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唑仑中毒

合集下载

怎么停服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说明书

怎么停服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说明书

怎么停服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说明书艾司唑仑片适应症状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和较弱的中枢性骨骼肌松驰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强2、5~4倍,其抗焦虑作用具有广谱性,可帮助消除紧张、烦躁性症状。

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紧张、恐惧、术前镇静、癫痫小发作等。

艾司唑仑片药理毒理艾司唑仑片为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1、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加强中枢神经内GABA 受体作用,影响边缘系统功能而抗焦虑。

可明显缩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滞对网状结构的激活,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

2、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内癫癎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不能阻止其异常放电。

3、骨骼肌松弛作用:小剂量可抑制或减少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可促进脊髓中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

4、遗忘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可能干扰记忆通路的建立,一过性影响近事记忆。

5、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

6、有成瘾性,少数患者可引起过敏。

艾司唑仑片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可有共济失调、震颤。

2、罕见的有皮疹、白细胞减少。

3、个别病人发生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

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

4、有依赖性,但较轻,长期应用后,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忧郁。

怎么停服艾司唑仑片我以前吃西药是迷迷糊糊的睡一会,经常做梦,有点动静就醒,早上起来头晕,身上没劲,白天总打磕睡,现在用中药,把吃了一年多的黛力新和艾司唑仑逐渐减停了,调养出来的是深睡眠,睡得很踏实,基本不做梦不起夜,第二天头不晕不痛,精力体力都很好。

艾司唑仑片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镇静,一次1~2mg,一日3次。

催眠,1~2mg,睡前服。

抗癫癎、抗惊厥,一次2~4mg,一日3次。

艾司唑仑片作用机理口服吸收较快,口服后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

艾司唑仑中毒解救

艾司唑仑中毒解救

苯二氮类药物(含艾司唑仑)中毒与解救周志云中毒机制: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间脑的苯二氮卓受体,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与γ-氨基丁酸受体和氯离子通道形成符合物,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还用于抗焦虑、抗惊厥、及肌肉松弛。

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受到抑制,引起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

与乙醇、阿片类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并用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重度中毒者常多为同时服用了其他中枢抑制药物或乙醇。

中毒表现:1.可有口干、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精神异常、尿闭、便秘、乏力、头痛、反应迟钝等症状。

2.偶可发生过敏性皮疹、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毒性肝炎。

3.严重中毒时,可出现昏迷、血压降低、呼吸抑制、心动缓慢和晕厥。

中毒解救:一、维持生命功能1.保持呼吸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酌情使用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二甲弗林(回苏灵)等。

(中枢兴奋剂有兴奋呼吸的作用,但同时增加肺对氧的需求,增加了发生惊厥、心律失常的风险,不主张常规使用)2.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必要时选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美芬丁胺(恢压敏)等,也可用哌甲酯和安钠咖。

3.纠正心律失常二、清除体内毒物1.误服大量此类药物应立即催吐,有意识障碍的不能催吐,以免诱发心脏、呼吸等系统的症状加重及吸入性肺炎;洗胃(1-2小时内,用大量温水),大量洗胃时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硫酸钠导泻,以排除药物。

(镇静药和催眠药中毒,避免用硫酸镁导泻)※利尿剂的使用和血液透析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促进排出无效,血液灌流有一定效果三、特效解毒药氟马西尼,其结构与苯二氮卓类相似,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能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竞争受体结合部位,从而逆转或减轻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抑制、呼吸抑制及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推荐急救时用法:初剂量0.2-0.3mg iv,如果在60秒内未达到所需的清醒程度,可重复使用至患者清醒或总量达2mg。

脂肪乳,值得期待的泛脂溶性药物中毒解毒剂

脂肪乳,值得期待的泛脂溶性药物中毒解毒剂

圣诞节及元旦即将来临,本人在此谨向过去一年里为急救危重病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版主及热心战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为感谢丁香园过去一年里给我带来的帮助和启迪,特向各位战友奉献一份新年礼物,祝大家圣诞、新年快乐!!来年事业、生活双丰收!!第一部分脂肪乳在脂溶性药物中毒救治中药代动力学观察。

