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新进展》
浅谈关于疼痛护理的新进展

浅谈关于疼痛护理的新进展关键词:疼痛;管理;护理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
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1]。
2002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基本共识,除了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之外,将疼痛确定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2]。
我国从80年代才开设了疼痛门诊和病房,而我国近些年来,也逐渐开始关注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的质量也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满意度[3]。
本文就疼痛护理研究现状作一下综述。
1.疼痛管理的意义1.1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疼痛可引起脉搏、呼吸加快,血压、血糖升高,氧耗量增加等,干扰内环境的稳定,延缓康复。
疼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4]。
据陈丽芳,翁留宁的研究,在创伤骨科病房中开展疼痛护理,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能够减轻患者的创伤术后疼痛,促进功能康复[5]。
有效的镇痛可以使患者减轻痛苦,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1.2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疼痛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睡眠、饮食、活动等,尤其是对癌症患者,疼痛可以引发或加剧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
据敬杰的研究,通过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标准流程,可以有效地减轻创伤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6]。
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为患者控制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3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生活质量却未见提高,有研究表明,在癌症患者中,仅有42.37%患者的疼痛能够缓解,据何莉,雷雨等研究表明实施疼痛管理,确实可以改善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7]。
2.疼痛护理2.1疼痛评估的基本原则2.1.1相信患者的主诉我们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往往认为患者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现象,除非是剧烈的,无法忍受的疼痛才会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新进展

3.1 术中出血 由于静脉壁薄如纸张,随时会发生出血情况。
术中需要术者操作谨慎,熟悉解剖位置。
钳夹大血管时避免损伤血管,防止撕破血管壁。
血管一旦破裂,出血迅速凶猛,配合手术的护士应立即准备中转开腹。
这就要求手术护士反应灵敏,动作迅速,配合默契。
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3.2 脏器损伤 可发生肠道、泌尿道损伤(输尿管、膀胱损伤)。
器械护士也应熟悉各种器械,及时准确传递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3 神经系统损伤 臂丛神经麻痹是由于上肢过度外展而引起,应尽可能避免上肢长时间外展。
坐骨神经、腓神经损伤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病人处于头低脚高并取膀胱截石位,若手术中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肢体神经损伤。
因此手术中护士除关注手术基本情况外,应充分重视膝部神经保护,尽量避免压迫病人双腿,必要时适当被动活动腿部并按摩局部,以避免神经受压牵拉导致损伤[3]。
3.4 术后局部疼痛(皮下气肿与肩部背部酸痛) 多由于CO2气体残留与弥散而引起,术毕应尽可能放尽气体,防止由于气体过多残留刺激膈肌,肩部乳酸堆积而造成局部酸痛。
腹腔镜目前已是公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侵入性检查治疗工具。
由于腹腔镜视野可放大5倍~7倍,所以盆腔结构较传统开腹更为清晰。
在腹腔镜下施行淋巴清扫术,可减少术后盆腹腔粘连。
而其切口小,损伤较传统开腹大为降低,病人恢复速度也明显缩短。
其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指证仍在探索中,但总的趋势是腹腔镜手术指证不断扩大,所以对手术者的要求很高,同样也需要有相当经验能熟练配合的手术护士,只有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熟练掌握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手术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巡回护士在手术中应加强工作责任心,仔细观察病人手术中一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手术者和麻醉师反映,同时应加强对某些细节(体位、肢体受压时间)的关注。
充分做好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真正显示其微创优势。
参考文献:[1] 魏苹,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6.[2] 陈士,赵新.妇产科手术致腓神经损伤3例[J].实用妇科杂志,2007,23(8):511.(本文编辑李娜)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新进展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刘明敏1986年国际疼痛协会(IA SP)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1]。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影响,使得癌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无法忍受疼痛,给晚期癌症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汪新菊,瞿广桥研究表明,有50%-77%的病危患者在临终前承受巨大的疼痛压力,有25%-30%的病危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也就是说疼痛成为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临床研究报道,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除了化疗以外,癌细胞切除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癌症术后引发的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机体会由于自身防御机制的触发而分泌大量激素以及内源物质,从而引发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康复,不利于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地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所以,研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为:放松训练。
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制定人性化的日常活动安排。
