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诊疗指南
育儿知识: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

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烧烤,而正因为这些食物,所以,近年来,急性胃肠炎高发。
一旦人们患有急性胃肠炎,就可能会引起上腹部剧痛。
因此,患者朋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那么,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内容是什么?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因有酒精、药物、应激、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黏膜缺血、缺氧、食物变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损伤或机械损伤等。
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药物和应激状态所致的胃肠炎,常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体征:大多数患者仅有上腹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特殊类型的急性胃炎可出现急腹症,甚至休克。
急性胃肠炎诊断要点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食物中毒患者宜于呕吐症状有所缓解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行胃镜检查,由药物或应激因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宜及时检查,以期早期诊断。
吞服腐蚀剂者则为胃镜禁忌。
胃镜所见为胃黏膜局部或弥漫性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或有散在点、片状糜烂或浅溃疡等。
有出血症状者可见胃黏膜有新鲜出血或褐色血痂,黏液湖为鲜红色或咖啡色,活检组织学主要见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糜烂。
疑有出血者应作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压积。
感染因素引起者,应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粪便常规和培养。
X线钡剂检查无诊断价值。
以上就是对急性胃炎诊疗指南的相关介绍。
因为急性胃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大家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了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如果确诊患有急性胃炎,也应该尽快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怀孕8周孕囊小怎么办怀孕8周的时候,已经到了孕两个月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孕囊已经发育得比较大了,可以在b超中看到孕囊了。
但是有的时候怀孕8周孕囊会出现偏小的情况。
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怀孕8周孕囊到底多大算是正常的呢?孕囊偏小怎么办?首先,由于情绪紧张等原因导致孕妇月经推迟、排卵期错后、受孕时间晚,从而出现孕囊较实际停经天数小。
急性胃炎诊疗指南

急性胃炎诊疗指南【诊断要点】(一)病史采集:1、病史中需注意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由药物、酒精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甚至可出现休克。
3、腐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常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寒战、发热等。
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与急性肠炎共存,伴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征象。
(二)体格检查:患者外观呈急性面容,常有脱水貌;上腹部有压痛,肠鸣音活跃。
(三)辅助检查1、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大便潜血阳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尿素氮升高。
2、化脓性胃炎者血白细胞增多。
3、急性胃炎的诊断以胃镜最有价值,应争取在起病的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除外),镜下可见胃粘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表面有黏液或炎性渗出物。
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镜下可发现粘膜糜烂或溃疡,粘膜表面有渗血或有血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色。
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行胃镜检查,静止期可见食管狭窄、胃腔变形、疤痕形成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暖气、恶心、呕吐、脱水等。
2、体征: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脱水征等。
3、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糜烂等。
根据以上特点可做出诊断,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早期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治疗原则】祛除病因,解痉止呕,保护胃粘膜,1、一般治疗对症处理。
包括:祛除损害因子,积极治疗原发病;2、对症与支持治疗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症时禁食。
(1)止呕:呕吐者可肌注胃复安10mg。
(2)解痉:腹痛者可用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颠茄片、定痉灵等,腐蚀性胃炎引起的剧烈疼痛可用度冷丁或吗啡等。
(3)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等。
(4)进食量少或禁食的病人,应予静脉补液行营养支持治疗。
3、抑酸与保护胃粘膜治疗(1) H2受体拮抗剂:霄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或泰胃美0.4每日2次。
急性胃炎疾病诊疗精要