我们ICU观察了3例急性药物中毒(艾司唑仑;氯氮平;地西泮合并艾司唑仑中毒),分别共进行了6次脂肪乳治疗,前后监测近20次不同时间点血液药物浓度变化,发现脂肪乳可明显降低上述药物的血药浓度,其促使相应药物浓度下降的单位时间浓度明显高于未治疗期间的药物浓度变化速率。

举一个例子。

脂肪乳治疗艾司唑仑中毒1例疗效及药代动力学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脂肪乳对艾司唑仑中毒疗效及其血药浓度的影响。

方法:20%脂肪乳250ml 治疗1例艾司唑仑中毒患者共2次,2次间隔时间20小时。

每次治疗前即刻及治疗后半小时内抽血查艾司唑仑浓度,并记录患者意识变化。

结果:第一次治疗前艾司唑仑浓度血液为3050.6 ng/ml,治疗后为1018.8 ng/ml。

意识由浅昏迷变为呼唤睁眼。

其后观察20小时,血药浓度无显著变化,意识状态无恶化。

第二次治疗前艾司唑仑血液浓度为1030.0 ng/ml,治疗后为119.0 ng/ml。

治疗后完全清醒。

结论:脂肪乳可能作为解毒药物缓解艾司唑仑中毒症状,显著降低艾司唑仑中毒者血药浓度,其可靠性需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本文已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0年12期发表)第二部分脂肪乳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研究现状1998年,Dr.Weinberg首次发现静脉注射脂肪乳可以提高布比卡因中毒老鼠的存活率和药物剂量的耐受力。

2003年,他们又在犬身上重复了这个试验,获得相似的结论在给心搏停止的犬实施标准化心肺复苏10min后(模拟通常发生不明原因心搏骤停后的常规处理场景),各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20%脂肪乳剂,结果接受生理盐水注射的6只犬全部死亡,而另外6只接受脂肪乳剂的犬全部复苏成功(P<0.01)。

艾司唑仑片的说明书

艾司唑仑片的说明书

艾司唑仑片的说明书【药品名称】:艾司唑仑片【功效主治】: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

也用于紧张、恐惧及抗癫癎和抗惊厥。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镇静,一次1~2mg,一日3次。

催眠,1~2mg,睡前服。

抗癫癎、抗惊厥,一次2~4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可有共济失调、震颤。

2、罕见的有皮疹、白细胞减少3、个别病人发生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

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4、有依赖性,但较轻,长期应用后,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忧郁。

【如何摆脱艾司唑仑片不良反应】:我的失眠挺严重的,最开始是吃半片艾司唑仑,不到一年时间艾司唑仑从半片加到三片,睡眠时间从来没超过三个小时,睡眠质量特别差,有点动静就醒不说,早上起来头晕头疼一点不解乏,后来听一个朋友介绍用百艺舒,先共同服用一段时间,等睡眠在到七个小时,睡眠质量满意后再逐渐减停西药,不知不觉中的就把吃了二年多的艾司唑仑停掉了,现在什么也不吃,睡眠也很好。

【药理作用】:本品为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1、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加强中枢神经内GABA受体作用,影响边缘系统功能而抗焦虑。

可明显缩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滞对网状结构的激活,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

2、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内癫癎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不能阻止其异常放电。

3、骨骼肌松弛作用:小剂量可抑制或减少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可促进脊髓中的突触前抑制,【相互作用】:1、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可增加呼吸抑制作用。

2、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合用时,成瘾的危险性增加。

3、与酒及全麻药、可乐定、镇痛药、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A型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彼此增效,应调整用量。

4、与抗高血压药和利尿降压药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增强。

艾司唑仑中毒病例书写

艾司唑仑中毒病例书写

艾司唑仑中毒病例书写艾司唑仑中毒病例书写艾司唑仑(Alprazolam)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镇静催眠药,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障碍和失眠等疾病。

然而,当使用不当时,它可能会引起中毒和成瘾,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两个艾司唑仑中毒的病例,从而引起人们对其危害的关注。

病例一:患者是一名40岁的男性,因长期抑郁和失眠,开始自己每晚服用1毫克的艾司唑仑。

在使用了药物2周后,他开始出现头晕、嗜睡、反应迟钝和丧失平衡的症状。

当他的家人发现他已开始出现情绪变化和简单的混乱时,他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发现他的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艾司唑仑,结果被诊断为艾司唑仑中毒。