科学合理的安排休息及活动时间,不仅可以缓解病人因为手术治疗产生的疲劳感,而且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食欲的改善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提高。
适当科学的放松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病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自身疼痛敏感度。
李红娟指出,护理人员可以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播放一些清新淡雅、平稳舒缓的轻音乐,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分贝保持在合理范围(35-50左右),指导病人吸气时握紧双拳,呼气时则缓慢放松,进行放松锻炼。
晚期癌患者术后的按照恢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的好转。
晚期癌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会形成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疼痛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疼痛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摘要:在医疗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疼痛产生,各类手术引发的疼痛不仅让病患痛苦,更是许多术后并发症的诱因,所以如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正确管理便成为临床上的关键问题。
虽然目前临床有相应措施和药物来减轻和缓解疼痛,但还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缺少相关疼痛管理专业知识,对于疼痛护理的态度也不够严谨和重视,这需要临床科室对疼痛的管理问题更加重视,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现状分析;策略建议;普外科的患者大多数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疼痛是机体受损后进行自我修复的正常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不可避免,但疼痛的程度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重度疼痛患者甚至会发生休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传统的护理模式中,主要针对患者的个体表现进行干预,缺乏统一、规范的护理制度,护士缺乏足够的疼痛管理意识,在宣教方面也有所欠缺,这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存在漏洞,难以降低疼痛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这里对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及相关管理措施,用于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疼痛管理现状1.疼痛治疗不充分在现有报告中,疼痛管理较之前有较好的改善,但是疼痛症状仍未得到良好的改善。
在多个调查中显示,50%以上的病人在疾病的末期仍经历了中重度疼痛,这其中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但又1/3的患者由于对药物成瘾的担忧和疼痛带来的痛苦选择了放弃治疗。
并且总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科手术后60%~70%的患者会存在未缓解疼痛,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疼痛的治疗并不够充分。
2.优质疼痛管理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真正成为有效的疼痛管理阻碍的是医护人员疼痛知识的缺乏,而其中对护士的要求则更高。
这是由于在近几十年来,疼痛控制转向了疼痛管理,并且对于疼痛管理的主体由麻醉师为主题转为了护士,护士为疼痛程度的主要评估者、止痛的主要实施者、病患与其家属的主要指导者。
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护士在疼痛知识上的缺乏最终严重影响了疼痛管理的质量。
癌症疼痛评估方法止痛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评估方法止痛与护理新进展(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商洛726000)【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72-01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饮食、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1 疼痛评估原则:疼痛评估是癌痛控制的关键,治疗前应对疼痛作详尽全面的评估。
①相信患者的主诉。
由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缺少客观体征,因此要相信患者的主诉,给予足够关注。
②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史。
包括疼痛的发病时间、部位、程度、性质、病程、持续性的间断性、加重或减轻的因素、疼痛治疗史、疼痛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等,还应有家属提供和核实的相关情况。
③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因绝大部分癌痛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愤怒、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障碍,应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评估。
④仔细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疼痛评价是不可间断的工作,需随时注意新疼痛出现,因疼痛的变化为疼痛发展的信号,可能是感染或骨折等,所以要对持续性疼痛重新不断地评价,以确定新的病因。
方法:评估疼痛的最佳方法是对疼痛本质的认识,使用可靠有效的工具并了解一些有关疼痛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疼痛的本质。
目前常用的评估疼痛有以下几种分级法。
①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一般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②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
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
癌症疼痛的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的护理新进展疼痛是个体经受或表达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觉,如不给予必要的控制那么会带来食欲降低、营养不良、活动受限、影响睡眠等,使已经衰弱的患者更加衰弱。
大多数癌痛是可以平安、有效地得到缓解的。
在掌握了治疗方法的同时,我们还需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知识内容。
一、控制疼痛〔一〕由于局部患者知识的缺乏,不能确切的表达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鼓励患者会表达疼痛的部位和强弱、疼痛的性质〔持续性、间歇性、局限性、弥漫性、刺痛、灼痛、锐痛、钝痛等〕以及疼痛的经过、造成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
〔二〕教会患者会表达疼痛等级、性质、规律,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响,使用止痛药的效果、副作用,造成疼痛增强或减轻的影响因素,以便确定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案。
