盒的重量,做好记录—取中间的土放入碗内调土,第一级不加水,先用木锤锤匀,在放入碗内搅拌调匀后放入专门检测入锥深度的盒子内检测入锥深度,一级标准为(三次锥入深度皆为3-5,且三次值之差不能大于0.5),如满足要求,则挑少量土放入小吕盒记录清楚盒号——在碗内加入少量水,继续调土,调匀后检测入锥深度,二级标准(三次锥入深度皆为7-9,且三次值之差不能大于0.5),如符合标准,则挑少量土放入小吕盒记录清楚盒号,继续在碗内加入少量水,搅拌调匀后在次检测入锥深度,三级标准(三次锥入深度皆为15-17,且三次值只差不能大于0.5),如满足要求,挑少量土放入两个小吕盒记录清楚盒号,称六个小吕盒的湿土重+盒重——将六个小吕盒四个大吕盒一起放入烘箱,一天后称干土重+盒号,并做好记录。
二、固结实验所有固结仪内的东西只用取出一个铁圆饼,纸——刀口朝下放入土样——纸——石板——盖上盖子——旋转调节调紧按钮,针尖与盖子接触,且小指针必须在80-90之间。
物理实验打开开始图标——工程管理——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如遵义市红花岗区实验小学)——采集——物理实验——实验编号(一般为当日日期)回车键——土样编号(T)回车键——钻孔编号(ZK11)回车键——取土深度(5.5-57)回车键——用于固结实验的环刀号(h23)回车键——输入(h23)湿土重(实称150g左右)回车键——输入吕盒号(S63)回车键——输入湿重(实称35-37g)回车键——输入干重回车键——点击新增——输入第二个吕盒,步骤和上面一致——点击新增,点击进入液塑限比重界面换——容器编号(S46)回车键——输入锥深(3.00、3.01两个值不能完全一样,必须相差0.01)回车键——输入湿土重回车键——干土重回车键——以此类推输完六组数据——点击新增换一个界面数据即自动保存,此时才能做固结实验——进入固结试验界面——输入试验编号(2014012)回车键——土样编号(T)回车键——环刀号(h)回车键——快速固结——荷重序列(50、100、200、300)——稳定标准(0.005mm)——自动——平衡自重后——检查各仪器(用手抬圆盘)—约5min后开始实验灯变红——点击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点页面上的卸压固结实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处理——固结试验——固结试验——读入固结试验新增采样数据——成果总表——成果总表——选择总表格式——地勘院总表——鼠标点到总表的实验方法下的单元格内——点击黄色按钮汇总数据——在要做的实验前打钩——固结实验前打钩——开始汇总三、往复剪实验往复剪实验⑴装入土样,各孔对准,插入插销,挂上秤砣。
各类土工试验的操作步骤

土工试验的操作步骤实验一、含水量试验一、概述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和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测定土的含水量,用作计算孔隙比、饱和度和干密度等指标。
测定风干土含水量,用作各项试验由风干土质量换算为烘干土质量的指标。
3.本试验规定采用烘干法为测定土的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在野外如无烘箱设备或求快速测定含水量时,可采用酒精燃烧或炒干法等。
本试验介绍烘干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能控制温度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3.其他: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重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重值)等。
三、操作步骤1.取其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20g;砂类土,有机土为50g以上,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的一端放上与盒等量的砝码或称量盒,可直接称得土的质量。
准确至0.01g。
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试样质量不变为止,对含有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在65~75℃的恒温下烘至试样质量不变为止。
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四、计算及记录1.按下式计算含水量式中——含水量,%;m——湿土质量,g;m s——干土质量,g。
计算至0.1%。
2.本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含水量小于40%为1%,大于40%为2%,记录并举例如下:含水量试验(烘干法)工程名称试验者试验方法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实验二、密度试验一、概述1.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
本试验目的是测定土的密度,用以计算孔隙比、干密度等指标,从而了解土体结构密实情况。
2.试验根据土的特性、结构及取样难易规定分别采用环刀法(适用于粘性土)、蜡封法(适用于易破裂或坚硬难以切削的土)、灌水法和灌砂法(适用于现场采用的难以取成原状的砂、砾质土)本试验介绍环刀法。
土工布强度试验机操作规程

Q/SHL003. 1 日
1、先测量出试件的宽度和厚度,然后按一下设置键,哪个数值闪动即可用“+”“—” 键,修改哪个数值,修改完后再按设置键退出,没有任何地方闪动的情况下才可开始 试验,将试件夹紧于上下夹头,如果带引伸计(跟踪器),将引伸计两个小夹子夹在试 件中间位置(两个小夹子的距离即是要输入的材料长度,出厂前已调为 25mm)按清 零键选择适当的速度,再按拉伸键,开始第二次试验,第二次完成后丙按存入键存入, 连续 5 次试验完成并存入试验结果后,按存入键,可显示 5 次试验的平均值,如有打 印机按打印键,可打印出结果及平均值,当试验结束后,可自动显示出拉力结果;拉 伸长度 mm;以及最大延伸率%mm;材料强度 mpa。 2、试件拉断后按回行键,可使夹头复位。 3、做压缩试验时将试件放在下压盘上按拉伸键即可。 4、如试验中七档定速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可按 F 键选择无极调速调节合适的速度。 二、注意事项 1、丝杠、滑板应经常加油。 2、丝杠上端铜套每班加油一次。 3、蜗轮箱每三年换一次润滑油。 4、使用完毕后试验机表面应擦干净。 5、经常检查地线是否牢靠。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取干燥后的土样,筛取通过0.425筛的土进行试验。
2. 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加适量的水调制成不同含水量的土样。
二、液限试验
1. 将土样放入液限仪的杯中,用刮板将土样铺平。
2. 缓慢转动手轮,使杯体升高并自由落下,记录闭合长度为20时的击数。
3. 取出土样,测定含水量。
4. 重复步骤1-3,获得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击数。
5. 绘制闭合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含水量对应的25击为液限。
三、塑限试验
1. 取约15左右的土样,反复揉捏成直径约3的土丝。
2. 当土丝刚开始破断时,收集土样,迅速测定其含水量。
3. 重复步骤1-2,取3-5个含水量的平均值为塑限。
四、计算液性指数
液性指数=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

实验一土的密度(环刀法、腊封法)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若用天然状态原状土样测得的密度,称天然密度。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