病例二:患者是一名27岁的女性,因工作压力过大和情感问题开始服用艾司唑仑。

她最初只是嗜睡,但是在几周后,她的药物需求量开始增加并变得焦虑。

她也开始出现幻觉和恐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数周,直到她意识到她已经成瘾并希望戒药。

她最终寻求了专业治疗,成功戒断了艾司唑仑。

尽管艾司唑仑对于某些患者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其成瘾性和过量使用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与其他药物一样,它必须根据医生的处方和用量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仔细注意任何不寻常的症状。

在预防艾司唑仑中毒方面,以下几点应该得到注意:首先,一定要注意用药数量和频率,正确使用。

其次,应该遵守医生的指示。

最后,如果出现任何不寻常或可疑的症状,应该立即告知医生或者专业医疗机构。

总之,艾司唑仑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很有用处,但它也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谨慎使用,并在使用期间始终保持警惕。

艾司唑仑片致肝损害1例

艾司唑仑片致肝损害1例
肝功能轻度异常 , 一 G T 1 2 8 U・ L ~ , T B i l 2 3 . 2 m o l ・ L ~ , 治 疗 。后每 年多次检 查肝功 能稳定 , 自觉无 不适 , 未重视 。
2 6 8 U・ L - I , ALP 2 1 6 U‘ L ~、 TBi l 1 1 . 6 t oo l 。 L~、 DBi l 3 . 7
艾 司唑仑 片致肝 损害 1 例
朱红 吴 荣 荣 秦 立 刘 淼 曹 明雪 任 秋 霞 刘峰 群 ( 解放军 3 0 2医 院药 学部 , 北京 1 0 0 0 3 9 )
次) , 注射用复合辅酶 ( 2 支, 每日1 次 o 2 0 1 3年 l 2月 病例 : 患者 , 女, 5 2岁。 失眠约 6 年, 持续口服艾司唑 1
D B i l 1 3 . 5 X I m o l ・ L ~ , 后多 次复查 肝功能轻度 异常 , 较前
院 体 检 查腹 部 超 声提 示 : 肝略增大 。 2 0 1 3 年 l 0月 2 7日 复查肝功能 : A L T 6 4 U・ L - 1 , A S T 4 5 U ・ L 4 , 一 G T 2 1 3 U ・ L 4 ,
程, 加强大脑保护性抑制作用。 有较强的镇静 、 催眠、 抗
惊厥 、 抗 焦 虑作 用 , 以及 较 弱 的 中枢性 骨 骼肌 松 弛 作用 。
查乙肝 、 丙肝标 志物 阴性 。2 01 3 年l 1 月2 6日为 进 一 步 诊 可使l 曼 波睡眠延长 , 且未见明显后遗效应。 口服吸收 良好 治来我院 , 门诊 拟 “ 药物性肝损害” 收入我院。 入 院 后检 ( 生 物利 用度 约 为 5 0 %) , 1 - 2 h 达 血药 峰浓 度 。 迅 速分 布

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 基本资料艾司唑仑结构式通用名:艾司唑仑曾用名舒乐安定片化学名: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4,3-α(1,4)苯并二氮杂卓拼音名:AISIUOLUNZ英文名:ESTAZOLAM 100 UG PER ML IN METHANOLCAS No. :29975-16-4分子式:C16H11ClN4分子量:294.74药品类别:镇静催眠药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艾司唑仑(Estazolam)化学名: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并[4,3-a][1,4]苯并二氮杂卓性质:艾司唑仑加盐酸煮沸,放冷后显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香第一胺鉴别反应)。

艾司唑仑用作抗焦虑药、也用于抗癫痫。

司唑仑- 药理毒理艾司唑仑片为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1.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加强中枢神经内GABA受体作用,影响边缘系统功能而抗焦虑。

可明显缩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滞对网状结构的激活,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

2.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内癫癎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不能阻止其异常放电。

3.骨骼肌松弛作用:小剂量可抑制或减少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可促进脊髓中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

