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备考(物理)
高三物理备考资料——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应用实例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应用1、电视机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
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
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
磁场区的中心为O ,半径为r 。
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 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 点。
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 ,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应为多少?解析: 电子在磁场中沿圆弧运动,如图所示,圆心为O ′,半径为R 。
以v 表示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m 、e 分别表示电子的质量和电量,则221mv eU = R mv evB 2= Rr tg =2θ 由以上各式解得 221θtg e mU r B = 2、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 、b 、c ,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液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
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
当导电液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 的电流表的两端连接,I 表示测得的电流值。
已知流体的电阻率为ρ,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可求得流量为 A. )(ac bR B I ρ+ B. )(c b aR B I ρ+ C. )(b a cR B I ρ+ D. )(abc R B I ρ+ 答案: A3、质谱仪下图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的仪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设法是某有机化合物的气态分子导入图中所示的容器A 中,使它受到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正一价的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从狭缝s 1以很小的速度进入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区(初速不计),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 2、s 3射入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区的界面PQ 。
高三物理复习方法总结

高三物理复习方法总结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之一。
在面对高考压力和繁忙学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复习和掌握物理知识成为了每个高三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总结几种适合高三物理复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物理学的学习离不开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于每个概念,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课堂笔记和参考资料等途径来加深理解。
同时,对于每个概念的公式和定义也要熟记于心,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或者进行口头背诵来巩固记忆。
二、刷题巩固知识刷题是巩固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
建议学生关注高考模拟试卷和历年真题,这样既能锻炼解题思路,又能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同时,刷题也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找到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三、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是整合物理知识和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分类,将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整理。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
四、参加集体复习和讨论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复习和讨论是一种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方式。
学生可以组织或参加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难题,讨论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开拓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查缺补漏,及时纠错在复习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和查缺补漏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参考书、请教老师或者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找到自己理解或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同时,对于常见的易错点和解题技巧,也要进行总结和复习,以防出现类似错误。
六、多做模拟题和真题模拟题和真题是考前复习的重要素材。
通过多做模拟题和真题,可以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增强应试能力。
同时,根据做题情况和评分标准,及时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高三物理考试备考策略与方法

高三物理考试备考策略与方法2023年即将到来,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一年意味着最后的考试和决定未来的时刻。
在考试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往往是学生们难以逾越的一个坎。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并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我将在此分享一些高三物理考试备考策略和方法。
一、掌握物理基础知识首先,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我们应该先从物理基础知识入手。
这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和定律,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们后面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听讲座、课外阅读、学习小组等方式拓展自己的物理知识面,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记录重要知识点,以便后续的复习。
二、多练习除了基本概念,多练习也是掌握物理的关键。
多做题可以帮助巩固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记忆率和应用率。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做课后习题、历年高考试题、模拟考试、竞赛题等方式进行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练习,既可以发现自己的短板,又可以培养解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三、注重实践物理不仅是理论学科,也是实践学科。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物理实验、科技活动、物理竞赛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它们。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共同研究、探讨物理问题,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四、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
通过调整学习节奏、时间管理、智能学习工具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保持精神和身体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考试备考需要我们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转化和相关现象。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三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1. 力学1.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施加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可以表示为 F=ma。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来确定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1.3 力的作用点、作用线和作用面力的作用点:力作用的位置。
力的作用线:力的作用方向。
力的作用面:力的作用面积。
1.4 运动学基本公式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2. 热学2.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强度的度量,常用单位为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
热量是物体间热能传递的形式,可使物体发生温度变化。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2.2 热传导与传导热量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高温向低温传递热量的过程。
传导热量的公式:Q = λSΔt / l其中,Q表示传导热量,λ为热导率,S为传热截面积,Δt为温差,l为传热长度。
2.3 热膨胀与线膨胀公式物体受热后会发生膨胀,其中线膨胀是指物体长度的变化。
线膨胀公式:ΔL = αL0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α为线膨胀系数,L0为原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
3. 电学3.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场是带电粒子或带电体系周围的空间区域。
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3.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3.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U = IR。
高三总复习知识点归纳物理

高三总复习知识点归纳物理在高三阶段,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需要我们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下面是对高三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运动和力学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矢量量,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1.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矢量量,而冲量是作用力作用时间的矢量量。
1.4.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2. 力学中的能量2.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所具有的能量。
2.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和物体之间的弹性力,机械能守恒。
2.3.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位移的做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功的变化。
3. 电学和磁学3.1. 静电学:静电是指物体间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引起的电场力。
电荷的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3.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单位时间通过导体的量,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
3.3. 电路和电路元件:电路是由不同元件(如电池、电阻、电容)连接而成的闭合回路。
3.4. 磁学:磁场是围绕磁体的区域,磁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磁体的力。
4. 光学4.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以直线传播,并具有波粒二象性。
4.2. 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3. 光的干涉和衍射:当光通过两条或多条路径传播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4.4. 光的色散和透镜:透镜是一种使光线发生偏折的光学元件,而色散是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色彩分离现象。
高三物理备考计划