〔三〕注意观察患者由于疼痛所致生命体征的改变,心率改变、血压升高、患者的面容、体位、行动方式、注意力、对外界刺激反响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心理及性格的改变〔焦虑、恐惧、愤怒、悲哀、倦怠、孤独、绝望〕、社会地位的丧失及社会活动的影响。
〔四〕制定护理的目标,使患者相信医务人员相信他的疼痛确实存在,并能实施有效的止痛方法,维持减轻的状态。
治疗疼痛的目标分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目标,保证患者在夜晚安静入眠不感到疼痛;第二目标,在患者安静时疼痛能消失;第三目标,患者在直立或活动时疼痛消失。
〔五〕使用各种止痛药物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干预技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针灸、冷疗、热疗、皮肤刺激等物理疗法。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和家属的参与,教会一些护理和配合的方法,注意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可信赖关系,树立起疼痛可控制的信心。
〔六〕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决定最正确的用药途径,如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直肠用药。
给药前应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次数,应了解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与其它药物间发生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给药效果,应该对用药后的反响进行观察,对住院患者给药后半小时应了解效果,要求患者对用药前后的情况进行比拟,指出疼痛加强的时间,如果需要改变剂量或改变用药的间隔时间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疼痛评估在该院护理中的新进展

疼痛评估在该院护理中的新进展疼痛本身是主观的,至今尚无唯一性的准确客观评估和记录方法,给临床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评估带来难度。
该文总结该院针对患者的疼痛评估,进行潜心研究和临床应用,以便更准确客观地评估疼痛,利用不同的疼痛评估方法和疼痛电子表格准确评估,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以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疼痛;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尺;疼痛评估工具疼痛(pain)是伴随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1]。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上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3],这足以证明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疼痛的管理,也就是说越来越重视患者的感受。
所以疼痛评估是治疗的第一重要环节,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和记录表格来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只有主动客观和持续的评估疼痛,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控制措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疼痛本身是主观的,至今尚无一种可靠的仪器能够客观的反映出疼痛的程度。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疼痛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技能,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做出正确的评估才能实现。
但是疼痛本身是主观的,至今尚无一种可靠的仪器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疼痛的程度。
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知道疼痛是一种不舒适的行为,而做好疼痛护理是促进患者舒适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
这要求护理工作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做好疼痛评估,就像要做好高热患者的护理,首先要测体温一样。
想要做好疼痛护理就要先做好疼痛评估,之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评分方式,要和患者抽象的讲解后才能得到分数。
临床工作中特别需要一种既可以达到临床评价患者的需要,又不会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过多负担的一种辅助工具来评估疼痛。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其次,在护理期间,辅助患
者移动时,要注意对于患者的患肢要动作和缓、温柔,护理人
员需要用双手托举患肢,缓解活动时带来的牵引痛。 同时,
需要将患肢抬高于心脏 20 ~ 30cm,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患肢疼痛。
( 二) 舒适护理
目前,临床上对于轻度疼痛通常会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
法缓解患者疼痛。 根据入院时对于患者的兴趣爱好的了解,
投其所好进行注意力的分散,如听广播、看电视剧、听音乐等
等,都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分散,缓解患者疼痛。 肖百
香通过实验发现,实施舒适度护理的患者其疼痛感明显低于
普通护理的患者,同时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纪建翠 刘瑶 路艳 王梅
摘 要:文章综述了骨科目前针对疼痛护理的现状,包括了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临床上常用的疼痛护理
措施。 特别强调,对于骨科发生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以及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
适,并根据患者的表述进行总结和反问,确认患者目前病情。
从而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及时给予对应护理措施缓解
患者的疼痛。
五、 总结
疼痛是人体无法控制的一种复杂的反应,其不仅属于生
理反应,同时与人的心理变化、社会支持、文化背景等因素均
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骨科疼痛的护理不应仅停留在生理方
面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及时开展健康教育都应
会影响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沈曲针对北京多家医院骨科不同
年龄段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
岁以上的老人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青年组,由此可见,老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治疗及护理现状
04年欧洲一项对慢性疼痛 的调研显示:
在30,701名反馈者中: 18% ---------中度重度疼痛 62%--------------不能工作 22%-----因疼痛患有抑郁症 20%说他们的医生不认为疼痛是个问题 只有 22%去看疼痛专科医生 平均疼痛持续时间是7.0 年
2007年
2006年
• 关注女性 • 关注老年
疼痛
疼痛
2005年
2004年
• 免除疼痛 是患者基本 权利
• 疼痛无忧 •幸福相伴
疼痛成为世 界关注话题
实用文档
