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为了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1.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协作机制,确保各参与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一致。
2.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组织形式、成员构成和任务职责,为基层应急队伍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安全演练和培训,增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
二、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1.健全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组织架构,设置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明确指挥关系和协作机制。
2.组建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建立健全的招募、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人员能力素质的提高。
3.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保证应急队伍的工作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加强基层应急队伍的日常管理1.加强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分工方案,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设立定期例行的巡查检查制度,加强对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管理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激励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成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加强基层应急队伍的联动协作1.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确保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的顺利进行。
2.加强基层应急队伍与公安、医疗等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快速响应的机制,实现高效应急处置。
3.开展多部门联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应急处置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进。
五、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工作的指导和支持1.加强对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的指导和培训,提高队伍成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的资金投入,为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
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提升,基层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一)做好隐患排查整改。
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
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
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
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二)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
基层单位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紧急情况可同时越级上报。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随着灾害频发,应急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灾害救援和应急处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简要分析其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一: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许多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较少,人员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导致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应变能力不足。
对策:基层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组建应急管理中心,明确应急管理的责任和职责,指定负责人,制定应急预案。
另外,要加强与上级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不断学习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问题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基层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技能和经验。
但是,当前许多基层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缺乏应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对策:基层部门应选拔适合的人才,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要制定专业化的应急预案,增加应急救援处理方法和技能的指导,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
问题三: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不足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物资的种类繁多、数量和储藏方式的不同,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很高。
现实中,基层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网络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对策:基层部门要充分认识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将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列为重要任务。
加强物资储备,建立物资储备供应制度,加大物资储备量,物流配送方面要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高应急管理物资的配送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要解决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力度,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能真正实现全面覆盖,为灾害防范和应急救援提供有效支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7•【字号】京政办发[2011]29号•【施行日期】2011.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id]514035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京政办发〔2011〕2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市应急力量,建立健全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为中坚力量,驻京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为突击力量,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其他应急队伍为补充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确保首都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运行。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全面有序推进全市应急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建设规模适度的应急队伍体系。
重点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推进由驻京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建设,大力支持应急志愿者等队伍建设。
2、立足实际,按需建设。
综合考虑首都地区突发事件特点和实际需要,兼顾财力、物力和人力现状,充分依托现有应急力量建设应急队伍,加强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突发事件多出自基层,受在基层,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对于我县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关键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必要的经费,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也应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应急领导机构,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扎实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二要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要按照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特点,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管不管用是预案的生命线。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各环节的工作,在编制时,要做到职责明确、简明扼要,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要结合预案积极组织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应急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三要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基层应急队伍处于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是先期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一支基本素质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可以在隐患排查和信息报告中发挥预警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中发挥辅助作用。
组建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整合现有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企事业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重要力量,要建立物资储备制度,落实后勤保障,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处置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9.21•【文号】•【施行日期】2024.09.2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2024年9月21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在县级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下,乡镇(街道)(含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下同)和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信息传递、先期处置、组织群众疏散撤离以及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应急管理工作,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
(二)理顺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资源统筹、县乡一体、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县级党委和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安全生产监管、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有关职责,统一归口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管理。
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推动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
在人才、科技、装备、专业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乡镇(街道)支持。
乡镇(街道)明确专门工作力量,统筹强化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并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
随着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实施。
2.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完善基层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实现应急管理机构的全覆盖,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应急预警和监测体系建设
1.加强应急预警和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应急预警和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加强应急预警和监测信息的共享和应用,实现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联动。
三、加强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体系建设
1.完善应急救援机构的建设,确保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协调。
2.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3.加强灾后恢复和重建的规划和实施,促进受灾区域的快速恢复
和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于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和关注,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意见》通知-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各市安监局:现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10]13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力量,是安全生产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各市安监局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办[2009]59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发[2008]1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53号)的部署要求,站在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的高度,在加强和完善市级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建设的同时,结合本地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整合应急资源,全面推进县、街道和乡镇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将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纳入本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我省基层安全生产应急能力。
二、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完善县乡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县(市、区)、社区、街道、乡镇根据各自经济布局和实际需要,建立或确定本地安全生产专业骨干应急队伍,重点行业企业,依法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其他企业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的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要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安全生产应急志愿者队伍。
逐步形成由专业队伍、辅助队伍、志愿者队伍构成的县乡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
三、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一是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按照分类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应在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统一协调下开展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