急性胃炎疾病诊疗精要一、概述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与损伤。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都有比较明显的致病因素,如大量饮酒、药物、暴饮暴食、误食不洁食物等。
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一过性病变。
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二、病因导致急性胃炎发病的因素很多,可由化学或物理因素刺激引起,也可由细菌或其毒素引起。
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如水杨酸盐制剂、吲哚美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蚀性胃炎多由吞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所致。
物理刺激,如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及X线照射,均会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进食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急性胃炎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急性胃炎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理化因素1.药物因素其中NSAIDs最常见,其他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乙醇等破坏黏膜屏障,引起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胆汁反流后导致胆盐、磷脂酶A、胰酶破坏胃黏膜,从而产生多发性糜烂。
2.物理因素如辛辣及粗糙食物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二)应激因素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颅脑外伤、颅内疾病、精神身心因素等引起。
发病机制包括胃黏膜缺血和H+反弥散。
(三)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某些细菌常见有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嗜盐杆菌等,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人们重视;病毒,如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常见。
(四)血管因素常见于动脉硬化老年患者和腹腔动脉栓塞治疗后的患者。
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症状,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
药物和应激状态所致的胃炎,常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由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同时发生急性肠炎而出现腹泻,严重时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低血压。
中医内科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多发于夏秋两季。
如以呕吐、胃腕部疼痛为主者,称为急性胃炎;以腹泻、脐周疼痛为主者,称为急性肠炎:吐泻均明显者,称为急性胃肠炎。
属于中医学“吐泻”或“霍乱”等范围。
多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加之感受暑湿或因热贪凉,寒湿内蕴,以致胃肠运化功能失调,水谷清浊不分,发生吐泻腹痛;如吐泻过甚,津气耗伤,可以出现虚脱现象。
【诊断】1.突然发生呕吐、腹泻、腹痛。
呕吐物多为食物。
大便呈黄色水样,少数病例可带黏液与血液。
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头痛。
2 .吐泻剧烈时,如见皮肤松弛、目眶凹陷、心烦口干、尿少等症状,则提示脱水;如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体温下降、脉微细数等症状,则提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现象,须作紧急处理。
3.上腹部和脐周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
4.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
5.本病应与急性菌痢和霍乱鉴别。
①急性菌痢大便量少,次数多,有脓血便和显著的里急后重感。
②真霍乱大多先泻后吐,吐泻频剧,吐泻物如米沿水,量多,腹不痛,有显著的脱水,或休克、昏迷,腹直肌和腓肠肌痉挛性疼痛。
【治疗】一、紧急处理由于本病发病多急,治疗先当急救,采取针灸、刮痛、口服成药、频频喂服淡盐开水等方法。
如呕吐频繁,不能饮水,应予补液;如脱水严重,出现休克现象,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1.针灸疗法体针内关、中院、足三里、合谷。
腹痛,加气海;阳虚欲脱者,加神(隔盐灸)。
上穴应用重刺激法,重症每天应针刺 2~3次。
耳针大肠、小肠、交感、神门。
2.刮痛用边缘光滑的瓷匙或钱币蘸麻油少许,在脊柱两侧、肋间、胸骨、肘和胭窝等处,自上向下或自背后向胸前刮之,先轻后重,以出现红紧色出血点为度。
3.中成药玉枢丹 0.6g加生姜汁5~7 滴,开水调服,每日2次。
适用于呕吐恶心明显者。
孕妇禁服。
红灵丹每次0.3~0.6g,每日2次。
用于吐泻、腹痛偏于热证者。
孕妇禁服。
辟瘟丹每次2~4片,每日1~2次。
用于吐泻,腹痛,白腻,表现寒湿证者。
急性胃炎诊疗指南

急性胃炎系指由不同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和损伤。
常见的病因有酒 精、药物、应激、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胃黏膜缺血、缺氧、食物变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损伤或机械损伤等。
【临床表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是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药物和应激状态所致的胃炎,常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同时发生急性肠炎而出现腹泻,重时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低血压。
腐蚀性胃炎常引起上腹部剧痛,频繁呕吐,可伴寒 战及发热。
也有部分患者仅有胃镜下所见,而无任何症状。
体征:大多数患者仅有上腹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特殊类型的急性胃炎 可出现急腹症,甚至休克。
1.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食物中毒患者宜于呕吐症状有所缓解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行胃镜检查,由药物或应激因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宜及时检查,以期早期诊断。
吞服腐蚀剂者则为胃镜禁忌。
胃镜所见为胃黏膜局部或弥漫性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或有散在点、片状糜烂或浅溃疡等。
有出血症状者可见胃黏膜有新鲜出血或褐色血痂,黏液湖为鲜红色或咖啡色,活检组织学主要见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糜烂。
2.疑有出血者应作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压积。
3.感染因素引起者,应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粪便常规和培养。
4.X线钡剂检查无诊断价值。
5.急性胃炎应作出病因诊断,药物性急性胃炎最常见的是由非甾体抗炎药(NSA IDs)如酮洛芬、吡罗昔康、消炎痛等以及阿司匹林所致。
对严重外伤、败血症、呼吸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应激状态时要警惕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
常见的还有酒精性急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等。
6.急性胃炎应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1 .针对病因,去除损害因子,积极治疗原发病。
2 .严重时禁食,以后流质、半流质饮食。
急性胃炎的诊疗及护理

