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泥量计算
粗骨料要求规范(1)

建设用卵石、碎石定义;卵石: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天然碎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 4.75mm 的岩石颗粒。
针、片状颗粒:卵石、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级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级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含泥量: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泥块含量: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的颗粒。
试验方法;试样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借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的出料处用与皮带等宽的容器,全断面定是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长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轮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至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相等的两份重新拌匀,在堆成堆体。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堆积密度试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验用筛,应满足GB/T6003.1、GB/T6003.2中方孔筛的规定,筛孔大于 4.00㎜的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颗粒级配;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如下: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感应1g;方孔筛,孔径为2.36㎜,4.75㎜,9.5㎜,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0㎜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摇筛机;搪瓷盘,毛刷等;实验步骤:按下表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规定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砂的含泥量检测试验方法

德庆中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砂的含泥量检测试验方法文件编号CL20110101-05版本号页码生效日期编制人邱长春第1版第1页共1页2011.01.01审核人罗兴群批准人熊先华一、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3、方孔筛:孔径为750mm及1.18mm的筛各一只;4、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5、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验步骤1、按上面的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m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mm 筛上面),滤去小于75m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三、结果计算与评定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Q a——含泥量,%;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砂石的含泥量检测方法

砂石的含泥量检测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砂石含泥量检测方法如下:①样品准备:在砂石堆中均匀取样,通常要求取样量至少为4.4kg,通过缩分法将样品减至试验所需量,过程中保持样品代表性。
②称量空瓶:使用天平(最大称量1kg,感量0.5g)准确称出装满水至瓶口的锥形烧瓶重量m₁,此值可预先确定并记录。
③加水加样:在烧瓶中先加入约300g清水,随后直接投入约300g待测砂样,不需单独称量砂样重量,轻轻摇晃排除气泡,并补充清水至瓶口,称得此时总重量m₂。
④混合摇晃:倒去部分水,保留砂体积大约一倍的水量,摇晃或搅动烧瓶约0.5至1分钟,以充分混合砂与水,之后静置1.5至2分钟。
⑤虹吸分离:使用玻璃虹吸管小心吸出距离砂面30mm以上的浑水,再补加清水至原位,重复此步骤直至砂面上水清澈。
⑥最终称重:清除剩余浑水后,再次加满清水至瓶口,称量得到最终重量,结合之前的数据计算砂石含泥量。
⑦计算含泥量:依据重量差异(主要是被去除的泥水重量),利用公式计算出砂石中的含泥百分比。
沙子的含泥量标准

沙子的含泥量标准沙子的含泥量是指在一定重量的沙子中,含有多少的泥土颗粒。
沙子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道路建设,因此它的质量与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沙子含泥量的标准,以及如何检测沙子的含泥量。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沙子的含泥量标准分为五个等级:A、B、C、D、E,其中A级为最严格的标准,E级为最宽松的标准。
含泥量标准泥粒(0.075mm)的含量(%)A ≤3B ≤5C ≤10D ≤15E ≤20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合适的含泥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用于混凝土配制的沙子,通常需要符合A或B级的标准;而对于路面铺设所需的沙子,通常可以符合C或D级的标准。
二、如何检测沙子的含泥量:1. 手工筛分法手工筛分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含泥量的方法之一。
它需要使用一系列筛子,将沙子分成不同的粒径级别,并测定每个粒径级别中的泥土颗粒含量。
通过将各个级别的泥土颗粒含量加权平均,可以计算出整体的含泥量。
虽然手工筛分法简单易行,但它不适用于大批量的沙子测试,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不需要专业人才的泥沙浓度测定方法,因此在实际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离心分离法将沙子和水混合后,使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泥土颗粒和水分离出来,并沉淀在离心管底部。
通过测量底部泥土颗粒层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沙子中的泥土颗粒含量。
虽然离心分离法比手工筛分法更简易,但它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验证和校准。
3. 自动化检测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于沙子含泥量检测。
自动化检测方法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和误差,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精度。
目前最常用的设备是LASER粒度分析仪。
该仪器使用激光散射原理,分别测量沙子中不同粒径级别的颗粒含量,并通过算法计算出沙子的平均含泥量。
虽然自动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它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测试准确性的关系。
滤层中含泥量的测定

滤层中含泥量的测定
采样方法:滤池冲洗完毕后,降低水位至露出床面,然后在砂层面下10CM 采样。
每个滤池采样点应至少2点,如滤池面积超过40M 2,每增加30M 2面积,可增加一个采样点,各采样点分布应均匀,将各采样点所得的样品混匀,在进行取样分析。
步骤:将污砂至于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用表面皿称量5—10g 样品(精确到),然后置于磁蒸发皿内,加10%工业盐酸约50ml 浸泡,待污砂松散后,再用自来水漂净至肉眼不易觉察污渍为止,最后用纯净水冲洗一次,烘干后称重。
计算含泥率采用下式:
100%⨯-=m m m w ps ps
ds m
式中:w m ——含泥率(%);
m ds ——污砂重(g ); m ps
——清洗后砂重(g )。
滤料层含泥率评价:
含泥量百分率(%) 滤料状态评价
0~ 极佳
~ 好
~ 满意
~10 不好
>10 极差。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一、含泥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所取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三)试验方法步骤1、 称取试样500g ,倒入容器并注入洁净的水,充分搅和均匀,浸泡2h 。
2、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滤去小于0.075mm 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存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0.075mm 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的含泥量按式3-28计算,精确至0.1%。
(3-28) 式中 Qn ——砂的含泥量(%); 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 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
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66。
二、泥块含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6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 ,并置于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筛除小于1.18100010⨯-=m m m Q n㎜的颗粒,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的含泥量检测试验方法

德庆中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砂的含泥量检测试验方法文件编号CL20110101-05版本号页码生效日期编制人邱长春第1版第1页共1页2011.01.01审核人罗兴群批准人熊先华一、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3、方孔筛:孔径为750mm及1.18mm的筛各一只;4、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5、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验步骤1、按上面的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m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mm 筛上面),滤去小于75m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三、结果计算与评定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Q a——含泥量,%;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滤层中含泥量的测定

滤层中含泥量的测定
采样方法:滤池冲洗完毕后,降低水位至露出床面,然后在砂层面下10CM 采样。
每个滤池采样点应至少2点,如滤池面积超过40M 2,每增加30M 2面积,可增加一个采样点,各采样点分布应均匀,将各采样点所得的样品混匀,在进行取样分析。
步骤:将污砂至于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用表面皿称量5—10g 样品(精确到),然后置于磁蒸发皿内,加10%工业盐酸约50ml 浸泡,待污砂松散后,再用自来水漂净至肉眼不易觉察污渍为止,最后用纯净水冲洗一次,烘干后称重。
计算含泥率采用下式:
100%⨯-=m m m w ps ps
ds m
式中:w m ——含泥率(%);
m ds ——污砂重(g ); m ps
——清洗后砂重(g )。
滤料层含泥率评价:
含泥量百分率(%) 滤料状态评价
0~ 极佳
~ 好
~ 满意
~10 不好
>10
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