4.遗忘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可能干扰记忆通路的建立,一过性影响近事记忆。

5.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

6.有成瘾性,少数患者可引起过敏。

艾司唑仑- 适应症状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和较弱的中枢性骨骼肌松驰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强2.5~4倍,其抗焦虑作用具有广谱性,可帮助消除紧张、烦躁性症状。

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紧张、恐惧、术前镇静、癫痫小发作等。

艾司唑仑- 作用机理口服吸收较快,口服后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

T1/2为10~2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

艾司唑仑片(晶升大药房)

艾司唑仑片(晶升大药房)

艾司唑仑片(晶升大药房)【曾用名】:舒乐安定片【英文名】:ESTAZOLAM TABLETS【拼音名】:AISIZUOLUN PIAN【药品类别】:镇静催眠药【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为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1.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加强中枢神经内GABA受体作用,影响边缘系统功能而抗焦虑。

可明显缩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滞对网状结构的激活,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

2.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内癫癎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不能阻止其异常放电。

3.骨骼肌松弛作用:小剂量可抑制或减少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可促进脊髓中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

4.遗忘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可能干扰记忆通路的建立,一过性影响近事记忆。

5.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

6.有成瘾性,少数患者可引起过敏。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较快,口服后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

T1/2为10~2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

经肝脏代谢,经肾排泄,排泄较慢。

【适应症】: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

也用于紧张、恐惧及抗癫癎和抗惊厥。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镇静,一次1~2mg,一日3次。

催眠,1~2mg,睡前服。

抗癫癎、抗惊厥,一次2~4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可有共济失调、震颤。

2.罕见的有皮疹、白细胞减少,3.个别病人发生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

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4.有依赖性,但较轻,长期应用后,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忧郁。

【禁忌症慎用者】:1.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急性酒精中毒。

2.肝肾功能损害。

3.重症肌无力。

4.急性或易于发生的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5.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不宜饮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司唑仑中毒
文章目录*一、艾司唑仑中毒的概述*二、艾司唑仑中毒的原因*三、艾司唑仑中毒的主症*四、艾司唑仑中毒的急救措施*五、艾司唑仑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艾司唑仑中毒
艾司唑仑中毒的概述艾司唑仑,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

催眠作用强,口服后 2060分钟可入睡,维持5小时。

用于焦虑、紧张、恐惧及癫痫大、小发作,亦可用于术前镇静。

误服、有意自杀或投药过量引起中毒。

艾司唑仑中毒的原因误服、有意自杀或投药过量引起中毒。

误服或其它原因摄入过多安眠药。

近年研究苯二氮卓类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认为该类药的作用与增强γ-氨基丁酸(GABA)
能神经的功能有关,考虑在神经突触后膜有由苯二氮卓受
体,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苯二氮卓类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后,可加强GABA与其受体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

有意自杀或投药过量引起中毒,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艾司唑仑中毒的主症镇静催眠药的急性中毒症状因药物的种类、剂量、作用时间的长短、是否空腹以及个体体质差异而轻重各异。

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嗜睡、神志恍惚甚至昏迷、言语不清、瞳孔缩小、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呼吸与循环系统
表现为呼吸减慢或不规则,严重时呼吸浅慢甚至停止;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发绀、尿少、血压下降、休克。

其他
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肝功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部分发生溶血或全血细胞减少等。

艾司唑仑中毒的急救措施1、意识清醒者立即催吐。

尽快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

洗胃后胃内灌入药用活性炭,吸附残存药物,30~60分钟后给予硫酸钠导泻。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维持呼吸功能;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纳络酮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可对抗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枢抑制。

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对苯二氮卓类药
有解毒作用。

本药半衰期短,治疗有效后宜重复给药,以防复发。

氟马西尼剂量过大可发生抽搐。

4、输液、利尿、促进药物排泄。

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艾司唑仑中毒的护理知识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
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预防艾司唑仑中毒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急性
酒精中毒、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者慎用。

老、幼、体弱者可酌减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慎用。

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 抗焦虑时开始用小剂量,注意调整剂量。

安眠药中毒的预防,主要在于所有的安眠药均应有药名、用量等说明,还应妥善保管。

失眠者应按用量吃药,不能滥用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