高三物理备考计划目标本备考计划旨在帮助高三学生有效备考物理课程,达到优异的成绩。
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六月至八月):- 复基础知识:重点复高一、高二物理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 练题目:完成各个章节的练题目,并逐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积累知识点:整理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记忆相关公式和定理。
2. 第二阶段(九月至十一月):- 高效复:回顾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解题方法:研究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大量练。
-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提前感受考试压力,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
3. 第三阶段(十二月至一月):- 知识串联:将前两个阶段研究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复,加强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 真题训练:重点解析历年真题,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 错题总结:总结并分析之前的模拟考试和真题中出现的错误,强化薄弱环节。
4. 第四阶段(二月至三月):- 冲刺复: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复,重点关注易错、易忽略的细节。
- 模拟考试:参加更多模拟考试,提高应考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 答疑解惑:及时向老师请教不理解的问题,并寻求同学的互助。
研究方法-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研究时间和任务,保证科学有序地进行备考。
- 高效复:采用分块复法,将长时间研究切分为多个短时间段,以提高复效果。
- 阶段性总结: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复,巩固所学内容。
- 合理调节:注意保持良好的研究和休息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考前准备- 复资料整理:整理好各个阶段的笔记、题和模拟试卷,方便最后的复查阅。
- 模拟考试回顾:对模拟考试的成绩和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 冲刺复:在考试前最后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进行最后的全面复,并进行模拟考试。
- 自信心培养: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并充分准备以迎接考试。
结束语本备考计划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通用11篇)