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
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一、环刀法1.基本原理环刀法是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
使土样的体积与环刀容积一致,这样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称量后,减去环刀的质量就得土的质量。
然后计算得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为6~8cm,高为2cm;(2)天平:感量为0.1g;(3)测径卡尺;(4)3.操作步骤(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然2,准确至0.1g。
2g;1m——环刀的质量,g;V——土的体积,cm3。
计算准确至0.01g/cm3。
(5)平行测定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
4.注意事项(1)用环刀切取土样时,必须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不得急于求成,用力过猛或图省事不削成土柱,这样就易使土样开裂扰动,结果事倍功半。
(2)修平环刀两端余土时,不得在试样表面往返压抹。
对于较软的土,宜先用钢丝锯将土样锯成几段,然后用环刀切取。
二、蜡封法1.基本原理蜡封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土块浸入融化的石蜡中,使试样有一层蜡的外壳,保持其完整外形,通过分别称得带有蜡壳的土样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试样体积,便可以求得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1)石蜡及融蜡设备(电炉和锅); (2)天平:感量为0.01g ;(3)其它:切土刀、烧杯、细线、温度计和针等。
3.操作步骤 (1)切取土样切取体积约30cm 3土样,削去松浮表土和尖锐棱角,使其成为较整齐的形状;系上细线,置于天平盘上称得试样的质量m 。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说明为确保土工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试验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并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要求,特编制此检测作业指导书。
1 主要内容与使用范围1.1 本指导书规定了建材试验人员具备的资格。
所用的仪器、试验标准、评定标准的内容。
1.2 包括土工的试验方法、合格指标。
1.3 本指导书依据GB/T50123-1999、TB10102-2004标准规程的要求编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铁路等各类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2.引用标准2.1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2.2 TB10102-2004《铁路土工试验方法》2.3 JTJ053-19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3.检测人员3.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省、部级建材试验员资格证书。
同时取得上岗合格证的检测人员从事试验,由授权签字人、技术监督人进行质量教育和试验交底, 授权签字人、技术监督人进行操作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检测人员的配备如下表4 仪器设备:4.1 试验试验使用的设备及计量器具必须在其检定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操作规程作好设备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试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严禁进行检修、调试、润滑和保养。
4.3 试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见表4.3。
表4.3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5 土工试验的一般规定5.1土工的试验应经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
5.2土工的试验均由委托单位指定检测依据,试验方法按委托单位提供的检测依据进行试验。
6 试样制备和饱和6.1 试样制备:6.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6.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1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样制备1.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 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
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
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
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
对含细粒土的砾质土,应先用水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粗细颗粒分离后按不同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过筛。
含水率试验2.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和有机质土。
2.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符合下列规定:1 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2.1.3 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小于8h,对砂土不得小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 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2.1.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ω0=(m0/md-1)×100% (2.1.4)式中md——干土质量(g)m0——湿土质量(g)2.1.5 含水率试验的记录格式见书《GB/T50123—1999》附录D表D—1。
界限含水率试验3.1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3.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3.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