急性胃炎的诊疗及护理
急性胃炎,是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可由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原因引起。
【主要表现】
⑴病史:可有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史。
(2)症状:通常感觉上腹部不适、撑胀、疼痛,可有恶心、呕吐。
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可呕咖啡色液体或有黑便,大量出血者少见。
⑶体征:检查上腹部或脐周围可有轻度压痛。
(4)辅助检查: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麋烂、黏膜下或黏膜内血液外渗。
【治疗与护理】
(1)就诊导向:酌情人院治疗。
⑵一般治疗: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可暂禁食,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
⑶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成人剂量1克/次,3次/日,饭后1~2小时口服。
(4)制酸药:西咪替丁,成人剂量200毫克/次,3次/日,口服;或雷尼替丁,成人剂量0.15克/次,2次/日,口服。
也可给氢氧化铝凝胶,成人剂量10~15毫升/次,3次/日,口服。
⑸对症处理:腹痛者给予滨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成人剂量15~30毫
克/次,3次/日,口服。
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成人剂量5-10毫克/次;脱水者适当给予静脉输液。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者,可酌情应用止血药物,如卡巴克洛(安络血)、巴曲酶(立止血)等。
⑹护理措施:①适当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异味刺激。
②恶心呕吐不严重者,可进少量无渣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适当多饮水,禁用刺激性食物。
③恶心呕吐严重者暂时禁食,及时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④停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临床路径】急性胃、肠炎诊疗常规

急性胃、肠炎诊疗常规
【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胃、肠粘膜的急性炎性病变,常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诊断标准】
1、病史及症状:进食不洁食物史,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体征:痛苦面容,发热、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白细胞数增高。
【纳入标准】
单纯急性胃肠炎。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
【治疗常规】
1、补液、补充电解质,
2、抗感染
3、解痉止痛。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6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5%,病死率0%。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编码:J009 疾病名称:急性胃肠炎
适用对象:急性胃肠炎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6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

01
02
0304Βιβλιοθήκη 急性期饮食应以流食或半流食 为主,如稀饭、粥、面条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少 糖,避免过度刺激肠胃。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有助于防止脱水。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 到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刺激
性食物。
生活习惯改善指导
01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根据病情可选择进行电解质、血气分析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检测。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怀疑的病因,可选择进行腹部X线平片、B超、CT或MRI等 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饮食调整
避免进食不洁或刺激性食物,以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与患有胃肠炎的人共用餐具或接触其呕吐 物、粪便等。
保持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餐具清洁和消毒。
加强免疫力
适当锻炼、保持充足睡眠、接种相关疫苗等 ,提高身体抵抗力。
处理方法指导
及时就医
如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急性胃肠炎的诊断需满足以 下条件:起病急骤,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炎症指标升高;影像学检查可 排除其他严重腹部疾病。
鉴别诊断
在诊断急性胃肠炎时,需与食物中毒、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 据病史特点、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胃炎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病史中需注意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2、由药物、酒精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甚至可出现休克。
3、腐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常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寒战、发热等。
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与急性肠炎共存,伴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征象。
(二)体格检查:患者外观呈急性面容,常有脱水貌;上腹部有压痛,肠鸣音活跃。
(三)辅助检查
1、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大便潜血阳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尿素氮升高。
2、化脓性胃炎者血白细胞增多。
3、急性胃炎的诊断以胃镜最有价值,应争取在起病的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除外),镜下可见胃粘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表面有黏液或炎性渗出物。
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镜下可发现粘膜糜烂或溃疡,粘膜表面有渗血或有血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色。
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行胃镜检查,静止期可见食管狭窄、胃腔变形、疤痕形成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暖气、恶心、呕吐、脱水等。
2、体征: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脱水征等。
3、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糜烂等。
根据以上特点可做出诊断,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早期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解痉止呕,保护胃粘膜,
1、一般治疗
对症处理。
包括:祛除损害因子,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与支持治疗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症时禁食。
(1)止呕:呕吐者可肌注胃复安10mg。
(2)解痉:腹痛者可用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颠茄片、定痉灵等,腐蚀性胃炎引起的剧烈疼痛可用度冷丁或吗啡等。
(3)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等。
(4)进食量少或禁食的病人,应予静脉补液行营养支持治疗。
3、抑酸与保护胃粘膜治疗
(1) H2受体拮抗剂:霄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或泰胃美0.4每日2次。
不能口服者可静脉用药。
(2)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埃索美拉唑40mg.兰
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雷贝拉唑10mg,任选一种,每日1次。
(3)胃粘膜保护剂:可选用麦滋林0.67每日3次,施维舒50mg每日3次,硫糖铝19每日3次、欣洛维6ml每日2次。
(4)伴有十二指肠液反流者,予铝碳酸镁(威地美或达喜)500-1000mg每日3次。
4、特殊处理
(1)对消化道出血者,按消化道出血处理(详见“上消化道出血”节)。
在急诊胃镜检查同时,尽可能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2)腐蚀性胃炎的治疗
吞服强酸、强碱者可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
不宜用碳酸氢钠中和强酸,以免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腹胀甚至胃穿孔。
必须注意吞服强酸、强碱者严禁洗胃。
【疗效标准】
(一)治愈症状消失,食欲恢复,异常指标恢复正常。
腐蚀性胃炎治愈后可遗有食管狭窄症状。
(二)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异常指标改善,或异常指标正常而症状未消失。
(三)未愈症状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