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 同时经历的感受
身体疼痛:身体某一部位感觉不舒适。 如手指切割伤、
分娩、手术、痛经等; 心理疼痛:精神方面的防御功能被破坏,
浦江第二医院 2014年6月20日
实用文档
目录
一、认识疼痛 二、疼痛的概念及疼痛护理现状 三、如何进行疼痛评估 四、疼痛评估的常用工具 五、疼痛治疗护理新观念
实用文档
疼痛: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
痛 经
分娩
实用文档
外伤
人类对疼痛的认识与治疗的探索
远古时期的人类对疼痛的认识是愚昧的 ►二千年前中医推出了《内经●举痛论》,三国时 期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19世纪初开始使用可卡因和普鲁卡因 ►1936年美国在纽约创办了专门治疗痛症的诊疗机 构 ►1975年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并在意大利弗罗伦 萨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疼痛会议 ►我国从80年代才开设了疼痛门诊和病房
实用文档
疼痛是一种疾病 疼痛永远是恶性的,需要治疗 疼痛是伤害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
的不愉快感觉,常伴有内分泌、代 谢、免疫和精神、心理改变
实用文档
治疗疼痛的目的:
是最大程度的止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文档
规范的疼痛治疗对躯体感觉功能并没有影响。 全面进行疼痛治疗将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
。 慢性疼痛和癌痛应尽可能选用控缓释药物, 急性疼痛应选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的药物。 速释药物仅用于药物滴定和治疗爆发痛。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的原则
➢ 相信患者的主诉
➢ 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史
➢ 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 素
➢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实用文档
伤人毁物。
实用文档
12
疼痛的治疗及护理现状
1982年WHO在意大利成立了WHO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
提出“2000年癌痛 患者无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均没 有达到 2005年:“世界仍在疼痛” “World still in
Pain” 从全球角度来看,慢性痛发生率: 成年人---------- 20% 老年人-----------33.3% 儿 童 ---------20-30%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 影响因素 体格检查
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 有无肢体的功能障碍;
腹痛是否伴腹肌紧张、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 头痛是否有脑膜刺激症表现; 有无生命体征变化等。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 影响因素 体格检查
潮、湿、凉的环境中 激动、咳嗽、大便、憋气时……
严重疼痛:恶心、 呕吐 、心慌、头昏、 四肢冰冷、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慢性疼痛:失眠、便秘、食欲不振 顽固性疼痛:肢体活动受限,严重时可 形成痛性残疾
顽固性及恶性疼痛常伴有忧郁、恐惧、焦 虑不安、易怒、绝望
行为异常
多见于慢性疼痛的患者,不停地叙说疼痛 的体验,对其影响;不断抚摸疼痛部位, 甚或以暴力捶打,坐卧不安,尖叫呻吟,
2.态度及个人偏见:护士只在病人主诉 疼痛时才给备用止痛药,而病人也因为怕 发生并发症而忍痛。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方法
✓ 病人是自身疼痛的专家 ✓ 最可靠和有效的疼痛指标是病人的主
诉 ✓ 采用有效评估方法
实用文档
疼痛的定义
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 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 的情绪体验。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2001 年 国际疼痛协会(IASP)
1、在第九届维也纳国际疼痛学术会上,有学者提出, 疼 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
2、因此,临床常将以慢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 痛症”或“疼痛性疾病”
实用文档
理念共识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管理的新标准:
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与体温、呼吸、 脉搏、血压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实用文档
世界疼痛日—10月11日
国际疼痛学会(简称IASP)决定从2004年开始, 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实用文档
世界疼痛日的主题
2008年
• 消除疼痛 是基本人权
疼痛评估要点
部位 性质 程度 发作及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 影响因质 程度 发作及持续时间
疼痛的部位和病变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但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 让病人在体表上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 也可使用身体图表为指导。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部位 性质 程度 发作及持续时间
胀痛
抽搐痛 ▼
钝痛(隐痛) ○
烧灼痛 麻痛 ※
刀割样(刺痛) 绞痛 △
撕裂痛\闷痛或压榨性疼痛 ……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部位 性质 程度 发作及持续时间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疼痛。 对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评估工具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部位 性质 程度 发作及时间
疼痛发作: 急缓 时间: 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等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 影响因素 体格检查
疼痛常与季节、时辰、天气、活动、 月经、性别、年龄以及职业、工种等有关
实用文档
疼痛评估要点
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 影响因素 体格检查
意识、血压、 表情、体位、 姿势、运动功能、 发育、营养、皮肤、淋巴结
……
实用文档
Tips
1.低估疼痛:有研究表明, 有54%的护士低 估了疼痛的强度,而仅有13%的护士过高 地评估了疼痛的强度。
个体的情绪完整性 受到伤害。
如失去亲人引起忧 郁和伤心。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疼痛的临床分类
急性疼痛:(<2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 性刺激之后
慢性良性疼痛:(>3个月)急性疼痛可 发展为慢性疼痛
癌症疼痛: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 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
实用文档
疼痛的伴随症状
疼痛 伴随症状
生理症状 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