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气温》习题

合集下载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温度与气温》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现象。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掌握温度计的应用方法,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温度与气温的观点2. 温度计的应用方法3. 气温的变化规律4. 气温的影响因素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气象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

2. 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温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象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

2. 温度计的应用方法: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应用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测量室内外的气温。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讨论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温度与气温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 小测验:设计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图书资料,供学生参考进修。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 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 凌晨气温最低。
作业
• 。1、气温是指 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 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

中午
下午
傍晚
23℃
32℃ 28 ℃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 降后,才能读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
.

•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
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 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注意:
温度计的使用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测量点 气温℃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月日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பைடு நூலகம்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 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气温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对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温度和气温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判断食物的熟度等。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 《 温度与气温》练习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  《 温度与气温》练习题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温度与气温》练习题★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1.测量气温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一般用“_________”表示。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_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读数。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

二、判断题1.在我们家乡一天中一般下午2点的气温最高。

()2.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某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温度计坏了。

()4.室外的温度一定比室内要高。

()5.气温随时都在变化。

()6.为了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一致。

()7.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在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8.同一天同一时间,小明在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27℃,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30℃,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30℃。

()9.我们用温度计测量好室外的气温应该拿到室内来读数,以便及时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10.测气温时,要等液柱停止升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齐。

()三、选择题1.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A. B. C.2.25℃读作()。

A.二十五度B.二十五摄氏度C.摄氏二十五度3.小明用温度计测当地的温度,测得当天14时的气温为5℃,可知现在所处的季节是()。

A.夏季B.秋季C.冬季4.下列三个温度中,()更接近夏天天气预报中所报的气温。

A.教室27℃B.电脑室23℃C.树荫下31℃四、科学探究题。

1.下面的表格是四(1)班的某小组在星期天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同一时间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低。

(2)这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是27℃,_____________的温度更能准确地反映此地的气温。

气温 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

气温  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

气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B.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C.一般高纬度气温高,低纬度气温低D.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2.下列哪个短名描绘的是天气现象()A.杭州春如四季B.昆明四季如春C.昨夜雨疏风骤D.浙江沿海的夏秋季常有台风来袭3.下列现象属于描述天气的是()A.四季如春B.冬无严寒C.雷电交加D.终年多雨4.学习了“气温”这一概念以后,小明也想测量一下家里的气温,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测量地点()A.朝南的阳台B.厨房内C.通风良好的客厅D.大衣橱内5.下列关于义乌市的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B.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D.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4℃,描述的是气候6.“今天夜里到明天,杭州全市范围内有中到大雨”、“杭州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杭州的()A.气候、天气B.气候、气候C.天气、气候D.天气、天气︒︒,其中12C︒最有可能出7.我校开展了“七都环岛毅行”活动,当天气温为12C~24C现在当天的()A.早晨8时B.日落前后C.午夜D.日出前后8.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C.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9.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的是()A.春暖花开B.晴空万里C.秋髙气爽D.寒冬腊月10.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有()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②昆明四季如春;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1.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C.人体感觉展舒服的气温约为22℃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12.2015年12月巴黎气候会议召开,气候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最新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最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复习精要1、日平均气温=(8时气温+14时气温+20时气温+2时气温)・41、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P51 3、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二日最低气温例:开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学校某天8时、14时、20 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

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日平均气温是。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5、能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根据气温曲线图正确描述当地的气温年变化。

6、气温分布的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某座山山脚海拔500米、气温15 ℃ ,而山顶海拔2500 米,山顶气温是℃。

典型例题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曲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当地当日最高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最低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气温日较差是。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读图的准确性,一般的顺序是先依据纵坐标读出气温值,再依据横坐标读出时间值;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本题考察学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能根据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答案】31℃、14点、24℃、4点、7℃2.读甲乙、丙、图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甲地最热月是___ 月,平均气温是_____ ,最冷月是_____ 月,平均气温是 ____ ;(2)乙地最热月是月,平均气温是,最冷月是月,平均气温是 ____ ;(3)丙地表示的气候带是带。

(4)甲、乙两地中, _______ 地在北半球,____ 地在南半球。

【解析】解题中要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自然规律,掌握7、8月北半球气温高、南半球气温低,而1、2月北半球气温低,南半球气温高的特点进行判别。

课后作业 气温、湿度和降水

课后作业 气温、湿度和降水

气温、湿度和降水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C.海拔高气温高,海拔低气温低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2.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A.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B.百叶箱对温度计的保护作用C.便于观察D.防止温度计日晒雨淋3.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A.学校室内篮球场B.教学楼楼顶上C.操场边树荫下D.学校阅览室室内4.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B.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C.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题4图题7图5.浙江省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C,东北风4.5级,阵风6级”。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7.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8.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

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A.当日平均气温是11.5℃B.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D.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9.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X?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选A。

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与沸水温度相同,为100℃。

加冰的橙汁饮料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2.(201X?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选A。

本题考查体温计的构造。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收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得更为精密。

3.(201X?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A.-173℃B.-100℃C.273℃D.100℃选A。

本题考查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由T=(t+273)K可得,t=(T-273)℃=(100-273)℃=-173℃。

【变式训练】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

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

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

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气温》习题
1、 基础题 1. 选择题
(1)( )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 量器
(2)下列操作,( )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 计的玻璃泡 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待温度计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 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27℃读作( )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 摄氏度
参考答案
5、 综合题 (1)1.5 (2)2 凌晨 日出 (3)通风 中午 (4) 同一时间 同一地现在下午。
3. 气温是在变化的。 4. 一天中气温规律是低到高再到低。
2、 综合题 1. 在天气单元里,我们是到室外阴凉、通风 的距地面( )米高的地 方测量温度,这样的结果较标准。 2、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 )时 的气温最高,( )和( )前后的气温最低。 3、测量气温要选择( )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的气温 最高。
(4)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下午2时
(5)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 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6)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2.判断题
4、气温要在 室外阴凉通风 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 ( )、( )。 3、 提高题
清晨7:00 11℃ 上午10:15 20℃ 中午11:30 22℃ 你发现了什么? 下午13:40 27℃
傍晚15:40 17℃
4、 基础题 1. (1)A (2)C (3)D (4)C (5)B (6)B 2.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2)“℃”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4)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6)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操场上的温度是一样的。( ) (7)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 ( ) (8)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 ) (9)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 (10)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