圆锥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试样杯内径为40mm,高度为30mm。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1.3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批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 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
3.1.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本标准式(2.1.4)计算。
3.1.5 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见书《GB/T50123—1999》图8.1.5),三点应在一直线上如图中A线。
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2mm处查得相应的2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如图中B 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
3.1.6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见《GB/T50123—1999》图8.1.5)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
3.1.7 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Ip=ωL-ωP (3.1.7)式中Ip——塑性指数ωL——液限(%)ωP——塑限(%)3.1.8 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IL=(ω0-ωP)/IP (4.1.8)式中IL——液性指数,计算至0.01。
3.1.9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表D—12。
固结试验一般规定4.1.1 本试验应根据土和尾矿的类别与工程要求,分别采用下列方法:1 压缩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粘性尾矿、粉土和尾粉土。
2 先期固结压力试验:适用于原状的粘性土、粘性尾矿、粉土和尾粉土。
3 固结系数试验:适用于饱和的粘性土和粘性尾矿。
4.1.2 本试验原状土样的试样制备应按本规程第1.1.1条——1.1.5条的规定进行,扰动土样的试样制备应按《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进行,当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进行。
4.1.3 本试验中百分表读数应估读至0.001 mm。
仪器设备4.2.1 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固结仪:主要包括1 固结容器:如《土工试验规程》中16.2.1所示,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2 加压设备:杠杆式、榜称式或其他形式的加压设备。
最大轴向压力视测定项目分为400kPa 及4000kPa二种,其灵敏度应为最大输出压力值的0.02%。
二、百分表:量程10 mm,分度值0.01mm。
三、其他:秒表、滤纸等。
4.2.2 杠杆式固结仪使用前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台面与加压横梁应保持水平,传力拉杆与台面通孔壁应无磨擦。
二、加压杠杆应处于水平状态,杠杆摆动应灵活。
三、固结容器组件应齐全、配套、百分表支架应牢固,百分表表杆应灵活。
四、砝码应与试样面积和压力等级相匹配。
4.2.3 固结仪应定期校正,校正方法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SU14-95》《杠杆式固结仪校验方法》。
第三节压缩试验4.3.1 本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在固结容器内,依次放置护环,透水板和滤纸,护环内放入带试样的环刀(刃口向下),套上导环,试样上依次放置滤纸、透水板用传压板,滤纸和透水板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湿度。
二、将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使传压板与加压框架中心对准,施加1-2kPa的接触压力,安装百分表,将其指针调至最大最程的零点。
三、根据土的自重压力和软硬程度施加第一级压力25kPa或多或50kPa,对于饱和的试样或工程要求浸水的试样,立即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应高出试样顶面,并保持该水面至试验结束。
对于非饱和试样,宜用湿棉纱围住传压板四周。
四、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变形稳定标准应为百分表读数每小时的变化不大于0.01mm。
五、试样在第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施加下一级压力,并以此类推。
压力等级顺序宜为25、50、100、200、300、400kPa,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六、测记最后一级压力下的试样变形稳定读数,拆卸百分表,退除压力,取出容器,排除容器内的积水。
取出传压板、导环、透水板、滤纸、带试样的环刀及护环等,并推出试样,擦净固结容器。
需要时应按《土工试验规程》第四章的规定,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4.3.2 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应按下式计算:∑△hiei=e0- ————(1+e0) (4.3.2)h0式中ei——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计算至0.001;∑△hi——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总变形量,等于该压力下百分表的稳定读数减去该压力的仪器变形量(mm)。
4.3.3在直角坐标纸上,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关系曲线,如《土工试验规程(YSJ225-92)》图6.3.3所示。
4.3.4 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应按下式计算:av=(ei-ei+1)/(Pi+1-Pi)×103 (4.3.4)式中av——压力Pi至Pi+1间的压缩系数(Mpa-1),计算至0.01 Mpa-1;ei+1——在压力Pi+1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空隙比;Pi——土的自重压力或P=100kPa;Pi+1——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或P=200kPa。
4.3.5 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模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s=(1+e0)/ av (4.3.5)式中Es——压缩模量(Mpa),计算至0.1Mpa。
4.3.6 本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GB/T50123-1999)》附表D表D-23。
第四节先期固结压力试验4.4.1 本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试样安装按本章4.3.1条一至二款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