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通用11篇)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与阶段目标大部分同学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学习也刻苦努力,但物理就是学不好,这部分同学显然没有掌握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物理。
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已经从“实物”上升到“模型”,过程从单一到复杂,一定的物理过程对应一定的分析。
如在解题时,必须找出各种物理状态及其对应的物理量、临界状态及纽带作用的因素,分析关系,再解决问题。
故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是凝结在物理知识后面的灵魂。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表达,本来就是一个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如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数学处理”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一种物理方法的具本应用。
只有逐步掌握思维和方法,才能克服困难学好物理。
调查中发现,有42.8%的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造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基础的不足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去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
习惯有好坏之分。
比如,学生把大量时间化在题海上机械重复,思维只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思考,而物理恰需要深入思考,只有对概念规律贯通领会,才能举一反三。
又如,有很多同学认为预复习是浪费时间,调查发现43%的同学仅凭兴致偶尔预习一下,至于课后,很多人认为作业就是复习。
调查还发现,很少有同学自觉在上课记笔记,老师强调则偶尔动一下笔。
物理学习是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物理思维,掌握方法,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过程。
而物理思维和方法等,又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隐藏在物理知识后面的,所以学习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勤思考;老师要注意备教法,备学法,备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数学处理”边审题边画草图的习惯。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随着高三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大,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也开始变得更加关键。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备考物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对于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2. 力的叠加原理: 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矢量相加的原理,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动力学: 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是物理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要仔细理解和区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4.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要掌握物体的抛射高度、落点、落点速度等相关参数的计算。
5. 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对于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二、热学部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此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即PV = nRT。
要熟练掌握该方程的应用,例如计算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热能转化和热机效率等方面非常重要。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能传递不可逆性的定律,要理解熵的概念、熵增原理和热机的工作原理等。
4. 温度与热量: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要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热能的传递方式。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 电荷是基本电学量,电场是由电荷所形成的场。
要熟悉电荷分布对电场的影响,了解电场强度的计算和电势能的概念。
2. 电流与电阻: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电阻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
要了解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3.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是由磁荷或电流所产生的场,电磁感应是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勒四中强化部2015届高三物理备考
复习总计划
为了使2015届高考备考有科学依据,达到高效备考、科学备考、精细备考的目的,物理教研组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备考复习计划,并将严格在备考复习计划指导下进行复习,备战高考。
一、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
1.目标定位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各阶段通过复习能达到的目标,不过分追求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有梯度,题目的难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复习中有所推进,不能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太高,觉得不做难题,不做高考题就没有达到复习效果。
这样做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深化理解和灵活应用,不能忽视物理基本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要对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行深刻体悟,进行单元知识整合,后续复习中成绩的提升才不会受到影响。
2.对高考难度的把握
在复习过程中,两个极端不能走:一是过。
表现为对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不必要的困惑,所选题目过于难、偏、怪,造成对学生精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甚至产生挫折感。
二是“不及”,不能把复习课等效为压缩了的新授课,要有思维含量,重点突出,疑点清楚,难点不能一带而过,学生明白的不讲,学生期待的细讲精讲,讲到点子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每一堂课都对高考有所贡献,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有所提升,用心研究高考题,千万不能把高考看得太简单,通过复习,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和物理知识点的把握达到高考的要求。
3.复习中,恰当处理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关系
在复习中,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着总结,教师不能代替过多,或直接给出,适当点拨,让学生在呈现知识点的过程中加深认识。
在复习题目的处理上,不能以讲代练,而应留适量的时间,布置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再加以适当点拨。
4.紧扣教材,重视教材
教材与资料、教材与习题的关系处理要妥当,认为教辅资料上对知识点的分析比课本上要透彻和深入,交待的注意事项也全面,因而更愿意看资料上的知识梳理,这是不妥当的,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要靠练习题去深化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理得清、记得牢,但不能热衷于用题目取代课本。
教材是物理知识的本源所在,它是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是最为系统和科学准确的,它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参考,资料和练习题只能作为辅助而不能作为复习的主体,一轮复习必需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真研读,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5.复习中,习题做到精讲精练
一轮复习,以《高考档案》作为核心材料,要做到合理使用。
其中的练习题必须经过筛选后再布置给学生去做,不能笼统地布置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
有些题难度不适合一轮做,有些题重复,浪费学生宝贵时间,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
布置作业要适中,不是越多越好,且要作分层要求。
如果学生完不成,会产生焦虑和挫折感,失去学习的信心。
6. 教学信息反馈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作业做到及时批阅,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测验要做到规范测试,认真批改,精心讲评。
课堂知识的复习中多了解学生的功底,留时间给学生思考,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反馈。
二、详细备考计划
高考复习分三个轮次进行复习,第一轮娴熟课本、夯实基础,二轮强化基础、突出重点,第三轮做套题练习和高考模拟题进行提高。
(一)、复习任务:以教材为主,狠抓基础,强化概念,理解公式,弄清公式的适用范围,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相关题目进行强化训练,最终达到高考要求。
(二)、时间安排:
一轮复习:
复习的进程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进行,紧扣课本,结合复习资料《高考档
案》进行全面系统的第一轮复习,教师全面系统的理出要点,突出重点,解决疑难,总结提高,并辅以典型例题。
因此学生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自己还要认真阅读课本章节内容,包括阅读材料,并熟记公式,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要努力扩展知识广度。
在讲解的过程中适当穿插最近几年的高考例题,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对每章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巩固基础,教师要努力使每一名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得以升华。
本阶段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重点是对考试要求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理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当重基础、重细节、重知识点,不宜搞太难、太繁的大综合题。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将所学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要做到一章一测,章章过关。
(1)全面复习,不留知识死角
由于高考考试时间和题量的限制,在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覆盖整个学科的知识内容。
要清理死角,消除盲点,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2)围绕主干、夯实基础
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必然不断翻新变化,今年考理解能力,明年可能就考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经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一知识点,要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围绕主干、核心知识选好专题,提纲挈领、通过中等难度综合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
主干知识:力和运动、功能关系与守恒定律、电场、磁场、电路、电磁感应。
(3)重视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五个能力之一,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图像等数学知识在高考问题的求解中是经常用到的。
(4)重视物理学史
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点足够重视,不能脱离教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理列表、以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发展史。
(5)重视实验,强调创新
近年课改高考题中的实验题常见创新题。
学生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是完成和设计实验的基础,而创新设计题的本质是课本上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
电学实验和力学实验的重要性要得以体现。
(6)恰当选择选考部分
选考部分在高考物理试题中有15分的比例,地位不可忽视,难度却在中等偏下,选择恰当,有助于学生拿高分,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物理组经过讨论,先选了选修3—5,高三再加上选修3—3,即从三个模块中选取两个模块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面对选修有选择的余地,在高考中少失分。
二轮复习:
1、明确二轮复习的三大任务:
(1).将知识结构化——带领学生将书读薄。
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只有结构化,学生才能有效的提取知识信息。
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能力提升——提高学生运用各部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要方法、重点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发挥思维定势的正面作用;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进行学科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3).应试指导——加强审题、解题指导,纠正不良解题习惯,进行规范答题训练,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完整做对);充分利用试卷讲评课进行应试策略
指导,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得分能力。
2、二轮复习的基本策略:
(1).复习方式:专题复习+专项训练(实验、计算题)+理综滚动训练(2).侧重点:对重要考点和关键得分点的有效突破。
(3).复习环节:集体备课形成学案、个人备课形成教案、讲练结合实施教学、课后辅导巩固提高。
3、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复习深度、广度。
明确教学要点,体现对重要考点和关键得分点的强化落实和有效突破,复习时要做到:注重双基抓落实、注重方法抓正确率、限时训练抓解题速度。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是关键,高考复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科学表达能力,审题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等是必不可少的。
弥勒四中强化部2015届高考备考物理组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