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课件

合集下载

音乐辽海版《音乐(简谱)4上》3. 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公开课

音乐辽海版《音乐(简谱)4上》3. 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公开课

重要庆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
2008北京奥运风采
特殊的升旗 联合国
国防哨所
特殊的升旗 香港、澳门回归
奥运赛场 杨利伟在太空
特殊的升旗
1999年10月1日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前的升旗
特殊的升旗
科考工作者在北极升起五星红旗
特殊的升旗
地震中升旗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三连音
5 5 5=5
三连音是标记在音符的上方,用线把三 个音连起来,上面还写着小小的“3”。
三连音表示在一拍中时值均等地演唱 或演奏三个音。
说一说:
在哪些场合可以升国旗、奏唱国歌?
重要庆典、政治性公众集会、外交场合、国际性集 会、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
重要庆典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聂耳(1912-1935)作曲家,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 先后写有《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 《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其中 《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 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 前的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 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
曲》, 由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 戏剧家田汉作词, 原来是 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 不挠的斗争精神,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民族感情,歌曲 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主三和弦分解模拟号 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发展的基础,并贯穿全曲,使整个歌 曲充满了激昂、振奋的气势。

聂耳 音乐课件 人物介绍

聂耳 音乐课件 人物介绍

郭沫若题写墓碑和墓志铭
郭沫若书题“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和墓志铭:
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 声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 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 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 鹄的。聂耳呼,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 垂不朽呼!聂耳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也,一 九一二年二月十四日生于风光明媚之昆明,一 九三五年七月十七日溺死于日本鹄沼之海滨, 享年仅二十有四。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 。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
边对朋友说: 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名字很
动听,
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 (现
在的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
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历史老照
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
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
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
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
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他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 辉煌。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
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 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日本侵华和国内抗日 群众运动的风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从此结合 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 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 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聂耳是一个天才的 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 煌。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至1978年及现在版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978年至1982年版本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入宪法
2004年宪法修 正案将宪法第四章 的章名“国旗、国 徽、首都”修改为 “国旗、国歌、国 徽、首都”;在第 136条中增加一款, 作为第2款:“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 曲》。”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 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 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 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 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人民音乐家――聂耳
时间


1932 年 1933 年
1934 年
1935 年
《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 曲)
《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
《走出摄影场》,《一个女明星》,《雪飞花》,《翠湖春 晓》,《雪花飞》,《金蛇狂舞》,《昭君和番》,《卖报 之声》,《小野猫》,《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 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飞花歌》
《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 《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 《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小工人》,《伤 兵歌》,《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 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 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 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 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 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 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 后,尽快寄回歌稿 。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义勇军进行曲》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的历史沿革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 女》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在开国大典上,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次响彻首都北京天 安门广场。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义勇军进行曲》 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 位。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头,《义勇 军进行曲》恰如号角,召唤人民用血肉筑 起长城,奋勇抗敌。这首歌在国际上也产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战火纷飞的反 法西斯战场上,勇敢的战士们经常可以听 到美国歌唱家保罗· 罗伯逊演唱这首歌。1945 年,美国国家电台选定《义勇军进行曲》 为中国的代表歌曲,称之为《凯旋之歌》。 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仍以那激昂音调和巨大的感召力,鼓舞着 中国人民为建设和保卫祖国、为民族的复 兴而奋勇前进!
歌唱祖国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由田汉和聂耳, 为故事影片《风云儿女》而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 辛自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 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 的故事。影片有一首主题歌和一首插曲。 它们分别是写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 (主题歌)和写于1934年的《铁蹄下的女》(插 曲)。这首主题歌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 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 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聂耳与国歌》

《聂耳与国歌》
聂耳的音乐创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 时代感。
聂耳的影响与评价
01 聂耳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02 他的音乐作品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国的民 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聂耳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音 乐创作和贡献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少年时期,聂耳开始学习音乐,并尝试创作歌曲。
03
青年时期,聂耳赴上海求学,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 和文化,为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聂耳的音乐创作
聂耳的音乐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音乐等。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这些歌曲在当时广 为传唱,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
02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与过程
《义勇入侵和国内动荡的 严重民族危机。
抗日救亡运动
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 潮。
聂耳的爱国情怀
聂耳深受民族危机感召,决心通过音乐激发民族自豪 感和爱国热情。
《聂耳与国歌》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聂耳的生平与成就 •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与过程 •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
响 •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意
义与价值 • 结语
01
聂耳的生平与成就
聂耳的生平经历
01
聂耳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展现出 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02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一、引言聂耳,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最为人知的作品当属《义勇军进行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聂耳的生平经历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二、聂耳的生平经历聂耳是农民出身,小时候跟随农民父母在乡村生活。

他尤其喜欢听当时流传的民间音乐,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他16岁的时候,他考入了南京师范学校,并学习了西方音乐。

毕业后,他开始了他的音乐事业,前往上海和香港等地演出。

聂耳作为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他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也在世界音乐圈引起了重视。

三、《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聂耳在荒山野岭中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团结中生存的力量。

他深深被鼓舞,同时感到无比的痛心,因为中国此时正面临着极度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聂耳决定用音乐表达他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

他开始尝试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同时用中国的音乐元素去丰富它。

他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老的军歌、戏曲和民间音乐。

在1949年建国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象征。

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反帝、反殖、爱国的音乐符号,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四、教学应用《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聂耳的生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和意义。

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合唱或齐唱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和中国音乐元素的区别,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认知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授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及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他们对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够哼唱《义勇军进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欣赏法: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3.演唱法:学生通过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作者,进而引入聂耳的创作故事。

2.讲解:教师详细介绍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意义。

3.欣赏: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4.演唱:学生分组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金蛇狂舞》
《卖报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平介绍
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他虽然出生于 一个清寒的医家,却自幼爱好音乐,小小的年纪
学会了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被人视为“神童”、
“天才少年”。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 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 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 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 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
1.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是一首著名的抗日歌曲。 2.由于它在中国历史的这一特定时刻所产生过的巨大作用,
在1949年被确定为代国歌,1982年又正式被定为国歌。
英年早逝的聂耳
1935年7月17日,聂耳因赴苏联途经日本逗留时,在日本藤
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终年仅为24岁。但他不
朽的旋律,至今仍伴随着中华民族继续奋进不息。
唱歌巩固
让我们怀着对音乐家的崇敬和怀念再次唱响国歌,也表达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
故事结语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聂耳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
是一个民族时代铿锵有力的音符,也是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
心声的真实反映和写照。
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
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
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
聂耳(1912-1935)
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聂耳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 《铁蹄下的歌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